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公众心理与行为(三)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2522       资源大小:7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公众心理与行为(三)及答案解析.doc

    1、公共关系学-公众心理与行为(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列属于社会热点的有_ A.出国热 B.经商热 C.气功热 D.文凭热 E.股票热(分数:2.00)A.B.C.D.E.2.现代传播媒介主要包括_ A.广播 B.电视 C.卫星通信 D.光电通信 E.传真技术(分数:2.00)A.B.C.D.E.3.按照人口结构,可以将舆论主体划分的类别有_ A.性别 B.文化水平 C.年龄和职业 D.经济状况 E.种族和民族(分数:2.00)A.B.C.D.E.4.下列符合“意见”的含义的有_ A.对特点事物的观点

    2、B.普遍接受的观念 C.专家们的想法 D.弱于知识、强于印象的信念 E.专家们的劝告(分数:2.00)A.B.C.D.E.5.美国舆论学者艾尔贝格认为任何一种意见,都包含了以下哪几种成分?_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理智成分 E.价值成分(分数:2.00)A.B.C.D.E.6.意见的认识成分主要包括_ A.事实陈述 B.价值评价 C.思维观点 D.信念 E.信仰(分数:2.00)A.B.C.D.E.7.意见的意志成分主要包括_ A.理想 B.动机 C.意图 D.要求 E.愿望(分数:2.00)A.B.C.D.E.8.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决定因素有_ A.团体方面 B.个人

    3、方面 C.问题本身 D.外来压力 E.外来影响(分数:2.00)A.B.C.D.E.9.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团体中的个人不易从众?_ A.重视人际关系 B.重视组织原则 C.情绪稳定 D.整体观念不强 E.在团体中的地位高(分数:2.00)A.B.C.D.E.10.布林认为,心理抗拒的强弱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_ A.对自由的期望 B.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C.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D.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E.逆反心理(分数:2.00)A.B.C.D.E.二、B简答题/B(总题数:14,分数:42.00)11.简述知觉的被动选择性发生的神经机制。(分数:3.00)_12.简述知觉的主动选择性发生的神经

    4、机制。(分数:3.00)_13.简述需要的五个层次。(分数:3.00)_14.人的五种需要是如何排列的?(分数:3.00)_15.简述流行的涵义。(分数:3.00)_16.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数:3.00)_17.如何及时制止流言的产生与传播?(分数:3.00)_18.简述对付流言的方法。(分数:3.00)_19.简述舆论的特征。(分数:3.00)_20.简述舆论主体的特点。(分数:3.00)_21.简述舆论对社会的监督内容。(分数:3.00)_22.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分数:3.00)_23.团体与组织的差别是什么?(分数:3.00)_24.简述从众行为的主客观原因。(

    5、分数:3.00)_三、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16.00)25.试分析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数:4.00)_26.试述舆论的主要作用。(分数:4.00)_27.试述团体方面是如何决定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分数:4.00)_28.试述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止公众的逆反心理?(分数:4.00)_四、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22.00)29. 丑陋玩具风靡全美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有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儿童在玩一只肮脏并且异常丑陋的昆虫而爱不释手。布希耐突发异想: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于是,他让自己的公司研制一套“丑

    6、陋玩具”,并迅速推向市场。结果一炮打响,“丑陋玩具”给艾士隆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并使同行们也受到了启发,于是“丑陋玩具”接踵而来。如“疯球”,就是在一串小球上面,印上许多丑陋不堪的面孔。又如橡皮做的“粗鲁陋夫”,长着枯黄的头发、绿色的皮肤和一双鼓胀且带血丝的眼睛,眨眼时又发出非常难听的声音。这些丑陋玩具的售价虽然超过正常玩具,却一直畅销不衰,而且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行销“丑陋玩具”的热潮。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分数:22.00)_公共关系学-公众心理与行为(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

    7、列属于社会热点的有_ A.出国热 B.经商热 C.气功热 D.文凭热 E.股票热(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社会热点”是近年来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语汇,题中五个选项均属于热会热点。2.现代传播媒介主要包括_ A.广播 B.电视 C.卫星通信 D.光电通信 E.传真技术(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现代传播媒介为在大范围内调动和组织公众提供了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现代传播媒介谈论同一个人物、关注同一个事件。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光电通信、传真技术等都属于现代传播媒介。3.按照人口结构,可以将舆论主体划分的类别有_ A.性别

