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专升本综合文科-9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_(分数:1.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就是运动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_(分数:1.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3.“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
2、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_(分数:1.0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_(分数:1.00)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_(分数:1.00)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B.彻底的科学性C.坚定的革命性D.自觉的实践性6.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他特别强调_(分数:1.0
3、0)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求真务实D.独立自主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_(分数:1.00)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_(分数:1.00)A.组织形式上B.所有权的归属上C.经营方式上D.分配方式上9.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_(分数:1.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4、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1.00)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11.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_(分数:1.00)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坚 i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12.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_(分数:1.00)A.党的领导问题B.政党关系问题C.民族关系问题D.宗教关系问题13.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_(分数:1.00)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
5、兼顾,不损公肥私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14.下列法律中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是_(分数:1.00)A.公务员法B.预算法C.立法法D.劳动法15.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这体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_(分数:1.00)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_(分数:2.00)A.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
6、统一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点是_(分数:2.00)A.摹写性B.创造性C.重复性D.规律性18.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_(分数:2.00)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观念上层建筑B.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观念上层建筑19.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_(分数:2.00)A.由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B.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C.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D.由发展是硬道理决定的20.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_
7、(分数:2.00)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D.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改变为公有制经济2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以下选项中内容正确的有_(分数:2.00)A.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C.人民政协体现了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D.人民政协的作用是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2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
8、明,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_(分数:2.00)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2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_(分数:2.00)A.科学执政B.民主执政C.依法执政D.有效执政2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2.00)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2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_(分数:2.00)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B.遵守宪法和法律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
9、织四、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26.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分数:5.00)_27.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分数:5.00)_28.被告人黄杰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 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分数:5.00)_五、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10.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0、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过去的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论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当今世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势,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瞄准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紧密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奋起直追,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
11、局面。 科学技术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好引导、支持、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材料 2 目前,世界范围蓬勃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由过去单纯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向高新技术要素竞争。为了争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基本国策。据统计,美国 80%的资金投入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只有 5%的资金投入一般产业。日本、西欧各工业化国家也大致如此
12、。 摘自李海舰:为什么说结构升级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材料 3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经济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在,科技进步将使人类的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靠智力资源,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向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科技进步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
13、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兴科技,培养人才。 请回答:(分数:9.99)(1).据材料 1、3 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3.33)_(2).根据材料 1、2 说明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动力的依据。(分数:3.33)_(3).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分数:3.33)_六、第二部分 大学语文(总题数:0,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9.“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_(分数:1.00)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30.世说新语的作者是_(分数:1.00
14、)A.王安石B.司马光C.陶渊明D.刘义庆31.下列诗人属于“新月派”的是_(分数:1.00)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田间32.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_(分数:1.00)A.秋水B.郑伯克段于鄢C.冯谖客孟尝君D.李将军列传33.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_(分数:1.00)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歌34.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_(分数:1.00)A.比喻B.借代C.象征D.拟人3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_(分数:1.00)A.伶官B.天命C.人事D.佞人36.李将军列传一文中,李广
15、将兵的特点是_(分数:1.00)A.谨守法度B.行军无部伍行陈C.正部曲行伍营陈D.士吏治军簿至明37.在中国诗歌史上,格律诗定形于唐朝,发端于_(分数:1.00)A.汉代B.南北朝C.五代D.隋朝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梁启超倡导的“三界革命”的是_(分数:1.00)A.诗界革命B.小说界革命C.文界革命D.艺术界革命3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_(分数:1.00)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40.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_(分数:1.00)A.先抑后扬B.今昔对比C.借景抒情D.托物言志41.下列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_(分数:1.00)A.而已集B.二心集C.沉沦D.
