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3857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2及答案解析.doc

    1、大学语文自考题-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_(分数:1.00)A.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D.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2.体现蔡元培先生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理念的是_(分数:1.00)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做官发财3.下列属于钱钟书学术著作的是_(分数:1.00)A.谈艺录B.谈文学C.写在人生边上D.围城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

    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归纳和演绎B.归纳和类比C.类比和对比D.类比和演绎5.张中丞传后叙中“擅强兵坐而观者”的人是_(分数:1.00)A.张巡B.许远C.贺兰D.南霁云6.下列作家,“词开豪放一派”的是_(分数:1.00)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7.西湖七月半“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分数:1.00)A.比喻B.比拟C.排比D.层递8.下面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影响的文章是_(分数:1.00)A.香市B.爱尔克的灯光C.秋夜D.哦

    3、,香雪9.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分数:1.00)A.排比、对偶B.对偶、反诘C.反诘、排比D.对比、反诘1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分数:1.00)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11.湘夫人中所渗透的屈原的主要精神是_(分数:1.00)A.对流放遭遇的忧伤B.对完美人格的追求C.对美好理想的执著D.对理想破灭的失望12.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分数:1.00)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4、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3.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_(分数:1.00)A.反复歌唱爱情理想的长篇抒情诗B.如实描述历史故事的长篇叙事诗C.抒情色彩十分浓郁的长篇叙事诗D.叙事成分相当丰厚的长篇抒情诗14.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诗词是_(分数:1.00)A.早雁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湘夫人D.声声慢(寻寻觅觅)15.“原上草,露初晞”这一句是_(分数:1.00)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象征抒情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的主要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借景物比兴B.借典故比兴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这

    5、首诗善于借比喻抒情,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河畔的金柳”比喻成_(分数:1.00)A.西天的云彩B.别离的笙箫C.夕阳中的新娘D.今晚的康桥18.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_(分数:1.00)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9.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这句话属于_(分数:1.00)A.行为描写B.侧面描写C.肖像描写D.对话描写20.杰姆之所以能给德拉礼物是因为他_(分数:1.00)A.多涨了工资B.得到一笔意外之财C.多发了奖金D.卖掉了金表二、多项选

    6、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_(分数:2.00)A.四面楚歌B.以五十步笑百步C.羞见江东父老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2.秋夜的主要象征意象有_(分数:2.00)A.夜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E.蚂蚁23.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_(分数:2.00)A.容忍与自由B.我的世界观C.都江堰D.蚂蚁大战E.香市24.“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煜所表达的情感有_(分数:2.00)A.美景不常B.留恋时光的生命意识C.不堪忍受囚禁之苦D.生不如死的痛苦E.热爱生命25.金鲤鱼的百裥裙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_(分数:2.00)A.

    7、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方其 系 燕父子以 组 , 函 梁君臣之首 (分数:1.00)_27.行伪而坚 , 言伪而辩 , 学非而博 , 顺非而泽 以疑众 (分数:1.00)_28.窃 以为君 市义 (分数:1.00)_29.延 霁云坐 (分数:1.00)_30.故 不我若 也 (分数:1.00)_31.世居吴家桥, 去 县城东南三十里 (分数:1.00)_32.一入舟, 速 舟子急放断桥 (分数:1.00)_33.来归相怨怒, 但坐 观

    8、罗敷 (分数:1.00)_34.云鬓半偏 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分数:1.00)_35.吴请往 觇其异 ,就便 执柯 (分数:1.00)_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胡适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分数:6.00)(1).从这里看,“套板反应”有何危害?(分数:2.00)_(

    9、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数:2.00)_(3).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 (分数:6.00)(1).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哪些品德?(分数:2.00)_(2).文中为什么要写“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分数:2.00)_(3).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2.00)_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

    10、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分数:6.00)(1).这里揭示了都江堰怎样的文化精神?(分数:2.00)_(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2.00)_(3).作者为什么要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分数:2.00)_阅读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分数:6.00)(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分

    11、数:2.00)_(2).“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分数:2.00)_(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抒写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分数:2.00)_阅读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金鲤鱼自己觉得她该穿。如果没有人出来主张她穿,那么,她自己来主张好了。送走了龚嫂子回到房里,她就知道“金鲤鱼有条百裥裙”发出来的这句话,一定已经被龚嫂子从前头的门房传到太太的后上房了,甚至于跨院堆煤的小屋里,西院的丁香树底下,到处都在悄声悄语传这句话。可是,她不在乎,金鲤鱼不在乎。她正希望大家知道,她有一条大红西洋缎的绣花百裥裙了。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

