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专升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分数:2.00)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在实践的三种形式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分数:2.00)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时间C.科学文化实践D.探索规律性的知识3.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 )(分数:2.00)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
2、.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5.有人认为“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属于 ( )(分数:2.00)A.反映论B.先验论C.经验论D.唯理论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 ( )(分数:2.00)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7.“改革是中国的又一次革命”是指 ( )(分数:2.00)A.改革是一场思想革命B.
3、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D.改革是一场阶级斗争8.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 )(分数:2.00)A.按资分配收入B.按劳分配收入C.按劳动成果分配收入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收入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 ( )(分数:2.00)A.实现共产主义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构建和谐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提出“和为贵”观点的是 ( )(分数:2.00)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11.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在党的 ( )(分数:2.00)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2.民
4、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是 ( )(分数:2.00)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进步D.各民族共同繁荣1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本身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的是 ( )(分数:2.00)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14.以下不属于法律强制手段的是 ( )(分数:2.00)A.中纪委B.警察C.法庭D.监狱15.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是 ( )(分数:2.00)A.宪法B.人民代表大会C.党章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选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5、的有 ( )(分数:2.00)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D.思维能杏正确地反映存在17.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产物B.理性认识的产物C.社会性旁动的产物D.从劳动中生产的语言发展的产物18.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和艺术等C.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真有阶级性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有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
6、真理20.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 ( )(分数:2.00)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C.人民当家做主是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 ( )(分数:2.00)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关于学习、服务、创新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学习是基础B.服务是目的C.创新是动力D.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24.信念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分数:2.00)A.稳定性B.科学性C.坚定性D.现实可能性25.在人生态度形成
8、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有 ( )(分数:2.00)A.记忆B.认知C.情感D.意志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6.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分数:2.00)_2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消灭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分数:2.00)_28.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现在的道德与古代的道德是完全一样的。(分数:2.00)_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
9、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试用以上材料分析“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判断。(分数:2.00)_安徽省专升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主张
10、“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分数:2.00)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解析:解析:题干所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在实践的三种形式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分数:2.00)A.物质生产实践 B.社会政治时间C.科学文化实践D.探索规律性的知识解析:解析:在实践的三种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地位。探索规律性的知识属于科学实验类的实践。3.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 )(分数:2.00)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
11、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解析:解析: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5.有人认为“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属于 ( )(分数:2.00)A.反映论 B.先验论C.经验论D.唯理论解析:解析:题干所述是反映论的观点。反映论认为“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
12、的反映论是 ( )(分数:2.00)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解析:解析:能动的反映论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7.“改革是中国的又一次革命”是指 ( )(分数:2.00)A.改革是一场思想革命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D.改革是一场阶级斗争解析: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中国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次革命。8.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 )(分数:2.00)A.按资分配收入B.按劳分配收入C.按劳
13、动成果分配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收入解析:解析: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 ( )(分数:2.00)A.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构建和谐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解析:解析: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10.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提出“和为贵”观点的是 ( )(分数:2.00)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解析:解析:“和为贵”出自论语。11.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在党的 ( )(分数:2.00)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 D.十四大解析:解析:党的十三大指出,和平
14、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2.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是 ( )(分数:2.00)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进步D.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1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本身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的是 ( )(分数:2.00)A.劳动B.知识 C.人才D.创造解析:解析:题干所述符合对知识的界定。14.以下不属于法律强制手段的是 ( )(分数:2.00)A.中纪委 B.警察C.法庭D.监狱解析:解析:中纪委不是国家机关,不属于行政强制手段。15.全面
15、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是 ( )(分数:2.00)A.宪法B.人民代表大会C.党章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解析: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选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的有 ( )(分数:2.00)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D.思维能杏正确地反映存在 解析: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17.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产物 B.理性
16、认识的产物C.社会性旁动的产物D.从劳动中生产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解析:解析:从起源上说,意识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是感性认识的产物。18.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和艺术等 C.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真有阶级性 解析:解析:四项关于社会意识的表述都是正确的。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有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20.胡锦涛
17、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 ( )(分数:2.00)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解析: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必须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必须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表述,
18、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C.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解析:解析:四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述都正确。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 ( )(分数:2.00)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为了不断
19、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关于学习、服务、创新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学习是基础 B.服务是目的 C.创新是动力 D.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解析:解析:要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学习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服务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24.信念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分数:2.00)A.稳定性 B.科学性C.坚定性 D.现实可能性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是信念的基本特征。
20、25.在人生态度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有 ( )(分数:2.00)A.记忆B.认知 C.情感 D.意志 解析:解析:认知、情感、意志等在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6.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人类认识有至上性的同时还有非至上性,即人类认识受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制约,处在特定时代的人类认识就其深度、广度上都不可能是所处时代的终极真理,但就整个人类发展来说,人类认识是可以穷尽终极真理的。)解析:2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消灭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21、确答案:错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而是各族人民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没有改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我国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析:28.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现在的道德与古代的道德是完全一样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道德和我国的传统道德虽有继承部分,但其本质和内容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
22、:2.00)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试用以上材料分析“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判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党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第四,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 第五,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第六,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负担的三大历史使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