16、故事新编42.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一句是_(分数:1.00)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43.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_(分数:1.00)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八、文言文翻译(总题数:5,分数:15.00)4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分数:3.00)_4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数:3.00)_46.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是率天下而路也!(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分数:3.00)_4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分数:3.00)_48.度义而后
17、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分数:3.00)_九、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总题数:2,分数:20.00)大爆炸理论的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在 20世纪 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测量了 18颗恒星(它们距地球的距离是已知的)发来的光,发现它们全部都存在着红移。哈勃得出结论,这些恒星一定相对于我们(观测者)在后退。因为根据多普勒效应,恒星一边后退一边发光而且光速(相对于观测者)是不变的话,我们收到光的波长就会长于原来的值。就如远去时的声音将变向低音,光将偏向红光。哈勃认为,遥远星系的光波变长(红化)是由于宇宙正在膨胀的结果。在一个正在膨胀
18、着的宇宙中的任何一点来观测,其周围的任何星系都是离它退行的,离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 如果宇宙正在膨胀,它在过去必定比较小(这也是蕴涵在膨胀观念中的逻辑结论)。如果能倒放这部“宇宙影片”,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星系在遥远的过去是聚合在一起的。并且根据现在的膨胀速度,我们还可以推断这种聚合状态必定出现在好几十亿年前。科学家们现在将之定在 150亿年左右。 对大爆炸宇宙学有力支持的第二个观测证据出现在 1965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地检测到弥漫在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这个发现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对它的测量表明,它的有效温度大约比绝对零度(约等于-273)高 3度,可写为 3
19、K。只能将微波背景辐射解释为这是宇宙原初阶段(大爆炸阶段)的直接遗迹,把它看作宇宙诞生时灼热火焰的余晖,是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所具有的。实际上最早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假说的科学家就意识到,如果宇宙起始于遥远过去的某种既热且密的状态,那就应当留下某种从这个爆发式开端洒落的辐射。(分数:10.00)(1).文中画线处“红移”的意思是_(分数:2.00)A.恒星一边后退一边发光,观测者收到的光的光波变长B.恒星发出的光呈现红色,观测者可以看到它缓缓后移C.恒星如果用不变的光速发出光线,那么光线将偏向红色D.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已知的,它们向地球发出红色的光(2).从哈勃的研究成果看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18颗恒星发出的光存在“红移”,可以推知这些恒星在后退B.分析遥远星系的光波变长这一现象,科学家推知宇宙在膨胀C.在宇宙中任何一点观测,都会看到周围星系因膨胀而在退行D.哈勃所测量的“红移”,并非指恒星具有能发出红色光波的物质结构(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分数:2.00)A.宇宙膨胀理论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正确B.宇宙膨胀如果是事实,那便证明它过去是聚合状态C.微波背景辐射现象证明了宇宙膨胀理论的正确性D.微波背景辐射呈低温状态,可见是大爆炸的遗迹(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科
21、学家们推测,大约 150亿年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宇宙由此诞生B.宇宙原初阶段处在既热且密的状态,不断向四周洒落着灼热的辐射C.微波背景辐射以相同的强度射向地球,可以推知宇宙大爆炸的规模D.由于宇宙膨胀,地球当然也随之膨胀,太阳系、银河系也随之膨胀(5).本文属于_(分数:2.00)A.假说B.科普说明文C.学术报告D.报道巴黎圣母院柳鸣九圣诞节下午,我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弥撒正在进行。大厅里坐满了人,走道上也站满了人。走道上的人像坐着的听众一样,也在胸前画十字,也随着神父的指挥唱圣诗圣歌。音乐声和神父的声音一停,上千人的大厅里没有一点嘈杂声,人群只在唱圣歌的时候,在齐声回答“阿门”的时候,才发
22、出声音。这里什么人都有,有穿着讲究的,也有服装寒酸的,有老夫老妻,也有年轻的夫妇们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还有各种身份、各种年龄的男女。他们的表情一样虔诚,法国人平时脸部常有的那种机智、活跃、调皮甚至玩世不恭的神情,都不见踪影了,完全沉浸在宣道和音乐声中。有些人低着头在沉思,有的人把木椅转过来,跪在椅子上。过道上不时有人走动,但动作缓慢轻柔,大气都不敢出,即使是青年人,也早已收起了他们一出教堂门也许就要恢复的放肆轻佻的常态。我看到一个男子坐在神父的面前,这是一个练达世故的中年人,从讲究的衣着来看,他显然在世俗中混得相当不错,现在,他两手合在胸前,与神父严肃认真地交谈。 多么值得深思!在法国封建社会
23、,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后,神父和教士就成为讽刺揭露的对象,宗教教义就受到诘难。拉伯雷在巨人传里几乎把有关宗教的一切神圣的事物都嘲笑遍了。到 18世纪,宗教和教会更是遭到彻底的否定。到了 18世纪末,巴黎民众干脆涌入巴黎圣母院,打碎了原来的宗教偶像,在这里举行了理性女神即位的典礼。然而,理性女神在巴黎圣母院的地位却难以巩固。后来,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协议,在法国恢复宗教信仰,承认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于是,巴黎圣母院停敲了近十年之久的大钟又敲了起来,巴黎圣母院的“香火”再也没有断过。 他们真相信天主?现在已经是科学高度发达、人类进入了宇宙空间的新世纪,他们仍然相信诺亚方舟那些陈旧的神
24、话?记得两三个星期前,我和一对老夫妇坐在圣母院广场旁边的椅子上聊天时,我这样问他们。那位衣着整齐的老先生回答说:“的确相信。如果您不相信,您怎么解释这样奇妙的世界是谁创造的?而且,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 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现在,这些人的态度和表情,清清楚楚地告诉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严肃而神圣的时刻,他们从生存竞争中、从灯红酒绿中完全超脱了出来,正在思考一些严肃的事物。我深知,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只不过是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然而,他们却相信得这样认真、这样严肃、这样执著、这样热烈,我多少有些感动了! 我走出教堂的大门,准备乘地铁回我的住所。我知道,地铁站旁有一个花市,那是一个五彩缤纷
25、的地方;还有个鸟市,有各种奇珍鸟雀的啾叫与婉转啼鸣。但今天是圣诞,恐怕不会开市。走完了阿尔戈尔街,到了塞纳河边,河对岸一排大电影广告赫赫在目,画的是请允许我不加复述,画面实在不雅,而且,画的下方还有一句隐晦的粗话。我知道这张广告在地铁的走道里、在街口、在河岸,到处都有,它像海洋一样包围着巴黎,因为,圣诞节期间,这部片子正在巴黎各影院上演。 这时,我产生一个感觉:比起这张广告来,我刚才在巴黎圣母院里所见识到的那一点“灵性”,也许是巴黎世俗扭转里的一缕轻烟。(分数:10.00)(1).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对巴黎圣母院大厅内仪式的场景进行描写?(分数:2.00)_(2).作者“深思”的内容有
26、哪些?请分条加以概括。(分数:2.00)_(3).第段中,作者写花市、鸟市和广告牌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分数:2.00)_(4).结合作品,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段画线语句的理解。(分数:2.00)_(5).文章第段画线部分有何作用?(分数:2.00)_作文49.请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
27、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求: (1)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思想感情健康; (4)800字左右; (5)不得套作或抄袭。 (分数:40.00)_安徽省专升本综合文科-9 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总题数:0,分数:0.00)二、
28、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_(分数:1.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就是运动解析: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_(分数:1.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解析:3.“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_(分数:1.0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
