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不包括_ A.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B.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C.服务公共活动的既定目标 D.维持公共关系的平衡(分数:1.00)A.B.C.D.2.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_ A.传播 B.反馈 C.信息 D.符号(分数:1.00)A.B.C.D.3.信息 A不等于信息 B,信息 B不等于信息 C是指_ A.编码正确解码也正确 B.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 C.编码不正确解码正确 D.编码不正确解码也不正确(分数:1.00)A.B.
2、C.D.4.下列不属于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的是_ A.广泛性 B.层次性 C.两面性 D.不可控性(分数:1.00)A.B.C.D.5.知情权是指公众_ A.反映情况的权利 B.表达观点的权利 C.抒发情感的权利 D.了解事实情况的权利(分数:1.00)A.B.C.D.6.有人身患绝症,死期已近,友人明明知道却对他说:“你的病很快会好起来的”。这话体现出公共关系口才中的_ A.公众原则 B.恰当原则 C.适宜原则 D.语境原则(分数:1.00)A.B.C.D.7.下列不属于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的方法_ A.坦率承认错误 B.告知事情真相 C.采取切实行动 D.言语真诚(分数:1.00
3、)A.B.C.D.8.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动作描述(分数:1.00)A.B.C.D.9.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的抒情方式是_ A.借助叙说抒情 B.借助描述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演讲抒情(分数:1.00)A.B.C.D.10.下列不属于抒情要求的是_ A.感情真挚 B.情趣健康 C.符合需要 D.目的要明确(分数:1.00)A.B.C.D.11.应用对比方法所进行的说明是_ A.数字说明 B.引用说明 C.分类说明 D.比较说明(分数:1.00)A.B.C.D.12.根据
4、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分数:1.00)A.B.C.D.13.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 A.高音 B.中音 C.中高音 D.低音(分数:1.00)A.B.C.D.14.强弱对比法中的强弱是指声量的_ A.高低 B.大小 C.长短 D.粗细(分数:1.00)A.B.C.D.15.在停连的方式中当气息饱满、音量较大时停顿是指_ A.落停缓放 B.扬停强收 C.停而徐连 D.停后紧连(分数:1.00)A.B.C.D.16.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是_ A.交谈 B.演讲
5、C.说明 D.描述(分数:1.00)A.B.C.D.17.在礼貌原则中少说有损于他人的话是指_ A.得体准则 B.慷慨准则 C.赞誉准则 D.谦逊准则(分数:1.00)A.B.C.D.18.在口语表达的多彩性中指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描绘所涉及事物的形态色泽和所涉及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神态动作以及人物的矛盾冲突等是指_ 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理性色彩 D.风格色彩(分数:1.00)A.B.C.D.19.不属于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是_ A.并列式 B.递进式 C.对比式 D.因果式(分数:1.00)A.B.C.D.20.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_
6、 A.反问 B.设问 C.反复 D.排比(分数:1.00)A.B.C.D.21.在上级说服下级中“事实胜于雄辩”是指_ A.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B.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 C.善于摆事实,讲道理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分数:1.00)A.B.C.D.22.在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中取得上级信任的关键是_ 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结果优先,过程从略 D.维护声誉,树立形象(分数:1.00)A.B.C.D.23.体现说话者的品性、风度的风格是_ A.委婉含蓄的风格 B.亲切细腻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典雅沉稳的风格(分数:1.00)A.B.C.D.24.策略第一的作者
7、是_ A.苏海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分数:1.00)A.B.C.D.25.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所说的“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 A.简洁干脆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按描述手法的分类描述可分为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E.间接描述(分数:2.00)A.B.C.D.E.27.在以公共关系口才为媒介的口语交际中,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_ A.声爵 B.表情 C.手势 D.姿态 E.服布(分数:2.00)
8、A.B.C.D.E.28.演讲的目的是_ A.使人知 B.使人信 C.使人激 D.使人动 E.使人乐(分数:2.00)A.B.C.D.E.29.上级表扬下级的相关技巧有_ A.表扬应当具体 B.表扬应当对事 C.表扬应当及时 D.表扬应当公开 E.恰当运用对比(分数:2.00)A.B.C.D.E.30.进言应当讲究的策略有_ A.分清场合,选择时机 B.语气平和,指出后果 C.委婉迂回,方法得当 D.善作移植,维护尊严 E.注重实力,讲究实效(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公关关系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应(分数:3.00)_论据_比
