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如果要调查某市 500家商场的情况,则总体单位是_(分数:1.00)A.500家商场B.每一家商场C.500家商场的平均销售收入D.每一家商场的销售收入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_(分数:1.00)A.外汇储备余额B.存款余额C.固定资产净值D.流动资金增加额3.有关相对指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有些比较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逆两种指标B.恩格尔系数是以结构相对指标的形式表现的
2、C.比较相对指标也称作发展速度D.失业率是一种比例相对指标4.按照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建筑业属于_(分数:1.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5.某运输公司 3月份完成的货运量为 25000吨公里。这里的“吨公里”是_单位。(分数:1.00)A.自然B.标准实物C.复合D.度量衡6.总体中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_(分数:1.00)A.最大B.最小C.等于 0D.等于 17.时间数列又称为_(分数:1.00)A.静态数列B.动态数列C.趋势数列D.发展数列8.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重点是_(分数:1.00)A.长期趋势分析B.季节变动分析C.循环变动分析D.不规则变动
3、分析9.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公式是_(分数:1.00)A.q1p0/q1p1B.q1p0/q0p0C.q0p1/q1p1D.q0p1/q0p010.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B.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C.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D.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抽样实际误差的平均水平11.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组织方式是_(分数:1.00)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2.下面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范畴的是_(分数:1.00)A.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B.国民经济核算程
4、序C.国民经济核算范围D.国民经济核算方法13.中国 1992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产_(分数:1.00)A.包括物质产品生产B.包括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生产C.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又包括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生产D.只包括物质产品再生产14.反映一个国家人口质量高低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是_(分数:1.00)A.人口民族构成B.人口职业构成C.人口文化教育构成D.人口经济构成15.如果某一时期比上期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则必然反映为_(分数:1.00)A.周转次数和周转日数同时加大B.周转次数和周转日数同时减少C.周转次数增大,周转日数减少D.周转次数减少,周转日数增加16.财政支出的补偿性支出主要包括_(分
5、数:1.00)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B.增强企业流动资金C.更新改造资金支出中相当于国家财政集中的折旧基金部分D.科教文卫支出1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消费的增长的关系是_(分数:1.00)A.正比B.反比C.不一定D.没关系18.索洛增长速度分析方程 y=A+K+L 中的 A代表_(分数:1.00)A.经济增长率B.技术进步增长率C.资本投入增长率D.劳动力投入增长率19.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般出口商品是按下面哪一种方法计算的?_(分数:1.00)A.到岸价B.离岸价C.成本加运费价格D.成本加保费价格20.下列贸易方式不属于对外贸易业务范围的是_(分数:1.00)A.进料加B.来料加工C
6、.单纯的许可证贸易D.补偿贸易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某市 2004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5%,这个指标是_(分数:2.00)A.流量B.存量C.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D.两个存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E.两个流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22.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_(分数:2.00)A.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B.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C.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E.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同质性23.样本指标包括_(分数:2.00)A.总体方差B.标准差C.样本方差D.样本成数E.样本平均数24
7、.价值指标按所采用的价格不同,分为_(分数:2.00)A.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B.按历史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C.按固定可比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E.按虚拟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2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它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B.它是指报告期未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单位已经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的金额C.它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D.反映社会购买力的实现程度E.是反映经济景气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
8、题(总题数:5,分数:15.00)26.离散变量 (分数:3.00)_27.结构相对指标 (分数:3.00)_28.负相关 (分数:3.00)_29.国民财富 (分数:3.00)_30.顺差和逆差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1.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距与组数问题? (分数:5.00)_32.简述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意义。 (分数:5.00)_33.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5.00)_七、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30.00)34.某单位 1999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单位:人) 指标 1月 1日 5月 1日 9月 3
9、0日 12月 31日 职工人数 1200 1180 1220 1240 计算该单位 1999年职工平均人数。 (分数:5.00)_某制造企业共生产空调、冷柜、冰箱三种产品,2003 年和 2004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 销售量 价格(元/台) 产品 计量单位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空调 台 1800 2240 2000 1800 冷柜 台 1600 2160 2500 2300 冰箱 台 2000 2520 2800 2600 问:(分数:5.00)(1).2004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各增长了多少?(分数:2.50)_(2).综合考察,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增长
10、了多少?(分数:2.50)_35.某学校按重置抽样方法抽取 1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学生平均体重为 50公斤,标准差为 4公斤,概率为 95.45%(t=2)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 (分数:10.00)_36.某地区 2007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如下:行政管理费 1434.65亿元,国防经费 16.94亿元,科教文卫经费3531.59亿元,社会福利经费 978.36亿元,城市维护经费 732.43亿元,前述五项经费中属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性支出 488.98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收入 3481.86亿元,行政事业固定资产虚扣折旧 189亿元。 按分配法计算政府消费
11、总支出。 (分数:10.00)_八、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37.如何看待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分数:10.00)_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如果要调查某市 500家商场的情况,则总体单位是_(分数:1.00)A.500家商场B.每一家商场 C.500家商场的平均销售收入D.每一家商场的销售收入解析:解析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如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总体包含的每个人,就是总体单位。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_
12、(分数:1.00)A.外汇储备余额B.存款余额C.固定资产净值D.流动资金增加额 解析:解析 流量是与存量相对应的国民经济核算概念,它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ABC 三项符合存量的概念,D 项流动资金增加额属于流量。3.有关相对指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有些比较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逆两种指标B.恩格尔系数是以结构相对指标的形式表现的 C.比较相对指标也称作发展速度D.失业率是一种比例相对指标解析:解析 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结构相对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它经常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
