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的内容与形式(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13.0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同绝对必要条款的是_ A.当事人 B.标的 C.数量 D.违约责任(分数:1.00)A.B.C.D.2.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_ A.生效 B.成立 C.不生效 D.不成立(分数:1.00)A.B.C.D.3.合同关系中的标的指的是_ A.给付 B.物 C.智力成果 D.权利(分数:1.00)A.B.C.D.4.买卖、租赁、运输、承揽等有偿合同中的货款、租金、运费、加工
2、费的给付,属于_ A.费用 B.价款 C.要约 D.承诺(分数:1.00)A.B.C.D.5.质量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质量条款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_ A.法律规定 B.交易习惯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分数:1.00)A.B.C.D.6.有偿合同中,价款或者报酬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该条款的,依据交易习惯确定,没有交易习惯的_ A.依据补充协议 B.依据法律 C.解除合同 D.依据合同有关条款(分数:1.00)A.B.C.D.7.当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分歧时,对合同的意思表示按照文字或词语本身的含义作出解释,此种解释方法称为_ A.文义解
3、释 B.目的解释 C.整体解释 D.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分数:1.00)A.B.C.D.8.如果合同内容晦涩、暖昧,语义不明,不能依据所使用的文字或词语作出解释,则可将该条款置于整个合同文本之中进行解释,此种解释方法称为_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整体解释 D.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分数:1.00)A.B.C.D.9.实施合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_ A.合同主体 B.合同内容 C.合同客体 D.合同目的(分数:1.00)A.B.C.D.10.下列有关交易习惯的表述,错误的是_ A.是一种交易规则,用于调整交易关系 B.被法律规定为补充意思表示的方式 C.作为合同的内容约束当事人 D.可以被
4、直接适用(分数:1.00)A.B.C.D.11.合同没有约定履行地,按照合同的其他内容和交易习惯都不能确定履行地的,不动产在_履行。 A.签订人居住地 B.要约人所在地 C.不动产所在地 D.合同签订地(分数:1.00)A.B.C.D.1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则其效力_ A.与签字不同等,与盖章同等 B.与签字同等,与盖章不同等 C.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 D.不确定(分数:1.00)A.B.C.D.13.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合同自_时成立。 A.签订确认书 B.签字 C.合意达成
5、D.盖章(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14.一般地讲,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_ A.合同主体 B.法律的规定 C.合同性质 D.合同客体 E.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分数:2.00)A.B.C.D.E.15.合同的相对必要条款一般包括_ A.质量 B.价款或者报酬 C.履行期限、地点、方式 D.违约责任 E.解决争议的方法(分数:2.00)A.B.C.D.E.16.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内容的是_ A.质量 B.价款或者报酬 C.合同主体 D.违约责任 E.解决争议的方法(分数:2.00)A.B.C.D.E.17.目前,我国具有强
6、制力的解决合同争议的机构为_ A.人民法院 B.仲裁机构 C.人民检察院 D.司法局 E.人民调解组织(分数:2.00)A.B.C.D.E.18.合同是私法自治的集中体现,合同的解释必须合乎当事人的真实意志。为了确保合同解释符合当事人的真意,现行法律确立的解释方法包括_ A.合同文义解释 B.合同整体解释 C.以交易习惯解释 D.依诚实信用原则解释 E.合同目的解释(分数:2.00)A.B.C.D.E.19.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的交易习惯的是_ A.在交易行为当地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知道的 B.在某一领域、某一
7、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知道的 C.在交易行为当地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应当知道的 D.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应当知道的 E.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分数:2.00)A.B.C.D.E.20.下列有关书面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 A.书面形式是以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 B.书面形式不限于合同书形式 C.当事人各方在纸上记载合同内容,并签字或盖章的属于书面形式 D.当事人各方的往来信件是书面形式 E.当事人各方的往来数据电文是书面形式(分数:2.00)A.B.C.D.E.21.下列有关口头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 A.口头形式是指以口头交谈表达
8、内心意思的手段 B.优点是简便、易行 C.若当事人未以物质形式将交谈的内容记载下来,日后一旦发生纠纷则无据可查 D.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都属于口头形式 E.口头合同往往适用于交易能够当时清结的合同(分数:2.00)A.B.C.D.E.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22.简述绝对必要条款与相对必要条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数:8.00)_23.简述任意条款的特点及其与相对必要条款的联系与区别。(分数:8.00)_24.简述合同的内容。(分数:8.00)_25.简述合同解释的标准。(分数:8.00)_26.简述交易习惯成立的条件。(分数:8.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3,
