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是指_ A.共同语 B.方言 C.行话 D.土语(分数:1.00)A.B.C.D.2.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说明其口才水平已经达到了_ A.基本水平 B.初级水平 C.中级水平 D.高级水平(分数:1.00)A.B.C.D.3.双方或多方通过口头争辩的方式以阐明事理、区别真谬的言语交际活动是指_ A.交谈 B.演讲 C.辩说 D.描述(分数:1.00)A.B.C.D.4.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
2、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是_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分数:1.00)A.B.C.D.5.叙说的要求不包括_ A.头绪清楚 B.交代明白 C.详略得当 D.声音清晰(分数:1.00)A.B.C.D.6.说活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心态描述(分数:1.00)A.B.C.D.7.下列不属于描述的要求是_ A.目的要明确 B.自然贴切 C.突出特点 D.主题要鲜明(分数:1.00)A.B.C.D.8.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所作的描述是_ A.言辞描述 B.思维描述 C.心理描述 D.
3、人物描述(分数:1.00)A.B.C.D.9.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分数:1.00)A.B.C.D.10.运用对偶的最基本要求是_ A.形式内容统一 B.对仗严谨 C.注意不同的特点 D.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数:1.00)A.B.C.D.11.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或行为的发出者,这样的句子叫_ A.被动句 B.主动句 C.肯定句 D.否定句(分数:1.00)A.B.C.D.12.下列不属于运用省略表达手法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 A.省略不是苟简 B.省略的内容应该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
4、事实或道理 C.省略的部分不应该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 D.省略表意更加明确(分数:1.00)A.B.C.D.13.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是_ A.以刚克刚型 B.以刚克柔型 C.以柔克刚型 D.以柔克柔型(分数:1.00)A.B.C.D.14.在停连的类型中用于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多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的是_ A.并列性停连 B.强调性停连 C.判断性停连 D.转换性停连(分数:1.00)A.B.C.D.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_ A.交流 B.描述 C.演讲 D.交谈(分数:1.
5、00)A.B.C.D.16.下列不属于根据参与交谈的目的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方式是_ A.调查式交谈 B.主辅式交谈 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分数:1.00)A.B.C.D.17.在语用合作原则中要求所说的话没有歧义,不晦涩,不混乱是指_ A.关联准则 B.适量准则 C.真实准则 D.明白准则(分数:1.00)A.B.C.D.1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 A.魏际端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分数:1.00)A.B.C.D.19.下列不属于确定标题的标准是_ A.亲切 B.简洁 C.新颖 D.贴切(分数:1.00)A.B.C.D.20.作为上级处事原则中发挥口才作用的前提是_ A.要
6、甘作公仆 B.要实事求是 C.要言而有信 D.要知人善任(分数:1.00)A.B.C.D.21.上级对下级讲话,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维护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应当力求新鲜、生动,吸引公众的讲话口才是_ A.有的放矢,自然得体 B.不拘一格,引人入胜 C.简洁明快,循循善诱 D.令行禁止,威而不傲(分数:1.00)A.B.C.D.22.不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使用威胁的语言向下级发出要求改正错误的“最后通牒”的批评是_ A.笼统式批评 B.威胁式批评 C.片面式批词 D.质问式批评(分数:1.00)A.B.C.D.23.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但是瞻前顾后、多谋而不善断的上级是_ A.“竞争
7、取胜”型 B.“雄才大略”型 C.“优柔寡断”型 D.“刚愎自用”型(分数:1.00)A.B.C.D.24.在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用比较委婉的语气说明具体的要求的方式是_ A.请求式 B.提醒式 C.命令式 D.激将式(分数:1.00)A.B.C.D.25.提出“风格就是本人”的著名评论家是_ A.布封 B.马斯洛 C.塞尔 D.富兰克林(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是_ A.决策 B.调控 C.素质 D.水平 E.态度(分数:2.00)A.B.C.D.E.27.省略的表达手法相对于完整手法来说其优点是_ A.
