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自考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内存在的水是( )A结合水 B自由水C毛细水 D重力水(分数:2.00)A.B.C.D.2.粉土是指( )A粒径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 的土B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 的土C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的土D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50%或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 10 的土(分数:2.00)A.B.C.D.3.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等于 0.8,则土呈现
2、( )A硬塑状 B可塑状C软塑状 D流塑状(分数:2.00)A.B.C.D.4.土样产生剪切破坏的标准是( )A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大B剪切面上抗剪强度小C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大于等于抗剪强度D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达到最大(分数:2.00)A.B.C.D.5.p1/4的“1/4”指塑性变形区 Zmax等于( )A地基厚度的 1/4 B持力层厚度的 1/4C基础宽度的 1/4 D基础埋深的 1/4(分数:2.00)A.B.C.D.6.均质土体在局部荷载作用下,荷载中心点下沿深度方向地基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直线的C折线的 D曲线的(分数:2.00)A.B.C.D.
3、7.太沙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假设基础底面是( )A粗糙的条形面积 B光滑的条形面积C粗糙的矩形面积 D光滑的矩形面积(分数:2.00)A.B.C.D.8.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大于 30 时,砂土的密实度为( )A松散状态 B稍密状态C中密状态 D密实状态(分数:2.00)A.B.C.D.9.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将使桩的( )A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加大 B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加大C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减小 D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减小(分数:2.00)A.B.C.D.10.砂井堆载预压法属于( )A化学加固法 B排水固结法C碾压夯实法 D振冲密实法(分数:2.00)A.B.C.D.
4、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1.通常情况下,土是由颗粒、 1 和气三相组成的。(分数:1.00)填空项 1:_12.土中自由水按其移动时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水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13.由建筑物等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增量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14.矩形底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等于偏心方向基础边长的六分之一时,基底反力将呈 1 分布。(分数:1.00)填空项 1:_15.目前国内常用的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有 1 和分层总和法等。(分数:1.00)填空项 1:_16.按土的压缩系数确定土的压缩性时,如果定义某土为高压缩
5、性,则该土的压缩系数 a1-2应大于 1MPa -1。(分数:1.00)填空项 1:_17.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一般要求基础中心线上压缩层底面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与 1 的比值小于 0.2。(分数:1.00)填空项 1:_18.钻探用钻机一般分为冲击式和 1 两种。(分数:1.00)填空项 1:_19.换填垫层法中经常采用砂垫层,一般情况下,砂垫层的厚度宜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20.砂垫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 1 的要求。(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1.岩浆岩(分数:2.00)_22
6、.基底附加应力(分数:2.00)_23.有效应力(分数:2.00)_24.重力式挡土墙(分数:2.00)_25.软弱土(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6.挖孔桩的优缺点有哪些?(分数:5.00)_27.为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分数:5.00)_五、计算题(总题数:7,分数:50.00)28.某原状土样,试验测得土的天然重度 =17.2kN/m 3,含水量 =13.1%,土粒比重 ds=2.65。试求该土孔隙比 e、干重度 d及饱和度 Sr。(分数:6.00)_29.对某粘性土在侧限压缩仪中做压缩试验,在竖向固结压力为 50kPa、100kP
7、a、200kPa、300kPa 下,经量测和计算获得在以上各级压力下土样的孔隙比分别为 0.823、0.780、0.748 和 0.718,试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a2-3。(分数:6.00)_30.某场地天然土层分布如图所示,试计算图中 1、2、3 点的竖向有效自重应力及孔隙水压力。(g=9.8N/kg)(分数:6.00)_31.有一种土,测得其粘聚力 c=9.8kPa,=15。当该土中某面上荷载作用产生的 =280kPa,=80kPa时,土体在该面上是否已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分数:8.00)_32.如图所示某挡土墙高为 4.0m,已知墙后填土为均质的砂土,其天然重度 =18.5kN/m 3,内
8、摩擦角=20,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 q=10kPa。试用朗肯理论求主动土压力 Ea的大小。(分数:6.00)_33.如图所示柱下单独基础的底面尺寸为 3m4.8m,持力层为粘土,下卧层为淤泥,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 1m 深处,荷载设计值及其他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试按持力层验算该基础底面尺寸是否合适。(分数:6.00)_34.已知某矩形基础,其底面尺寸为 lb=6m4m,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力 F=2184kN,其它指标如图所示,若压缩层厚度 zn=6m,试按自然土层分层计算该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数:12.00)_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自考题-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9、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内存在的水是( )A结合水 B自由水C毛细水 D重力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土中液态水的概念。要点透析 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是指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可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2.粉土是指( )A粒径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 的土B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 的土C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的土D大于 0.075mm 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10、 50%或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 10 的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粉土的定义。要点透析 粉土是指塑性指数 IP小于或等于 10,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占土的总质量的 50%或以下的土。3.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等于 0.8,则土呈现( )A硬塑状 B可塑状C软塑状 D流塑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粘性土状态的划分。要点透析 根据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值对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进行划分,其标准见下表状态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液性指数 IL0 0I L0.25 0.25I L0.75 0.75I L1.