13、况,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如恩格尔系数等,因此 B项正确。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形式正、逆两种指标,因此 A项不正确;动态相对指标也称为发展速度,因此 C项不正确;失业率是一种结构相对指标,因此 D项不正确。4.按照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建筑业属于_(分数:1.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5.某运输公司 3月份完成的货运量为 25000吨公里。这里的“吨公里
14、”是_单位。(分数:1.00)A.自然B.标准实物C.复合 D.度量衡解析:解析 在统计过程中,有些现象用一种计量单位较难确切反映其使用价值,因此往往将两种计量单位相结合,称作复合单位,如货物运输量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6.总体中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_(分数:1.00)A.最大B.最小 C.等于 0D.等于 1解析:解析 总体中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是指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比标志值减去任何不等于平均数的常数离差平方之和都要小。7.时间数列又称为_(分数:1.00)A.静态数列B.动态数列 C.趋势数列D.发展数列解析:解析 时间数列也称为动态数列,是指
15、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8.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重点是_(分数:1.00)A.长期趋势分析 B.季节变动分析C.循环变动分析D.不规则变动分析解析:解析 长期趋势指现象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由于普遍的、持续的、决定性的基本因素的作用,使发展水平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它是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重点。9.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公式是_(分数:1.00)A.q1p0/q1p1B.q1p0/q0p0 C.q0p1/q1p1D.q0p1/q0p0解析:解析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是10.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样本容
16、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B.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C.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D.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抽样实际误差的平均水平解析:解析 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抽样实际误差的平均水平。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愈大,抽样误差也愈大;反之,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愈小,抽样误差愈小。在相同的条件下,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大。在相同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小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11.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组织方式是_(分数:1.00)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解析:解析 选项 A、B、C 这
17、三种抽样方式是从总体抽取样本都是一个一个地抽取样本单位。而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群作为样本,而对中选群内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因而,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应归属为整群抽样。12.下面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范畴的是_(分数:1.00)A.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 B.国民经济核算程序C.国民经济核算范围D.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解析:解析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之一是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所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
18、所必需的。13.中国 1992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产_(分数:1.00)A.包括物质产品生产B.包括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生产C.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又包括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生产 D.只包括物质产品再生产解析:解析 中国 1992年核算体系的生产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也包括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生产,它的核心指标由 SNA的国内生产总值取代了传统核算体系中的国民收入,从而能够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14.反映一个国家人口质量高低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是_(分数:1.00)A.人口民族构成B.人口职业构成C.人口文化教育构成 D.人口经济构成解析:解析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个国家人口质量的高低,同时还反
19、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15.如果某一时期比上期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则必然反映为_(分数:1.00)A.周转次数和周转日数同时加大B.周转次数和周转日数同时减少C.周转次数增大,周转日数减少 D.周转次数减少,周转日数增加解析:解析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周转日数则是指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必然表现为周转次数增大,周转日数减少。16.财政支出的补偿性支出主要包括_(分数:1.00)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B.增强企业流动资金C.更新改造资金支出中相当于国家财政集中的折旧基金部分 D.科教文卫支出解析:解析 补偿性支出是指用以弥补国有经
20、济生产资料的消耗。主要包括更新改造资金支出当中相当于国家财政集中的折旧基金部分。1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消费的增长的关系是_(分数:1.00)A.正比 B.反比C.不一定D.没关系解析:解析 通常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可供使用的社会产品量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消费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两者增长呈正比关系。18.索洛增长速度分析方程 y=A+K+L 中的 A代表_(分数:1.00)A.经济增长率B.技术进步增长率 C.资本投入增长率D.劳动力投入增长率解析:解析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法的分析方程是:y=A+K+L。公式中,y 表示经济增长率;L 表示劳动力投入增长率;K 表示资本投
21、入增长,率;A 表示技术进步增长率。19.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般出口商品是按下面哪一种方法计算的?_(分数:1.00)A.到岸价B.离岸价 C.成本加运费价格D.成本加保费价格解析:解析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出口商品按离岸价计算,进口商品按到岸价计算。20.下列贸易方式不属于对外贸易业务范围的是_(分数:1.00)A.进料加B.来料加工C.单纯的许可证贸易 D.补偿贸易解析:解析 对外贸易业务具体包括:进料加工,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来料加工,出料加工,各作各价对口合同,易货贸易,边境贸易,租赁,转口贸易,技术成套设备和寄售代销等十二项。选项 C不在其中,故选。三、多
22、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某市 2004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5%,这个指标是_(分数:2.00)A.流量B.存量C.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D.两个存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E.两个流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 解析:解析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则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由此可以分析出题干所述的 2004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进口总额与去年同期进口总额,对比后得出 25%的增长率即为两个流量对比计算出的相对指标,因此这个指标既不是流量也不是
23、存量。22.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_(分数:2.00)A.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B.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C.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E.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同质性解析:解析 平均指标的作用有:(1)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2)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3)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23.样本指标包括_(分数:2.00)A.总体方差B.标准差 C.样本方差 D.样本成数 E.样本平均数 解析:解析 样本指标是反映