9、分数:31.00)27.试论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相对必要条款与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合同附随义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数:10.00)_28.试论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的确定对合同双方的积极意义。(分数:10.00)_29.试论合同解释的目的与对象。(分数:11.00)_合同的内容与形式(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13.0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同绝对必要条款的是_ A.当事人 B.标的 C.数量 D.违约责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绝对必要条款是指合同必须具备的,如果不具备则合同不能成立的条款。根
10、据合同法第 12 条、第 61 条、第 62 条的规定,可以推断“当事人”、“标的”、“数量”是合同绝对必要条款。2.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_ A.生效 B.成立 C.不生效 D.不成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 1 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3.合同关系中的标的指的是_ A.给付 B.物 C.智力成果 D.权利(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合同关系中的标的即债务人应为之给付。合同
11、的标的与合同的标的物不同。合同的标的是指合同义务人的给付。合同的标的物是指合同义务人给付的对象。给付的标的物(即给付的对象)有时表现为行为以外的客观存在,如物、智力成果、权利等,该物、智力成果、权利等被称为合同的标的物。4.买卖、租赁、运输、承揽等有偿合同中的货款、租金、运费、加工费的给付,属于_ A.费用 B.价款 C.要约 D.承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不能将价款或者报酬与费用混淆。前者属于对价给付。后者属于费用支出的偿还。例如,买卖、租赁、运输、承揽等有偿合同中的货款、租金、运费、加工费的给付,属于价款或者报酬。5.质量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质量条款
12、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_ A.法律规定 B.交易习惯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质量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质量条款的,依据交易习惯确定,没有相应交易习惯的,依据法律规定。6.有偿合同中,价款或者报酬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该条款的,依据交易习惯确定,没有交易习惯的_ A.依据补充协议 B.依据法律 C.解除合同 D.依据合同有关条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有偿合同中,价款或者报酬条款是必要条款,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该条款的,依据交易习惯确定,没有相应交易习惯的,依据法律确定。7.当合
13、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分歧时,对合同的意思表示按照文字或词语本身的含义作出解释,此种解释方法称为_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整体解释 D.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当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分歧时,对合同的意思表示按照文字或词语本身的含义作出解释,此种解释方法称为文义解释。8.如果合同内容晦涩、暖昧,语义不明,不能依据所使用的文字或词语作出解释,则可将该条款置于整个合同文本之中进行解释,此种解释方法称为_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整体解释 D.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如果合同内容晦涩、暧昧,语义不明,
14、不能依据所使用的文字或词语作出解释,则应通观合同的全文,进行整体解释。9.实施合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_ A.合同主体 B.合同内容 C.合同客体 D.合同目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合同目的是实施合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合同真实意思的集中反映。10.下列有关交易习惯的表述,错误的是_ A.是一种交易规则,用于调整交易关系 B.被法律规定为补充意思表示的方式 C.作为合同的内容约束当事人 D.可以被直接适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交易习惯是一种交易规则,用于调整交易关系。交易习惯被法律规定为补充意思表示的方式,解释与补充意思表示的内容。交易
15、习惯不能被直接适用,而是通过解释或补充而成为意思表示的一部分,作为合同的内容约束当事人。11.合同没有约定履行地,按照合同的其他内容和交易习惯都不能确定履行地的,不动产在_履行。 A.签订人居住地 B.要约人所在地 C.不动产所在地 D.合同签订地(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合同没有约定履行地,按照合同的其他内容和交易习惯都不能确定履行地的,按照合同法第 62 条的规定,不动产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货币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其他动产在给付动产一方所在地履行。1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则其效力_ A.与签字不同等,与
16、盖章同等 B.与签字同等,与盖章不同等 C.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 D.不确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 5 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13.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合同自_时成立。 A.签订确认书 B.签字 C.合意达成 D.盖章(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合同法第 33 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