11、0 IL1.04.土样产生剪切破坏的标准是( )A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大B剪切面上抗剪强度小C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大于等于抗剪强度D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达到最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抗剪强度的定义。要点透析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因此土样产生剪切破坏的标准是剪切面上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大于等于抗剪强度。5.p1/4的“1/4”指塑性变形区 Zmax等于( )A地基厚度的 1/4 B持力层厚度的 1/4C基础宽度的 1/4 D基础埋深的 1/4(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界限荷
12、载 p1/4的概念。要点透析 界限荷载 p1/4是指轴心荷栽作用下的地基中的塑性区的最大深度 zmax等于基础宽度的 1/4 时相应的基底压力。6.均质土体在局部荷载作用下,荷载中心点下沿深度方向地基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直线的C折线的 D曲线的(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要点透析 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1)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很大,在荷载作用面积内外均有分布,即应力扩散。(2)在离基础底面(地基表面)不同深度处的各水平面上,距离中心线越近,地基附加应力越大,中心线处的地基附加应力最大
13、。(3)在荷载分布范围内,同一竖直线上深度越大,地基附加应力越小。(4)条形荷载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比方形荷载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大得多。(5)距离较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同时作用时,扩散到同一区域的地基附加应力会彼此叠加,从而使该区域的地基附加应力比单个荷载作用时大得多。7.太沙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假设基础底面是( )A粗糙的条形面积 B光滑的条形面积C粗糙的矩形面积 D光滑的矩形面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太沙基公式的适用条件。要点透析 太沙基公式的适用条件:适用于均质地基上基底粗糙的条形基础,一般用于计算地基长期承载力。8.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大于
14、 30 时,砂土的密实度为( )A松散状态 B稍密状态C中密状态 D密实状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砂土密实度的划分。要点透析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砂土密实度的划分如下表: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N1010N1515N30N309.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将使桩的( )A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加大 B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加大C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减小 D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减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桩侧负摩阻力。要点透析 桩土之间相对位移的方向,对于荷载传递的影响很大
15、,桩侧负摩阻力是指当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产生于桩侧的向下的摩阻力。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使桩的竖向承载力减小,而使桩身轴力加大。10.砂井堆载预压法属于( )A化学加固法 B排水固结法C碾压夯实法 D振冲密实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预压法。要点透析 预压法又称为排水固结法或排水固结预压法。可分为加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属于加载预压法的一种。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1.通常情况下,土是由颗粒、 1 和气三相组成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水)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土的三相组成。要点透
16、析 通常情况下,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气相)三相组成的。12.土中自由水按其移动时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水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毛细水)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土中自由水的分类。要点透析 土中自由水按其移动时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13.由建筑物等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增量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附加应力)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附加应力的概念。要点透析 附加应力是指由于建筑物等外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土体中增加的应力。14.矩形底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等于偏心方向基础边长的六
17、分之一时,基底反力将呈 1 分布。(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三角形)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反力。要点透析 矩形底面基础在偏心荷栽作用下,当偏心距等于偏心方向基础边长的六分之一时,基底反力将呈三角形分布。15.目前国内常用的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有 1 和分层总和法等。(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规范推荐的方法)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土的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要点透析 目前国内常用的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有规范推荐的方法和分层总和法等。16.按土的压缩系数确定土的压缩性时,如果定义某土为高压缩性,则该土的压缩系数
18、a1-2应大于 1MPa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0.5)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土的压缩性指标。要点透析 根据 a12评价土的压缩性:当 a120.1MPa -1时,属低压缩性土;当 0.1a 120.5MPa -1时,属中压缩性土;当 a120.5MPa -1时,属高压缩性土。17.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一般要求基础中心线上压缩层底面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与 1 的比值小于 0.2。(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自重应力)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层总和法。要点透析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确定地基
19、沉降计算深度时,一般要求基础中心线上压缩层底面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小于等于 0.2,即 z0.2 c(若下方还存在高压缩性土,则要求 z0.10 c)。18.钻探用钻机一般分为冲击式和 1 两种。(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回转式)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钻探机具。要点透析 钻探用钻机一般分为冲击式和回转式两种。19.换填垫层法中经常采用砂垫层,一般情况下,砂垫层的厚度宜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2m)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砂垫层的厚度的确定。要点透析 一般取砂垫层厚度为 12m(即 0.51.0 倍的基础宽度)。20.