8、简洁明快 B.言简意赅 C.重点突出 D.主次分明 E.直截了当(分数:2.00)A.B.C.D.E.28.选择使用批评方式中要掌握“火候”,就是要做到_ A.有理 B.有力 C.有节 D.有度 E.有据(分数:2.00)A.B.C.D.E.29.与上级讲话中的注意倾听应当做到_ A.做好记录 B.目光交流 C.深刻理解 D.请求解释 E.核实审定(分数:2.00)A.B.C.D.E.30.在即兴演讲中确定话题的技巧有_ A.从现场的情境中寻找话题 B.从现场的人和事找话题 C.从听众的心态上找话题 D.从前面的演讲中找话题 E.场外找话题(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
9、/B(总题数:5,分数:15.00)31.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分数:3.00)_32.理论论据(分数:3.00)_拟物_34.表情语(分数:3.00)_论证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37.简述运用借代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分数:6.00)_38.简述交谈结尾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39.简述赞颂对方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40.简述上级说服下级的口才的技法。(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1.试述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分数:10.00)_六、
10、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运用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的适宜原则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老王与朋友相见素爱开玩笑。一天,老王在一个朋友的葬礼上遇到了几十年没有见的朋友老李。见面就说:“老不死的,怎么还没死啊,下一个是不是就是你了?”老友闻之,脸色大变,闷闷不乐。结果,两人不欢而散。(分数:10.00)_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是指_ A.共同语 B.方言 C.行话 D.土语(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
11、语与标准口语。 解析 A 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B 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C 是指一般人不容易听懂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D 是指方言中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词。所以 A 正确。2.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说明其口才水平已经达到了_ A.基本水平 B.初级水平 C.中级水平 D.高级水平(分数:1.00)A.B.C. D.解析:3.双方或多方通过口头争辩的方式以阐明事理、区别真谬的言语交际活动是指_ A.交谈 B.演讲 C.辩说 D.描述(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播方式的适宜。 解析 A 就是相互接触谈话。B 是面向人群的讲
12、话。C 是双方或多方通过口头争辩的方式以阐明事理、区别真谬的言语交际活动。D 是以生动形象的言辞,对人、事、物的情形、状态进行具体的刻画和描绘。所以 C 正确。4.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是_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顺序不同的叙说。 解析 A 是按照事件发生、问题出现或人物成长的自然时间顺序进行叙说。B 是事件的结局、问题的后果或人物的命运先说出来或者是将事件、问题或人物经历中最突出的片段先说出来,也称为“倒插笔”。C 是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
13、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D 是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所以 C 正确。5.叙说的要求不包括_ A.头绪清楚 B.交代明白 C.详略得当 D.声音清晰(分数:1.00)A.B.C.D. 解析:6.说活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心态描述(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描述的对象分类。 解析 A 是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B 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 C 是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
14、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而 D 不属于这种分类。所以 C 正确。7.下列不属于描述的要求是_ A.目的要明确 B.自然贴切 C.突出特点 D.主题要鲜明(分数:1.00)A.B.C.D. 解析:8.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所作的描述是_ A.言辞描述 B.思维描述 C.心理描述 D.人物描述(分数:1.00)A.B.C. D.解析:9.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 解析 A 是指在描述某个事
15、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物法。B 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C 是指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D 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所以 C 正确。10.运用对偶的最基本要求是_ A.形式内容统一 B.对仗严谨 C.注意不同的特点 D.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数:1.00)A.B. C.D.解析:11.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或行为的发出者,这样的句子叫_ A.被动句 B.主动句 C.肯定
16、句 D.否定句(分数:1.00)A.B. C.D.解析:12.下列不属于运用省略表达手法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 A.省略不是苟简 B.省略的内容应该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事实或道理 C.省略的部分不应该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 D.省略表意更加明确(分数:1.00)A.B.C.D. 解析:13.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是_ A.以刚克刚型 B.以刚克柔型 C.以柔克刚型 D.以柔克柔型(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刚与柔的互动类型。 解析 A 是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B 是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方
17、式。C 是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D 是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所以 C 正确。14.在停连的类型中用于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多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的是_ A.并列性停连 B.强调性停连 C.判断性停连 D.转换性停连(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停连的类型。 解析 A 是用于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语句。B 用于反映和强调一定的观点倾向和感情色彩。C 是用于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多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D 是用于角色的转换成语意、感情色彩的转换。所以 C 正确。15.两个或
18、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_ A.交流 B.描述 C.演讲 D.交谈(分数:1.00)A.B.C.D. 解析:16.下列不属于根据参与交谈的目的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方式是_ A.调查式交谈 B.主辅式交谈 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分数:1.00)A.B. C.D.解析:17.在语用合作原则中要求所说的话没有歧义,不晦涩,不混乱是指_ A.关联准则 B.适量准则 C.真实准则 D.明白准则(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作原则。 解析 A 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无关的话。B 是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
19、。C 是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可靠。D 是要求所说的话没有歧义,不晦涩,不混乱。所以 D 正确。1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 A.魏际端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分数:1.00)A.B.C.D. 解析:19.下列不属于确定标题的标准是_ A.亲切 B.简洁 C.新颖 D.贴切(分数:1.00)A. B.C.D.解析:20.作为上级处事原则中发挥口才作用的前提是_ A.要甘作公仆 B.要实事求是 C.要言而有信 D.要知人善任(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为上级的处事原则。 解析 A 是只有上下级之间心理相容,下级才愿意与上级沟通。B 是上级要敢于
