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语文)-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3168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语文)-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四川省专升本(语文)-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信誓旦旦”出自于 ( )(分数:2.00)A.氓B.国殇C.季氏将伐颛臾D.陈情表2.王安石主张文章应 ( )(分数:2.00)A.文道合一B.有补于世C.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3.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 )(分数:2.00)A.白居易杜陵叟B.陶渊明饮酒(其五)C.杜牧江南春D.曹操短歌行(其一)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最早源于 ( )(分数:2.00)A.论语B.孟子C.左传D.史记5

    2、.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 )(分数:2.00)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6.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座大楼”象征 ( )(分数:2.00)A.革命事业B.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对“圣人”的崇拜7.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古人的良法美意”等用语,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 )(分数:2.00)A.夸张B.反语C.比喻D.暗示8.以 1870 年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是 ( )(分数:2.00)A.断魂枪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D.苦恼9.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分数:2.00)A.幽居养静

    3、B.熟习辞令C.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10.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关联上片写景和下片抒情的词语是 ( )(分数:2.00)A.残照当楼B.红衰翠减C.登高临远D.妆楼颙望11.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分数:2.00)A.时间的推移B.情感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12.报刘一丈书中暴露官场黑暗所采用的是 ( )(分数:2.00)A.含蓄的暗示笔法B.客观的描述笔法C.夸张的漫画笔法D.犀利的怒斥笔法13.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聊斋志异B.官场现形记C.儒林外史D.红楼梦14.“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一句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分数:2.00)A.刘备B.杜甫C.诸葛亮D.曹操15.杜陵叟中,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恶,作者先写灾情的严重,运用的是 ( )(分数:2.00)A.铺垫手法B.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16.下列论毅力中的论证,属于对比论证的是 ( )(分数:2.00)A.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常相间以迭乘B.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D.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这种记叙顺序属于 ( )(分数:2.00)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

    5、叙18.具体来说,绝句又属于 ( )(分数:2.00)A.古体诗B.楚辞体C.乐府诗D.格律诗1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 ( )(分数:2.00)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寓情于事D.寓情于理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 )(分数:2.00)A.老舍B.茅盾C.沈从文D.巴金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分数:2.00)_22.广令诸骑曰:“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分数:2.00)_2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分数:2.00)_24.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分数:

    6、2.00)_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分数:2.00)_三、词语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6.未几 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分数:2.00)_27.泣涕 零 如雨。(分数:2.00)_28.匪我 愆 期,子无良媒。(分数:2.00)_29.相公又 稍稍 语人曰。(分数:2.00)_30.致使生出这 暴殄 轻生的祸患。(分数:2.00)_1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

    7、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分数:6.00)(1).这段文字揭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分数:2.00)_(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3

    8、).从这段文字出发,如何去理解作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用心?(分数:2.00)_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分数:6.00)(1).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句?(分数:2.00)_(2).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负担,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

    9、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分数:6.00)(1).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分数:2.00)

    10、_(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3).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数:2.00)_五、1 作文(总题数:1,分数:2.00)31.春季、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的多发期,为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与传播,市卫生防疫站就传染源、医疗准备、公共场合消毒三个方面向市政府写了一份建议性报告。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写一篇公文。 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不超过 200 字。(分数:2.00)_四川省专升本(语文)-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信誓旦旦”出自于

    11、 ( )(分数:2.00)A.氓 B.国殇C.季氏将伐颛臾D.陈情表解析:2.王安石主张文章应 ( )(分数:2.00)A.文道合一B.有补于世 C.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作家的文学主张。A 项是韩愈的主张。C 项是苏轼写词的主张。D 项是白居易的文学主张。3.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 )(分数:2.00)A.白居易杜陵叟 B.陶渊明饮酒(其五)C.杜牧江南春D.曹操短歌行(其一)解析:解析: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当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他的杜陵叟即是一篇新乐府诗。4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最早源于 ( )(分数:2.00)A.论语 B.孟子C.左传D.史记解析:解析: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后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引用。5.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 )(分数:2.00)A.晚风B.过雁 C.黄花D.梧桐细雨解析:解析:“过雁”引发了词人对故国、故家和往昔夫妻情深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晚风”用来渲染愁情;“黄花”是自喻,突出词人晚年无依的困境;“梧桐细雨”是通过声音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6.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座大楼”象征 ( )(分数:2.00)A.革命事业 B.革命者

    13、的献身精神C.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对“圣人”的崇拜解析:7.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古人的良法美意”等用语,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 )(分数:2.00)A.夸张B.反语 C.比喻D.暗示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文章修辞手法。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匕首投枪,擅用反语。灯下漫笔一文中多处使用反语,意与字面意思相反,具有讽刺意味,又如“天下太平”。8.以 1870 年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是 ( )(分数:2.00)A.断魂枪B.米龙老爹 C.麦琪的礼物D.苦恼解析:解析:断魂枪以传统文化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为背景,麦琪的礼物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苦恼以沙皇统治下的俄

    14、国为背景。9.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分数:2.00)A.幽居养静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解析:解析:培根认为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其中,在装饰上学习的用处是辞令。10.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关联上片写景和下片抒情的词语是 ( )(分数:2.00)A.残照当楼B.红衰翠减C.登高临远 D.妆楼颙望解析:11.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分数:2.00)A.时间的推移B.情感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行文线索,“乐一悲一喜”的情感变化是前赤壁赋的内在行文线索。12.报刘一丈书中暴露官场黑暗所采用的是

    15、( )(分数:2.00)A.含蓄的暗示笔法B.客观的描述笔法C.夸张的漫画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解析:13.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聊斋志异B.官场现形记C.儒林外史 D.红楼梦解析: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聊斋志异借描写花妖狐魅反映现实社会;官场现形记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官场的种种腐败与黑暗,揭露人性的贪婪与丑恶;红楼梦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反映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14.“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分数:2.00)A.刘备B.

