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3860       资源大小:69.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

    1、大学语文自考题-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类比论证2.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_(分数:1.00)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满招损,谦得益”的观点来说明国家兴衰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

    2、”的是_(分数:1.00)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C.张巡慷慨就戮事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5.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分数:1.00)A.入侵者大兵压境B.公子成态度转变C.法令严峻D.臣民拥护6.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_(分数:1.00)A.张中丞传后叙B.先妣事略C.马伶传D.都江堰7.下列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_(分数:1.00)A.冯谖客孟尝君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纪念傅雷8.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_(分数:1.00)A.类比象征B.对比反衬C.以小见大D.侧面描写9.下列文章

    3、中,多次使用插叙以表现作者联翩思绪的是_(分数:1.00)A.爱尔克的灯光B.秋夜C.都江堰D.香市10.下列都江堰文句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是_(分数:1.00)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11.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直抒胸臆B.借典故抒情C.借景抒情D.借象征抒情12.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3.陌

    4、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4.李白诗的独特风格是_(分数:1.00)A.沉郁顿挫B.飘逸、奔放、雄奇、壮丽C.平易晓畅D.情意真切、语言质朴、简洁含蓄、富有韵味15.柳永八声甘州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感叹的是_(分数:1.00)A.游子漂泊,前途无望B.久别家人,音讯杳然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16.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_(分数:1.00)A.晚来风急B.伤心雁过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17.声声慢的主要抒情特点是_(分数:1.00)A.借秋景渲染愁情B.借秋景表现华

    5、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C.借秋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D.借秋景抒写了报国无门、有志难伸之悲愤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意象中,用来比喻“我的爱人”的是_(分数:1.00)A.草棚B.幽谷C.烈火D.炉膛19.贾宝玉和林黛玉吵架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1.00)A.两个人性格不合B.两个人爱得太深,反生争吵C.两个人都在耍小脾气D.两个人都怀疑对方的忠贞20.苦恼的主要情节是_(分数:1.00)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_(

    6、分数:2.00)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2.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对项羽的批评意见有_(分数:2.00)A.不重情B.不师古C.不觉悟D.不自责E.不善用人23.鲁迅的小说集有_(分数:2.00)A.呐喊B.朝花夕拾C.彷徨D.野草E.语丝24.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_(分数:2.00)A.真诚向往B.执著追求C.绝望情绪D.疑虑心理E.追寻不得的惆帐2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_(分数:2.00)A.急流与太阳B.荒林与小鸟C.废墟与常春藤D.草

    7、棚与烈火E.云朵与小鱼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成败之 数 ,视此而已 (分数:1.00)_27.闻道百,以为 莫已若者 ,我之谓也 (分数:1.00)_28.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 下乘 (分数:1.00)_29.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 当偿者 悉来合券 (分数:1.00)_30.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 纳 巡 (分数:1.00)_31.臣愿王 孰图 之也 (分数:1.00)_32.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 (分数:1.00)_33.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 潺湲 (分数:1.00)_34.向 之浅斟低唱者出 (分数:1.00)_35.九重城阙 烟尘生

    8、,千乘万骑西南行 (分数:1.00)_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分数:6.00)(1).这里所说的“个人”和“群众”各具怎样的特点?(分数:2.00)_(2).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崇尚怎样的人格?(分数:2.00)_(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分数:2.00)_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9、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分数:6.00)(1).这段话中的“既望”是指什么时间?(分数:2.00)_(2).这段话中的“明月之诗”指什么诗?为什么要“诵”这首诗?(分数:2.00)_(3).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我到边远

    10、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分数:6.00)(1).从题材上看,都江堰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分数:2.00)_(2).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中“自我耗损”和“再耗损”指的是什么?(分数:2.00)_(3).“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为什么使作者愉快?(分数:2.00)_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

    11、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分数:6.00)(1).诗中“圣主”、“玉颜”分别指谁?(分数:2.00)_(2).这里表现了什么感情?(分数:2.00)_(3).“东望都门信马归”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分数:2.00)_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分

    12、数:6.00)(1).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分数:2.00)_(2).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分数:2.00)_(3).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分数:2.00)_作文36.以回归童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分数:30.00)_大学语文自考题-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类比论证 解析:解析 孟子善用比喻。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用逃跑者“以五十步

    13、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2.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_(分数:1.00)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 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解析:解析 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他的人生理念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3.

    1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满招损,谦得益”的观点来说明国家兴衰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演绎法 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解析: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_(分数:1.00)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解析:解析 “指以相语”一词出自张中丞传后叙,意思是指着佛塔告诉我,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一词指的是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之事。5.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分数:1.0

    15、0)A.入侵者大兵压境B.公子成态度转变 C.法令严峻D.臣民拥护解析:解析 公子成的态度转变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此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6.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_(分数:1.00)A.张中丞传后叙B.先妣事略C.马伶传 D.都江堰解析:解析 马伶传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7.下列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_(分数:1.00)A.冯谖客孟尝君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 D.纪念傅雷解析:解析 马伶传中的马伶“自得师”,他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

    16、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8.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_(分数:1.00)A.类比象征B.对比反衬 C.以小见大D.侧面描写解析:解析 香市写重典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9.下列文章中,多次使用插叙以表现作者联翩思绪的是_(分数:1.00)A.爱尔克的灯光 B.秋夜C.都江堰D.香市解析:解析 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散文抒写了巴金见到故居时的复杂心情和联翩思绪。10.下列都江堰文句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是_(分数:1.00)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

