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在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中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指_ A.说得好 B.说得对 C.说得妙 D.说得巧(分数:1.00)A.B.C.D.2.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达手段、方式、方法、技巧,使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巧妙、生动、有力,具有强烈的“打动人、感染人、征服人”效果的口语表达称之为_ A.交际 B.描述 C.口语表达艺术 D.演讲(分数:1.00)A.B.C.D.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物质载体是指_ A.
2、编码 B.解码 C.语境 D.符号(分数:1.00)A.B.C.D.4.口头语言的符号是指_ A.文字 B.声音 C.图像 D.信息(分数:1.00)A.B.C.D.5.相互接触谈话的方式是_ A.交谈 B.演讲 C.辩说 D.阅读(分数:1.00)A.B.C.D.6.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_ A.艾维李 B.马斯洛 C.奥斯丁 D.寓兰克林(分数:1.00)A.B.C.D.7.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是_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分数:1.00)A.B.C.D.8.习惯上叫烘托的描述方法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直接描述 D
3、.间接描述(分数:1.00)A.B.C.D.9.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的比喻类型是_ A.明喻 B.暗喻 C.代喻 D.借喻(分数:1.00)A.B.C.D.10.不属于句子成分的排比是_ A.定语的排比 B.宾语的排比 C.状语的排比 D.单句的排比(分数:1.00)A.B.C.D.11.对事物情况作出否定的判断的句子是_ A.被动 B.主动句 C.肯定 D.否定句(分数:1.00)A.B.C.D.12.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是_ A.以刚克刚型 B.以刚克柔型 C.以柔克刚型 D.以柔克柔型(分数:1.00)A.B.C.
4、D.13.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 A.高音 B.中音 C.低音 D.超低音(分数:1.00)A.B.C.D.14.重音所在是内容具有转折性的语句的后一部分是重音划分各类中的_ A.并列重音 B.对比性重音 C.递进性重音 D.转折性重音(分数:1.00)A.B.C.D.15.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是_ A.调查式交谈 B.说服式交谈 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分数:1.00)A.B.C.D.16.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_ A.主语 B.谓语 C.话轮 D.宾语(分数:1.00)A.B.C.D.17.在语用合作原则中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无关的话是指_ A.关联准则 B.
5、适量准则 C.真实准则 D.明白准则(分数:1.00)A.B.C.D.18.格莱斯列为会话原则的首要原则是_ A.角色原则 B.合作原则 C.礼貌原则 D.和谐原则(分数:1.00)A.B.C.D.19.以朴实的语言、现实的态度描述某种现象并表示自己的观点是演讲开头方式中的_ A.提问式 B.引言式 C.议论式 D.借喻式(分数:1.00)A.B.C.D.20.高明的上级在说服下级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是_ A.从下级的需求出发 B.充分利用提问技巧 C.让下级自己做结论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分数:1.00)A.B.C.D.21.不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使用威胁的语言向下级发出要
6、求改正错误的“最后通牒”的批评是_ A.笼统式批评 B.威胁式批评 C.片面式批评 D.“马后炮”式批评(分数:1.00)A.B.C.D.22.作为上级用得最多的而又最易得到对方认同的激励方式是_ A.批评 B.表扬 C.说服 D.命令(分数:1.00)A.B.C.D.23.可以体现上级对下级的关心以及表扬的诚意的表扬技巧是_ A.表扬应当对事 B.表扬应当及时 C.表扬应当公开 D.明确表扬原因(分数:1.00)A.B.C.D.24.口语表达中常常使用地方语言,带有鲜明的民间风情和乡土气息的口语风格是 _ A.典雅沉稳的风格 B.方言俚语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
7、1.00)A.B.C.D.25.荀子在非粗中说“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 A.典雅沉稳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非语言符号是指_ A.声音 B.表情 C.手势 D.姿态 E.服饰(分数:2.00)A.B.C.D.E.27.下列关于借代与借喻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B.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C.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改为明喻 D.借喻侧重“相关性”;借代侧重“相似
8、性” E.借代可以改为明喻,而借喻不能改为明喻(分数:2.00)A.B.C.D.E.28.确立主题是写好演讲稿的关键,主题必须符合的要求是_ A.正确 B.鲜明 C.集中 D.突出 E.分散(分数:2.00)A.B.C.D.E.29.为了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可采用的方法有_ A.把长句改为适合听的短句 B.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 C.尽量少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D.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E.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分数:2.00)A.B.C.D.E.30.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公开批评方式?_ A.错误轻微,后果不严重 B.下属,亲人或孩子在场 C.虚荣心,情绪反应强烈 D.错误严重 E.没有
9、摸清犯错误的原因(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言语交际(分数:3.00)_论题_层递_34.拆分法(分数:3.00)_35.即兴演讲(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权衡标准有哪些。(分数:6.00)_37.简述演讲对口语表达的具体要求的内容。(分数:6.00)_38.简述音高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分数:6.00)_39.简述上级下达命令的技巧有哪些内容。(分数:6.00)_40.简述上级对下级讲话的口才有哪些。(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
10、00)41.试述运用比喻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数:10.00)_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请分析例 1中所使用的确定的话题的方式方法及例 2中采用的口语风格是什么。 例 1:马寅初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曾到中文系老师郭良夫家里恭贺新婚。他一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主婚人让他讲几句话。他没有推辞,诙谐地笑着说:“我只有一句话想公开对新娘子说说。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的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例 2:以下是 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公众大会上的演说,我们从中摘取以下一段: “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
