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流通概论自考题模拟 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商品自愿让渡表明,没有对_的需要,价值就不能实现。(分数:1.00)A.商品价值B.消费价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2.商品流通过程的刚性制约因素是_(分数:1.00)A.制度性的因素B.商品供求性的因素C.经济性的因素D.自然性的因素3.在我国一般把农产品市场作为_(分数:1.00)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4.金融工具也称为_(分数:1.00)A.股权凭证B.所有权凭证C.债务凭证D.信用工具5.正规连锁商店又称_(
2、分数:1.00)A.加盟连锁商店B.合同连锁商店C.自愿连锁商店D.直营连锁商店6.信息赖以存在的价值基础是_(分数:1.00)A.真实性B.系统性C.时效性D.增殖性7.最窄的分销形式是_(分数:1.00)A.密集性分销B.独家分销C.选择性分销D.中间商分销8.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的是_(分数:1.00)A.净资产收益率B.总资产报酬率C.商品销售利润率D.成本费用利润率9.在现代物流的体系下,商品配送的关键部分是_(分数:1.00)A.零售中心B.配送中心C.制造中心D.批发中心10.对任何企业来说,出售商品的收入能否补偿_,是企业能否继续再生
3、产的关键。(分数:1.00)A.v+mB.税金和利润C.流通费用D.生产成本11.我国流通业态的演变表明,_将是中国零售业的主力,其所代表的销售方式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导方式。(分数:1.00)A.便利店B.百货商店C.超级市场D.专业商店和专卖店12.生产资料流通中,最主要的一种渠道模式是_(分数:1.00)A.生产者用户B.生产者经销商用户C.生产者代理商用户D.生产者代理商经销商用户13.商品促销策略中,采用拉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_(分数:1.00)A.人员推销B.广告宣传C.营业推广D.公共关系14.信息不是凭空存在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存在、存贮和传递,即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_(分
4、数:1.00)A.真实性B.系统性C.时效性D.依附性15.拍卖是哪一方之间的竞争_(分数:1.00)A.卖方B.代理方C.买方D.拍卖方16._是制定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分数:1.00)A.v+mB.税金和利润C.流通费用D.生产成本17.信用制度的基础是_(分数:1.00)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18.推动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是_(分数:1.00)A.流通B.经营C.生产力D.企业家19.量贩店源自日本,又称_(分数:1.00)A.折扣店B.百货商店C.超级市场D.货仓式商场20.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的最直接、最常用、最有力的武器是_(分数:1.00)A.价
5、格B.成本C.收入D.利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_(分数:2.00)A.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货币的流通速度D.参加流通的商品质量E.商品的生产数量22.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支配着_(分数:2.00)A.商品价格的变化B.商品的流量和构成C.商品流通的方向D.商品流通的时间E.生产和消费23._是构成要素市场的三大支柱。(分数:2.00)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房地产市场D.技术市场E.信息市场24.商品流通企业的决策机制具有_等特征。(分数:2.00)A.决策时效性强B.短期决策比重较大C.决策受
6、环境因素影响较大D.长期决策比重较大E.决策具有一贯性25.信息市场的特点有_(分数:2.00)A.交易对象的特殊性B.交易的多次性C.交易价格的多样性D.交易方式的多样性E.交易效果的可变性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商品质量竞争的实质就在于它是满足 1 的标志。 (分数:1.00)27.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1。 (分数:1.00)28.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是 1859 年美国成立的 1。 (分数:1.00)29.综合商社的上游经营者型,又称 1。 (分数:1.00)30.现代管理学家从微观层面上重新界定了企业系统的要素构成,认为一个企业应是“6M+1T+1
7、I”,其中I 指的是 1。 (分数:1.00)31.由于综合比价是多种农产品价格进行比较,因而只能用 1 来比较。 (分数:1.00)32.目前,以 1 为龙头的农村零售商品流通网络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分数:1.00)33. 1 是流通的内在动力,也是它的作用形式。 (分数:1.00)34.从目前我国流通业发展状况看, 1 是流通业发展的瓶颈。 (分数:1.00)35.所谓“四就直拨”运输是指 1 运输。 (分数:1.00)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6.商品流通环节 (分数:3.00)_37.使用价值 (分数:3.00)_38.商圈 (分数:3.00)_39.价格构成
8、(分数:3.00)_40.市场主体结构 (分数:3.00)_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41.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分数:5.00)_42.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 (分数:5.00)_43.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有哪些? (分数:5.00)_44.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5.00)_45.企业在选择流通渠道成员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分数:5.00)_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10.00)_47.论述供求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分数:10.00)_商
9、品流通概论自考题模拟 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商品自愿让渡表明,没有对_的需要,价值就不能实现。(分数:1.00)A.商品价值B.消费价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 解析:考点 自愿让渡规律的基本内容 解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从取得商品使用价值方面看,商品购买者在市场上寻求他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商品使用价值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条件下,消费者才会购买商品,商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2.商品流通过程的刚性制约因素是_(分数:1.00)A.制度性的因素B.商品供求性的因素C.经济性的因素D.自然性的因素 解