9、拟_设问_音调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有哪些。(分数:6.00)_37.简述确立主题是写好演讲稿的要害,其四点要求是哪些。(分数:6.00)_38.简述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有哪些。(分数:6.00)_39.简述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40.简述构成口语风格的主观要素有哪些。(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1.试述运用诚信原则的注意事项。(分数:10.00)_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请针对下述材料,指出这篇演讲文字中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现在,我首
10、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前一类国家并不多。但是某些人所不喜欢的,就是 6万万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政治制度,而不再为帝国主义所统治了。后一类国家很多,像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亚非许多国家都是。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
11、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次之,我要谈有无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是近代国家所共同承认的原则。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新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新生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这不仅有 700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挑起宗教纷争
12、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因为从挑起那种纷争中得到利益的并不是我们中间的人。 第三,我要谈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中国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所进行的斗争超过 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的革命斗争也经历了近 30年的艰难困苦的过程,才终于达到了成功。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统治下所受的苦难是数也数不尽的,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动力取得胜利的,绝不是从外输入的,这一点连不喜欢中国革命胜利的人也不能否认。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有人说,中国在国外有 1000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的双重国籍来进行
13、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蒋介石至今还在利用极少数的华侨进行对所在国的破坏活动,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又有人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中国境内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共 4000多万人,其中傣族和相同系统的壮族将近千万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在中国境内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去颠覆别人的政府,倒是有人在中国的周
14、围建立进行颠覆中国政府的据点。比如在缅甸边境就存在着蒋介石集体的残余武装分子,对中缅两国进行破坏。因为中缅友好,我们一直尊重缅甸的主权,信任缅甸政府去解决这个问题。(分数:10.00)_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不包括_ A.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B.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C.服务公共活动的既定目标 D.维持公共关系的平衡(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解析 公共关系口才在符合说得对、说得好和说的妙的基
15、础上,还必须符合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求。2.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_ A.传播 B.反馈 C.信息 D.符号(分数:1.00)A.B. C.D.解析:3.信息 A不等于信息 B,信息 B不等于信息 C是指_ A.编码正确解码也正确 B.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 C.编码不正确解码正确 D.编码不正确解码也不正确(分数:1.00)A.B.C.D. 解析:4.下列不属于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的是_ A.广泛性 B.层次性 C.两面性 D.不可控性(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 解析 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的有:广泛性、层次性、两面性、可
16、控性,所以 D说法不正确。5.知情权是指公众_ A.反映情况的权利 B.表达观点的权利 C.抒发情感的权利 D.了解事实情况的权利(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解析 ABC 是指公众的申诉权利。而 D是公众的知情权。6.有人身患绝症,死期已近,友人明明知道却对他说:“你的病很快会好起来的”。这话体现出公共关系口才中的_ A.公众原则 B.恰当原则 C.适宜原则 D.语境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7.下列不属于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的方法_ A.坦率承认错误 B.告知事情真相 C.采取切实行动 D.言语真
17、诚(分数:1.00)A.B.C.D. 解析:8.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动作描述(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描述的对象分类。 解析 A 是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B 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C 是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而 D不属于这种分类。9.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的抒情方式是_ A.借助叙说抒情 B.借助描述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演讲抒情(分数:1.00)A.
