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自考题-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既是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又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是_(分数:1.00)A.巴金B.老舍C.郭沫若D.鲁迅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1.00)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3.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_(分数:1.00)A.一分为二B.和而不同C.言论自由D.党同伐异4.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_(分数:1.00)A.崇尚民主
2、,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5.下列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_(分数:1.00)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方法是_(分数:1.00)A.侧面烘托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类比显现7.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_(分数:1.00)A.借景抒情B.主客对话C.句句骈偶D.通篇押韵8.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_(分数:1.00)A.名妓闲僧,浅斟低唱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或匿影树下D.或逃嚣里湖9.在香市的情景
3、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清的是_(分数:1.00)A.单调的锣鼓声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10.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_(分数:1.00)A.不以为然B.鸦雀无声C.干柴烈火D.同归于尽11.下列都江堰文句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是_(分数:1.00)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12.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3.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4.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分数:1.00)A.奔放雄奇B.沉郁顿挫C.平易晓畅D.清朗俊爽15.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_(分数:1.00)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6.鹧鸪天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_(分数:1.00)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17.声声慢中,最后导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_(分数:1.00)A.晚来风急B.旧时相识C.黄花
5、堆积D.梧桐细雨18.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_(分数:1.00)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9.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_(分数:1.00)A.鬼母B.狐母C.婴宁D.王子服20.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所叙说的故事发生在_(分数:1.00)A.明末清初B.清末民初C.抗战时期D.建国初期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_(分数:2.00)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2.我与地坛表现母爱的方法有_(分数:2.00)A.托
6、物言志B.象征暗示C.行为描写D.心理刻画E.侧面烘托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_(分数:2.00)A.四面楚歌B.五十步笑百步C.愧见江东父老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4.陌上桑中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美貌的有_(分数:2.00)A.鬑鬑颇有须B.下担捋髭须C.青丝为笼系D.青丝系马尾E.盈盈公府步25.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不似尔 向 之自多
7、于水乎? 向: (分数:1.00)_27.王无 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 (分数:1.00)_28.旁观者徒 艳羡 其功之成,以为 是殆 幸运儿。 艳羡: 是: 殆: (分数:1.00)_29.打破了 岑寂 ,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岑寂: (分数:1.00)_30.其 莳 也 若子 ,其 置 也 若弃 。 莳: 若子: 置: 若弃: (分数:1.00)_31.吴家桥岁 致 鱼蟹饼饵, 率 人人得食。 致: 率: (分数:1.00)_32.白露未 晰 。 晰: (分数:1.00)_33.玉盘 珍羞直 万钱。 珍羞: 直: (分数:1.00)_34.旧栖新垅 两依依。 旧栖: 新垅: (分数
8、:1.00)_35.我有一姊 适 秦氏, 良 确;然 殂谢 已久,那得复存? 适: 良: 殂谢: (分数:1.00)_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选自秋水A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 B这两种景象的展现暗示出怎样的哲学道理? C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说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分数:6.00)_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
9、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选自冯谖客孟尝君A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B“今君有一窟”,这“一窟”“二窟”指的是什么? C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数:6.00)_3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选自前赤壁赋A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作者阐发
10、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B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C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分数:6.00)_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选自湘夫人A“捐余袂”、“遗余褋”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习俗? B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C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 (分数:6.00)_4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
11、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选自断魂枪A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B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C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分数:6.00)_作文41.根据给出的文字材料,写一篇关于“失败与成功”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不会从失败中寻求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分数:30.00)_大学语文自考题-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既是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又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是_(
12、分数:1.00)A.巴金B.老舍C.郭沫若D.鲁迅 解析: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1.00)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 本文是一篇著名史论,作者论述了国事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的论点。B、C、D 三项是支论点,答素为 A。3.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_(分数:1.00)A.一分为二B.和而不同 C.言论自由D.党同伐异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和而不同
13、的精神内核。 作者在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4.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_(分数:1.00)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 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演讲词内容的把握。 文中体现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专制制度的极度反感和对“罪恶渊薮”的战争的深恶痛绝。5.下列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_(分数:1.00)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A 项主要刻画的是
14、画的是策士的形象,C 项主要反映的是变革的精神,D 项主要是人物传记,通过马伶形象的刻画说明深刻的道理。答案选 B。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方法是_(分数:1.00)A.侧面烘托 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类比显现解析:7.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_(分数:1.00)A.借景抒情B.主客对话 C.句句骈偶D.通篇押韵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前赤壁赋的表现手法。 文中继承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8.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_(分数:1.00)A.名妓闲僧,浅
15、斟低唱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或匿影树下D.或逃嚣里湖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作上特色之一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如写第一类人“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再如写杭9.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清的是_(分数:1.00)A.单调的锣鼓声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香市的情景描写。 文章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10.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