    17、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解析:解析 都江堰与单纯的游记不同,立足现代,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如较明显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句子:“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11.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直抒胸臆 B.借典故抒情C.借景抒情D.借象征抒情解析:解析 湘夫人这首诗运用多种抒情方法,细有直抒胸臆,如“目眇眇兮愁予”、“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有借举止抒情,如“登白薠兮骋望”

    18、、“捐余袂兮江中”;有融情入景,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因情造景,如“鸟何萃兮蘋中”、“蛟何为兮水裔”等。12.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也是本文的中心意象。13.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 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解析:解析 陌上桑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美丽、坚贞、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

    19、14.李白诗的独特风格是_(分数:1.00)A.沉郁顿挫B.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C.平易晓畅D.情意真切、语言质朴、简洁含蓄、富有韵味解析:解析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绘景抒情,挥洒自如,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柳永八声甘州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感叹的是_(分数:1.00)A.游子漂泊,前途无望B.久别家人,音讯杳然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 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解析:解析 江水无语,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16.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

    20、的景物是_(分数:1.00)A.晚来风急B.伤心雁过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 解析:解析 李清照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了高潮,导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17.声声慢的主要抒情特点是_(分数:1.00)A.借秋景渲染愁情 B.借秋景表现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C.借秋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D.借秋景抒写了报国无门、有志难伸之悲愤解析:解析 B 项是杜甫的诗的抒情特点,C 项是柳永的词的抒情特点,A 项是李清照的词的抒情特点,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作之一。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意象中,用来比喻“我的爱人”的是_(分数:1.00)A.草棚B.幽谷C.烈火 D.炉膛解

    21、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裴多菲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19.贾宝玉和林黛玉吵架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1.00)A.两个人性格不合B.两个人爱得太深,反生争吵 C.两个人都在耍小脾气D.两个人都怀疑对方的忠贞解析:解析 宝黛吵架的根本原因是二人相爱,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其余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20.苦恼的主要情节是_(分数:1.00)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 解析:

    22、解析 苦恼描述了老马车夫姚纳内心的辛酸与苦恼。他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霓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_(分数:2.00)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解析 A 项是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的论据,B、C、D、E 四项是孟子分别从进一步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如“树桑”及“育畜”,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如“勿夺其时”,

    23、实行恰当的教育如“谨庠序之教”等方面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22.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对项羽的批评意见有_(分数:2.00)A.不重情B.不师古 C.不觉悟 D.不自责 E.不善用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文章结尾指出,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23.鲁迅的小说集有_(分数:2.00)A.呐喊 B.朝花夕拾C.彷徨 D.野草E.语丝解析:解析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等。24.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

    24、”的_(分数:2.00)A.真诚向往 B.执著追求 C.绝望情绪D.疑虑心理E.追寻不得的惆帐 解析:解析 “伊人”指意中人,全诗流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2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_(分数:2.00)A.急流与太阳B.荒林与小鸟 C.废墟与常春藤 D.草棚与烈火 E.云朵与小鱼解析:解析 我愿是一条急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成败之 数 ,视此而已 (分数:1.0

    25、0)_正确答案:()解析:数:天数,含规律之意。27.闻道百,以为 莫已若者 ,我之谓也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8.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 下乘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下乘:下品、下等。29.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 当偿者 悉来合券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当偿者:应当还债的人。30.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 纳 巡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纳:接纳。31.臣愿王 孰图 之也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32.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

    26、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造物者:天地、大自然。33.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 潺湲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34.向 之浅斟低唱者出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向:先前。35.九重城阙 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烟尘生:发生战乱。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

    27、是迟钝的。(分数:6.00)(1).这里所说的“个人”和“群众”各具怎样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个人”的特点:“有创造性”、“有感情”;“群众”的特点:“迟钝”。(2).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崇尚怎样的人格?(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崇尚有“卓越”创造性、“高尚”感情的人格。(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对比法。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分数:6.00)(1).这段话中的“既望”是指什么时间?(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六。(2).这段话中的“明月之诗”指什么诗?为什么要“诵”这首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明月之诗”是指诗经陈风月出。因为当时他们在江中赏月,诗与景合。(3).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

    29、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分数:6.00)(1).从题材上看,都江堰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游记。(2).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中“自我耗损”和“再耗损”指的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战争(耗损);筑长城(再耗损)。(

    30、3).“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为什么使作者愉快?(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反映民众由对神的崇拜改成对李冰为民造福的敬仰。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分数:6.00)(1).诗中“圣主”、“玉颜”分别指谁?(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唐明皇(李隆基),杨贵妃(杨玉环)。(2).这里表现了什么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思念杨贵妃,不胜伤感。(3).“东望都门信马归”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分数:2.00)

    31、_正确答案:()解析:借举止抒情。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分数:6.00)(1).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在这里,“冤家”是对所爱之人的反语昵称。(2).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借贾母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点明宝黛的吵架,实质上是爱得深挚的缘故:二是用“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来点明宝黛吵架后,相爱之心却更加自觉而真挚了。(3).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刻画宝黛心理的方法:通过外部情态描写来“以外显内”;“好似参禅”、“低头细嚼”、“潸然泪下”、“临风洒泪”、“对月长吁”,都是外部情态描写。作文36.以回归童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