11、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不管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左。”(分数:10.00)_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在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中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指_ A.说得好 B.说得对 C.说得妙 D.说得巧(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 解析 B 指口语表达可以做到清晰、明确、恰当,
12、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A 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C 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D不属于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所以 A正确。2.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达手段、方式、方法、技巧,使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巧妙、生动、有力,具有强烈的“打动人、感染人、征服人”效果的口语表达称之为_ A.交际 B.描述 C.口语表达艺术 D.演讲(分数:1.00)A.B.C. D.解析: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物质载体是指_ A.编码 B.解码 C.语境 D.符号(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13、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 解析 A 是将信息编为符号的行为和过程。B 是从符号中读出信息的行为和过程。C 是口语交际的环境。D 是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物质载体。所以 D正确。4.口头语言的符号是指_ A.文字 B.声音 C.图像 D.信息(分数:1.00)A.B. C.D.解析:5.相互接触谈话的方式是_ A.交谈 B.演讲 C.辩说 D.阅读(分数:1.00)A. B.C.D.解析:6.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_ A.艾维李 B.马斯洛 C.奥斯丁 D.寓兰克林(分数:1.00)A. B.C.D.解析:7.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
14、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是_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顺序不同的叙说。 解析 A 是按照事件发生、问题出现或人物成长的自然时间顺序进行叙说。B 是事件的结局、问题的后果或人物的命运先说出来或者是将事件、问题或人物经历中最突出的片段先说出来。也称为“倒插笔”。C 是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D 是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所以 D正确。8.习惯上叫烘托的描述方法是_ 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直接描述 D.间接描述
15、(分数:1.00)A.B.C.D. 解析:9.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的比喻类型是_ A.明喻 B.暗喻 C.代喻 D.借喻(分数:1.00)A.B.C.D. 解析:10.不属于句子成分的排比是_ A.定语的排比 B.宾语的排比 C.状语的排比 D.单句的排比(分数:1.00)A.B.C.D. 解析:11.对事物情况作出否定的判断的句子是_ A.被动 B.主动句 C.肯定 D.否定句(分数:1.00)A.B.C.D. 解析:12.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是_ A.以刚克刚型 B.以刚克柔型 C.以柔克刚型 D.以柔克柔型(分数:
16、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刚与柔的互动类型。 解析 A 是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B 是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方式。C 是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D 是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所以 B正确。13.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 A.高音 B.中音 C.低音 D.超低音(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音高。 解析 A 是指声音比较高亢、明亮,B 是声音比较丰满、结实,C是声音比较低沉、宽厚。D 没有这个概念。所以 B正确。14.重音所在是内
17、容具有转折性的语句的后一部分是重音划分各类中的_ A.并列重音 B.对比性重音 C.递进性重音 D.转折性重音(分数:1.00)A.B.C.D. 解析:15.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是_ A.调查式交谈 B.说服式交谈 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谈的划分。 解析 A 是指以了解相关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B 是指以改变对方某种观点为主要目的的交谈。C 是指以抒发某种情感为目的的交谈。D 是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所以 D正确。16.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_ A.主语 B.谓语 C.话轮 D.宾语(分数:1.00
18、)A.B.C. D.解析:17.在语用合作原则中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无关的话是指_ A.关联准则 B.适量准则 C.真实准则 D.明白准则(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作原则。 解析 A 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无关的话。B 是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C 是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可靠。D 是要求所说的话没有歧义,不晦涩,不混乱。所以 A正确。18.格莱斯列为会话原则的首要原则是_ A.角色原则 B.合作原则 C.礼貌原则 D.和谐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19.以朴实的语言、现实的态度描述某种现象并表示自己的观点是演讲开头方式中
19、的_ A.提问式 B.引言式 C.议论式 D.借喻式(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巧妙的开头。 解析 A 是演讲者一上台便向听众提出问题,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并为点明主题奠定基础。B 是指以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诗歌作为演讲的开头。C 是指以朴实的语言、现实的态度描述某种现象并表示自己的观点。D 是演讲者不直接点破主题,而是用形象的比喻以引发听众联想并且导入对主题的阐发。所以 C正确。20.高明的上级在说服下级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是_ A.从下级的需求出发 B.充分利用提问技巧 C.让下级自己做结论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分数:1.00)A.B.C.D
20、. 解析:21.不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使用威胁的语言向下级发出要求改正错误的“最后通牒”的批评是_ A.笼统式批评 B.威胁式批评 C.片面式批评 D.“马后炮”式批评(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极破坏式批评。 解析 A 是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词,使下级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常常会置之不理。B 是不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使用威胁的语言向下级发出要求改正错误的“最后通牒”。C 是究其一点,以偏概全,只管责备错误而完全不顾下级的长处,也不为其指明方向的批评。D 是这种批评也可以称为“秋后算账”。所以 B正确。22.作为上级用
