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题模拟 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始于_(分数:1.00)A.半岁B.1 岁C.1 岁半D.2 岁2.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_(分数:1.00)A.儿童是一个语言输入的被动受益者B.儿童是一个有自己意图和目的的积极主动的参加者C.儿童不能把一系列的先天倾向带进语言学习的环境中D.儿童不能暗示儿童抚养者提供恰当的语言输入3.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_核心敏感期。(分数:1.00)A.语义B.语法C.语汇D.语音4.贯穿儿童一生
2、的是获得_(分数:1.00)A.语音B.语法C.语句D.词义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确定根据的是学前儿童_(分数:1.00)A.保育和智育总体要求B.德育和智育总体要求C.德育和教育总体要求D.保育和教育总体要求6.语言的发展标志着学前儿童_(分数:1.00)A.社会化B.个性化C.自由化D.多样化7.完整语言教育强调指出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冒险”和_(分数:1.00)A.最佳选择B.错误使用C.正确使用D.模仿使用8.可以作为 01.5 岁儿童倾听技能培养目标的是_(分数:1.00)A.喜欢听别人唱歌、说话、念儿歌B.能在集体活动中安静地听别人说话C.能够流畅地与他人交流D.能清
3、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9.下列有关语言教育活动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所谓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内容、教师的指导活动和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如何异型的过程B.活动过程应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C.设计活动过程时要将教师如何提问,学前儿童如何回答等内容全部详细设计出来D.活动过程应体现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10.下列对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没有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B.没有明确的语言学习要求C.教师多采用显性的指导方式D.教师多采用间接的指导方式11.从时间上来说,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进行应利用_(分数:1.00)A.正式活动时间B.
4、随意安排时间C.自由活动时间D.日常谈话时间12.谈话活动注意多方的信息交流,在这方面体现为三个特点。其中不包括_(分数:1.00)A.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B.谈话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语较多C.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D.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13.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中的提示作用是_(分数:1.00)A.总结儿童讲述中的闪光点B.顺着幼儿的讲述内容引导幼儿讲述C.纠正幼儿讲述中出现的问题D.不断引导、改变幼儿的讲述思路14.讲述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掌握讲述的_(分数:1.00)A.一般和特殊的讲述方法B.一般或特殊的讲述方法C.一般的讲述方法D.特殊的讲述方法15.在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步骤
5、中,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_(分数:1.00)A.要求幼儿尽可能进行复述、模仿B.要求幼儿做到一字不差地复述C.只是讲述思路中的一种,不是幼儿复述的模本D.应该高于幼儿的讲述和理解水平16.幼儿在参与听说游戏的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他们提高_(分数:1.00)A.积极倾听水平B.积极参与水平C.积极活动水平D.积极理解水平17.语言游戏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玩弄和操练语音语词的现象是_(分数:1.00)A.自主地B.自觉地C.自制地D.自发地18.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_(分数:1.00)A.含蓄B.设置悬念C.委婉D.引人入胜19.教师在交待听说游戏规则时有必要注意的问
6、题中不包括_(分数:1.00)A.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B.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C.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力D.注意用较慢的语素进行讲解和示范20.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和_(分数:1.00)A.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内容B.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C.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D.分析作品内涵21.不属于构成作家语言风格多样化的因素的是_(分数:1.00)A.特定区域的语言特点B.个人的语言特点C.文化背景的差异D.男女性别的语言差异22.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特点是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展开活动和_(分数:1.00)A.调整幼儿心理状态B.整合相
7、关的学习内容C.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D.突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23.儿童在早期识字活动中,能够在各种情况下辨认熟悉的字,表明该儿童识字行为的发展已进入_(分数:1.00)A.萌发阶段B.初级阶段C.成熟阶段D.流畅阶段24.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_(分数:1.00)A.整合的B.纯粹的C.动态的D.静态的25.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现象是_(分数:1.00)A.同时双语学习B.异时双语学习C.延时双语学习D.渐进双语学习26.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的重点是_(分数:1.00)A.让幼儿学习日常生活有关的指令的英语表达B.让幼儿掌握所有体育指令的英语表达C.让幼儿锻炼身体,
8、增强体质D.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27.学前儿童的构音障碍包括丢音、换音和_(分数:1.00)A.口吃B.拖音C.错音D.迟疑发音28.对情感性交往障碍儿童的行为矫正的两个主要目标是_(分数:1.00)A.个人性行为、言语行为B.社会性行为、言语行为C.个人性行为、语言行为D.社会性行为、语言行为29.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应该是_(分数:1.00)A.耳到、眼到、手到、心到的统整过程B.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的统整过程C.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的统整过程D.心到、眼到、耳到、手到的统整过程30.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教学媒体所具有的三个突出特点是_(分数:1.00)A.集成性、整体