    12、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娶亲的那天。谁说她不能穿?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她非常沉着,她知道该怎么样的沉着去应付那日子她真正把大红绣花百裥裙穿上身的日子。 可是到了冬月底,许大太太发布了一个命令,大少爷振丰娶亲的那天,家里妇女一律穿旗袍,因为这是民国了,外面已经兴穿旗袍了。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分数:6.00)(1).这几段文字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分数:2.00)_(2).金鲤鱼为什么要穿百裥裙?为什么最终没有穿成?(分数:2.00)_(3).这几段文字在描写

    13、金鲤鱼上,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数:2.00)_作文36.以百折不挠方有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分数:30.00)_大学语文自考题-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_(分数:1.00)A.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D.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解析:解析 在秋水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

    14、景的描写,其作用是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2.体现蔡元培先生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理念的是_(分数:1.00)A.抱定宗旨 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做官发财解析:解析 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3.下列属于钱钟书学术著作的是_(分数:1.00)A.谈艺录 B.谈文学C.写在人生边上D.围城解析:解析 钱钟书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围城

    15、,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00)A.归纳和演绎B.归纳和类比C.类比和对比 D.类比和演绎解析:解析 对比法是将同一类别中具有不同乃至相反性质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彰显是非、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非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通过相似性连类来认识事理、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论毅力是善于运用对比、类比论证法的范文,“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对

    16、比和类比。5.张中丞传后叙中“擅强兵坐而观者”的人是_(分数:1.00)A.张巡B.许远C.贺兰 D.南霁云解析:解析 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乞师的对象,就是“擅强兵坐而观者”的贺兰进明。6.下列作家,“词开豪放一派”的是_(分数:1.00)A.柳永B.李清照C.苏轼 D.辛弃疾解析:解析 苏轼在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散文自然畅达,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7.西湖七月半“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分数:1.00)A.比喻B.比拟C.排比 D.层递解析:解析 排比是利用三

    17、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意思是文雅有趣的朋友来了,有名的歌妓也到了,酒杯碗筷安放好了,乐声、歌声也开始传出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8.下面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影响的文章是_(分数:1.00)A.香市 B.爱尔克的灯光C.秋夜D.哦,香雪解析:解析 香市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有来,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从而也就突出了文章中心。9.哭小弟中“是好党

    18、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分数:1.00)A.排比、对偶B.对偶、反诘 C.反诘、排比D.对比、反诘解析:解析 对偶是指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反诘是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了对偶。“洒泪岂只为家痛”运用了反诘。1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分数:1.00)A.语言描写B.行

    19、为描写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解析:解析 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理描写: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惊恐”、“祈求”和不断地自我安慰;“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11.湘夫人中所渗透的屈原的主要精神是_(分数:1.00)A.对流放遭遇的忧伤B.对完美人格的追求C.对美好理想的执著 D.对理想破灭的失望解析:解析 屈原在对祭祀乐歌的改写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体现了屈原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12.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陶

    20、醉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分数:1.00)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解析:解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描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体现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心态。13.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_(分数:1.00)A.反复歌唱爱情理想的长篇抒情诗B.如实描述历史故事的长篇叙事诗C.抒情色彩十分浓郁的长篇叙事诗 D.叙事成分相当丰厚的长篇抒情诗解析:解析 长恨歌铺叙了唐玄宗李隆基宠幸贵妃杨玉环以及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它是一首抒情色彩十分浓郁的长篇叙事诗。14.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诗词是_

    21、(分数:1.00)A.早雁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湘夫人D.声声慢(寻寻觅觅)解析:解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对景伤怀,表面上指良辰美景何时终了,实质上是哀叹亡国之痛何日了结。15.“原上草,露初晞”这一句是_(分数:1.00)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 C.借举止抒情D.借象征抒情解析:解析 “原上草,露初晞”,借景物抒情,既暗示夫人生命不永、逝世不久,又是实写坟场之杂草萋萋景象,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的主要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借景物比兴B.借典故比兴 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解析:解析 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

    22、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主要抒情方法是借典故比兴。17.再别康桥这首诗善于借比喻抒情,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河畔的金柳”比喻成_(分数:1.00)A.西天的云彩B.别离的笙箫C.夕阳中的新娘 D.今晚的康桥解析:解析 在再别康桥中,以“夕阳中的新娘”喻“河畔的金柳”,以“别离的笙箫”喻“悄悄”。“西天的云彩”是象征,是即景暗示西方文明。18.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_(分数:1.00)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解析:解析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长恨歌)。月色本是明媚的

    23、,铃声本是清丽的,但在极度思念杨贵妃的唐明皇的感受中,它们却改变了性质,变成“伤心色”、“断肠声”,这无疑是主观感情强行移入的结果。19.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这句话属于_(分数:1.00)A.行为描写B.侧面描写C.肖像描写 D.对话描写解析:解析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等特点。“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属于肖像描写。20.杰姆之所以能给德拉礼物是因为他_(分数:1.00)A.多涨了工资B.得到一笔意外之财C.多发了奖金D.卖掉了金表 解析:解析 “德儿,”他说,“让我们