10、析:考点 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 解析 在流通过程中,因时空变换,商品的自然属性必然要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变化,这会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完整性,进而关系到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因此,自然性因素对商品流通过程是刚性的制约因素。3.在我国一般把农产品市场作为_(分数:1.00)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解析:考点 市场的性质和类别 解析 完全竞争市场符合以下条件:1)有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2)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异的;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4)市场信息畅通。在我国接近于这种条件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而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于公用事业部门,比较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为
11、日用工业品市场。4.金融工具也称为_(分数:1.00)A.股权凭证B.所有权凭证C.债务凭证D.信用工具 解析:考点 金融市场的概念 解析 金融工具也称为信用工具,是在金融市场上用以进行金融交易的工具。5.正规连锁商店又称_(分数:1.00)A.加盟连锁商店B.合同连锁商店C.自愿连锁商店D.直营连锁商店 解析:考点 企业连锁经营类型 解析 正规连锁商店又称直营连锁商店。6.信息赖以存在的价值基础是_(分数:1.00)A.真实性 B.系统性C.时效性D.增殖性解析:考点 信息的特征 解析 信息应是能够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情报,是有实际效用的,信息的真实性也是它赖以存在的价值基础。7.最窄的分销形
12、式是_(分数:1.00)A.密集性分销B.独家分销 C.选择性分销D.中间商分销解析:考点 独家分销 解析 独家分销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实行独家经营。独家分销是最窄的分销渠道,通常适用于某些技术性强的产品或一些名牌产品。8.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的是_(分数:1.00)A.净资产收益率B.总资产报酬率 C.商品销售利润率D.成本费用利润率解析:考点 总资产报酬率 解析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9.在
13、现代物流的体系下,商品配送的关键部分是_(分数:1.00)A.零售中心B.配送中心 C.制造中心D.批发中心解析:考点 商品配送 解析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独特的、综合性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产物,既涵纳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在现代物流的体系下,商品配送的关键部分是配送中心。10.对任何企业来说,出售商品的收入能否补偿_,是企业能否继续再生产的关键。(分数:1.00)A.v+mB.税金和利润C.流通费用D.生产成本 解析:考点 生产成本 解析 企业生产商品所支付的生产成本,必须以销售商品的收入来抵偿。如果商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就意味
14、着企业垫支生产资料的资金和人工费用不能完全得到补偿,那么企业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11.我国流通业态的演变表明,_将是中国零售业的主力,其所代表的销售方式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导方式。(分数:1.00)A.便利店B.百货商店C.超级市场 D.专业商店和专卖店解析:考点 我国流通业态演变的现状 解析 超级市场将是中国零售业中的主力,它所代表的销售方式,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导方式。12.生产资料流通中,最主要的一种渠道模式是_(分数:1.00)A.生产者用户 B.生产者经销商用户C.生产者代理商用户D.生产者代理商经销商用户解析:考点 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类型 解析 生产者用户,
15、是指采用直销形式将商品销售给用户,是生产资料流通中最主要的一种渠道模式。13.商品促销策略中,采用拉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_(分数:1.00)A.人员推销B.广告宣传 C.营业推广D.公共关系解析:考点 拉引策略 解析 拉引策略是以最终消费者为主要促销对象,利用渗透性强、覆盖广的大众传播媒体广泛宣传产品,激发起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兴趣,主动向销售部门询问,促使他们进货,最终将企业产品托进各分销渠道。采取拉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广告宣传。14.信息不是凭空存在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存在、存贮和传递,即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_(分数:1.00)A.真实性B.系统性C.时效性D.依附性 解析:考点 信息的依
16、附性 解析 信息对物质载的依附性指信息不是凭空存在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存在、存贮和传递。15.拍卖是哪一方之间的竞争_(分数:1.00)A.卖方B.代理方C.买方 D.拍卖方解析:考点 拍卖 解析 拍卖是卖方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在现场公开竞买的交易,竞争比较激烈,而卖方则居于主动地位。16._是制定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分数:1.00)A.v+mB.税金和利润C.流通费用D.生产成本 解析:考点 生产成本 解析 生产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17.信用制度的基础是_(分数:1.00)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解析:考点 信用 解析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
17、础。它是再商品购销活动中,以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等方式进行商品交易形成的借贷关系。18.推动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是_(分数:1.00)A.流通B.经营C.生产力D.企业家 解析:考点 创新 解析 从企业本位论出发,应当承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家则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原动力。19.量贩店源自日本,又称_(分数:1.00)A.折扣店B.百货商店C.超级市场D.货仓式商场 解析:考点 量贩店概念 解析 量贩店源自日本,指大批量销售的商店,又称货仓式商场。20.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的最直接、最常用、最有力的武器是_(分数:1.00)A.价格 B.成本C.收入D.利润解析:考点 商品流通的价格 解析 商