9、性、交互性B.单一性、控制性、灵活性C.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D.单一性、整体性、灵活性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激发效应 (分数:3.00)_32.语言操作 (分数:3.00)_33.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 (分数:3.00)_34.前识字经验 (分数:3.00)_35.全面交流 (分数:3.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36.简述当前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目标改革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分数:5.00)_37.简述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的异同。 (分数:5.00)_38.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5.00)_39.幼儿可以从幼儿园的早
10、期阅读活动中得到哪几个方面的认识? (分数:5.00)_40.简述丢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和学前语言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数:15.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42.请根据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组织要求,以“小猫的一天”为题,设计一个大班早期阅读活动。 设计要求: (1)制定目标要体现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目标。 (2)过程结构完整。 (3)简单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即可。 (分数:15.00)_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题模拟 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11、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始于_(分数:1.00)A.半岁B.1 岁C.1 岁半 D.2 岁解析:2.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_(分数:1.00)A.儿童是一个语言输入的被动受益者B.儿童是一个有自己意图和目的的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C.儿童不能把一系列的先天倾向带进语言学习的环境中D.儿童不能暗示儿童抚养者提供恰当的语言输入解析:3.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_核心敏感期。(分数:1.00)A.语义B.语法C.语汇D.语音 解析:4.贯穿儿童一生的是获得_(分数:1.00)A.语音B.语法C.语句D
12、.词义 解析: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确定根据的是学前儿童_(分数:1.00)A.保育和智育总体要求B.德育和智育总体要求C.德育和教育总体要求D.保育和教育总体要求 解析:6.语言的发展标志着学前儿童_(分数:1.00)A.社会化 B.个性化C.自由化D.多样化解析:7.完整语言教育强调指出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冒险”和_(分数:1.00)A.最佳选择B.错误使用 C.正确使用D.模仿使用解析:8.可以作为 01.5 岁儿童倾听技能培养目标的是_(分数:1.00)A.喜欢听别人唱歌、说话、念儿歌 B.能在集体活动中安静地听别人说话C.能够流畅地与他人交流D.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解
13、析:9.下列有关语言教育活动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所谓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内容、教师的指导活动和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如何异型的过程B.活动过程应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C.设计活动过程时要将教师如何提问,学前儿童如何回答等内容全部详细设计出来 D.活动过程应体现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解析:10.下列对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没有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B.没有明确的语言学习要求C.教师多采用显性的指导方式 D.教师多采用间接的指导方式解析:11.从时间上来说,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进行应利用_(分数:1.00)A.正式活动时间
14、B.随意安排时间C.自由活动时间D.日常谈话时间解析:12.谈话活动注意多方的信息交流,在这方面体现为三个特点。其中不包括_(分数:1.00)A.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B.谈话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语较多 C.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D.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解析:13.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中的提示作用是_(分数:1.00)A.总结儿童讲述中的闪光点B.顺着幼儿的讲述内容引导幼儿讲述C.纠正幼儿讲述中出现的问题D.不断引导、改变幼儿的讲述思路 解析:14.讲述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掌握讲述的_(分数:1.00)A.一般和特殊的讲述方法 B.一般或特殊的讲述方法C.一般的讲述方法D.特殊的讲述方法
15、解析:15.在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步骤中,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_(分数:1.00)A.要求幼儿尽可能进行复述、模仿B.要求幼儿做到一字不差地复述C.只是讲述思路中的一种,不是幼儿复述的模本 D.应该高于幼儿的讲述和理解水平解析:16.幼儿在参与听说游戏的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他们提高_(分数:1.00)A.积极倾听水平 B.积极参与水平C.积极活动水平D.积极理解水平解析:17.语言游戏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玩弄和操练语音语词的现象是_(分数:1.00)A.自主地B.自觉地C.自制地D.自发地 解析:18.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_(分数:1.00)A.含蓄 B.设置悬念C.
