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是_ A.报告 B.通报 C.请示 D.批复(分数:2.00)A.B.C.D.2.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中,不包括_ A.布告 B.公告 C.通告 D.报告(分数:2.00)A.B.C.D.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被列为正式公文文种、基本上代替了“呈”的是_ A.报告 B.请示 C.函 D.批复(分数:2.00)A.B.C.D.4.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_ A.通知 B.报告 C.决定 D.通告(分数
2、:2.00)A.B.C.D.5.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属于_ A.陈述性公文 B.请示性公文 C.建议性公文 D.问复性公文(分数:2.00)A.B.C.D.6.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_ A.1957 年 B.1981 年 C.1987 年 D.1993 年(分数:2.00)A.B.C.D.7.报告的主要特点包括_ A.单一性 B.有主见 C.政策性 D.重议论(分数:2.00)A.B.C.D.8.报告的主要任务是_ A.陈述工作情况 B.汇报调查材料 C.多提意见和建议 D.进行自我评估(分数:2.00)A.B.C.D.9.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_
3、A.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 B.报告内容的结构 C.报告篇幅的长短 D.报告的发文意图(分数:2.00)A.B.C.D.10.呈转性报告的重点是_ A.汇报工作情况 B.陈述调查事实 C.提出意见和建议 D.进行自我评估(分数:2.00)A.B.C.D.11.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_ A.综合报告 B.专题报告 C.调查报告 D.情况报告(分数:2.00)A.B.C.D.12.2000 年发布的办法删去了原“报告”适用范围中的_ A.汇报工作 B.反映情况 C.提出意见或建议 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分数:2.00)A.B.C.D.13.下列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是_ A.函 B.请示
4、 C.会议纪要 D.指示(分数:2.00)A.B.C.D.14.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应当使用_ A.指挥性公文 B.知照性公文 C.报请性公文 D.记录性公文(分数:2.00)A.B.C.D.15.首次把“请示”列为正式公文文种的是_ A.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 B.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 C.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D.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分数:2.00)A.B.C.D.16.请示的内容应当具有_ A.综合性 B.单一性 C.实用性 D.可行性(分数:2.00)A.B.C.D.17.写“请示”应当_ A.集中写几件事 B.边干边请示 C.一文一事 D.先干后请示(分数
5、:2.00)A.B.C.D.18.请求批准类的请示内容重点是_ A.说明办这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说明当前的困难性 C.提出意见或建议 D.说明办这件事的前景(分数:2.00)A.B.C.D.19.请示在写作中,无论是请求批准还是帮助,都要先写_ A.困难 B.谦语 C.要求 D.理由(分数:2.00)A.B.C.D.20.请示公文的标题出现的形式一般是_ A.发文单位加文种 B.事由加文种 C.单用文种名称 D.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分数:2.00)A.B.C.D.21.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由_ A.抄送机关负责答复 B.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C.抄送机关和主送机关协商答复
6、D.既可由主送机关答复也可由抄送机关答复(分数:2.00)A.B.C.D.22.某市财政局就港务局所问关于“速遣费”收入应否征收工商税问题的答复,应使用的文件是_ A.批复 B.指示 C.函 D.决定(分数:2.00)A.B.C.D.23.批复的文种性质是_ A.商洽性 B.陈述性 C.指示性 D.宣传性(分数:2.00)A.B.C.D.24.“批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 1948 年 11 月 18 日华北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的_ A.公文程式令 B.办事通则 C.公文处理暂行通则 D.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分数:2.00)A.B.C.D.25.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应当使用_ A.批转
7、B.批复 C.批示 D.通知(分数:2.00)A.B.C.D.26.“批复”仅限于答复_ A.“计划” B.“请示” C.“申请” D.“报告”(分数:2.00)A.B.C.D.27.指示性批复的作用相当于指示,关于表态性批复,不同意时一般_ A.略说理由 B.提出建议 C.提出意见 D.发出指示(分数:2.00)A.B.C.D.28.“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_ A.说明性 B.可行性 C.针对性 D.政策性(分数:2.00)A.B.C.D.29.批复写作的注意事项不包括_ A.要先批复后回应 B.态度要鲜明 C.措辞要明确 D.要及时批复(分数:2.00)A.B.C.D.30.批复正文
8、的开头,一定要表示_ A.来文已收到 B.是否同意请示 C.下级机关名称 D.指示(分数:2.00)A.B.C.D.31.函的文种性质是_ A.交往性 B.教育性 C.议论性 D.命令性(分数:2.00)A.B.C.D.32.下列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是_ A.函 B.公报 C.会议纪要 D.请示(分数:2.00)A.B.C.D.33.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_ A.函 B.请示 C.报告 D.建议(分数:2.00)A.B.C.D.34.把“公函”和“便函”合称为“函”一直沿用至今始自_ A.1959 年以后有关规定 B.1958 年以后有关规定 C.1956 年以后有关规定 D.19
9、57 年以后有关规定(分数:2.00)A.B.C.D.35.上下级机关之间一些一般性、事务性的询问和答复,可以用_ A.指示 B.意见 C.批复 D.函(分数:2.00)A.B.C.D.36.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用_ A.请准函 B.询问函 C.知照函 D.商洽函(分数:2.00)A.B.C.D.37.函的写作注意事项不包括_ A.一事一函 B.直陈其事 C.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D.严格遵循上对下的隶属关系(分数:2.00)A.B.C.D.38.函的正文,一般包括缘由、事项和_ A.号召 B.结语 C.期望要求 D.执行要求(分数:2.00)A.B.C.D.39.1987 年国务院办
10、公厅发布的把会议纪要列为正式公文文种的文件是_ A.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B.办事通知 C.公文程式令 D.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分数:2.00)A.B.C.D.40.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公文,称为_ A.会议纪要 B.会议记录 C.大事记 D.意见(分数:2.00)A.B.C.D.41.在以下文种中,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是_ A.条例 B.命令(令) C.议案 D.会议纪要(分数:2.00)A.B.C.D.42.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不包括_ A.单一性 B.纪要性 C.约束性 D.知照性(分数:2.00)A.B.C.D.43.决议性会议纪要是所有的会议纪要