    8、 B.文化水平 C.年龄和职业 D.经济状况 E.种族和民族(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舆论主体虽然表面看来各个散在、自我独存,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分析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按照人口结构可分解为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水平、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等类别。4.下列符合“意见”的含义的有_ A.对特点事物的观点 B.普遍接受的观念 C.专家们的想法 D.弱于知识、强于印象的信念 E.专家们的劝告(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意见有很多含义,例如:“对特点事物的观点、判断或评价”,“弱于知识、强于印象的信

    9、念”,“被作为确实的东西广泛流行、普遍接受的观念”以及“专家们的想法、判断和劝告”等。5.美国舆论学者艾尔贝格认为任何一种意见,都包含了以下哪几种成分?_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理智成分 E.价值成分(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美国舆论学者艾尔贝格分析了意见与态度的关系,认为意见包含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6.意见的认识成分主要包括_ A.事实陈述 B.价值评价 C.思维观点 D.信念 E.信仰(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美国舆论学者艾尔贝格认为,任何意见都包含认识、情感和意志三种成分。其中认识

    10、成分包括事实陈述、价值评价、思维观点、信仰和信念等。7.意见的意志成分主要包括_ A.理想 B.动机 C.意图 D.要求 E.愿望(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解析 意志成分是意见的三种成分之一,它通常包括动机、意图、愿望、要求等,统称为意向。8.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决定因素有_ A.团体方面 B.个人方面 C.问题本身 D.外来压力 E.外来影响(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从众心理的考查,属于理解性内容。决定团体成员是否从众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团体方面;(2)个人方面;(3)问题本身。另外对这三方面因素具体包括的内容,考生也要注意理

    11、解掌握。9.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团体中的个人不易从众?_ A.重视人际关系 B.重视组织原则 C.情绪稳定 D.整体观念不强 E.在团体中的地位高(分数:2.00)A.B.C. D. E. 解析:解析 决定成员是否从众有三方面因素。其中个人因素方面有五点可以判断不易从众:(1)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比别人高。(2)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较高。(3)个人的情绪是稳定的。(4)不重视人际关系的人。(5)个人整体观念不强,不重视组织原则。10.布林认为,心理抗拒的强弱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_ A.对自由的期望 B.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C.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D.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E.逆反心理(分数:2.00)A

    12、. B. C. D. E.解析:解析 决定心理抗拒的强弱的因素主要包括:(1)对自由的期望;(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二、B简答题/B(总题数:14,分数:42.00)11.简述知觉的被动选择性发生的神经机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客观事物本身易于在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较强的兴奋过程或易于使大脑把感觉中枢相关的兴奋点组合成整体性的兴奋过程。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及对象的组合影响着知觉的被动选择性。)解析:12.简述知觉的主动选择性发生的神经机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主体脑中对有关事物特别敏感,易于在感觉中枢

    13、引起较强的兴奋过程。)解析:13.简述需要的五个层次。(分数:3.00)_正确答案:(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为了维持其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的基础。 (2)安全需要。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之后,他就想满足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当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后,社交的需要便占据主导地位。 (4)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开始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以后,他通常不只是满足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且要产生自尊的需要。即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和才干给予承认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

    14、现的需要就是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它是一种“希望能成就他独特性的自我的欲望,希望能成就其本人所希望成就的欲望”。)解析:14.人的五种需要是如何排列的?(分数:3.00)_正确答案:(对于一般人来说,人的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社交的需要为中间层次,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这是基础,然后才能逐级上升。这个层次顺序并非很“刻板”,而是有许多例外的,人们对需要的追求不同。当一个人

    15、同时面临多种需要时,“优势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人的行为。)解析:15.简述流行的涵义。(分数:3.00)_正确答案:(1)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随从和追求,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2)流行是有相当多的人去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3)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若长时间持续,就会转化为人们的习惯,成为社会传统。)解析:16.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数:3.00)_正确答案:(1)从众与模仿; (2)求新欲望; (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解析:17.如何及时制止流言的产生与传播?(分数:3.00)_正确答案:(1)建立流

