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2297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5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美学的学科性质是 【 】(分数:2.00)A.自然学科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 】(分数:2.00)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3.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 】(分数:2.00)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4.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 】(分数:2.00)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5.审美活动发生的

    2、最重要的标志是 【 】(分数:2.00)A.审美理想的出现B.审美趣味的出现C.审美意识的出现D.审美观念的出现6.绘画是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它的主题多是早期人类的 【 】(分数:2.00)A.生产劳动B.战争C.巫术仪式D.狩猎生活7.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强调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不同,古典主义时期重视崇高的悲剧,其强调的是 【 】(分数:2.00)A.人与人的抗争B.人与自然的冲突C.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牺牲D.社会对人的摧残8.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 】(分数:2.00)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9.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他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对什么的论述上

    3、 【 】(分数:2.00)A.悲剧B.崇高C.荒诞D.丑10.作品的超验本性构成了它的 【 】(分数:2.00)A.冥想性B.深沉感C.形而上质D.距离感11.在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构成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的是 【 】(分数:2.00)A.想象B.情感C.意识D.感知12.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 】(分数:2.00)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13.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分数:2.00)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1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 】(

    4、分数:2.00)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的是 【 】(分数:2.00)A.想象性B.感性C.真实性D.虚拟性16.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 【 】(分数:2.00)A.司空图B.王国维C.严羽D.王昌龄17.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 】(分数:2.00)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18.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 【 】(分数:2.00)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19.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

    5、 】(分数:2.00)A.道德境界B.科学境界C.功利境界D.审美境界20.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 【 】(分数:2.00)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D.造就一种审美的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喜剧的次级形态有 【 】(分数:2.00)A.滑稽B.讽刺C.幽默D.荒诞E.可笑22.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 【 】(分数:2.00)A.形式上的不和谐B.审美效应上的痛感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D.都是形式大于观念E.以上都对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 【 】(分数:2.00)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开放性D.自律性

    6、E.兼容性24.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5.有关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B.人生境界就是审美C.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D.审美是一种功利的人生境界E.审美境界是一种道德境界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意识(分数:2.00)_27.载道说(分数:2.00)_灵感_29.化性起伪(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

    7、,分数:10.00)30.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分数:2.00)_31.为什么说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分数:2.00)_32.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分数:2.00)_33.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什么?(分数:2.00)_34.简述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论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分数:2.00)_36.论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分数:2.00)_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5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美

    8、学的学科性质是 【 】(分数:2.00)A.自然学科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 解析:解析: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答案选 D。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 】(分数:2.00)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 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解析:解析:美学从诞生就属于哲学范畴,后来美学成为独立的科学也没有脱离哲学,美学是一种精神的审美活动,还涉及人生的实践和意义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选 B。3.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 】(分数:2.00)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本能 D.人的社会意识解析:4.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

    9、 】(分数:2.00)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 解析:5.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分数:2.00)A.审美理想的出现B.审美趣味的出现C.审美意识的出现 D.审美观念的出现解析:6.绘画是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它的主题多是早期人类的 【 】(分数:2.00)A.生产劳动B.战争C.巫术仪式D.狩猎生活 解析:解析:早期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生活记录,狩猎生活在原始生活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早期绘画多以人类的狩猎生活为题材。答案为 D。7.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强调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不同,古典主义时期重视崇高的悲剧,其强调的是

    10、 【 】(分数:2.00)A.人与人的抗争B.人与自然的冲突C.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牺牲 D.社会对人的摧残解析:解析: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的,到古典主义时期开始重视崇高的悲剧,是人对社会责任的牺牲。答案为 C。8.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 】(分数:2.00)A.优美 B.崇高C.荒诞D.乖巧解析:解析:优美一般具有小巧、轻缓和柔和等形式特征,而优美的对象则常常以清新、秀丽、纤巧、幽静、轻盈等加以描述。答案为 A。9.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他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对什么的论述上 【 】(分数:2.00)A.悲剧B.崇高 C.荒诞D.丑解析:解析:利奥塔德把他