18、品流通的价格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的最直接、最常用、最有力的武器,体现企业经营素质的高低。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_(分数:2.00)A.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的流通速度 D.参加流通的商品质量E.商品的生产数量解析:考点 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解析 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基本因素:1)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22.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支配着_(分数:2.00)A.商品价格的变化 B.商品的流量和构成 C.商品流通的方向 D.商品流通的
19、时间 E.生产和消费 解析:考点 供求规律的作用 解析 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2)支配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时间;4)支配着生产和消费。23._是构成要素市场的三大支柱。(分数:2.00)A.金融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技术市场E.信息市场解析:考点 要素市场的含义 解析 要素市场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其中,金融、劳动力、房地产市场是构成要素市场的三大支柱。24.商品流通企业的决策机制具有_等特征。(分数:2.00)A.决策时效性强 B.短期决策比重较大 C.决策受
20、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长期决策比重较大 E.决策具有一贯性 解析:考点 商品流通企业组织要素中的机制要素 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的决策机制具有决策时效性强、短期决策比重较大、决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等特征。25.信息市场的特点有_(分数:2.00)A.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B.交易的多次性 C.交易价格的多样性 D.交易方式的多样性E.交易效果的可变性解析:考点 信息市场的特点 解析 信息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交易对象的特殊性;2)交易的多次性;3)交易价格的多样性;4)交易方式的多样性;5)交易效果的可变性。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商品质量竞争的实质就在于
21、它是满足 1 的标志。 (分数:1.00)解析:用户需要程度27.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1。 (分数:1.00)解析:WGW28.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是 1859 年美国成立的 1。 (分数:1.00)解析:大西洋及太平洋茶叶公司29.综合商社的上游经营者型,又称 1。 (分数:1.00)解析:开拓者型30.现代管理学家从微观层面上重新界定了企业系统的要素构成,认为一个企业应是“6M+1T+1I”,其中I 指的是 1。 (分数:1.00)解析:信息31.由于综合比价是多种农产品价格进行比较,因而只能用 1 来比较。 (分数:1.00)解析:各类农产品收购指数32.目前,以 1 为龙头的农村零售
22、商品流通网络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分数:1.00)解析:供销社33. 1 是流通的内在动力,也是它的作用形式。 (分数:1.00)解析:聚合性和辐射性34.从目前我国流通业发展状况看, 1 是流通业发展的瓶颈。 (分数:1.00)解析:物流配送业35.所谓“四就直拨”运输是指 1 运输。 (分数:1.00)解析:就厂、就站、就库、就船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6.商品流通环节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商品流通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一般包含有商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37.使用价值 (分数:3.00)_正确答案:
23、()解析: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具有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38.商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商圈是一个流通方式或流通企业经营业务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扩展的商圈概念是指相对集中的商业区域。39.价格构成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价格构成是指构成价格的各个要素及其在价格中的组成状况,也就是价格的内部结构。40.市场主体结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市场主体结构即企业、居民、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等市场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根据各市场主体在交换活动中所形成的地位,市场主体结构又可以分为市场买者结构和市场卖者结构。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
24、0)41.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1)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 (2)调节商品流通; (3)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推动企业改进生产技术。42.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只有货畅其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或某一环节上发生积压、沉淀;只有货畅其流,商品顺利销售,商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25、;只有货畅其流,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43.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与其他市场相比,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有: 第一,交易价值量比较高,商品的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 第二,受生产结构和生产发展速度的制约,交易关系稳定; 第三,流通环节较少,在很多情况下,购买者和生产者直接见面; 第四,受各地资源状况、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较大。44.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在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上; (2)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在提高劳动效率上; (3)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在流动资金利用