    16、言研究机构。 (2)及时制止各类流言。通过调查访问,向人们提供确切的消息,就可以彻底制止流言的流传。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及时制止流言。)解析:18.简述对付流言的方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1)提高新闻媒介的可信度,让人们藉新闻媒介获取完全正确的情报。 (2)使人们对领袖人物具有信任感。 (3)为了消灭模糊的真空状态,要尽可能多而快地传达可信的情报。 (4)马上掌握可信的情报并作出权威的解释,以迅速而简便地否定流言。 (5)要防止人们的生活情境过于寂寞和单调,这些是最易导致流言、传闻出现和传播的心理条件。 (6)要慎重展开宣传活动,以便揭露流言的有害影响及制造、传播流言的

    17、人的不良动机。)解析:19.简述舆论的特征。(分数:3.00)_正确答案:(1)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与支持的;反之,若社会上某种意见,即使有人大力宣传和提倡,但未能取得公众的赞成与支持,那么这种意见还不能称之为舆论。 (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3)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 (4)舆论是有效的。 (5)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就会以政府的公告、宣言、政策等形式出现。舆论是广大民众的呼声。)解析:20.简述舆论主体的特点。(分数:3.00)_正确答案:(1)有共同话题。 (2)参与议论过程。 (3)自发性与松散性。 (4)有一定的层序性。)解析

    18、:21.简述舆论对社会的监督内容。(分数:3.00)_正确答案:(舆论对社会的监督内容是多方面的。从外延上看,大至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小至每个人的个人行为;从内涵上看,上至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下至社会的某一具体事件;从具体问题来看,有决策方面的监督、工作方面的监督、法律方面的监督、道德方面的监督、理论方面的监督等。)解析:22.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分数:3.00)_正确答案:(1)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成就感很强的人,在工作、目标的追求上,“求成功”的心理超过“怕失败”的心理。成就感弱的人,“怕失败”的心理超过“求成功”的心理。 (2)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一个能够不

    19、断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他的向往水平就高;一个追求某种目标经常遭受挫折的人,他对这一目标的向往水平就会降低。 (3)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家庭、亲朋、同事、社会风气及团体气氛都对人的向往水平产生影响。一个充满生气的集体,其成员的向往水平就较高。 (4)对目标的接近程度。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提高人的向往水平。)解析:23.团体与组织的差别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团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的,并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团体和组织是有差别的,但差别不在于规模的大小。组织强调的是一定的职权分工和合作,而团体强调心

    20、理上的联系和作用。从团体的作用来看,它强调各成员的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各成员间在行动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有明显的认同感。)解析:24.简述从众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分数:3.00)_正确答案:(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是不愿意被孤立。当个人的意见与众不同时,心理上就有一种紧张,有一种孤立的感觉,从而使个体产生不愿意标新立异,而愿意顺从多数人的倾向。从众行为的客观原因是外来的影响和压力。当团体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为了保持团体行动的一致,达成团体目标,使团体免遭分裂,团体确实会对有异议的成员施加影响和压力。这种影响和压力是逐渐施加的,它的形式和强度也是逐渐改变的。)解析:三、B论述题/

    21、B(总题数:4,分数:16.00)25.试分析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数:4.00)_正确答案:(1)从众与模仿。适应周围环境,保持心理平衡最简便而又可靠的方法,就是模仿社会上流行的东西。 (2)求新欲望。用不断变化的新面目满足人们的求新欲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有些人感到自己社会地位不高,希望改变现状,避免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与压抑。有意无意地向他人表现和主张自己与众不同,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与个性。 (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追随流行有年龄与性别的差异。)解析:26.试述舆论的主要作用。(分数:4.00)_正确答案:(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22、,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舆论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社会舆论对个人、社会群体乃至政府都能发生一定的制约与监督作用。舆论可以制约个人的行为。舆论既然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可以产生一种社会控制力量,使它对每个人具有一种压力作用,约束每个人的言论和行动。所以,正确的、健康的舆论能够团结公众,鼓舞公众,以阻止不道德的言论和行为在组织中发生。舆论对群体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舆论多半反映着公众的意见和要求,群体领导人如果忽视了社会舆论,会使群众产生反感及冷漠的心理。一般说来,正确舆论可以战胜不健康的舆论,它可以抑制群体中的歪风邪气,使正气抬头。 (2)舆论的鼓动作用。进步舆论往