16、委婉D.引人入胜解析:19.教师在交待听说游戏规则时有必要注意的问题中不包括_(分数:1.00)A.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B.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C.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力 D.注意用较慢的语素进行讲解和示范解析:20.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和_(分数:1.00)A.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内容B.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C.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D.分析作品内涵解析:21.不属于构成作家语言风格多样化的因素的是_(分数:1.00)A.特定区域的语言特点B.个人的语言特点C.文化背景的差异D.男女性别的语言差异 解析:22.幼儿园文
17、学活动的特点是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展开活动和_(分数:1.00)A.调整幼儿心理状态B.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C.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D.突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解析:23.儿童在早期识字活动中,能够在各种情况下辨认熟悉的字,表明该儿童识字行为的发展已进入_(分数:1.00)A.萌发阶段B.初级阶段 C.成熟阶段D.流畅阶段解析:24.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_(分数:1.00)A.整合的 B.纯粹的C.动态的D.静态的解析:25.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现象是_(分数:1.00)A.同时双语学习B.异时双语学习C.延时双语学习 D.渐进双语学习解析:26.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的重
18、点是_(分数:1.00)A.让幼儿学习日常生活有关的指令的英语表达 B.让幼儿掌握所有体育指令的英语表达C.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D.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解析:27.学前儿童的构音障碍包括丢音、换音和_(分数:1.00)A.口吃B.拖音C.错音 D.迟疑发音解析:28.对情感性交往障碍儿童的行为矫正的两个主要目标是_(分数:1.00)A.个人性行为、言语行为B.社会性行为、言语行为C.个人性行为、语言行为D.社会性行为、语言行为 解析:29.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应该是_(分数:1.00)A.耳到、眼到、手到、心到的统整过程B.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的统整过程C.眼到、耳到、手到、心到
19、的统整过程 D.心到、眼到、耳到、手到的统整过程解析:30.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教学媒体所具有的三个突出特点是_(分数:1.00)A.集成性、整体性、交互性B.单一性、控制性、灵活性C.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 D.单一性、整体性、灵活性解析: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激发效应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激发效应是乔姆斯基认为的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一种作用。它是指某种形式的环境因素(如互相之间的语言交往等)对儿童语言获得装置的功能发挥起一定的启发、触动和加强作用,决定语言获得装置发挥作用的强度。32.语言操作 (分数:3.00)_正
20、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的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实现的,而实现动作的方式就是操作,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儿童操作的方式主要是指语言操作,即言语实践。教师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创造语言操作的条件,使学前儿童在操作中习得和巩固语言。33.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由教师设计组织的、幼儿有兴趣自愿参加的语言教学游戏,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专门设计的,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34.前识字经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前识字经验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内容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阅读经验之一。包括:
21、知道文字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来,可以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粗晓文字来源的经验;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并与其他符号系统可转换的经验;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经验;了解识字规律的经验。35.全面交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全面交流是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使用一种交往手段的同时,补偿性地学习运用多种方式,以此增加和其他人尤其是和普通儿童交往的机会,从而为回归社会主流做准备。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36.简述当前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目标改革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更加明确地提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适当
22、降低了语言形式等知识方面的要求;(2)在文学作品学习方面,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将欣赏文学作品和感受其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作为主要教育目标;(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足够重视;(4)在有关语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更趋向于将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际和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37.简述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的异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讲述活动的教育作用和谈话活动的教育作用大致相同。比较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除了在语言交流的方向性、交流对象、交流话语方面的具体区别以外,讲述活动在对幼儿言语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比