26、效果上; (4)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还表现在服务质量上; (5)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受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45.企业在选择流通渠道成员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目标市场状况,主要有潜在顾客的数量、市场地理分布、商品销售量的大小、消费者购买习惯、竞争情况等; (2)企业的财务状况; (3)产品组合情况; (4)市场份额; (5)商品推销能力; (6)储运能力; (7)中间商状况,应考虑经营条件、资信条件、经营能力等。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以商品的
27、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商品流通企业主要通过对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满足消费的需要。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销售也是流通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它们在流通过程中各自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实现流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职能。 (2)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通常情况下,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商品的流通,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生产企业不同,它们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由于流通企业工作性质、技术、经济等
28、方面因素的制约,流通加工与一般生产型加工相比,有自己的明显特点,商品流通企业在开展流通加工业务中要保持“适度”原则:第一,流通加工不能与生产企业的直接生产加工相矛盾,只能成为生产加工的一种补充加工;第二,流通加工不应加大消费者的购买力负荷,只能方便用户,这是由开展流通加工的目的所决定的。 (3)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进入流通领域,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购进、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流通活动,将商品由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完成商品的空间位移和价值形态变化。商品的使用价值保持不变,商品的价值在商流中也保持不变。在这一过程中,商品流通企业要投入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发生一
29、定的流通费用。 (4)商品流通企业的“商业利润”主要来自生产企业的让渡。商品流通企业的利润由让渡利润、追加利润、级差利润、转移利润和管理利润构成,而让渡利润是基本形式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生产企业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流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再按商品的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5)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这是因为:商品流通企业在资金周转中,少了生产这个环节;同生产企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流动资金占资金总量的比重要加大;商流和物流的分离加速了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 (6)商品流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接近市场。商品流通企业一端联系着生产企业,一端联系着消费者和用户,是生产
30、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当中居于中介地位。商品流通企业信息灵、反应快,引导着生产和消费,可大幅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47.论述供求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供求规律是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供求规律的基本要求是供给决定需求,同时又必须不断适应需求。换言之,供给与需求双方是互为条件的,即供给决定需求的物质对象,需求叉支配着供给的目的和方向。商品供给与需求趋向于平衡,并不表明供求关系每时每刻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谓供求趋向于平衡,实际上意味着供求是在失衡状态下的一种客观必然的运动趋势和归宿。供求平衡正是
31、通过供求的失衡或波动加以实现的。 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 (1)供求平衡形态。与此相对应的表现形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上,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即达到均衡状态。 (2)供求不平衡形态,又表现为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形式。在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将沿着下降的方向运动;在市场商品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将沿着上升的方向运动。总之,价格调节供求,以恢复均衡状态。与供求不平衡的两种表现形式相对应有两种市场态势。 买方市场。又称买主市场,是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而买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从市场选择权方面看,消费者集团在市场选择中占据优势,因而买方市场中形成“消费者主权”;卖方市场、又称卖主市场,是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从市场选择权方面看,生产者集团在市场选择中占据优势,因而在卖方市场中形成“生产者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