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卫生学自考题模拟 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作为学前卫生学研究对象的儿童年龄在_(分数:1.00)A.04 岁B.05 岁C.06 岁D.07 岁2.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属于_(分数:1.00)A.调查法B.文献研究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3.托幼园所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是_(分数:1.00)A.保障学前儿童饮食卫生B.保障学前儿童人身安全C.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育D.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4.苏联学者布赫曼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_(分数:1.00)A.动
2、态变化观点B.“亚健康”概念C.新的健康概念D.生物心理社会模式5.人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是在_(分数:1.00)A.36 岁后B.45 岁后C.47 岁后D.57 岁后6.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_(分数:1.00)A.牙齿B.小肠C.肝脏D.脑颅7.人体最大的腺体是_(分数:1.00)A.唾液腺B.胰腺C.肝脏D.小肠8.学前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_(分数:1.00)A.810 小时B.910 小时C.1011 小时D.1112 小时9.起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功能的是人的_(分数:1.00)A.脑干B.间脑C.小脑D.大脑10.暴露在牙龈外面的部分称为_(分数:1.00)A.牙根B.牙颈C
3、.牙冠D.牙质11.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_(分数:1.00)A肾B.膀胱C.尿道D.输尿管12.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是_(分数:1.00)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13.俗称“黑眼球”的是_(分数:1.00)A.角膜B.巩膜C.虹膜D.脉络膜14.婴儿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是_(分数:1.00)A.听觉B.视觉C.嗅觉D.触觉15.多晒太阳可以获取_(分数:1.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16.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组织是_(分数:1.00)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
4、0.00)17.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分数:2.00)A.调查法B.观察法C.个案研究法D.行动研究法E.经验总结法18.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包括_(分数:2.00)A.智力B.情绪C.生长发育D.交往能力E.生理机能19.健康促进的行动策略包括_(分数:2.00)A.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C.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D.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E.加强社区行动20.下列属于人体的八个系统的有_(分数:2.00)A.运动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E.消化系统21.眼辅助装置的作用有_(分数:2.00)A.保护眼球B.看物体C.润滑D.杀菌E.支配
5、眼球运动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2.学前卫生学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 1 为宗旨。 (分数:1.00)23.生物一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人体、 1 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分数:1.00)24.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 1 四个层面。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分数:1.00)25.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 1 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分数:1.00)26.环境决定论强调 1 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否认遗传的重要性和个体主观状态。 (分数:1.00)27.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两方面,即 1,政府、
6、社区及单位行为(社会环境)的改变。 (分数:1.00)28.霍伊曼 1975 年提出 1。 (分数:1.00)29.人体由头、颈、 1 及四肢四部分组成。 (分数:1.00)30.循环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 1 两部分组成。 (分数:1.00)31.人脑结构精细,功能活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都无法比拟的。成人脑重 1。 (分数:1.00)四、判断改错题(总题数:5,分数:10.00)32.现代健康观注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因而健康教育成为保健工作的重点。 (分数:2.00)_33.结缔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分数:2.00)_3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分数:
7、2.00)_35.甲状腺功能亢进,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会过于旺盛,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嗜睡等。 (分数:2.00)_36.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停止工作。 (分数:2.00)_五、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6.00)37.简述学前儿童看电视时应注意的问题。 (分数:4.00)_38.简述户外活动、体育游戏和运动对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积极意义。 (分数:4.00)_39.简述学前儿童呼吸道系统的卫生保健。 (分数:4.00)_40.简述正确的擤鼻涕、打喷嚏方法。 (分数:4.00)_六、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41.什么是大脑优势法则? (分数:6.00)_42.
