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29.00)1.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的要求。_ A.辩护人 B.当事人 C.诉讼参与人 D.司法机关(分数:1.00)A.B.C.D.2.我国刑事诉讼法最基本的内容是_ A.刑事诉讼的法理依据 B.刑事诉讼规则 C.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D.刑事诉讼人的权利和义务(分数:1.00)A.B.C.D.3.人民检察院专门行使_ A.裁判权 B.有罪免刑决定权 C.法律监督权 D.交付执行刑罚权(分数:1.00)A.B.C.D.4.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的部门是_
2、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队保卫部门(分数:1.00)A.B.C.D.5.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行使侦查权的部门是_ A.公安机关 B.监狱 C.监察机关 D.武警部门(分数:1.00)A.B.C.D.6.下列有关侦查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 A.侦查权由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专门行使 B.是指搜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和采用强制措施的权力 C.是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 D.只能由检察院专门行使(分数:1.00)A.B.C.D.7.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的机关是_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监察机关(分数:1.
3、00)A.B.C.D.8.单位负责人擅自将有挪用公款嫌疑的会计张某隔离反省,这种作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_ A.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B.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分数:1.00)A.B.C.D.9.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三个相互联系的_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非必要条件(分数:1.00)A.B.C.D.10.我国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主体是_ A.人民法院、检察系统内部 B.大法官、大检察官 C.法官、检察官 D.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4、分数:1.00)A.B.C.D.11.下列关于无罪推定的说法错误的是_ A.无罪推定思想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于 1764年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明确提出来的 B.无罪推定原则被规定在法律上,一般都认为是从 1791年法国第一部宪法开始的 C.无罪推定是可以反驳、可以推翻的法律上的推定 D.实行无罪推定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免遭侵犯(分数:1.00)A.B.C.D.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最重要的诉讼权利是_ A.委托代理权 B.上诉权 C.辩护权 D.控告权(分数:1.00)A.B.C.D.13.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_ A.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
5、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B.辩护权可以依法委托辩护人帮助共同行使 C.对于不满 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D.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分数:1.00)A.B.C.D.14.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就是要求_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所有规定进行刑事诉讼。 A.公安机关 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C.公、检、法专门机关 D.公、检、法机关和当事人(分数:1.00)A.B.C.D.15.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该人民法院依法应当_ A.裁定终止审理 B.退回检察
6、院补充侦查 C.退回检察院作不起诉处理 D.撤销案件(分数:1.00)A.B.C.D.16.刑事诉讼中,下列应当终止诉讼的情形是_ A.被告人残废 B.被告人死亡 C.被告人行为构成犯罪,但可能被免予刑事责任 D.被告人有立功表现(分数:1.00)A.B.C.D.17.在立案受理后诉讼过程中,发现具有不能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应当采取措施_ A.撤销案件 B.开庭审理 C.终止诉讼 D.免予起诉(分数:1.00)A.B.C.D.18.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_ A.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B.做出不起诉决定 C.撤销案件 D.作为治安案件处理(分数:1
7、.00)A.B.C.D.19.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当作出的决定是_ A.撤销案件 B.退回公安机关 C.不起诉 D.终止审理(分数:1.00)A.B.C.D.20.在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则是_ A.依靠群众 B.法律监督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两审终审(分数:1.00)A.B.C.D.21.刑事诉讼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_ A.依法行使职权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调查研究 D.群众路线(分数:1.00)A.B.C.D.22.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应当_ A.当庭宣判 B.不公开宣
8、判 C.定期宣判 D.公开宣判(分数:1.00)A.B.C.D.23.审判公开的内容中没有的是_ A.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 B.新闻记者可以自由录音、录像 C.向社会公开 D.合议庭评议案件公开(分数:1.00)A.B.C.D.24.根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审判公开,不仅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_ A.对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 B.对所有公民都公开 C.对外国人一律公开 D.对外国人不公开(分数:1.00)A.B.C.D.25.下列案件中,可以公开审理的是_ A.猥亵、侮辱妇女案 B.国家工作人员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 C.15岁被告人周某投毒案,在当地反响巨大 D.未满 1
9、8周岁被告人李某故意伤害案(分数:1.00)A.B.C.D.26.被告人某甲,15 岁时犯有抢劫罪,17 岁时又犯有盗窃罪,被捕后,至审判时某甲已满 18岁,本案应_ A.公开审理 B.一般不公开审理 C.可以公开审理 D.一律不公开审理(分数:1.00)A.B.C.D.27.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是_ A.依法审判 B.审判公开 C.平等 D.两审终审(分数:1.00)A.B.C.D.28.下列有关我国两审终审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_ A.合法的上诉或抗诉是开始第二审程序必须具备的前提 B.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也需要经过二审才能算是终审 C.判处死刑的案件,凡应依法核准的,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
10、核准后,判处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 D.两审终审只适用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分数:1.00)A.B.C.D.29.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必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是_ A.各国驻华领事馆的外交代表 B.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外交代表 C.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 D.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9,分数:9.00)30.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是_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检察院 D.人民法院 E.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分数:1.00)A.B.C.D.E.31.关于分