29、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解析: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_(分数:1.00)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解析: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_(分数:1.00)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B.彻底的科学性 C.坚定的革命性D.自觉的实践性解析:6.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他特别强调_(分数:1.00)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C.求真务实D.独立自主解析: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30、_(分数:1.00)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析: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_(分数:1.00)A.组织形式上B.所有权的归属上 C.经营方式上D.分配方式上解析:9.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_(分数:1.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解析: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
31、:1.00)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解析:11.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_(分数:1.00)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坚 i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解析:12.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_(分数:1.00)A.党的领导问题 B.政党关系问题C.民族关系问题D.宗教关系问题解析:13.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_(分数:1.00)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
32、他人解析:14.下列法律中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是_(分数:1.00)A.公务员法B.预算法C.立法法 D.劳动法解析:15.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这体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_(分数:1.00)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解析: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_(分数:2.00)A.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解析:
33、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点是_(分数:2.00)A.摹写性 B.创造性 C.重复性D.规律性解析:18.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_(分数:2.00)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观念上层建筑B.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 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观念上层建筑 解析:19.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_(分数:2.00)A.由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B.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由发展是硬道理决定的 解析:20.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
34、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_(分数:2.00)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D.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改变为公有制经济解析:2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以下选项中内容正确的有_(分数:2.00)A.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 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C.人民政协体现了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D.人民政协的作用是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解析:22.建设生态文
35、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_(分数:2.00)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解析:2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_(分数:2.00)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有效执政解析:2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2.00)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解析:2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_(分数:2.00)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
36、族的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解析:四、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26.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此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37、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27.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此观点是错误的。知识分子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社会群体,是以高科技为标志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但知识分子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一部分,可以说,他们是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证明,但不能离开工人阶级整体来讲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28.被告人黄杰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
38、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 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此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黄杰只有 15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主体,其行为虽然导致了王某的死亡,但缺乏主观故意,不属于刑法规定的需负刑事责任的情形。而民事责任以过错为一般归责任原则,本案中正是黄杰的过错引发了王某最后死亡的严重后果,必须对王某死亡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因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造成的损害应由其监
39、护人代为承担民事责任。五、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10.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过去的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论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当今世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势,充分估计未来科学
40、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瞄准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紧密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奋起直追,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技术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好引导、支持、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材料 2 目前,世界范围蓬勃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由过去单纯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向高新技术要素竞争。为了争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基本国
41、策。据统计,美国 80%的资金投入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只有 5%的资金投入一般产业。日本、西欧各工业化国家也大致如此。 摘自李海舰:为什么说结构升级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材料 3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经济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在,科技进步将使人类的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靠智力资源,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向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科技进步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兴科技,培养人才。 请回答:(分数:9.99)(1).据材料 1、3 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2).根据材料 1、2 说明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动力的依据。(分数:3.3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