1、安徽省专升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的是 ( )(分数:2.00)A.晋遍联系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真理的客观性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2.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是由于它 ( )(分数:2.00)A.错误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具有相对独立性D.具有历史继承性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学泼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
2、建设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分数:2.00)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统筹兼顾C.全面协调可持续D.以人为本4.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在 (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产生后B.巴黎公社建立后C.十月革命成功后D.第一国际建立后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分数:2.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就是运动6.“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 )(分数:2.0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
3、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7.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实践是 ( )(分数:2.00)A.“两学一做”B.“三讲”教育C.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D.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 ( )(分数:2.00)A.组织形式上B.所有权的归属上C.经营方式上D.分配方式上9.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10.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分数:2.00)
4、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11.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 ( )(分数:2.00)A.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B.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D.分配权掌握在谁手里1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其实质和核心是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3.我国的改革是_的改革。 ( )(分数:2.00)A.政治体制B.经济领域C.党的领导方式D.全面的14.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范畴并且着重于国家宏
5、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是( )(分数:2.00)A.反不正当竞争法B.审计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商标法15.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人的最低年龄是 ( )(分数:2.00)A.八周岁B.十四周岁C.十六周岁D.十八周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以下关于历史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由人的自觉选定的B.杰出人物的生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完全是必然的C.历史任务不能创造历史,但总能加速历史的前进D.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7.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基础上建立的虚拟人际关系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以下表述正
6、确的有 ( )(分数:2.00)A.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革B.网络对人类社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C.网络关系将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D.网络和计算机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资料1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B.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C.对剥削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D.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19.我国现阶段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 ( )(分数:2.00)A.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B.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改革是发展的动力D.
7、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 (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2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此需要 ( )(分数:2.00)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有 ( )(分数:2.00)A.反对外国势
8、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图谋B.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D.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 ( )(分数:2.00)A.实行政教分离B.维护祖国统一C.反对民族分裂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4.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做到 ( )(分数:2.00)A.推进祖国统一B.促进民族团结C.反对极端恐怖主义D.增强国家安全意识25.下面关于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加强对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
9、的有益道德成果D.用中华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6.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精神和理想的崇高。(分数:2.00)_27.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党内贪污腐败问题。(分数:2.00)_28.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区域一体化组织。(分数:2.00)_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
10、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材料 2 2011 年 7 月 1 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为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承诺提供了法律保证。截至 2011 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284 亿人、473 亿人、143 亿人、177 亿人、139 亿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覆盖面 600,参保人数超过 3 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 13 亿,基本实现全覆盖。 摘自新华网 材料 3
11、 10 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增加,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使国民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使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使低收入群众实现安居;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使城乡居民收入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分数:4.00)(1).为什么要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分数:2.00)_(2).如何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分数:2.00)_安徽省专升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7
1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的是 ( )(分数:2.00)A.晋遍联系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真理的客观性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解析:解析: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2.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是由于它 ( )(分数:2.00)A.错误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具有相对独立性D.具有历史继承性解析:解析: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错误的社会意识错误反映了
13、社会发展规律,扰乱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甚至出现倒退。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学泼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分数:2.00)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统筹兼顾C.全面协调可持续D.以人为本 解析: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在 (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产生后B.巴黎公社建立后C.十月革命成功后 D.第一国际建立后解析:解析
14、: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出现后,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的社会主义由科学到实践。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分数:2.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就是运动解析: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6.“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 )(分数:2.0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解析: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即精
15、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7.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实践是 ( )(分数:2.00)A.“两学一做” B.“三讲”教育C.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D.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解析:解析: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 ( )(分数:2.00)A.组织形式上B.
16、所有权的归属上 C.经营方式上D.分配方式上解析:解析:所有权归属是公有制性质的根本体现,即资产所有权是否由国家和集体所有,是否为社会主义国家扩大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9.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解析: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内在统一性。10.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分数:2.00)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坚持爱国主
17、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解析: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1.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 ( )(分数:2.00)A.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B.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D.分配权掌握在谁手里解析:解析:股份制是不是公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1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其实质和核心是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析:解析: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
18、线的实质和核心,它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等内容。13.我国的改革是_的改革。 ( )(分数:2.00)A.政治体制B.经济领域C.党的领导方式D.全面的 解析:解析: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政治体制、经济领域、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等。改革的目的是去除一切不符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充分释放我国的经济活力。14.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范畴并且着重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是( )(分数:2.00)A.反不正当竞争法B.审计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D.商标法解析:解析:经济法部分涉及的内容有竞争法消费者法银行业法税法会计法审计法劳动法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19、以及环境保护法等,其中,审计法对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5.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人的最低年龄是 ( )(分数:2.00)A.八周岁B.十四周岁C.十六周岁 D.十八周岁解析:解析:按照民法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所得为主要收入的,可以被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以下关于历史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由人的自觉选定的 B.杰出人物的生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完全是必然的 C.历史任务不能创造历史,但总能加速历史的前进 D.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解析:解析:历史的发展方向是人的自
20、觉选择和历史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承认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是唯心史观的表现,是不正确的;任务加速历史前进,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否定,也是不正确的历史观。17.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基础上建立的虚拟人际关系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革 B.网络对人类社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C.网络关系将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D.网络和计算机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资料 解析:解析:网络关系取代不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其余三项关于网络和计算机的说法是正确的。1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
21、0)A.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 B.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 C.对剥削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D.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均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说法。19.我国现阶段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 ( )(分数:2.00)A.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B.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D.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改革、发展、稳靛间的关系的正确说法。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 ( )(分数:2.00)A.
2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此需要 ( )(分数:2.00)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均是坚持
2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要做的。2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有 ( )(分数:2.00)A.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图谋B.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解析:解析:“一个中国”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图谋是我国的对台原则和政策。2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 ( )(分数:2.00)A.实行政教分离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解析:坚持民族平等
24、、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4.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做到 ( )(分数:2.00)A.推进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反对极端恐怖主义 D.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均是做忠诚的爱国者对个人的要求。25.下面关于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加强对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D.用中华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解析:解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加强挖掘,二是要
25、以开放的胸怀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三是要用中华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6.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精神和理想的崇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它又可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自我”“思想”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神”创造的。)解析:27.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党内贪污腐败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除了工
26、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解析:28.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区域一体化组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阅读下列
27、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材料 2 2011 年 7 月 1 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为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承诺提供了法律保证。截至 2011 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284 亿人、473
28、亿人、143 亿人、177 亿人、139 亿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覆盖面 600,参保人数超过 3 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 13 亿,基本实现全覆盖。 摘自新华网 材料 3 10 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增加,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使国民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使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使低收入群众实现安居;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使城乡居民收入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分数:4.00)(1).
29、为什么要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第二,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解析:(2).如何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必须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不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力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