11、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 A.是调整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B.分工负责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础和前提,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分工负责的结果和必然要求 C.公、检、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全面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不可偏废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本身不是目的,所以不能为分工而分工,为配合而配合,为制约而制约 E.正确实行这一原则,可以充分发挥公、检、法三机关各自的功能,保证顺利完成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共同任务(分数:1.00)A.B.C.D.E.32.下列关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它是我国自己的司法实践经验
12、的总结和概括 B.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主要特点 C.它有助于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 D.它有助于准确理解刑事诉讼法关于各项具体程序的规定 E.它有助于解决执行刑事诉讼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分数:1.00)A.B.C.D.E.33.享有辩护权的诉讼参与人有_ A.被害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告人 D.诉讼代理人 E.辩护律师(分数:1.00)A.B.C.D.E.34.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 A.无罪的材料和意见 B.罪轻的材料和意见 C.减轻罪刑的材料和意见 D.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E.罪重的材料和意见(分数:1.00)A.
13、B.C.D.E.35.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做出有罪的判决,无罪则可以由_认定。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E.各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E.36.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已经追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决定_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终止审理 D.不起诉 E.宣告无罪(分数:1.00)A.B.C.D.E.37.下列案件中不必经两审,即应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的有_ A.被判处死刑的案件 B.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C.一审判决或裁定超过上诉或抗诉期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普通刑事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E.审判处无期徒刑的案
14、件(分数:1.00)A.B.C.D.E.38.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主要有_ A.送达刑事诉讼文书 B.代为惩处罪犯 C.代为调查取证 D.移交书证、赃物等 E.代为定罪(分数:1.00)A.B.C.D.E.三、B判断题/B(总题数:8,分数:8.00)39.决定逮捕和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属于广义法律监督的内容。(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法律监督原则是双向的,即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能够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也能够对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最早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分数:1.00)A.正确B.错
15、误42.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和刑法。(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各民族公民,凡是涉及诉讼的,都有权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书写证词或答辩状。(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法院审判过程需要公开的环节是休庭评议和法庭辩论。(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两审终审原则不适用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在我国,具体实施国际司法互助合作行为的部门是外交部。(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8,分数:8.00)47.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分数:1.00)_48.审判权(分数:1.00)_4
16、9.检察权(分数:1.00)_50.辩护权(分数:1.00)_特赦_52.审判公开(分数:1.00)_53.两审终审制(分数:1.00)_54.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分数:1.00)_五、B简答题/B(总题数:8,分数:16.00)55.简述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的内容。(分数:2.00)_56.简述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数:2.00)_57.简述公安、检察机关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主要表现。(分数:2.00)_58.简述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的内容。(分数:2.00)_59.简述法律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分数:2.00)_
17、60.简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刑事诉讼原则。(分数:2.00)_61.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有哪些?(分数:2.00)_62.简述两审终审原则的含义内容和要求。(分数:2.0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7,分数:21.00)63.论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分数:3.00)_64.试论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原则。(分数:3.00)_65.试述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的内容。(分数:3.00)_66.试述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原则。(分数:3.00)_67.试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追诉原则”。(分数:3.00)_68.试述审判公开的含义、要求和实行审判公开原则
18、的意义。(分数:3.00)_69.应当怎样正确理解和执行国际司法协助的原则?(分数:3.00)_七、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2,分数:9.00)70.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林某故意伤害罪案后,认定林某虽有伤害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故做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决。宣判后,被告人林某不上诉,检察院也不抗诉。但公安机关得知审理结果后,认为不妥,认为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故不同意释放在押的被告人林某,并要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在上诉期限内,没有提出抗诉。 问题:上述公、检、法三机关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数:5.00)_71.陈某生于 1985年 4月 5日,2002 年
19、年 4月 15日,陈某手持水果刀,在一僻静处,对一中年妇女实施了抢劫,抢得现金、手表、金项链等价值 2千余元,并造成该妇女轻伤。2002 年 11月 22日,陈某因涉嫌抢劫罪被逮捕。2003 年 4月 17日,某基层法院开庭公开审理此案,以陈某构成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开庭审理时,被告人陈某由于找不到辩护人,所以只得自行辩护。陈某还曾向法庭提出要求,在法庭审理此案时,通知他的父亲到场。法庭当时因找不到他的父亲,所以没有送达通知。宣判后,被告人陈某不服,并以自己犯罪时尚未成年,不应公开审理,以及未通知他的父亲到场和没有为他指定辩护人为由,提出上诉。 问题:被告人陈某提出的上诉理由是否正确?为