    16、杜甫C.诸葛亮 D.曹操解析:15.杜陵叟中,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恶,作者先写灾情的严重,运用的是 ( )(分数:2.00)A.铺垫手法 B.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解析:解析:以严重的灾情作铺垫,使“长吏”的劣迹暴露得更充分,对统治者的鞭笞也更加有力。16.下列论毅力中的论证,属于对比论证的是 ( )(分数:2.00)A.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常相间以迭乘B.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D.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解析:解析:引用“功亏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形成对比,使“有毅力者

    17、成,反是者败”的中心论点更加鲜明,论证更加有力。1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这种记叙顺序属于 ( )(分数:2.00)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记叙顺序。记叙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其中,插叙是在循着主线叙述的同时,插进一段别的叙述,或追忆过去情节的片断,或对上文进行补充和解释。分叙也叫平叙,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情,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两件事情相互交叉平行地叙述。18.具体来说,绝句又属于 ( )(分数:2.00)A.古体诗B.楚辞体C.乐府诗D.格律诗 解析:解析:诗歌按表现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

    18、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中国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散曲及外国的十四行诗等都属于格律诗。1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 ( )(分数:2.00)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 C.寓情于事D.寓情于理解析:解析:这支散曲除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直接抒情外,其余各句都是直接写景,于景中巧妙地传达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 )(分数:2.00)A.老舍B.茅盾C.沈从文 D.巴金解析: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俘获了楚、魏两国的将士,

    19、攻取了千里土地,直到现在仍然安定强盛。)解析:22.广令诸骑曰:“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向前进军,在离匈奴驻扎地不到两里路的地方停了下来。)解析:2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解析:24.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先生不以为羞耻,有意替我到薛地收债吗?)解析: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是你我可以共同享用的。)解析:三、词语

    20、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6.未几 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多久。)解析:27.泣涕 零 如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落下。)解析:28.匪我 愆 期,子无良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延误,拖延。)解析:29.相公又 稍稍 语人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略微,偶或。)解析:30.致使生出这 暴殄 轻生的祸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恣意践踏。)解析:1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

    21、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分数:6.00)(1).这段文字揭示了旧时

    22、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容易苟安满足的奴性心态。)解析:解析:鲁迅的灯下漫笔在否定了保守苟安、容易满足的国民劣根性的基础上,号召和激励青年人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变革历史、变革现实的历史使命。这段文字选自文章的前半部分,是从民族心理角度重点剖析历史的。(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现实处境。)解析:解析:作者指出正是封建专制的愚民统治造成了民众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也使得广大民众长期处于被奴役的地位。(3).从这段文字出发,如何去理解作者揭

    23、示这种落后心态的用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鲁迅在文中揭露和批判了中国人的落后心态,即奴性。他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批判是基于启蒙的需要,激发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解析:解析: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对封建社会历史作了深刻剖析后,向青年揭露复古主义者的本质:向往做奴隶的地位,仍是民族心理在作祟。作者揭示中国人的这种落后心态是出于启蒙民众的需要。灯下漫笔一文中,在这段文字之后作者便提出了本文最重要的论题: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24、,长使英雄泪满襟。(分数:6.00)(1).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力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解析:解析:这两句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2).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解析:解析:蜀相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诸葛亮的评价,二是作者自己的慨叹。

    25、二者的融合就是蜀相的主旨。(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解析:解析:诗的前两联分别描写了诸葛亮祠堂的远景和近景,但写景当中也包含了抒情,“自春色”、“空好音”,含物是人非之感。第三联两句,第四联的前一句,既是追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也是对其一生的评价,融叙述、议论为一体。末尾叙事兼抒情。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诗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得到充分的表达。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负担,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

    26、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分数:6.00)(1).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分数:2.00)_正确答

    27、案:(正确答案: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本妥协的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对自然毫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解析:解析:“与自然妥协”和“与自然毫不妥协”即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与自然妥协的人,他们对历史毫无负担。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则相尽种种方法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结合箱子岩全文内容,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

    28、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于延存自然生命。)解析:解析:由“对自然和平的态度”等内容可知,故乡人民安于现状,麻木不仁;“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说明故乡人民将狂热释放在娱乐上,这种生活状态使作者不得不忧郁起来。(3).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解析:五、1 作文(总题数:1,分数:2.00)31.春季、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的多发期,为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与传播,市卫生防疫站就传染源、医疗准备、公共场合消毒三个方面向市政府写了一份建议性报告。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写一篇公文。 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不超过 200 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市卫生防疫站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报告 市政府: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导致儿童高热不退。为做好我市春、夏两季手足口病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卫生防疫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能及时控制传染源; 二、针对春、夏季手足口病多发的特点,各区县医院准备充足的隔离病房; 三、加强宣传,并在公共场合定期消毒。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市卫生防疫站 年月日)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语文)-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