18、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抒情。 解析 A 是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B 是就是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C 是通过对客观事理进行论证来抒发、表露感情。所以 A正确。10.下列不属于抒情要求的是_ A.感情真挚 B.情趣健康 C.符合需要 D.目的要明确(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抒情的要求。 解析 ABC 是属于抒情的要求。而 D是属于描述的要求。所以选 D。11.应用对比方法所进行的说明是_ A.数字说明 B.引用说明 C.分类说明 D.比较说明(分数:1.00)A.B
19、.C.D. 解析:12.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分数:1.00)A.B.C.D. 解析:13.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 A.高音 B.中音 C.中高音 D.低音(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音高。 解析 A 是比较高亢、明亮。B 是比较丰满、结实。D 是低沉、宽厚。所以 B正确。14.强弱对比法中的强弱是指声量的_ A.高低 B.大小 C.长短 D.粗细(分数:1.00)A.B. C.D.解析:15.在停连的方式中当气息饱满、音量较大时停顿是指
20、_ A.落停缓放 B.扬停强收 C.停而徐连 D.停后紧连(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停连的方式。 解析 A 是当一句话、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结束时。声音逐渐降落。然后缓慢收住,气息正好落停时用完,以便换气接着往下降落。B 是当气息饱满、音量较大时停顿。C 是在内容较舒缓的讲话中,一句话或一段话中间的连接多采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并列性停连。D 是在表达紧迫感的时候多采用这种方式。所以 B正确。16.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是_ A.交谈 B.演讲 C.说明 D.描述(分数:1.00)A. B.C.D.解析:17.在礼貌原则中少说有损于他人的
21、话是指_ A.得体准则 B.慷慨准则 C.赞誉准则 D.谦逊准则(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礼貌原则。 解析 A 指少说有损于他人的话。B 是指少说有利于自己的话。C 是指少说贬抑他人的话。D 是指少说表扬自己的话。所以 A正确。18.在口语表达的多彩性中指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描绘所涉及事物的形态色泽和所涉及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神态动作以及人物的矛盾冲突等是指_ 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理性色彩 D.风格色彩(分数:1.00)A. B.C.D.解析:19.不属于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是_ A.并列式 B.递进式 C.对比式 D.因果式(分数:1.00
22、)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演讲主体的层次。 解析 ABC 是属于议论式演讲的层次,而 D是属于记叙式演讲的层次。所以选 D。20.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_ A.反问 B.设问 C.反复 D.排比(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复。 解析 A 是运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B 是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C 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D 是指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
23、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所以 B正确。21.在上级说服下级中“事实胜于雄辩”是指_ A.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B.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 C.善于摆事实,讲道理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分数:1.00)A.B.C. D.解析:22.在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中取得上级信任的关键是_ 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结果优先,过程从略 D.维护声誉,树立形象(分数:1.00)A.B.C.D. 解析:23.体现说话者的品性、风度的风格是_ A.委婉含蓄的风格 B.亲切细腻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典雅沉稳的风格(分数:1.00)A.B. C.D.解析:24.策略第一的作
24、者是_ A.苏海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分数:1.00)A. B.C.D.解析:25.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所说的“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 A.简洁干脆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1.00)A.B. C.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按描述手法的分类描述可分为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E.间接描述(分数:2.00)A.B.C.D. E.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解析 ABC 是按描述的对象分类。DE 正确。27.在以
25、公共关系口才为媒介的口语交际中,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_ A.声爵 B.表情 C.手势 D.姿态 E.服布(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解析 非语言符号是指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所以 BCDE正确。28.演讲的目的是_ A.使人知 B.使人信 C.使人激 D.使人动 E.使人乐(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29.上级表扬下级的相关技巧有_ A.表扬应当具体 B.表扬应当对事 C.表扬应当及时 D.表扬应当公开 E.恰当运用对比(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30.进言应当讲究的策略
26、有_ A.分清场合,选择时机 B.语气平和,指出后果 C.委婉迂回,方法得当 D.善作移植,维护尊严 E.注重实力,讲究实效(分数:2.00)A. B. C. D. E.解析: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公关关系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应(分数:3.00)_正确答案:(公关关系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应指一旦口才符合或者到达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将得到增强。也就是说,只要口才的施展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便能起到强化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作用。)解析:论据_正确答案:(论据是指说话人用来证实或反驳论题的理由和根据。)解析:比拟_正确答案:(比拟是指借助