20、什么?(分数:4.00)_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2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29.00)1.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的要求。_ A.辩护人 B.当事人 C.诉讼参与人 D.司法机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进行刑事诉讼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或基本行为规范。答案为 D。2.我国刑事诉讼法最基本的内容是_ A.刑事诉讼的法理依据 B.刑事诉讼规则 C.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D.刑事诉讼人的权利和义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2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最基本的内容,是我们自己的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答案为 C。3.人民检察院专门行使_ A.裁判权 B.有罪免刑决定权 C.法律监督权 D.交付执行刑罚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检察权是对法律的执行与遵守进行专门监督的权力。检察权包括有侦查权。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的表现,主要是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的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以及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等。检察权只能由人民检察院行使。答案为 C。4.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的部门是_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队保卫部门(分数:1.00)
22、A.B.C.D. 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225条规定,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答案为 D。5.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行使侦查权的部门是_ A.公安机关 B.监狱 C.监察机关 D.武警部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办理刑事案件,适用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答案为 B。6.下列有关侦查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 A.侦查权由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专门行使 B.是指搜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和采用强制措施的权力 C.是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 D.只能由检察院专门行使(分数:1.
23、00)A.B. C.D.解析:解析 侦查权是搜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和采用强制性措施的权力。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除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外,还有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审判权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答案为 B。7.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的机关是_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监察机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3条第 1款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答案为A。8.单位负责人擅自将有挪用公款
24、嫌疑的会计张某隔离反省,这种作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_ A.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B.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刑事诉讼中实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原则,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熟悉法律、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专门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所以单位负责人无权将张某进行隔离反省。答案为 B。9.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三个相互联系的_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非必
25、要条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必要条件。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防止主观片面。答案为 C。10.我国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主体是_ A.人民法院、检察系统内部 B.大法官、大检察官 C.法官、检察官 D.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强调的是法院整体的独立而不是法官个人的独立;而检察院由于上、下级是领导与被领
26、导的关系,所以检察院的独立指的是整个检察系统的独立。答案为 A。11.下列关于无罪推定的说法错误的是_ A.无罪推定思想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于 1764年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明确提出来的 B.无罪推定原则被规定在法律上,一般都认为是从 1791年法国第一部宪法开始的 C.无罪推定是可以反驳、可以推翻的法律上的推定 D.实行无罪推定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免遭侵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无罪推定原则被规定在法律上,一般都认为是从 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开始的。该宣言第 9条规定:任何人在被宣判有罪之前都被推定为无罪。答案为 B。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
27、事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最重要的诉讼权利是_ A.委托代理权 B.上诉权 C.辩护权 D.控告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最重要的诉讼权利,他们享有的其他诉讼权利,都同辩护权密切相关。辩护权如果得不到保障,其他诉讼权利的行使,也不可能得到保障。答案为 C。13.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_ A.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B.辩护权可以依法委托辩护人帮助共同行使 C.对于不满 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D.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分数:1.0
28、0)A. B.C.D.解析:解析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义务。答案为 A。14.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就是要求_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所有规定进行刑事诉讼。 A.公安机关 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C.公、检、法专门机关 D.公、检、法机关和当事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就是要求公、检、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进行刑事诉讼的顺序、步骤、方式、方法等规定,进行刑事诉讼,不得违反
29、,否则就是违法。答案为 C。15.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该人民法院依法应当_ A.裁定终止审理 B.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C.退回检察院作不起诉处理 D.撤销案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本
30、题中发现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人民法院已经审理的应当终止审理。答案为 A。16.刑事诉讼中,下列应当终止诉讼的情形是_ A.被告人残废 B.被告人死亡 C.被告人行为构成犯罪,但可能被免予刑事责任 D.被告人有立功表现(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一般应终止诉讼。即使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足以证明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也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再继续追诉。答案为 B。17.在立案受理后诉讼过程中,发现具有不能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应当采取措施_ A.撤销案件 B.开庭审理 C.终止诉讼 D.免予起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对于在立案
