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专升本综合文科-4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_(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2.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_(分数:1.00)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
2、大厦。这一事实说明_(分数:1.00)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4.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_(分数:1.00)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5.“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_(分数:1.00)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3、信念。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八项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1.00)A.根本原则B.内在要求C.本质属性D.必然选择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分数:1.00)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_(分数:1.00)A.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B.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C.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D.兼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
4、双重使命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_(分数:1.00)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_(分数:1.00)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1.台湾问题性质不同于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_(分数:1.00)A.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12.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来
5、讲,在爱国与否这个问题上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是_(分数:1.00)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B.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的一致C.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的一致D.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13.家庭关系的核心是_(分数:1.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C.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D.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的是_(分数:1.00)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_(分数:1.00)
6、A.债权B.亲权C.所有权D.生命权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_(分数:2.00)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17.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_(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8.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内容包括_(分数:2.00)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
7、00)A.统筹兼顾B.全面C.协调D.可持续2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三者能够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_(分数:2.00)A.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B.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C.国家战略D.国家的中心任务2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B.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C.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内容D.我国社会主义制
8、度的内在精神之魂23.新安全观的核心是_(分数:2.00)A.互信、互利B.和平共处C.平等D.协作24.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00)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25.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共同富裕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念D.权利义务观念四、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26.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分数:5.00)_2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分数:5.00)_28.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也就是我们要用社会理想来取代个人理想。 (分数:5.00)_五、
9、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10.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摘自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3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
10、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做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请回答:(分数:10.00)(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5.00)_(2).为什么要坚持把科技
11、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分数:5.00)_六、第二部分 大学语文(总题数:0,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9.词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1.00)A.字数B.结构C.句式D.词调30.下列作品中,擅长描写战争的是_(分数:1.00)A.战国策B.春秋C.左传D.国语31.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_(分数:1.00)A.白居易B.韩愈C.王维D.高适32.神女峰一诗的作者是_(分数:1.00)A.茹志鹃B.郭沫若C.史铁生D.舒婷33.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荀子B
12、.韩非子C.墨子D.庄子34.号“青莲居士”的诗人是_(分数:1.00)A.李白B.柳永C.李煜D.陶渊明35.在小说创作中,多采用“自叙传”方式的作家是_(分数:1.00)A.戴望舒B.巴金C.茅盾D.郁达夫36.下列作品中,反映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是_(分数:1.00)A.听听那冷雨B.故都的秋C.我与地坛D.废墟37.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_(分数:1.00)A.敦煌曲子词B.稼轩长短句C.花间集D.漱玉词38.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是_(分数:1.00)A.关汉卿B.郑光祖C.白朴D.汤显祖39.以“乐悲喜”为情感线索的作品是_(分数:1.00)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B.宝玉
13、挨打C.石崇与王恺争豪D.前赤壁赋40.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是_(分数:1.00)A.倒叙B.顺叙C.平叙D.插叙41.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_(分数:1.00)A.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C.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D.姜氏欲之,焉辟害42.春江花月夜文体上属于_(分数:1.00)A.乐府新题B.乐府旧题C.七言律诗D.骈体43.王昌龄属于_(分数:1.00)A.边塞诗人B.田园诗人C.抒情诗人D.浪漫诗人八、文言文翻译(总题数:5,分数:15.00)44.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客孟尝君) (分数:
14、3.00)_45.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于处矣!(晋公子重耳之亡) (分数:3.00)_46.或移迁,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 (分数:3.00)_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分数:3.00)_4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谏厉王弭谤) (分数:3.00)_九、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总题数:2,分数:20.00)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
15、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分数:9.99)(1).概括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分数:3.33)_(2).文章结尾的家境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有什么表现作用?(分数:3.33)_(3).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分数:3.33)_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
16、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
17、,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颈。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分数:10.00)(1).这里描写的是哪一场典型战例?(分数:
18、2.00)_(2).迫使李广悲愤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3).文中哪个地方的叙述揭示出李广终身不得封侯的原因是皇上的不信任?(分数:2.00)_(4).司马迁引用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5).“遂引刀自颈。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的描写起什么作用?(分数:2.00)_作文49.请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泰戈尔说:“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要求: (1)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思想感情健康; (4)800字左右; (5)
19、不得套作或抄袭。 (分数:40.00)_安徽省专升本综合文科-4 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_(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2.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_(分数:1.00)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
20、双方是相互转化的解析: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_(分数:1.00)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解析:4.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_(分数:1.00)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解析:5.“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_(分数:1.00)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解析: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