24、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包括四个对应指标: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样本方差和标准差。24.价值指标按所采用的价格不同,分为_(分数:2.00)A.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 B.按历史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C.按固定可比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 E.按虚拟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解析:解析 价值指标按所采用的价格不同,一般可分为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两种。2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它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B.它是指报告期未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单位已经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的金额C.它反
25、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 D.反映社会购买力的实现程度 E.是反映经济景气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解析:解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可以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反映社会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也反映经济景气的变化程度。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6.离散变量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27.结构相对指标 (分数:3.00)_正确答案
26、:()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28.负相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负相关是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或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这样的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29.国民财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30.顺差和逆差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进出口贸易差额=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式中,如果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差额为正值(+)时,称为“出超”,或叫“顺差”
27、;反之,如果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差额为负值(-),称为“入超”,或叫“逆差”。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1.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距与组数问题?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1)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2)要能准确地、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32.简述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意义。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管理与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总体内部各部分(组)的水平和总体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质。总体各部分的水平,主要决定
28、于各部分内部的状况,反映了各部分内部各种因素的作用。而总体结构则是一种与总体全局有关的因素,总体结构状况决定着总体的一些基本特征。经济管理与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优化结构,使结构合理化。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33.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建造与购置,是将投资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实物的过程。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的建筑和安装,如房屋的建造和各种设备的安装。(2)固定资产的购置,如设备工具的购置。(3)其他建设工作,如勘探设计、拆迁补偿等。七
29、、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30.00)34.某单位 1999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单位:人) 指标1月1日5月1日9月30日12月31日职工人数1200 1180 1220 1240 计算该单位 1999年职工平均人数。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解:某制造企业共生产空调、冷柜、冰箱三种产品,2003 年和 2004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 销售量 价格(元/台)产品 计量单位 2003年 2002002004年3年4年空调 台 1800 2240 2000 1800 冷柜 台 1600 2160 2500 2300 冰箱 台 2000 2520 2800 260
30、0 问:(分数:5.00)(1).2004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各增长了多少?(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三种产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分别为: 空调: ;冷柜: ;冰箱: (2).综合考察,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增长了多少?(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三种产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为 35.某学校按重置抽样方法抽取 1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学生平均体重为 50公斤,标准差为 4公斤,概率为 95.45%(t=2)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解:已知 n=100, ,s=4,t=2 概率在 95.45%的条件下,全校高中
31、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 36.某地区 2007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如下:行政管理费 1434.65亿元,国防经费 16.94亿元,科教文卫经费3531.59亿元,社会福利经费 978.36亿元,城市维护经费 732.43亿元,前述五项经费中属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性支出 488.98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收入 3481.86亿元,行政事业固定资产虚扣折旧 189亿元。 按分配法计算政府消费总支出。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解: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科教文卫经费+社会福利经费+城市维护经费)-其中用于固定资产购置投资性支出+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
32、产虚扣折旧=(1434.65+16.94+3531.59+978.36+732.43)-488.98+3481.86+189=9875.85(亿元)八、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37.如何看待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既可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可以着眼于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1)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人口增长对生产增长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必须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才能保证劳动力的供应,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如果人口过多,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超
33、过了生产资料的供应程度,生产就不可能同步增长。因此,人口增长应与生产增长保持协调的平衡关系。统计上反映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平均每人的产品产量或产值指标并作动态比较。人均指标=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数通常情况下,人均指标逐年增长,可表示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之间保持协调,否则就表示两者之间不协调。分别计算各年的或平均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并进行以下的两者比较:a计算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的差额。如果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一般表示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之间保持协调,反之则表示不
34、协调。b计算生产发展的超前系数,即两者发展速度的比率。生产发展超前系数1,表示两者之间保持协调;如果生产发展超前系数1,则表示两者不协调。(2)人口增长与消费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统计上反映人口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也采用两种基本方法:计算人均主要消费品数量和人均消费支出额(人均消费水平)指标,并进行动态分析。分析时,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计算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的消费量,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罄支出额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额。计算所需资料分别来源于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和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分别计算各年的或平均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某种主要消费品支出的增长速度,把两种增长速度进行相减或相除比较,求出差数或消费发展超前系数,据此评价两者发展协调与否。消费发展超前系数一某种消费品支出的增长速度平均人口增长速度消费发展超前系数的分析同生产发展超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