11、中最常见的,它对今后工作具有_ A.指导意义 B.约束力 C.知照性 D.通告作用(分数:2.00)A.B.C.D.44.甲、乙两省领导召开协商会议,决定今后甲省长期向乙省供应农副产品,乙省长期向甲省供应能源产品。这种会议纪要属于_ A.研讨性会议纪要 B.决议性会议纪要 C.协议性会议纪要 D.历史性会议纪要(分数:2.00)A.B.C.D.45.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议纪要写作的错误认识是_ A.一般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算定稿 B.标题最常用的形式为“会议名称加文种” C.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 D.必须与会人员都同意才可签发(分数:2.00)A.B.C.D.46.会议纪要中对会
12、议内容的写法主要有综合归纳法和_ A.夹叙夹议法 B.分类说明法 C.分项列举法 D.分析说明法(分数:2.00)A.B.C.D.47.撰写会议纪要的是_ A.主持人 B.出席者 C.会议主持机关 D.上级领导机关(分数:2.00)A.B.C.D.48.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_ A.发文机关加会议名称加文种 B.会议名称加文种 C.发文机关加文种 D.只写文种(分数:2.00)A.B.C.D.49.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属于_ A.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 B.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 C.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D.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条例(分数:2.00)A.B.C.D.50.将条例首
13、次定为行政法规名称是在_ A.1981 年 B.1987 年 C.1993 年 D.2000 年(分数:2.00)A.B.C.D.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是_ A.报告 B.通报 C.请示 D.批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答案为 A。2.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中,不包括_ A.布告 B.公告 C.通告 D.报告(分数:2.00)A.B.C.D. 解析:
14、解析 民国时期历次公布的公文程式中,没有“报告”这一文种。答案为 D。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被列为正式公文文种、基本上代替了“呈”的是_ A.报告 B.请示 C.函 D.批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报告被列为正式的公文文种,它基本上代替了“呈”。答案为 A。4.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_ A.通知 B.报告 C.决定 D.通告(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从内容性质看,报告属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是上行文。答案为 B。5.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属于_ A.陈述性公文 B.请示性公文 C.建议性公文
15、D.问复性公文(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答案为 A。6.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_ A.1957 年 B.1981 年 C.1987 年 D.1993 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1957 年 10 月 3 日下发的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把“报告”和“请示”分开为两个文种。该文件规定:报告是下级对上级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的陈述性的文书。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请求性的文书。答案为 A。7.报告的主要特点包括_ A.单一性 B.有主见 C.政策性 D.重
16、议论(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报告的特点,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请考生进行理解性的掌握。答案为 B。8.报告的主要任务是_ A.陈述工作情况 B.汇报调查材料 C.多提意见和建议 D.进行自我评估(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如实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当然,不同性质的报告陈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综合报告侧重于陈述总体情况,而专项报告则侧重于陈述具体情况。答案为 A。9.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_ A.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 B.报告内容的结构 C.报告篇幅的长短 D.报告的发文意图(分
17、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要点是报告的类型,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进行记忆性的掌握。答案为A。10.呈转性报告的重点是_ A.汇报工作情况 B.陈述调查事实 C.提出意见和建议 D.进行自我评估(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呈转性报告常常是既汇报工作,又对今后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而其报告的重点是对今后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答案为 C。11.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_ A.综合报告 B.专题报告 C.调查报告 D.情况报告(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按照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综合报告多
18、属例行报告,即每隔一定时间,如一季、半年、一年,下级必须将工作情况全面向上级汇报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就属于综合报告。答案为 A。12.2000 年发布的办法删去了原“报告”适用范围中的_ A.汇报工作 B.反映情况 C.提出意见或建议 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新发布的办法由于增加了“意见”这一文种而将原“报告”适用范围中的“提出意见或建议”这一项删去了。因此,今后在机关行文中,如有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或处理办法的,还是用“意见”行文为好。答案为 C。13.下列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是_ A.函 B.请示 C.会议纪要 D.指示(分数:2.00)A.B. C.