17、成立。”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14.一般地讲,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_ A.合同主体 B.法律的规定 C.合同性质 D.合同客体 E.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分数:2.00)A.B. C. D.E. 解析:解析 合同的内容是指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合同条款。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合同性质的决定以及合同当事人的约定。15.合同的相对必要条款一般包括_ A.质量 B.价款或者报酬 C.履行期限、地点、方式 D.违约责任 E.解决争议的方法(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合同的相对必要条款一般包括“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18、”、“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16.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内容的是_ A.质量 B.价款或者报酬 C.合同主体 D.违约责任 E.解决争议的方法(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其中合同的主体为合同的当事人。17.目前,我国具有强制力的解决合同争议的机构为_ A.人民法院 B.仲裁机构 C.人民检察院 D.司法局 E.人民调解组织(分数:2.00)A. B. C.D.E. 解析:解析
19、 当合同争议不能自我解决时,必须寻求第三方解决的途径。目前,我国具有强制力的解决合同争议的机构为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18.合同是私法自治的集中体现,合同的解释必须合乎当事人的真实意志。为了确保合同解释符合当事人的真意,现行法律确立的解释方法包括_ A.合同文义解释 B.合同整体解释 C.以交易习惯解释 D.依诚实信用原则解释 E.合同目的解释(分数:2.00)A. B. C.D.E. 解析:解析 合同是私法自治的集中体现,合同的解释必须合乎当事人的真实意志。为了确保合同解释符合当事人的真意,现行法律确立了一定的解释方法:合同文义解释、合同整体解释、合同目的解释。19.根据合同法司
20、法解释二,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的交易习惯的是_ A.在交易行为当地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知道的 B.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知道的 C.在交易行为当地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应当知道的 D.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应当知道的 E.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 7 条规定:“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交易习惯:(一)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
21、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20.下列有关书面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 A.书面形式是以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 B.书面形式不限于合同书形式 C.当事人各方在纸上记载合同内容,并签字或盖章的属于书面形式 D.当事人各方的往来信件是书面形式 E.当事人各方的往来数据电文是书面形式(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书面形式是以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书面形式并不限于合同书形式。当事人各方在同一载体上(往往表现为纸)记载合同内容,并签字或盖章的,属于书面形式;当事人
22、各方的往来信件、数据电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文字内容的形式也是书面形式。21.下列有关口头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 A.口头形式是指以口头交谈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 B.优点是简便、易行 C.若当事人未以物质形式将交谈的内容记载下来,日后一旦发生纠纷则无据可查 D.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都属于口头形式 E.口头合同往往适用于交易能够当时清结的合同(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口头形式是指以口头交谈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以这种方式签订合同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是,如果当事人未以物质形式将交谈的内容记载下来,日后一旦发生纠纷则无据可查。
23、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都属于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往往适用于交易能够当时清结的合同。例如,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形下,当事人双方往往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22.简述绝对必要条款与相对必要条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绝对必要条款与相对必要条款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均为合同必要内容,不可缺少;区别之处在于前者之欠缺影响合同的成立,后者之欠缺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前者因约定而存在,后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存在,没有约定的推定存在。)解析:23.简述任意条款的特点及其与相对必要条款的联系与区别。(分数:8.00)_正确答案:(此类条款的特点是:若