    11、的美学体系建立在对崇高的论述之上,认为崇高在其美学中不只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而是一个核心范畴,具有基础作用。答案为 B。10.作品的超验本性构成了它的 【 】(分数:2.00)A.冥想性B.深沉感C.形而上质 D.距离感解析:解析:作品的超验本性构成了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答案为 C。11.在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构成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的是 【 】(分数:2.00)A.想象B.情感C.意识D.感知 解析:解析:在整个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直接与现实相联系的感知处于起点的位置,因而对于其他心理要素而言,感知都构成了它们的基础。答案为 D。12.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 】(

    12、分数:2.00)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 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解析:13.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分数:2.00)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起源 D.艺术的存在解析:解析:从艺术的本质角度定义的有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有载道说、娱乐说。答案为 C。1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 】(分数:2.00)A.形式说B.表现说 C.娱乐说D.符号说解析:解析: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尚书.尧典首先提出“诗言志”,诗歌艺术的本质

    13、是表现情感志向。心生说由礼记.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在本质上也是主体情感的表现。缘情说最初出现于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认为诗只有表现情感才婉约。答案为 B。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的是 【 】(分数:2.00)A.想象性 B.感性C.真实性D.虚拟性解析:解析:审美意象本身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因而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答案为 A。16.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 【 】(分数:2.00)A.司空图B.王国维C.严羽D.王昌龄 解析:解析:意境一词是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答案为 D

    14、。17.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 】(分数:2.00)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 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解析:解析:艺术家创造意象的过程实质上是艺术家主体在与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创造出的一个精神性的对象世界的过程,孕育意象第一步往往是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答案为 C。18.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 【 】(分数:2.00)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 D.戏曲批评解析:解析:金圣叹的小说批评水浒传第五回夹批中说:“见文当观心,见文不见心,莫读我此传”。答案为 C。19.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

    15、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 】(分数:2.00)A.道德境界B.科学境界C.功利境界D.审美境界 解析:解析:在中国古人看来,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附录中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答案为 D。20.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 【 】(分数:2.00)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D.造就一种审美的人 解析:解析:美育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只有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才能拥有美,因此,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答案为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喜剧的次级形态有 【 】(

    16、分数:2.00)A.滑稽 B.讽刺 C.幽默 D.荒诞E.可笑解析:22.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 【 】(分数:2.00)A.形式上的不和谐 B.审美效应上的痛感 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 D.都是形式大于观念E.以上都对解析:解析:在论述崇高特征时,主要参照系就是优美,即通过比较崇高与优美的差异,来论证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答案为 ABC。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 【 】(分数:2.00)A.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 C.开放性 D.自律性E.兼容性解析:解析:他律性指艺术品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形式符号性指艺术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传达给接受主

    17、体要靠特定的形式符号;开放性指艺术品只能是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答案为 ABC。24.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析:解析:艺术类型的标准具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大致依据 A、C、D 三种标准进行划分。25.有关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 B.人生境界就是审美C.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D.审美是一种功利的人生境界E.审美境

    18、界是一种道德境界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意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韵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解析:27.载道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这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但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作用,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片面的。)解析

    19、:灵感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解析:29.化性起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化性起伪:是苟子在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时所提出的,体现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情感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从而改造人性自身的弱点,使其健康发展。)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0.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二者的联系。 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

    20、,两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 (2)二者的区别。 首先,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从意象走向意境,是从个别、特殊走向一般、普遍,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的过程;最后,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足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泛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解析:31.为什么说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意象、

    21、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解析:32.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艺术接受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2)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重建的,因为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感知,艺

    22、术作品本身也并非直接的艺术意象,只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和物态化。 (3)接受者意象的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解析:33.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育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培养人的求善意志为旨归,而美育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境界。 (2)美育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而德育带有强制性。 (3)美育是由内而外,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而德育是从外在形态,对人们进行道德的规范,是一种制

    23、止的方法。)解析:34.简述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境界是心灵的一种存在状态,人们在心灵上有不同样式的生存状态,在社会实践中生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2)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比较高层次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自由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因此,审美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审美教育使人生境界提升到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论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24、。(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具有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是一种面向未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能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摆脱了异化状态而从片面走向完整、从单一走向丰富,从被肢解的实际人生中找回已经失落的本真、自由的世界。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暂时摆脱了现实的功利关系,进入了理想的超越的状态,人的本质力量不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因而与对象世界

    25、的关系达到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 从上面三点可知,审美活动确是最具有人的本质性或本己性的存在方式。)解析:36.论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具体说来,审美的惊异主要有两个特点: 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亮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