    24、把圣诞节的礼物搁在一边,暂时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了,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了金表换了钱给你买的发梳。现在请你煎肉排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_(分数:2.00)A.四面楚歌 B.以五十步笑百步C.羞见江东父老 D.霸王别姬 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析:解析 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羞见江东父老”、“四面楚歌”等含义丰富的成语。22.秋夜的主要象征意象有_(分数:2.00)A.夜空 B.枣树 C.小粉红花 D.小青虫 E.蚂蚁解析:解析 秋夜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

    25、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23.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_(分数:2.00)A.容忍与自由 B.我的世界观 C.都江堰 D.蚂蚁大战 E.香市解析:解析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蕴含着强烈的现代人文精神。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的崇高信仰蕴含着可贵的人文精神。都江堰中,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蚂蚁大战中亨利戴维梭罗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社会和人生的大义。24.“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煜所表达的情感有_(分数:2.00)A.美景

    26、不常B.留恋时光的生命意识C.不堪忍受囚禁之苦 D.生不如死的痛苦 E.热爱生命解析:解析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不难看出,李煜不堪忍受囚禁之苦,以及沦为阶下囚后的生不如死的痛苦。25.金鲤鱼的百裥裙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_(分数:2.00)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 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 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解析:解析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揭示金鲤鱼悲剧的内涵深刻性:质疑金鲤鱼穿百裥裙的许大太太、龚嫂子及周围的许多人,他们坚守穿衣的名分与权力,可以看出等级观

    27、念已渗透到日常生活;金鲤鱼的不幸命运,还在于金鲤鱼本人,她的梦想与反抗的深层动机,也还是出于与反对她的人一样的身份意识和等级意识。可见身份意识已渗透到小人物的心灵。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方其 系 燕父子以 组 , 函 梁君臣之首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系:捆绑。组:丝带,绳索。函:用木匣盛装着。27.行伪而坚 , 言伪而辩 , 学非而博 , 顺非而泽 以疑众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行伪而坚: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言伪而辩:言论虚伪却巧言善辩。学非而博:学理错误却驳杂恣肆。顺非而泽: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28.窃 以为君 市义 (分

    28、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窃:私自。市义:买了恩义(人心)。29.延 霁云坐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延:邀请。30.故 不我若 也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不我若:不及我,比不上我。31.世居吴家桥, 去 县城东南三十里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去:距离。32.一入舟, 速 舟子急放断桥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速:催促。33.来归相怨怒, 但坐 观罗敷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34.云鬓半偏 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新睡觉:刚睡醒

    29、。35.吴请往 觇其异 ,就便 执柯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觇其异:查看有无异常。执柯:比喻做媒。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胡适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分数:6.00)(1).从这里看,“套板反应”有何危害?(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套板反应

    30、”产生陈词滥调,危害:从作者看,它根本就不是创造;从读者看,它不可能有新鲜而真切的情趣。(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演绎法。(3).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陈词滥调是套板反应中心理的产物,是文学创作的大敌。也可以说,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 (分数:6.00)(1).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哪些品德?(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品德。(2).文中为什么要写“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31、”、“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文中第三、四段交代外祖家“资雄,敦尚简实”,“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更侧面烘托母亲出身富贵而不娇,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善待奴婢的品德。(3).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动作行为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有佣仆“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皆喜”的细节。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

    32、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分数:6.00)(1).这里揭示了都江堰怎样的文化精神?(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永久地、慈祥地、全心全意地造福于民。(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象征和对比。整段内容运用象征,同时把都江堰与长城对比。(3).作者为什么要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因为都江堰虽在深山之中,却一直为中华民族作着无私的奉献,以那清清江水滋润着农田,就像乡间的朴实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婴儿一样。

    33、阅读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分数:6.00)(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寻寻觅觅”写行为,统领词人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行为线索;“冷冷清清”指向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线索;“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哀、孤苦绝望之悲等、情感线索。这三条线索的相辅相成,是全词的整体建构。(2).“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强化“秋愁”,二是雪上加霜,将孤苦无依之悲导向顶峰。(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抒写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通过气候的反常多变,抒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阅读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金鲤鱼自己觉得她该穿。如果没有人出来主张她穿,那么,她自己来主张好了。送走了龚嫂子回到房里,她就知道“金鲤鱼有条百裥裙”发出来的这句话,一定已经被龚嫂子从前头的门房传到太太的后上房了,甚至于跨院堆煤的小屋里,西院的丁香树底下,到处都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