20、砂垫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 1 的要求。(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沉降)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砂垫层的设计要求。要点透析 砂垫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1.岩浆岩(分数:2.00)_正确答案:(岩浆岩是指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面而形成的岩石。)解析:22.基底附加应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基底附加压力是指基底平面处新增加的作用在地基表面的压力,即从建筑物建造后的基底压力中扣除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自重应力后多出的压力。)解析:23.有效应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有效应力是
21、指土骨架承担的应力。)解析:24.重力式挡土墙(分数:2.00)_正确答案:(重力式挡土墙是指靠自身的重力来抵抗土压力的挡土墙。)解析:25.软弱土(分数:2.00)_正确答案:(软弱土一般指土质疏松、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如软粘土)、松散砂土和未经处理的填土。)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6.挖孔桩的优缺点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挖孔桩的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地层情况,孔底可清除干净,设备简单,噪音小,柱径大,桩端能进入岩层,藤载力高,适应性强,又较经济。其缺点是:在流砂层及软土层中难以成孔,甚至无法成孔。)解析:27.为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应采取哪些
22、方面的措施?(分数:5.00)_正确答案:(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有:(1)建筑措施,包括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用一定距离,调整建筑标高等。(2)结构措施,包括减轻结构自重,设置圈梁,减小或调整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设置连系梁,采用联合基础或连续基础,使用能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等。(3)施工措施,包括遵照先重后轻、先高后低的施工程序,注意堆载、沉桩和降水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注意保护坑底土体等。)解析:五、计算题(总题数:7,分数:50.00)28.某原状土样,试验测得土的天然重度 =17.2kN/m 3,含水量 =13
23、.1%,土粒比重 ds=2.65。试求该土孔隙比 e、干重度 d及饱和度 Sr。(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干重度孔隙比饱和度 )解析:29.对某粘性土在侧限压缩仪中做压缩试验,在竖向固结压力为 50kPa、100kPa、200kPa、300kPa 下,经量测和计算获得在以上各级压力下土样的孔隙比分别为 0.823、0.780、0.748 和 0.718,试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a2-3。(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压缩系数 )解析:30.某场地天然土层分布如图所示,试计算图中 1、2、3 点的竖向有效自重应力及孔隙水压力。(g=9.8N/kg)(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
24、1 点:有效应力 1= 1=h 1=18.51.5=27.75(kPa)孔隙水应力 u1=O2 点:有效应力 2= ihi=18.51.5+(19.8-9.8)(3.5-1.5)=47.75(kPa)孔隙水应力u2= wh=9.8(3.5-1.5)=19.60(kPa)3 点:有效应力 3= ihi=18.51.5+(19.8-9.8)(3.5-1.5)+(19.3-9.8)3.0=76.25(kPa)孔隙水应力u3= wh=9.8(3.5-1.5+3.0)=49.00(kPa)解析:31.有一种土,测得其粘聚力 c=9.8kPa,=15。当该土中某面上荷载作用产生的 =280kPa,=80k
25、Pa时,土体在该面上是否已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土体抗剪强度为 f=c+tan=9.8+280tan15=84.8(kPa)=80kPa所以,土体在该面上没有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解析:32.如图所示某挡土墙高为 4.0m,已知墙后填土为均质的砂土,其天然重度 =18.5kN/m 3,内摩擦角=20,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 q=10kPa。试用朗肯理论求主动土压力 Ea的大小。(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主动土压力系数为墙顶主动土压力强度为pa1=q+z)K a=(10+18.50)0.49=4.90(kPa)墙脚主动土压力强度为pa2=(q+z)K a=(
26、10+18.54)0.49=41.16(kPa)所以合力 )解析:33.如图所示柱下单独基础的底面尺寸为 3m4.8m,持力层为粘土,下卧层为淤泥,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 1m 深处,荷载设计值及其他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试按持力层验算该基础底面尺寸是否合适。(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按 e=0.86 的粘土查表得 b=0, d=1.0又因为=13.55(kN/m3)所以 fa=fak+ b(b-3)+ d m(d-0.5)=155+1.013.55(2-0.5)=175.3(kPa)1.1f ak=170.5kPa=174.9(kPa)f a(满足要求)=203.2(kPa)1.2f a
27、=210.4kPa(满足要求)解析:34.已知某矩形基础,其底面尺寸为 lb=6m4m,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力 F=2184kN,其它指标如图所示,若压缩层厚度 zn=6m,试按自然土层分层计算该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数:12.00)_正确答案:(解:基底压力为=181(kPa)基底处士的自重应力为 cd=184.5=81(kPa)基底附加压力为 1=p0=p- cd=181-81=100(kPa)各分层层面处土的自重应力为0 点 c=184.5=81(kPa)1 点 c=81+192=119(kPa)2 点 c=119+214=203(kPa)由 l/b=3/2=1.5,z/b=2/2=1,可得 Kc2=0.1933,由 l/b=3/2=1.5,z/b=6/2=3,可得Kc3=0.0612所以 2=4Kc2P0=40.1933100=77.32(kPa) 3=4Kc3p0=40.0612100=24.48(kPa)所以各层附加应力平均值为所以最终沉降量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