24、有约定,将依约定发生合同效力;若无约定,不影响合同的成立且不推定该条款的存在。相对必要条款与任意条款的共同点是:没有约定该条款的,都不会导致合同不成立。相对必要条款与任意条款的区别点是:前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依习惯和法律推定成立;后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合同便无此内容。例如,附条件的合同或附期限的合同中,所附条件或所附期限便属于任意条款。)解析:24.简述合同的内容。(分数:8.00)_正确答案:(合同法对于合同内容作了提示性规定。依据该规定,合同内容如下: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
25、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解析:25.简述合同解释的标准。(分数:8.00)_正确答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释标准有如下四项: (1)探求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解释合同。 (2)以交易习惯解释合同。 (3)运用任意规范解释合同。 (4)遵循诚信原则解释合同。)解析:26.简述交易习惯成立的条件。(分数:8.00)_正确答案:(交易习惯的成立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交易习惯应当是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是一种业内普遍实行的行为。 (2)作为交易习惯的通常做法必须在合同订立前已经存在,并为合同当事人于缔约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3)合同当事人没有通过约定排除,或
26、以其他方式明示排除以交易习惯解释和补充合同的内容。 (4)作为交易习惯的普遍做法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背离诚实信用原则。)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1.00)27.试论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相对必要条款与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合同附随义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相对必要条款与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合同附随义务有如下相同之处:(1)两者均没有在合同中记载,否则无需推定。(2)两者都是必备的、应当成为约束当事人的合同内容。(3)两者都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性质、合同目的、交易习惯推定而存在。 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相对必要条款与
27、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合同附随义务有如下区别:(1)前者包含的内容不是给付义务的内容而是给付义务的质量、数量或履行规则,例如履行时间、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等;后者包含的内容是给付义务的内容,例如照顾义务、协力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等等。(2)前者包含的内容可以被预先约定,如果被预先约定,则无需再依据习惯推定;后者包含的内容难以被预先约定,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3)前者的目的是实现合同权利人的给付利益。依据习惯推定成立的合同相对必要条款虽不产生新的义务,但是缺乏这些内容合同不能履行,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后者虽然产生新的合同义务,但是其目的在于辅助实现合同权利人的给付利益和避免
28、侵害债权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解析:28.试论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的确定对合同双方的积极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合同义务的履行受时间限制。履行时间的确定对于合同双方都有积极意义。(1)它决定给付与受领的具体时间,以便双方作履行前的准备,适时地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2)它是确定违约与否的标准;(3)它明确了义务完成的时间要求;(4)它直接关乎合同双方的期限利益,例如金钱给付时间越早,对受领给付一方越有利。 履行地点是实施合同义务行为的地方。履行地点的确定对于合同双方具有积极意义。(1)它决定给付行为的地点以及受领给付的地点;(2)它确定了违约与否的标准;(3)它明确了义务完成
29、的空间要求;(4)它关乎合同双方的空间利益,例如异地货物买卖,货物交付地点不同,运费、保险费等费用的承担者也不同。 合同的履行方式同样关乎给付与受领给付的实际操作、违约与否的标准、义务完成的要求以及双方的物质利益。)解析:29.试论合同解释的目的与对象。(分数:11.00)_正确答案:(合同解释的目的是探求合同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条款意思明了或者使合同内容完整。如果属于阐释性解释,解释目的是使合同内容明确。合同内容的明了是法律对合同当事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合同得以发生效力的必备条件。当合同条款晦涩而语义不明时,应当对该条款进行说明、阐释,明确其意思。如果属于补充性解释,解释的目的是使合同
30、完整。合同标的是给付,给付涉及给付之对象、数量,给付之时间、地点、方式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合同中固定,方能实现债务人之给付和债权人之受领两个行为的契合。如果合同内容缺少给付所需的必备条款,就需要探求合同当事人的真意对合同作出补充解释,以补充原合同意思条款的欠缺。 合同解释的对象是意思表示。 由于解释的任务是依据外部表示行为探求内心效果意思,通过解释明确合同的内容,因此解释的对象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而不是某一方的意思表示。如果合同以书面形式表现,解释的对象就是合同书的记载内容。据此,在使用目的解释方法进行合同解释时,应当以全体合同当事人的共同目的为目的而不能只考虑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目的;在使用探求缔约人真意方法进行合同解释时,应当考虑全体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想法而不能只考虑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 合同的解释对象不能是语义清楚明了的文字或数字。 对记载清晰明确的文字无需解释;如对语义明确的文字进行解释,则与“文义解释”的解释规则自相矛盾。对于错误的表示,可适用意思表示错误的规则,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合同。只有合同条款意思不明时,才需要解释,以确定合同的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