21、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八项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1.00)A.根本原则B.内在要求 C.本质属性D.必然选择解析: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分数:1.00)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解析: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_(分数:1.00)A.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B.兼有
2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C.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D.兼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使命解析: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_(分数:1.00)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解析: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_(分数:1.00)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析:11.台湾问题性质不同于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_(分数:1.00)A.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问题B.中国
23、的内政问题 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解析:12.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来讲,在爱国与否这个问题上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是_(分数:1.00)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B.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的一致C.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的一致D.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 解析:13.家庭关系的核心是_(分数:1.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 C.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D.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解析: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的是_(分数:1
24、.00)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解析: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_(分数:1.00)A.债权B.亲权C.所有权D.生命权 解析: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_(分数:2.00)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解析:17.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_(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解析:18.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
25、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内容包括_(分数:2.00)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解析: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统筹兼顾B.全面 C.协调 D.可持续 解析:2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三者能够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解析:2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_(分数:2.00)A.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B.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C.国家战略 D.国家的中心任务解析:2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26、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C.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内容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解析:23.新安全观的核心是_(分数:2.00)A.互信、互利 B.和平共处C.平等 D.协作 解析:24.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00)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解析:25.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共同富裕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 C.公平正义观念 D
27、.权利义务观念 解析:四、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26.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此观点是正确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
28、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2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此观点是正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同“第一次革命”有着重大的区别:第一,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第二,两次革命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三,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总之,改革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纲领,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
29、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28.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也就是我们要用社会理想来取代个人理想。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此观点是错误的。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应该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而不是用社会理想来替代个人理想。两者概念不一样。个人理想,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共同(社会)理想,指社会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在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二者的关系:社会理
30、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得实现。五、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10.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摘自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31、,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3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做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天
32、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请回答:(分数:10.00)(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2).为什么要坚持
33、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大势来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六、第二部分 大学语文(总题数:0,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9.词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1
34、.00)A.字数 B.结构C.句式D.词调解析:30.下列作品中,擅长描写战争的是_(分数:1.00)A.战国策B.春秋C.左传 D.国语解析:31.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_(分数:1.00)A.白居易 B.韩愈C.王维D.高适解析:32.神女峰一诗的作者是_(分数:1.00)A.茹志鹃B.郭沫若C.史铁生D.舒婷 解析:33.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荀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 解析:34.号“青莲居士”的诗人是_(分数:1.00)A.李白 B.柳永C.李煜D.陶渊明解析:35.在小说创作中,多采用“自叙传”方式的作家是_(分数:1.0
35、0)A.戴望舒B.巴金C.茅盾D.郁达夫 解析:36.下列作品中,反映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是_(分数:1.00)A.听听那冷雨 B.故都的秋C.我与地坛D.废墟解析:37.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_(分数:1.00)A.敦煌曲子词B.稼轩长短句C.花间集 D.漱玉词解析:38.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是_(分数:1.00)A.关汉卿 B.郑光祖C.白朴D.汤显祖解析:39.以“乐悲喜”为情感线索的作品是_(分数:1.00)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B.宝玉挨打C.石崇与王恺争豪D.前赤壁赋 解析:40.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是_(分数:1.00)A.倒叙B
36、.顺叙 C.平叙D.插叙解析:41.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_(分数:1.00)A.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C.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D.姜氏欲之,焉辟害解析:42.春江花月夜文体上属于_(分数:1.00)A.乐府新题B.乐府旧题 C.七言律诗D.骈体解析:43.王昌龄属于_(分数:1.00)A.边塞诗人 B.田园诗人C.抒情诗人D.浪漫诗人解析:八、文言文翻译(总题数:5,分数:15.00)44.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客孟尝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先生不见怪,有意替我到薛地收债吗?45.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
37、相蒙,难于处矣!(晋公子重耳之亡)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在下的从亡者把有罪的事当成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46.或移迁,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即或是移植的,也没有不成活的,并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财富平均了,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睦了,便不觉得人少;境内安定了,国家政权就不会倾覆。4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谏厉王弭谤)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后果更严重。九、
38、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总题数:2,分数:20.00)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分数:9.99)(1).概括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中心旨意: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2).文章结尾的家境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有什么表现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家境的窘迫,这就将全文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之中,既显示出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3).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分数:3.3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