31、后的诉讼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某种情形的案件,应当采取措施终止诉讼。采取什么措施终止诉讼,应视处于什么诉讼阶段而定。诉讼阶段不同,终止诉讼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答案为 C。18.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_ A.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B.做出不起诉决定 C.撤销案件 D.作为治安案件处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就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就不能追诉。在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侦查阶段撤销案件,就是撤销原来的立案决定和对犯罪嫌疑人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终止侦查程序。
32、答案为 C。19.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当作出的决定是_ A.撤销案件 B.退回公安机关 C.不起诉 D.终止审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如果发现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某种情形,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终止诉讼。答案为 C。20.在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则是_ A.依靠群众 B.法律监督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两审终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刑事诉讼活动始终离不开的两个方面,同其他
33、各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均有密切关系,而且在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答案为 C。21.刑事诉讼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_ A.依法行使职权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调查研究 D.群众路线(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依靠群众,实行群众路线,这是包括刑事诉讼在内的各项工作都应当实行的根本工作路线,根本工作方法。答案为 D。22.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应当_ A.当庭宣判 B.不公开宣判 C.定期宣判 D.公开宣判(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不公开审理,就是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不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不向社会公
34、开,不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但是必须明确,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判决,在宣告时也必须像宣告公开审理案件判决一样,公开进行。答案为 D。23.审判公开的内容中没有的是_ A.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 B.新闻记者可以自由录音、录像 C.向社会公开 D.合议庭评议案件公开(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审判公开的含义是: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判决的宣告,均公开进行。答案为 D。24.根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审判公开,不仅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
35、且_ A.对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 B.对所有公民都公开 C.对外国人一律公开 D.对外国人不公开(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院开庭审判案件,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均公开进行,不仅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向其他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答案为 A。25.下列案件中,可以公开审理的是_ A.猥亵、侮辱妇女案 B.国家工作人员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 C.15岁被告人周某投毒案,在当地反响巨大 D.未满 18周岁被告人李某故意伤害案(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52条的规定,只有下列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1)涉及国
36、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如强奸等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这类案件又分两种情况,即 14岁以上不满 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 岁以上不满 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规定一般也不公开审理,但是在对于未成年人有普遍教育意义、也适宜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可以公开审理。答案为 D。26.被告人某甲,15 岁时犯有抢劫罪,17 岁时又犯有盗窃罪,被捕后,至审判时某甲已满 18岁,本案应_ A.公开审理 B.一般不公开审理 C.可以公开审理 D.一律不公开审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对于刑事诉讼法第 152条规定的年龄,实践中是以审理
37、时被告人的年龄为准。所以在本案当中某甲在审判时已经年满 18周岁,所以应当公开审理。答案为 A。27.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是_ A.依法审判 B.审判公开 C.平等 D.两审终审(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审判公开是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实行审判公开可以使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因此,实行审判公开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答案为 B。28.下列有关我国两审终审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_ A.合法的上诉或抗诉是开始第二审程序必须具备的前提 B.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也需要经过二审才能算是终审 C.判处死刑的案件,凡应依法核准的,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
38、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 D.两审终审只适用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两审终审只适用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而不适用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答案为 B。29.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必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是_ A.各国驻华领事馆的外交代表 B.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外交代表 C.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 D.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是指:各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代表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等。答案为 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9,分数:9.00)30.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是_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检察院 D.人民法院 E.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分数:1.00)A. B. C. D.E. 解析:解析 侦查权是搜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和采用强制性措施的权力。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除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