23、谈话活动高得多。38.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首先是聆听或阅读的时候,由各种语言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学作品本身,是第一层次的学习,幼儿必须理解一个个的语言符号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各个概念;其次是借助语言文学作品去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是感受到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另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与需要学习的这一具体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39.幼儿可以从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得到哪几个方面的认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懂得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一样,都可以储存信息,但书面语言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储存,具有可视的特点。(2)懂得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都
24、可以用来表达。口头语言直接说出来,书面语言却具有文字反映的特点。(3)懂得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一样,都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但是交际的方式不同。如果没有书面语言,在空间和时间条件限制下,人们的交际将会出现问题。40.简述丢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丢音现象是由于在发音过程中,没有或者不能发出全部的音素,丢失或者称为丢掉了若干音素。婴儿期的孩子存在丢音现象是因为他们生理器官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对语音的理解和表达有一定的局限,这个时期存在的丢音现象不是构音障碍;进入幼儿期的儿童,如果在说话时还出现大量的丢音现象,表明他们构音发生了障碍,产生了丢音的问题。丢音现象是构
25、音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因为在发音时丢失若干音素会改变原有音节的发音,导致不能正确传达意义,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说话者的语音和通过语音所表达的意义的感知和理解。虽然丢音只是说话者本身的发音问题,但这个问题会使对方听不懂说话者表达的信息,引起双方在交往上的障碍,干扰和影响障碍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获得。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和学前语言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和获得有一定的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个规律,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顺序有利于把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最近发
26、展区”,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使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既不超前,也不过于滞后。人类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应该及时了解和把握人类语言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才能制定出相应的训练目标。如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有两个阶段,从01.5 岁,是前语言期,要制定出以语音训练为核心的目标,才能符合这时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从 1.5 岁开始,儿童正式进入了语言发展期,要科学、系统地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目标,才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2)了解和掌握儿童语音获得的基本规律,才能使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
27、确定更加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更加有利于学前儿童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儿童在前语言期,要围绕语音,重点发展其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成人要给此阶段的儿童创造单纯的语言环境。用亲切、标准的语音和他交流,耐心地进行简单的韵母部分发音训练等,逐步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对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复述、模仿、改错等方法训练他们重点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等。(3)了解和掌握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规律,可以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和有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障碍诊断及其语言矫治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学习口语方面,只要教育得法,一个 4 岁左右的幼
28、儿掌握两种语言是很轻松的事。同样越早诊断出儿童的语言障碍为何种类型,越能有效地制定矫治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快改善儿童的语言能力。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42.请根据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组织要求,以“小猫的一天”为题,设计一个大班早期阅读活动。 设计要求: (1)制定目标要体现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目标。 (2)过程结构完整。 (3)简单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即可。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小猫的一天(大班)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分析画面,认识“早上”、“中午”、“晚上”三组汉字。 (2)帮助幼儿理解口头语与书面语言的联系。 (3)让幼
29、儿学习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连点描画等简单的笔划及图形,提高摹拟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早上、中午、晚上汉字卡片 3 张。 (2)“小猫的一天”图片 3 幅。 (3)幼儿用书人手一本,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自己阅读图画和文字,然后请幼儿讲给同伴听。再请两位幼儿将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讲给大家听。 (2)在幼儿自由阅读基础上,师幼共同阅读。向幼儿提出新的阅读要求。 (3)重点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并识别“早上、中午、晚上”的含义和字形。 (4)描画游戏。出示画有鱼、鱼骨和鱼身的图片。然后请 3 位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添画鱼钩、鱼刺和鱼,比一比,看谁钓的鱼多。再请 3 位幼儿将“早上”、“中午”、“晚上”的字卡分别贴在相应的画画上,然后用掌声给予表扬和鼓励。 (5)描画练习。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画面“小猫的一天”。在幼儿练习前先向幼儿讲解书写姿势,巩固学习正确握笔方法;其次,幼儿从虚线中的大点开始沿着虚线进行描画练习,使幼儿了解落笔和起笔点,掌握笔划的顺序。最后,教师进行阅读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