27、想象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解析:设问_正确答案:(设问是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解析:音调_正确答案:(音调是指声音的升和降。)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一般口才的性质; (2)口头语言的性质; (3)公关活动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是口才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这便决定了它必须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能够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效劳于公关活动的既定目标)。)解析:37.简述确立主题是写好演讲稿的要害,其四点要求是哪些。
28、(分数:6.00)_正确答案:(1)正确。指确立的主题要符合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2)鲜明。指演讲的主题应当态度明朗、观点明确。 (3)集中。指演讲的主题应当单一明确。 (4)突出。指在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方面应当设法表现主题。)解析:38.简述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并列式。指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来共同论证同一个论点。 (2)递进式。即内容层层深入,先讲哪层,后讲哪层,顺序不能颠倒。 (3)对比式。即便事物的前后或正反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能够使听众辨清是非,强化爱憎。 (4)总分式。即先总说后分说。先提出论
29、点,然后再针对论点,从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解析:39.简述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注意倾听、全神贯注做好记录目光交流深刻理解请求解释核实审定; (2)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3)抓住关键,简单明了; (4)结果优先,过程从略; (5)防止误解,力避含混; (6)抓住要领,虚实分明; (7)维护声誉,树立形象; (8)闲话少说,免生枝蔓。)解析:40.简述构成口语风格的主观要素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个性气质、生活阅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情趣爱好、语词惯用。)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
30、1.试述运用诚信原则的注意事项。(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在某些特别情况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言论和承诺,才应该说到做到,恪守不误;否则,不仅不应该付诸实施,而且还应该坚决收回成命。 (2)诚信危机的处理:诚信危机是指口语交际中因为说话不真诚或说话不算数而引起公众不满而导致的危机。应怎样处理这种危机:坦率承认错误。告知事情真相。采取切实行动。 (3)言语真诚和保守秘密:言语真诚指说话要发自内心、言为心声。言语真诚只是公共关系口才诚信原
31、则的内容之一,而保守组织秘密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言语真诚与个人隐私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在口语交际中自暴隐私,而且这样做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那么他的举动当然也是言语真诚的体现;但当事人在口语交际中对自己的隐私采取了保守、回避的态度,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其言语不真诚。)解析: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请针对下述材料,指出这篇演讲文字中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现在,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
32、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前一类国家并不多。但是某些人所不喜欢的,就是 6万万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政治制度,而不再为帝国主义所统治了。后一类国家很多,像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亚非许多国家都是。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次之,
33、我要谈有无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是近代国家所共同承认的原则。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新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新生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这不仅有 700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挑起宗教纷争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因为从挑起那种纷争中得到利益的并不是我们中间的人。 第三,我要谈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中国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所进行的斗争超过 100年。
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的革命斗争也经历了近 30年的艰难困苦的过程,才终于达到了成功。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统治下所受的苦难是数也数不尽的,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动力取得胜利的,绝不是从外输入的,这一点连不喜欢中国革命胜利的人也不能否认。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有人说,中国在国外有 1000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的双重国籍来进行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蒋介石至今还在利用极少数的华侨进行对所在国的破坏活动,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
35、的双重国籍问题。又有人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中国境内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共 4000多万人,其中傣族和相同系统的壮族将近千万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在中国境内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去颠覆别人的政府,倒是有人在中国的周围建立进行颠覆中国政府的据点。比如在缅甸边境就存在着蒋介石集体的残余武装分子,对中缅两国进行破坏。因为中缅友好,我们一直尊重缅甸的主权,信任缅甸政府去解
36、决这个问题。(分数:10.00)_正确答案:(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如果一个论证旨在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的真实性,就称之为证明或立论;如果一个论证旨在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的虚假性,则称之为反驳或驳论。 论证是公共关系口才运用中很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说话人以学需要发表见解,阐明主张,明辨曲直、决定取舍,并且需要通过证明或反驳说明理由。上面第一段主要是证明,所证明的论题是:亚非国家虽然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三段话包含了三个反驳,被反驳的三个观点分别是:中国干涉别人的内政,中国利用华侨的双重国籍进行颠覆活动、中国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这些观点也都是论题,是被反驳的论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