    23、往可以成为社会运动的先导,只有舆论先行,才能发生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经过许多人对其评论、发表意见,造成舆论,便形成一种社会空气,即社会心理气氛。这种社会心理气氛包围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或是受着他人的心理影响或是对他人的心理发生影响,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从而使舆论所制造的社会心理气氛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行动。 (3)舆论的指导作用。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为意见领袖总是某方面的专家,熟悉他所介绍的对象,并且和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做法正是利用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24、正因为舆论有上述的作用,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尽量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宣传媒介作舆论宣传,使宣传内容反映群众的呼声,传达政府的希望和要求。)解析:27.试述团体方面是如何决定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分数:4.00)_正确答案:(1)团体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人越需要这个团体,则越愿意顺从。 (2)如果这个团体一贯是团结的,团体成员间的感情深厚,则容易顺从;反之,不容易顺从。 (3)如果这个团体的气氛是民主的,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则个人的不同意见容易坚持;如果是专横的,排斥异己,打击报复,则个人不同意见不易坚持。 (4)如果团体中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仅有一个不一致,

    25、则易于顺从;如果有其他人或一些人和他意见一致,则不容易顺从。 (5)如果团体的多数意见受到社会支持,个人意见不受社会支持,则容易从众;反之,则不容易。)解析:28.试述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止公众的逆反心理?(分数:4.00)_正确答案:(1)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宣传说服不当。如果宣传说服不当,要求人们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人们认为自己的自由行为被剥夺了,非但不会转变态度,反而适得其反。逆反心理形成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心与好胜心(自我显示)。公众对于某些表现过分的东西,往往会产生十分厌烦、厌恶的感觉,从而形成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抵触情绪下,为了证实和论证自己的判断力,便力求搜集相反的信息和资料,

    26、从相反的方面得到支持和论据,形成相反的认识和判断,并根据相反的判断采取相反的行动,从而表现出个人能力的与众不同。 (2)无论如何,逆反心理的产生会成为组织与其传播对象进行沟通的一种障碍。因此,要防止出现公众的逆反心理,公关工作人员就应当细心研究公众对“自由”的看法与认识,充分尊重和顺应他们的“自由”,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自由被“剥夺”。另外,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还要注意传播的信息量和刺激量要适度,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使传播对象产生厌烦情绪,同样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解析:四、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22.00)29. 丑陋玩具风靡全美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有一次在郊外散

    27、步,偶然看到几个儿童在玩一只肮脏并且异常丑陋的昆虫而爱不释手。布希耐突发异想: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于是,他让自己的公司研制一套“丑陋玩具”,并迅速推向市场。结果一炮打响,“丑陋玩具”给艾士隆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并使同行们也受到了启发,于是“丑陋玩具”接踵而来。如“疯球”,就是在一串小球上面,印上许多丑陋不堪的面孔。又如橡皮做的“粗鲁陋夫”,长着枯黄的头发、绿色的皮肤和一双鼓胀且带血丝的眼睛,眨眼时又发出非常难听的声音。这些丑陋玩具的售价虽然超过正常玩具,却一直畅销不衰,而且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行销“丑陋玩具”的热潮。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

    28、点这一案例。(分数:22.00)_正确答案:(1)研究公众对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以便使传播沟通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案例就是一个组织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关活动。 (2)求新欲望是人的一种基本欲望,就是想要从自己周围环境中寻求新刺激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是人们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之一。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3)布希耐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产生了“丑陋玩具”的创意,并使艾士隆公司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丑陋玩具”之所以风靡全球,关键就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两种心理需求。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也应该充分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选用适当的传播工具,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沟通的顺畅,从而使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更圆满。)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公众心理与行为(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