16、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_(分数:1.00)A.不以为然B.鸦雀无声C.干柴烈火 D.同归于尽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纪念傅雷中傅雷的性格特征。 本文主要通过三次“怒”的描写,赞颂了傅雷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性格特征。因此,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词语只能是干柴烈火。11.下列都江堰文句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是_(分数:1.00)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解析:12.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
17、一方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蒹葭的中心意象。 蒹葭一诗以“在水一方”为中心意象,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答案为 B。13.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 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这首民歌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闻风情,同时也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14.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分数:1.00)A.奔放雄奇B.沉郁顿挫 C.平易晓畅D.清朗
18、俊爽解析:15.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_(分数:1.00)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杜牧诗歌早雁的中心思想。 C 项句意为:人们何时能像大雁随着春风飞回北方那样而返回故乡。16.鹧鸪天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_(分数:1.00)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 D.谁复挑灯夜补衣解析:17.声声慢中,最后导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_(分数:1.00)A.晚来风急B.旧时相识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诗词特点的掌握。 词的下
19、片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最后则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导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18.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_(分数:1.00)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再别康桥的思想内涵。 再别康桥具有诗情画意的意象美,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物象来渲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籍。19.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_(分数:1.00)A.鬼母 B.狐母C.婴宁D.王子服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小说中的人物
20、。形象。 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她是导演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20.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所叙说的故事发生在_(分数:1.00)A.明末清初B.清末民初 C.抗战时期D.建国初期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小说三要素的掌握。 文中“女儿”提到金鲤鱼的独生子是在民国十年结婚的,由此可推知金鲤鱼的故事应是发生在清末民初。答案为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_(分数:2.00)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议论文中的说理方法。 寡人之于
21、国也、秋水和论毅力都采用了比喻说理。C 项采用的是例证和对比论证方法说理,E 项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法。答案为 ABD。22.我与地坛表现母爱的方法有_(分数:2.00)A.托物言志B.象征暗示C.行为描写 D.心理刻画 E.侧面烘托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与地坛的写作特点。 我与地坛一文作者通过三种方式展现母爱。以母亲送行伫望,寻“我”的无声动作等行为描写,写母亲的焦虑与理解;以“我”之口进行的心理描写,表现“母比子更痛”的深挚母爱;以抒发“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侧面烘托母爱的动人。答案为 CDE。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_(分数:2.00)A.四面楚歌 B.五十步笑百
22、步C.愧见江东父老 D.霸王别姬 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成语典故的考查。 B、E 两项分剐出自寡人之于国也、鸿门宴。24.陌上桑中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美貌的有_(分数:2.00)A.鬑鬑颇有须B.下担捋髭须 C.青丝为笼系 D.青丝系马尾E.盈盈公府步解析:考点 主要考察的知识点事陌上桑中的描写手法。 陌上桑对罗敷的美貌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B 项以行者的反应写罗敷的美貌,C 项是以她的采桑用具篮子的精美、芳洁来烘托罗敷的美貌,A、D、E 三项是对其“夫婿”的描写。答案为 BC。25.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宝黛吵架选自长
23、篇章回小说石头记 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 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宝黛吵架的内容和写作特点。 本文选自曹雪芹的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即红楼梦),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著的红楼梦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本文节选部分,实际上是宝黛二人假意试探,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不似尔 向 之自多于水乎? 向: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向:当初。27.王无 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罪
24、岁:归罪于年成不好。28.旁观者徒 艳羡 其功之成,以为 是殆 幸运儿。 艳羡: 是: 殆: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艳羡:非常羡慕。是:代词,这个人。殆:大概是29.打破了 岑寂 ,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岑寂: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岑寂:寂静,寂寞。30.其 莳 也 若子 ,其 置 也 若弃 。 莳: 若子: 置: 若弃: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莳:栽种。若子:像对待子女。置:搁置,放置。若弃:像把它丢掉。31.吴家桥岁 致 鱼蟹饼饵, 率 人人得食。 致: 率: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致:送。率:大都。32.白露未 晰
25、。 晰: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晞:千。33.玉盘 珍羞直 万钱。 珍羞: 直: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珍羞:珍美的菜肴。直:同“值”34.旧栖新垅 两依依。 旧栖: 新垅: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旧栖:旧栖,指生者所住。新垅:新坟,指死者所葬。35.我有一姊 适 秦氏, 良 确;然 殂谢 已久,那得复存? 适: 良: 殂谢: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适:嫁。良:确实,真的。殂谢:死亡。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26、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选自秋水A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 B这两种景象的展现暗示出怎样的哲学道理? C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说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A一是有限的秋水,二是无限的大海。关系:对比。 B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C善于采用寓言故事说理,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
27、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选自冯谖客孟尝君A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B“今君有一窟”,这“一窟”“二窟”指的是什么? C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A冯谖“市义”的效果:“来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即得到了老白姓的拥戴。 B“一窟”指的是已经取得了民心。“二窟”一是指游说结交西梁,虚张声势,齐王恐惧,重新重用了尝君;二是指“立宗庙于薜”,即巩固了孟尝君的根基,使其进退有据,有备无患。 C深谋远虑。3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28、: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选自前赤壁赋A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B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C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A“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B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和“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可视为例证。作者是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水”与“月”的
29、举证又是两个比喻,故又可视为喻证。 C由个别见一般,化抽象为具体。运用了水和亮来比喻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把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具体、形象、明白易懂。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选自湘夫人A“捐余袂”、“遗余褋”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习俗? B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C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A将衣物捐弃河水是上古祭祀水神仪式的“送神”礼仪。 B借举止抒情,直抒胸臆。 C一是借流水捐物漂花以寄托远思;二是故作逍遥状以宽解自慰。4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30、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选自断魂枪A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B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C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A西方现代文明猛烈冲击着东方古老文化,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剧烈变革。 B主要为了反衬后文种种落后于时代的人物心态 ,从而呼唤中国人的精神觉醒。 C修辞手法是比喻。作文41.根据给出的文字材料,写一篇关于“失败与成功”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不会从失败中寻求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