19、D.解析:解析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答案为 B。14.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应当使用_ A.指挥性公文 B.知照性公文 C.报请性公文 D.记录性公文(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题干所述即属于请示,在性质上属于报请性公文。答案为 C。15.首次把“请示”列为正式公文文种的是_ A.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 B.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 C.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D.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于 1938 年发布的
20、第 4 号指示信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首次把“请示”列为正式公文文种,规定:“请求上级答复问题时用之。”答案为 B。16.请示的内容应当具有_ A.综合性 B.单一性 C.实用性 D.可行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不能在一公文中同时请示两件以上的事情。这主要是为了便于上级处理,避免产生混淆或延误。这体现了请示单一性的特点。答案为 B。17.写“请示”应当_ A.集中写几件事 B.边干边请示 C.一文一事 D.先干后请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份公文中同时请示两件以上的事情。这主要是为
21、了便于上级处理,避免产生混淆或延误。答案为 C。18.请求批准类的请示内容重点是_ A.说明办这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说明当前的困难性 C.提出意见或建议 D.说明办这件事的前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请求批准类的请示内容的重点是说明办这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的是希望上级同意办这件事。比如重大项目立项、大型涉外活动、机构变革、重要人事任免等等这些事项的请示都是属于请求批准类的请示。答案为 A。19.请示在写作中,无论是请求批准还是帮助,都要先写_ A.困难 B.谦语 C.要求 D.理由(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无论请求上级批准还是帮助,都要先
22、写理由。提要求而不说理由,属于“无理要求”,不可能得到上级的认可。答案为 D。20.请示公文的标题出现的形式一般是_ A.发文单位加文种 B.事由加文种 C.单用文种名称 D.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请示的标题一般用“事由加文种”的形式,不能只写“请示”二字。答案为 B。21.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由_ A.抄送机关负责答复 B.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C.抄送机关和主送机关协商答复 D.既可由主送机关答复也可由抄送机关答复(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
23、责答复。答案为 B。22.某市财政局就港务局所问关于“速遣费”收入应否征收工商税问题的答复,应使用的文件是_ A.批复 B.指示 C.函 D.决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条例规定:“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本题中正是财政局对港务局关于“速遣费”收入应否征收工商税的问题进行答复的行为,应该使用的文件是批复。答案为 A。23.批复的文种性质是_ A.商洽性 B.陈述性 C.指示性 D.宣传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批复的定义,可知其性质为指示性公文。答案为
24、 C。24.“批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 1948 年 11 月 18 日华北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的_ A.公文程式令 B.办事通则 C.公文处理暂行通则 D.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即为批复。在历代中并没有“批复”这一名称,“批复”最早见于 1948 年 11 月 18 日华北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的办事通则。答案为 B。25.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应当使用_ A.批转 B.批复 C.批示 D.通知(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答案为 B。26.“批复”仅限于
25、答复_ A.“计划” B.“请示” C.“申请” D.“报告”(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57 年以后,“报告”和“请示”,明确分工,“报告”不需要答复,“批复”仅限于答复“请示”。答案为 B。27.指示性批复的作用相当于指示,关于表态性批复,不同意时一般_ A.略说理由 B.提出建议 C.提出意见 D.发出指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批复类型中的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求批准类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同意的不必再说理由,不同意的一般要略说理由,使下级知道不同意的原因。答案为 A。28.“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_ A.说明性 B.可行性 C
26、.针对性 D.政策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批复的针对性是指批复要针对“请示”这一文种,针对请示的机关,针对请示的问题进行答复。批复是针对性最强的文种,一定要有请示才答复。答案为 C。29.批复写作的注意事项不包括_ A.要先批复后回应 B.态度要鲜明 C.措辞要明确 D.要及时批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批复写作需要注意三点:(1)要先回应后批复。(2)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3)要及时批复。答案为 A。30.批复正文的开头,一定要表示_ A.来文已收到 B.是否同意请示 C.下级机关名称 D.指示(分数:2.00)A. B.C.D.解析:解
27、析 批复是针对请示写的,所以批复正文的开头,一定要表示来文已经收到。答案为 A。31.函的文种性质是_ A.交往性 B.教育性 C.议论性 D.命令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函是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答案为 A。32.下列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是_ A.函 B.公报 C.会议纪要 D.请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函就是书信,机关与机关之间,机关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事情交流或商洽,都可以用书信。函是平行文。答案为 A。33.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_ A.函 B.请示 C.报告 D.建议(分数:2.00)A. B.C.
