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 34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用一般等价物来表现所有商品价值的情况,马克思称之为(分数:2.00)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等价形式D.货币形式2.货币的形态经历的阶段依次是(分数:2.00)A.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B.金属货币实物货币信用货币C.纸币银行券信用货币D.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3.下列属于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的是(分数:2.00)A.让渡性B.非强制性C.偿还性D.收益性4.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我们称之为(分数:2.00)A.利率
2、B.收益率C.到期收益率D.基准利率5.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分数:2.00)A.行业利率B.基准利率C.实际利率D.优惠利率6.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上限是(分数:2.00)A.历史利率水平B.通货膨胀率C.平均利润率D.零7.按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划分,利率可分为(分数:2.00)A.单利和复利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D.行业利率和市场利率8.在现代经济、法律制度下,商业信用的确立大多采取的形式是(分数:2.00)A.银行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商业票据9.按照国际习惯,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几国同用一个货币单位
3、名称,则在货币单位名称前面加上国家名。下列比较特殊的国家是(分数:2.00)A.美国B.加拿大C.日本D.中国10.下列属于无限法偿货币的是(分数:2.00)A.主币B.辅币C.纸币D.银币11.“信有二义,信任与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这句话说的是(分数:2.00)A.经济范畴中的信用B.道德范畴中的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12.在信用关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A.提供咨询服务B.提供担保C.充当信用媒介D.提供贷款13.商业银行通常会以票据面额的多少向票据抵押的借款人发放借款金额(分数:2.00)A.50B.60C.6080D.8014.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
4、位的信用形式是(分数:2.00)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15.一块土地每平方的年甲均收益为 100元,假定年利率为 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平方多少元的价格买卖成交(分数:2.00)A.2000元B.1500元C.1800元D.950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下列关于普通股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普通股的收益与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B.普通股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偿还的承诺C.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D.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E.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分配股息和清偿资产的权利17.下列属于现代投资银行核心业务的是(分
5、数:2.00)A.风险投资B.资产管理C.财务顾问D.企业并购E.衍生品交易18.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会出现(分数:2.00)A.货币供应量不足B.物价疲软乃至下跌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D.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E.货币供应量充足19.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分数:2.00)A.分散风险B.利益保障C.补偿损失D.获得收益E.以上都对20.下列属于按市场中交易的标的物划分的金融市场是(分数:2.00)A.票据市场B.证券市场C.衍生工具市场D.外汇市场E.黄金市场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1.指数型基金(分数:2.00)_22.对冲基金(分数:2.00)_23.美国式招标
6、(分数:2.00)_24.流通市场(分数:2.00)_25.买入汇率(分数:2.00)_四、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4.00)26.根据下列给出的资料计算 2005年我国 M 0 、M 1 、M 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分数:2.00)_27.企业甲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了一笔总额为 100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两年,年利率为 6,按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请计算到期后企业甲应支付的利息总额。(分数:2.00)_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分数:2.00)_29.简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分数:2.00)_30.简述通货膨胀的种类。(分数
7、:2.00)_3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分数:2.00)_32.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志是什么?(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3.试从成因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类型。(分数:2.00)_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 34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用一般等价物来表现所有商品价值的情况,马克思称之为(分数:2.00)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等价形式 D.货币形式解析:解析:价值形式有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和货币形式四种。其中一般等价形式是指用一般等价
8、物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形态经历的阶段依次是(分数:2.00)A.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B.金属货币实物货币信用货币C.纸币银行券信用货币D.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解析:3.下列属于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的是(分数:2.00)A.让渡性B.非强制性C.偿还性 D.收益性解析:解析: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由此可知,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4.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我们称之为(分数:2.00)A.利率 B.收益率C.到期收益率D.基准利率解析:5.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分数:2.00)A.行业利率B.基
9、准利率 C.实际利率D.优惠利率解析:6.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上限是(分数:2.00)A.历史利率水平B.通货膨胀率C.平均利润率 D.零解析:解析: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平均利润率则成为利率的上限。7.按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划分,利率可分为(分数:2.00)A.单利和复利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D.行业利率和市场利率解析:解析:选项 A是利率的计量方法;选项 B是按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来划分的;选项 C是按是否包括对通货膨胀引起的货
10、币贬值风险的补偿角度划分的;选项 D是按决定方式来划分的。8.在现代经济、法律制度下,商业信用的确立大多采取的形式是(分数:2.00)A.银行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商业票据 解析:9.按照国际习惯,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几国同用一个货币单位名称,则在货币单位名称前面加上国家名。下列比较特殊的国家是(分数:2.00)A.美国B.加拿大C.日本D.中国 解析:解析:各国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名称,通常以习惯形成的名称为基础。习惯上,几个国家同用一个单位名称时在前面要加上国家名,如美元、加元、日元等,但我国的货币单位名称是元,但货币的名称却是人民币。10.下列属于无限法偿货
11、币的是(分数:2.00)A.主币 B.辅币C.纸币D.银币解析:解析: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通常情况下,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11.“信有二义,信任与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这句话说的是(分数:2.00)A.经济范畴中的信用B.道德范畴中的信用 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解析:12.在信用关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A.提供咨询服务B.提供担保C.充当信用媒介 D.提供贷款解析:13.商业银行通常会以票据面额的多少向票据抵押的借款人发放借款金额(分数:2.00)A.50B.60C.6080 D.80解析:解析:票据抵押是指持票人将商业票据