21、得最多的而又最易得到对方认同的激励方式是_ A.批评 B.表扬 C.说服 D.命令(分数:1.00)A.B. C.D.解析:23.可以体现上级对下级的关心以及表扬的诚意的表扬技巧是_ A.表扬应当对事 B.表扬应当及时 C.表扬应当公开 D.明确表扬原因(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表扬下级的技巧。 解析 A 是上级表扬下级应当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B 是上级表扬下级不必过多地考虑时机和场合,应当趁热打铁、及时表扬。C 是上级对下级的表扬应当公开进行。D 可以体现上级对下级的关心以及表扬的诚意。所以 D正确。24.口语表达中常常使用地方语言,带有鲜明的民间风
22、情和乡土气息的口语风格是 _ A.典雅沉稳的风格 B.方言俚语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1.00)A.B. C.D.解析:25.荀子在非粗中说“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 A.典雅沉稳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分数:1.00)A. B.C.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非语言符号是指_ A.声音 B.表情 C.手势 D.姿态 E.服饰(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构成要素。 解析 A
23、是指符号语言。BCDE 指非语言符号。27.下列关于借代与借喻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B.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C.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改为明喻 D.借喻侧重“相关性”;借代侧重“相似性” E.借代可以改为明喻,而借喻不能改为明喻(分数:2.00)A. B. C. D.E.解析:28.确立主题是写好演讲稿的关键,主题必须符合的要求是_ A.正确 B.鲜明 C.集中 D.突出 E.分散(分数:2.00)A. B. C. D. E.解析:29.为了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可采用的方法有_ A.把长句改为适合听的短句 B.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
24、 C.尽量少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D.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E.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演讲中的锤炼语言。 解析 ABCD 是属于语言口语化所采取的方法,而 E是做到通俗易懂所采取的方法。30.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公开批评方式?_ A.错误轻微,后果不严重 B.下属,亲人或孩子在场 C.虚荣心,情绪反应强烈 D.错误严重 E.没有摸清犯错误的原因(分数:2.00)A. B. C. D.E. 解析: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言语交际(分数:3.00)_正确答案:(言语交际是指特定的人,为
25、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解析:论题_正确答案:(论题,又叫论断、观点,是说话人对所论述的事物、问题提出的主张、看法或表示的态度。)解析:层递_正确答案:(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应事理的修辞手法。)解析:34.拆分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拆分法是把联合成分拆开,让拆开的部分与原句中的相同部分直接相配,分别独立为句。)解析:35.即兴演讲(分数:3.00)_正确答案:(即兴演讲是指事先没有准备而临时决定进行的演讲。)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
2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权衡标准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2)体现公共关系的根本精神; (3)服务公关活动的既定目标。)解析:37.简述演讲对口语表达的具体要求的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1)清晰性、规范性,口语表达的初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2)流畅性、自如性,在初级要求的基础上对口语表达的中级要求。 (3)丰富性、多彩性,是前两个要求基础上所达到的高级要求,也是高级的口语的表达技巧。)解析:38.简述音高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分数:6.00)_正确答案:(音高和音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音高,音量未必就大;音低,音量未必就小。二者均受
27、思想情感制约,需要相互密切配合。如思想情感浓重激烈,就需要声音高一些、大一些,以重扣听众心扉。如内容一般,情感舒缓,声音就可以小一些、低一些,给听众以轻松感受。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析:39.简述上级下达命令的技巧有哪些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1)选择恰当的人选和方法; (2)明确执行的期限或时间; (3)明确命令的理由和效果; (4)关注下级执行命令的方法; (5)根据反馈加以调整与控制。)解析:40.简述上级对下级讲话的口才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有的放矢,自然得体; (2)不拘一格,引人入胜; (3)简洁明快,循循善诱; (4)令
28、行禁止,威而不傲。)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1.试述运用比喻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喻体应当是常见、易懂的事物。比喻是用喻体说明本体,只有喻体是读者熟知的事物,才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要想做到比喻贴切必须抓住喻体和本体共同点。假如信手拈来,喻而不当,就会不伦不类。 (3)用以作比的事物应当积极健康。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示出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倾向,好的比喻应该体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解析: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42.请分析例 1中所使用的确定的话题的方式方法及例 2
29、中采用的口语风格是什么。 例 1:马寅初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曾到中文系老师郭良夫家里恭贺新婚。他一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主婚人让他讲几句话。他没有推辞,诙谐地笑着说:“我只有一句话想公开对新娘子说说。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的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例 2:以下是 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公众大会上的演说,我们从中摘取以下一段: “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不管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左。”(分数:10.00)_正确答案:(例 1所使用的确定话题的方法为从现场的人和事找话题,除此之外还有从现场的情境中寻找话题、从听众的心态上找话题、从前面的演讲中找话题等方式方法。 例 2这段文字所采用的口语风格是严肃深刻的风格,除此之外还有简洁干脆的风格、明快直爽的风格、平实朴素的风格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