8、试述研究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分数:6.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6.00)43.试述健康教育的意义。 (分数:8.00)_44.试述学前儿童耳的卫生保健的要点。 (分数:8.00)_八、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45.在幼儿园进餐过程中,有些幼儿园严格规定幼儿进餐中不许说话,只能用手势(举手)表示是否需要添加饭菜。你如何看待上述幼儿园的做法? (分数:10.00)_学前卫生学自考题模拟 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作为学前卫生学研究对象的儿童年龄在_(分数:1.00)A.04 岁
9、B.05 岁C.06 岁 D.07 岁解析:2.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属于_(分数:1.00)A.调查法B.文献研究法 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学前卫生学研究的方法。 解析 调查法是调查者采用访谈、问卷、测验、座谈、测量等多种方式收集所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或理论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或预设情境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10、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3.托幼园所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是_(分数:1.00)A.保障学前儿童饮食卫生B.保障学前儿童人身安全C.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育D.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托幼园所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 解析 健康是学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托幼园所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4.苏联学者布赫曼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_(分数:1.00)A.动态变化观点B.“亚健康”概念 C.新的健康概念D.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苏联学者布赫曼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的“亚健康”概念。 解析 动态变化观点是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
11、千叶和尼克森在 1994 年提出的;新的健康概念是 20 世纪90 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在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是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的。5.人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是在_(分数:1.00)A.36 岁后B.45 岁后C.47 岁后D.57 岁后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骨髓的造血功能。 解析 在胎儿和婴幼儿期,骨髓为红色,具有造血功能。57 岁后,骨髓腔逐渐被脂肪组织填充变为黄色,失去造血功能。6.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_(分数:1.00)A.牙齿 B.小肠C.肝脏D.脑颅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解析 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因 96%的化学成分是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因此牙
12、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7.人体最大的腺体是_(分数:1.00)A.唾液腺B.胰腺C.肝脏 D.小肠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最大的腺体。 解析 人体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腺、肝脏。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小肠属于消化道的组成部分。8.学前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_(分数:1.00)A.810 小时B.910 小时C.1011 小时D.1112 小时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 解析 学前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坚持午睡,独立入睡。学前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 1112 小时,尤其是夜间睡眠时间要有保证,使脑垂体夜间能正常分泌生长激素。9.起维持身体平
13、衡、协调肌肉运动功能的是人的_(分数:1.00)A.脑干B.间脑C.小脑 D.大脑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小脑的功能。 解析 小脑位于脑干背面,大脑后方。小脑起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的功能。如果小脑发育不良,会导致运动协调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跤。10.暴露在牙龈外面的部分称为_(分数:1.00)A.牙根B.牙颈C.牙冠 D.牙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牙齿的结构。 解析 暴露在牙龈外面的部分称牙冠,由一层乳白色的牙釉质包裹,质地坚硬。11.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_(分数:1.00)A肾 B.膀胱C.尿道D.输尿管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 解析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
14、道组成。其中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12.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是_(分数:1.00)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旺盛时间。 解析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夜间进行,与睡眠深度有关。故答案为 D。13.俗称“黑眼球”的是_(分数:1.00)A.角膜B.巩膜C.虹膜 D.脉络膜解析:14.婴儿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是_(分数:1.00)A.听觉B.视觉C.嗅觉D.触觉 解析:15.多晒太阳可以获取_(分数:1.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 解析:16.具有连接、
15、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组织是_(分数:1.00)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组织的功能。 解析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之间,常见的结缔组织有皮下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肌腱、韧带、筋膜、软骨、骨等。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7.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分数:2.00)A.调查法 B.观察法 C.个案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E.经验总结法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学前卫生学研究的方法。 解析 学前卫生学研究方法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行
16、动研究法。18.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包括_(分数:2.00)A.智力 B.情绪 C.生长发育D.交往能力 E.生理机能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 解析 C、E 两项是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指标。19.健康促进的行动策略包括_(分数:2.00)A.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B.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 C.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D.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 E.加强社区行动 解析:20.下列属于人体的八个系统的有_(分数:2.00)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E.消化系统 解析:21.眼辅助装置的作用有_(分数:2.00)A.保护眼球 B.看物体C
17、.润滑 D.杀菌 E.支配眼球运动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眼辅助装置的作用。 解析 眼辅助装置包括眼睑、结膜、泪器(泪腺和泪道)和眼肌等支持和保护眼球的一些结构。分别具有保护眼球,营养眼球,润滑、杀菌,支配眼球运动等作用。B 项是眼球的作用。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2.学前卫生学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 1 为宗旨。 (分数:1.00)解析: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23.生物一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人体、 1 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分数:1.00)解析:环境24.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 1 四个层面。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分数:1.00