12、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行为。而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借款人不赎回票据而遭受损失,通常只向借款人发放票据面额 6080的信贷金额。14.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分数:2.00)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解析:解析: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并且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正因如此,它才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15.一块土地每平方的年甲均收益为 100元,假定年利率为 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平方多少元的价格买卖成交(分数:2.00)A.2000元 B.1500元C.1800元D.950元解析:解析:收益的资本
13、化公式为 P=Cr,其中 C为收益,r 为利率,故可得每平方的价格为1005=2000(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下列关于普通股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普通股的收益与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B.普通股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偿还的承诺 C.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D.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 E.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分配股息和清偿资产的权利解析:解析:普通股具有以下特点: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偿还的承诺;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享受红利;普通股股东具有剩余索偿权。而且普通股的收
14、益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17.下列属于现代投资银行核心业务的是(分数:2.00)A.风险投资 B.资产管理 C.财务顾问 D.企业并购 E.衍生品交易 解析:解析:现代投资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与经纪等业务外,企业并购、资产管理、财务顾问、风险投资、衍生品交易等也已经成为它的核心业务。18.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会出现(分数:2.00)A.货币供应量不足 B.物价疲软乃至下跌 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D.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E.货币供应量充足解析:解析: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全面、持续下跌,伴有货币供给不足的问题:或是货币供给总量减少,形成社会总需求不足;
15、或是货币供给总量没有显著减少,但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由此形成的社会总需求不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19.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分数:2.00)A.分散风险 B.利益保障C.补偿损失 D.获得收益E.以上都对解析:20.下列属于按市场中交易的标的物划分的金融市场是(分数:2.00)A.票据市场 B.证券市场 C.衍生工具市场 D.外汇市场 E.黄金市场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1.指数型基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股票型基金中的一种特殊品种基金,是指以目标指数中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目的是取得与指数同步收益的基金。)解析:22.对冲基金(分数:2.00)_
16、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套期保值基金,是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利用现货市场和衍生市场对冲的基金,这种基金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风险,因而也称避险基金。)解析:23.美国式招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库券通常采取拍卖方式定期发行,财政部接收出价最高的订单,出价最高的购买者首先被满足,然后按照出价的高低顺序,购买者依次购得国库券,直到所有的国库券售完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购买者支付的价格都不相同,这便是国库券发行市场中典型的“美国式招标“。)解析:24.流通市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对已发行金融工具进行转让交易的市场。)
17、解析:25.买入汇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解析:四、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4.00)26.根据下列给出的资料计算 2005年我国 M 0 、M 1 、M 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M 0 =流通中的现金=20350(亿元) (2)M 1 =M 0 +活期存款=20350+900855=1104355(亿元) (3)M 2 =M 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1104355+280434+372886+30235+103485 =216
18、351(亿元)解析:27.企业甲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了一笔总额为 100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两年,年利率为 6,按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请计算到期后企业甲应支付的利息总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本利和 A=P(1+r) n =1000(1+6) 2 =11236(万元) (2)利息总额 I=A-P =1236-1000 =1236(万元)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对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探讨是从 1984年开始的,于 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按季公布各个层次货币供给
19、量的统计指标。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M 0 =流通中现金。 (2)M 1 =M 0 +活期存款。 (3)M 2 =M 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解析:29.简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市场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而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用图形可表示为下图,其中 AS表示市场总供给,AD 表示市场总需求。M
20、s 代表货币供给,M d 代表货币需求,箭头表示主导性的作用。由此,可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30.简述通货膨胀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按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的通货膨胀和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3)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通货膨胀分
21、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等。)解析:3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这里,“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是有主次或先后之别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最终目的。之所以这样确定,是考虑到币值和物价的稳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前提。只有币值和物价稳定了,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解析:32.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志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般用物价指数即反映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来度量通货膨胀程度
22、。常用的物价指数有如下三种: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等劳务费用价格编制的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反映商业部门或批发商从生产厂家购买商品所支付的价格的变动程度。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3.试从成因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成因角度看,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如下三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
23、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有两方面力量,一是工会组织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或不降低,要求增加工资;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提高垄断商品价格。(3)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要发生变化,一些部门日渐兴起,另一些部门则日渐衰落,于是一部分社会需求将由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其工资和商品价格并不随之而下跌,或者跌幅很小,从而最终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