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1956年 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D论十大关系(分数:2.00)A.B.C.D.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C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分数:2.00)A.B.C.D.3.20世纪 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
2、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邓子恢(分数:2.00)A.B.C.D.4.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团结批语团结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数:2.00)A.B.C.D.5.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团结批评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分数:2.00)A.B.C.D.6.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反偷工减料C反腐败、反贪污、反
3、官僚主义 D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分数:2.00)A.B.C.D.7.1956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分数:2.00)A.B.C.D.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对敌人实行专政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D加强法制建设(分数:2.00)A.B.C.D.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坚持无产阶级专
4、政下的继续革命(分数:2.00)A.B.C.D.1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的 B对抗性的 C可以转化的 D相一致的(分数:2.00)A.B.C.D.11.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数:2.00)A.B.C.D.12.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在野党(分数:2.00)A.B.C.D.13.1956年 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
5、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分数:2.00)A.B.C.D.14.在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历史课题是( )A建设社会主义 B消灭资本主义C巩固新民主主义 D进入共产主义(分数:2.00)A.B.C.D.15.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我国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
6、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邓子恢 D陈云(分数:2.00)A.B.C.D.16.在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最先提出“共同富裕”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陈云(分数:2.00)A.B.C.D.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17.建国后,毛泽东所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都是正确的。(分数:10.00)_1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发展生产力。(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19.简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分数:10.00)_20.简述为什么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
7、历史的必然?(分数:10.00)_21.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2.论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基本思想。(分数:10.00)_23.论述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分数:10.00)_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1956年 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8、词D论十大关系(分数:2.00)A.B.C.D. 解析: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C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分数:2.00)A. B.C.D.解析:3.20世纪 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邓子恢(分数:2.00)A.B.C. D.解析:4.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团结批语团结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数:2.0
9、0)A.B. C.D.解析:5.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团结批评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分数:2.00)A.B. C.D.解析:6.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反偷工减料C反腐败、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D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分数:2.00)A. B.C.D.解析:7.1956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分数:2.00)A.
10、B.C. D.解析: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对敌人实行专政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D加强法制建设(分数:2.00)A.B. C.D.解析: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分数:2.00)A.B.C. D.解析:1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的 B对抗性的 C可以转化的 D相一致的(分数:2.00)A. B.C.D.解析:11.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
11、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数:2.00)A.B. C.D.解析:12.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在野党(分数:2.00)A.B. C.D.解析:13.1956年 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
12、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分数:2.00)A.B. C.D.解析:14.在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历史课题是( )A建设社会主义 B消灭资本主义C巩固新民主主义 D进入共产主义(分数:2.00)A. B.C.D.解析:15.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我国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邓子恢 D陈云(分数:2.00)A.B.C. D.解析:16.在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最先提出“共同富裕”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13、 D陈云(分数:2.00)A. B.C.D.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17.建国后,毛泽东所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都是正确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理由:(1)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当时,主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国防和外交等方面有价值的观点。(2)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曲折和失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众多的,最根本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认识
14、清楚。(3)尽管毛泽东这些探索是有局限性的,但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渊源。)解析:1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发展生产力。(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理由:(1)此观点混淆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2)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为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新民主革命时期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人民内部的矛盾更为突出,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它们的性质和解决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因此,必须看到,敌我矛盾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而人
15、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属于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3)发展生产力是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任务,属于我国社会的经济生活主题。认为我国国内阶级对抗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确认阶级矛盾已经不是国内主要矛盾,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是整个八大路线的基础和核心。)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19.简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第一,它标志着
16、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中间出现一些曲折和失误,但始终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第二,它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第三,它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为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材料。)解析:20.简述为什么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分数:10.00)_正确答案:(政治上。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政治前提。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和基本上肃清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完成了土地改革;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国民经济也得到恢复。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在政权建设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外部帝国主义的封锁被冲破,内部镇压了反革命的猖狂活动,还在经济领域中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使国家政权进一步巩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主要障碍基本扫清。思想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中国
18、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初步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条件也成熟了。客观上,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或民族矛盾,而是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移,客观上要求向社会主义转变。)解析:21.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分数:10.00)_正确答案:(1957 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解决的
19、方法是用民主和教育的方法;另一类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解决的方法是专政的方法。)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2.论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基本思想。(分数:10.00)_正确答案:(1957 年 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适应是主要的,不适应是次要的,它们之间很不完善;其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解决这些矛盾
20、,无需推翻整个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得到解决。(2)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用民主和教育的方法;另一类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解决的方法是专政的方法。毛泽东还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如“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解析:23.论述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分数:
21、10.00)_正确答案:(1)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立足点和基本点。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建国初期的国情为“一穷二白”,认为中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基本国情。(2)在经济上,提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毛泽东认为,以原苏联为鉴,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经济管理体制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初步尝试。还有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3)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强调加强对国家工作监督的重要性;建立和健全法制的思想。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共六条。(4)在文化建设上,有“向科学进军”的思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视教育和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待古今外文化成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5)在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毛泽东指出了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此外还有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