28、D.解析:解析 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答案为 A。34.把“公函”和“便函”合称为“函”一直沿用至今始自_ A.1959 年以后有关规定 B.1958 年以后有关规定 C.1956 年以后有关规定 D.1957 年以后有关规定(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1957 年以后有关规定,均把“公函”和“便函”合称为“函”,一直沿用至今。答案为D。35.上下级机关之间一些一般性、事务性的询问和答复,可以用_ A.指示 B.意见 C.批复 D.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函虽然主要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
29、间的交往,但有时也可用于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比如一些一般性、事务性的询问和答复,就不一定用请示和批复,而可以用函。答案为 D。36.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用_ A.请准函 B.询问函 C.知照函 D.商洽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商洽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如商量业务培训、人员调动、信息交流、物质供应等等。答案为 D。37.函的写作注意事项不包括_ A.一事一函 B.直陈其事 C.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D.严格遵循上对下的隶属关系(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要点是函的写作。属于需要综合应用的内容,请考生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学习掌握
30、。答案为 D。38.函的正文,一般包括缘由、事项和_ A.号召 B.结语 C.期望要求 D.执行要求(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函的正文,一般由缘由、事项、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答案为 B。39.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把会议纪要列为正式公文文种的文件是_ A.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B.办事通知 C.公文程式令 D.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会议纪要作为公文文种,民国时期未见。一直到 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才把会议纪要定为正式公文文种。答案为 D。40.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公文,
31、称为_ A.会议纪要 B.会议记录 C.大事记 D.意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答案为 A。41.在以下文种中,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是_ A.条例 B.命令(令) C.议案 D.会议纪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条例在党的机关系统,可以作为正式公文行文;在行政系统,不能单独行文,只能以“令”、“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一般不单独使用“命令(令)”这一
32、种。故可排除 A、B 两项。议案不适用党的机关,故排除 C 项。只有会议纪要是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答案为 D。42.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不包括_ A.单一性 B.纪要性 C.约束性 D.知照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有三个:(1)纪要性。(2)约束性。(3)知照性。答案为 A。43.决议性会议纪要是所有的会议纪要中最常见的,它对今后工作具有_ A.指导意义 B.约束力 C.知照性 D.通告作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决议性会议纪要一般是运用于有一定权力的机构在召开研究工作的会议时,记载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议决事项。
33、它可以作为传达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答案为 A。44.甲、乙两省领导召开协商会议,决定今后甲省长期向乙省供应农副产品,乙省长期向甲省供应能源产品。这种会议纪要属于_ A.研讨性会议纪要 B.决议性会议纪要 C.协议性会议纪要 D.历史性会议纪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协议性会议纪要主要是运用于由代表不同方面的不同机构在联合召开商讨共同关心问题的会议时,记载各方取得的一致意见,以便对各方今后的工作具有约束力。本题中的例子正是协议性会议纪要适于运用的情况。答案为 C。45.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议纪要写作的错误认识是_ A.一般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经主管领导人签
34、字同意才算定稿 B.标题最常用的形式为“会议名称加文种” C.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 D.必须与会人员都同意才可签发(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会议纪要的写作。会议纪要一般是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的,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算定稿。A 项正确;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会议名称加文种”,B 项正确;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C 项正确;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其签发并不需要所有与会人员同意。D 项错误。答案为 D。46.会议纪要中对会议内容的写法主要有综合归纳法和_ A.夹叙夹议法 B.分类说明法 C.分项列举法 D.分析说明法(分数:2.
35、00)A.B.C. D.解析:解析 会议内容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介绍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主要事项。这部分的写法很灵活,比较常见的是综合归纳和分项列举两种写法。答案为 C。47.撰写会议纪要的是_ A.主持人 B.出席者 C.会议主持机关 D.上级领导机关(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可以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以只在正文中写出主持机关,不另外署名。答案为 C。48.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_ A.发文机关加会议名称加文种 B.会议名称加文种 C.发文机关加文种 D.只写文种(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会议名称加文种”是会
36、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但中间可省去“会议”二字,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不必写成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纪要。也有的会议纪要,多半是研讨性会议纪要,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答案为 B。49.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属于_ A.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 B.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 C.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D.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条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96 年 5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将“条例”列为正式的党的机关公文文种,并且规定:“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答案为 B。50.将条例首次定为行政法规名称是在_ A.1981 年 B.1987 年 C.1993 年 D.2000 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87 年 4 月 21 日,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一文中将“条例”首次定为行政法规的名称。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