18、)解析:道德25.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 1 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分数:1.00)解析:心理26.环境决定论强调 1 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否认遗传的重要性和个体主观状态。 (分数:1.00)解析:后天教育27.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两方面,即 1,政府、社区及单位行为(社会环境)的改变。 (分数:1.00)解析:个人及群体行为的改变28.霍伊曼 1975 年提出 1。 (分数:1.00)解析:健康生态模式图29.人体由头、颈、 1 及四肢四部分组成。 (分数:1.00)解析:躯干30.循环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 1 两部分组成。 (分数:1.00)
19、解析:淋巴系统31.人脑结构精细,功能活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都无法比拟的。成人脑重 1。 (分数:1.00)解析:13001400 克四、判断改错题(总题数:5,分数:10.00)32.现代健康观注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因而健康教育成为保健工作的重点。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注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改为“强调身心全面健康”。33.结缔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结缔组织”改为“上皮组织”。3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35.甲状腺功能亢进,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
20、会过于旺盛,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嗜睡等。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嗜睡等”改为“食欲大增,身体消瘦、乏力,容易激动、紧张、出汗”。36.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停止工作。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停止”改为“也在不停”。五、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6.00)37.简述学前儿童看电视时应注意的问题。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不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近物,容易导致睫状体疲劳、痉挛,诱发近视。因此要控制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一般主张 2 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看电视,每次看电视时间控制
21、在 15 分钟以内;23 岁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适宜学前儿童看的电视是画面转换比较慢、情节性不太强的节目。38.简述户外活动、体育游戏和运动对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积极意义。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运动可增强身体机能。 (2)运动可促进学前儿童身高的增长。 (3)运动可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 (4)运动可调节情绪,塑造学前儿童性格,增强适应能力。 (5)运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39.简述学前儿童呼吸道系统的卫生保健。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不要用嘴呼吸。 (2)教给正确的擤鼻涕和打喷嚏的方法。 (3)保护嗓子,不
22、大声叫喊。 (4)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不边吃边说话。 (5)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40.简述正确的擤鼻涕、打喷嚏方法。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应是先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再压住另一侧擤鼻涕。不要同时按住两侧鼻孔擤鼻涕,以防鼻腔压力过大,使病原体经咽鼓管吸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捂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疾病。六、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41.什么是大脑优势法则?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人们学习或工作时,大脑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相关皮层区域的兴奋度。当皮质区域兴奋性高时,工作效率则高,反之则低。
23、机体为保证大脑集中精力高效率工作,当某一皮质区域兴奋时,就使该区域形成优势兴奋灶(优势兴奋灶内皮质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以保持皮质的兴奋状态,这就是大脑优势法则。42.试述研究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首先,通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开展幼儿保健工作、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其次,通过对幼儿园保健工作内容、特点、方法的研究,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创设适宜
24、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6.00)43.试述健康教育的意义。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全民健康意识的建立,从源头减少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有效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首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丰富人们的健康知识,帮助人们了解各种疾病的危害及疾病与环境、生活卫生方式的关系,从而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知识的获得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其次,健康教育能促使人们形成积极、良好和健康的行为,从而降低致病危险
25、因素,有效预防“生活方式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和与行为有关的传染病(如甲肝、乙肝、手足口病、痢疾、艾滋病、淋病等)。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养成健康行为,从而达到规避危险,促进健康发展的作用。 最后,健康教育活动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大量研究显示,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对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减少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学习效率等均有积极作用。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各种行为习惯逐步建立、生活方式形成的起步阶段,并且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可塑性强、愿意听从成人的指导,容易通过教育帮助儿童建立起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44.试述学前儿童耳的卫生保健的
26、要点。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保护听力,促进儿童听力发展。 学前儿童听觉敏锐,音量大、尖厉、缺乏节奏感的噪音均可导致学前儿童听觉损伤。所以,应注意减少学前儿童所处环境中的噪音,如看电视、播放音乐要适当控制音量。教学活动中,选择声音柔和、有节奏感的音乐,有意识地让学前儿童分辨大自然中各种细微而复杂的声音,促进幼儿听力发展。同时,在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听力有损伤的抗生素时要谨慎。 (2)保护外耳,防止听力损伤。 学前儿童容易发生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耳屎是皮脂腺分泌的黏稠物(耵聍),具有黏附灰尘、异物,保护外耳道的作用。大部分耵聍干燥后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主张给学
27、前儿童挖耳屎,尤其不能用尖利物品挖耳屎,以防损伤外耳道。同时,洗头、洗澡、游戏时注意不让水进入外耳道,教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用手压住一侧鼻孔擤,然后交换压迫另一侧鼻孔擤),防止患中耳炎。八、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45.在幼儿园进餐过程中,有些幼儿园严格规定幼儿进餐中不许说话,只能用手势(举手)表示是否需要添加饭菜。你如何看待上述幼儿园的做法?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上述幼儿园的做法是正确的。喉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位于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具有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当进食时,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处,声门紧闭,食物进入食道;吞咽结束,会厌软骨打开,气体出入呼吸道。婴幼儿神经调节和反应能力差,边吃东西边说话容易发生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关闭食物进入气管的情况,出现气管异物引发窒息。如果要求学前儿童在咀嚼时不说话,就可避免气管异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