20、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C 是上级的言而有信是发挥口才作用的前提。D 是上级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使下级心悦诚服,反之,下级则会产生抱怨情绪。21.上级对下级讲话,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维护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应当力求新鲜、生动,吸引公众的讲话口才是_ A.有的放矢,自然得体 B.不拘一格,引人入胜 C.简洁明快,循循善诱 D.令行禁止,威而不傲(分数:1.00)A.B. C.D.解析:22.不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使用威胁的语言向下级发出要求改正错误的“最后通牒”的批评是_ A.笼统式批评 B.威胁式批评 C.片面式批词 D.质问式批评(分数:1.00)A.B. C.D.解析:23.考虑问
21、题周到全面、但是瞻前顾后、多谋而不善断的上级是_ A.“竞争取胜”型 B.“雄才大略”型 C.“优柔寡断”型 D.“刚愎自用”型(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进言应当区别对象。 解析 A 是指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经历多次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上级。B 是指知识渊博、心胸开阔而且德才智能兼备的上级。C 是指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但是瞻前顾后、多谋而不善断的上级。D 是指兼有“雄才大略”和“竞争取胜”两种类型特点的上级。所以 C 正确。24.在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用比较委婉的语气说明具体的要求的方式是_ A.请求式 B.提醒式 C.命令式 D.激将式(分数:1.00)
22、A. B.C.D.解析:25.提出“风格就是本人”的著名评论家是_ A.布封 B.马斯洛 C.塞尔 D.富兰克林(分数:1.00)A. B.C.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是_ A.决策 B.调控 C.素质 D.水平 E.态度(分数:2.00)A.B.C. D. E.解析:27.省略的表达手法相对于完整手法来说其优点是_ A.简洁明快 B.言简意赅 C.重点突出 D.主次分明 E.直截了当(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28.选择使用批评方式中要掌握“火候”,就是要做到_ A.有理 B.有力 C.有节 D.有度
23、E.有据(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使用的批评方式。 解析 为了使用批评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应当掌握“火候”,做到有理、有力、有节、有度。29.与上级讲话中的注意倾听应当做到_ A.做好记录 B.目光交流 C.深刻理解 D.请求解释 E.核实审定(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30.在即兴演讲中确定话题的技巧有_ A.从现场的情境中寻找话题 B.从现场的人和事找话题 C.从听众的心态上找话题 D.从前面的演讲中找话题 E.场外找话题(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定话题
24、的技巧。 解析 ABCD 属于即兴演讲中的就地取材的技巧。而 E 不属于这一范畴。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分数:3.00)_正确答案:(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必须尊重公众,维护公众,服务公众。)解析:32.理论论据(分数:3.00)_正确答案:(理论论据用做论据的理论观点,包含科学原理、定律、公理、格言、谚语、成语、名人名著言论,以及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等。)解析:拟物_正确答案:(拟物是指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乙物来说,把人当物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解析:34.表情语(分数:3.00)_
25、正确答案:(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来表现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表情语包括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有意识地收缩和舒张,头部的动作等。)解析:论证_正确答案:(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尊敬并保护公众的人格地位(组织、公众和媒介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2)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3)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解析:37.简述运用借代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掌握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2
26、)被替代的本体必须明确; (3)应当注意贬褒和场合。)解析:38.简述交谈结尾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切忌在双方热切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 (2)不要勉强把话拖长,如发现谈话的内容已渐枯竭,对方已兴趣减弱,就应决定结束并马上道别。 (3)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暗示。 (4)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时间。 (5)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 (6)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解析:39.简述赞颂对方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赞扬要明确具体,切忌含糊笼统。 (2)赞扬要恰如其分,切忌信口开河。 (3)赞扬要因人制宜,切忌千人一面。)解析:40.简述上级说服下级的口才的
27、技法。(分数:6.00)_正确答案:(1)选择最佳的说服地点。 (2)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3)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 (4)善于摆事实、讲道理。 (5)运用苏格拉底技法。 (6)心理换位避免冲突。)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1.试述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褒贬标准。指的是根据所要表达意思的褒贬性质来选用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表达的内容是确定、褒贬对方,适合选用明示的方式;如果表达的内容是否认、贬低对方,适合选用暗示的方式。 (2)禁忌标准。指的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触犯禁忌来选择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而言,假如表达内
28、容触犯某些禁忌,适合选用暗示;如果表达内容没有触犯禁忌,适合选用明示。 (3)敏感标准。指的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触及敏感问题来选择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而言,如果表达的内容属于敏感问题,适宜选用暗示;如果表达的内容不触及敏感问题,适合选用明示。 (4)窘迫标准。指的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使人觉得尴尬、麻烦或为难来选择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而言,如果所要表达的内容会使人觉得尴尬、麻烦或为难,适合选用暗示;如果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会使人感觉尴尬、麻烦或为难,适合选用明示。 (5)情绪标准。指的是根据当事人情绪的特点来选择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而言,假如当事人情绪不太稳定,适合选用暗示;如果当事人情绪比
29、较稳定,适合选用明示。 (6)保密标准。指的是根据说话内容是否涉及某些秘密因此需要保密来选择明示或暗示方式:一般而言,如果说话内容需要保密但又不能不说,合适选用暗示;如果说话内容不需要保密,就可以选用明示。)解析: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运用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的适宜原则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老王与朋友相见素爱开玩笑。一天,老王在一个朋友的葬礼上遇到了几十年没有见的朋友老李。见面就说:“老不死的,怎么还没死啊,下一个是不是就是你了?”老友闻之,脸色大变,闷闷不乐。结果,两人不欢而散。(分数:10.00)_正确答案:(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选择最适用的方式或形式。适宜的方式或形式包括适宜的传播方式、适宜的时间地点、适宜的通俗程度、适宜的风格特色以及适宜的语句形式等。本案例就是在时间地点和语句形式上的不适宜。本来在朋友的葬礼上人们心情都很低落,他再开这样的玩笑,很不适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