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4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 】(分数:2.00)A.审美教育B.审美形态C.审美活动D.美感3.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 】(分数:2.00)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4.丑和荒诞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
2、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 【 】(分数:2.00)A.贯通性B.二重性C.兼容性D.生成性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 【 】(分数:2.00)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 【 】(分数:2.00)A.惩恶扬善B.愉人耳目C.净化心灵D.克制欲望7.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乔治.桑塔亚那8.“审美距离”这一概念是由下列哪位美学家提出的 【 】(分数:2.00)A.布洛B.皮亚杰C.柏拉图D.苏珊.朗格9.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康德B.席勒C.
3、布洛D.叔本华10.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分数:2.00)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11.“集体无意识说”是从哪个角度对艺术下的定义 【 】(分数:2.00)A.艺术功能B.艺术本质C.艺术起源D.艺术形式12.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 】(分数:2.00)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3.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 】(分数:2.00)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14.卢梭的小说爱弥儿通过家庭老
4、师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对读者进行打破陈规陋习、张扬个性的教育,这体现了艺术的 【 】(分数:2.00)A.思想启迪功能B.道德教育功能C.社会干预功能D.政治宣传功能15.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怎样的表达 【 】(分数:2.00)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D.形而上16.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 【 】(分数:2.00)A.建筑B.绘画C.音乐D.戏剧17.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英国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博克B.培根C.荷加兹D.休谟18.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朱熹D.柳宗元19.“寓教于乐”反映出
5、【 】(分数:2.00)A.美育和智育的统一B.美育和德育的统一C.美育和体育的统一D.智育和德育的统一20.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 【 】(分数:2.00)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 【 】(分数:2.00)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22.审美形态主要有 【 】(分数:2.00)A.优美与崇高B.宏大
6、与渺小C.悲剧与喜剧D.细腻与粗犷E.丑与荒诞23.在美学史上属于探讨悲剧的理论观点是 【 】(分数:2.00)A.净化论B.悲剧冲突论C.悲剧诞生论D.罪孽说E.焦虑说24.“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主要缺陷包括 【 】(分数:2.00)A.脱离主体的现实情感B.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C.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D.脱离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25.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象征型艺术B.古典型艺术C.古代艺术D.现代艺术E.浪漫型艺术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情趣(分数:2.00)_27.超验世界(分数:
7、2.00)_28.符号说(分数:2.00)_化育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0.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31.简述劳动说的意义及缺陷。(分数:2.00)_32.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33.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分数:2.00)_34.简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试论艺术接受的主体性。(分数:2.00)_36.论述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与过程。(分数:2.00)_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4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
8、0,分数:40.00)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 D.黑格尔解析:解析:在美学史上,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以范畴的地位,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在艺术中达到完美。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从此,“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答案为 C。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 】(分数:2.00)A.审美教育B.审美形态C.审美活动 D.美感解析:解析:美学理论从审美活动出发,最后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落实到审美教育上,因此,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答案为 C。3.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 】(
9、分数:2.00)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解析:审美活动不会直接导致主体的实践性行为,由于情感活动对人的精神具有感染力,可以使审美主体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故审美理想会给读者的人生实践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答案为 D。4.丑和荒诞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 【 】(分数:2.00)A.贯通性B.二重性C.兼容性D.生成性 解析:解析:生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
10、性生成。丑和荒诞的出现过程正是第一种生成性的体现。答案为 D。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 【 】(分数:2.00)A.崇高B.滑稽C.优美 D.喜剧解析: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 【 】(分数:2.00)A.惩恶扬善B.愉人耳目C.净化心灵 D.克制欲望解析: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这是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理解他的悲剧的社会功用的关键。答案为C。7.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乔治.桑塔亚那 解析:解析:D 项属于自然主义
11、美学的代表人物,符合题干要求。8.“审美距离”这一概念是由下列哪位美学家提出的 【 】(分数:2.00)A.布洛 B.皮亚杰C.柏拉图D.苏珊.朗格解析:解析:审美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答案为 A。9.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康德B.席勒C.布洛 D.叔本华解析:解析:布洛提出了“心理距离说”,它的实质是指出人的审美活动和人的现实活动的本质区别,强调审美活动中的普遍差异性,为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和非规律性寻找理论根据。答案为 C。10.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分数:2.0
12、0)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 解析:解析:从艺术的本质角度定义的有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从艺术的起源角度定义的有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答案为 D。11.“集体无意识说”是从哪个角度对艺术下的定义 【 】(分数:2.00)A.艺术功能B.艺术本质C.艺术起源 D.艺术形式解析:12.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 】(分数:2.00)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解析:解析: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和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
13、结果。答案为 D。13.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 】(分数:2.00)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 解析:解析:在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和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意向是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一种曲曲折折的融合,它是人类的一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与内在生命的动态平衡相联系。答案为 D。14.卢梭的小说爱弥儿通过家庭老师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对读者进行打破陈规陋习、张扬个性的教育,这体现了艺术的 【 】(分数:2.00)A.思想启迪功能B.道德教育功能 C.社会干预功能D.政治宣传功能解析:解析: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
14、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由此可知,答案为 B。15.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怎样的表达 【 】(分数:2.00)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 D.形而上解析:解析:艺术品的物态化或物化的表达对于艺术品的最终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开启了艺术之链的下一个阶段。答案为 C。16.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 【 】(分数:2.00)A.建筑B.绘画C.音乐 D.戏剧解析:解析:音乐是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最轻的艺术,这使它成为一种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是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答案为 C。17.认为“蛇形线是最
15、美的线条”的英国美学家是 【 】(分数:2.00)A.博克B.培根C.荷加兹 D.休谟解析:解析:荷加兹提出美的对象一般体积较小、造型流畅,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答案为 C。18.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朱熹 D.柳宗元解析:解析: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朱熹在解释孔子的“成于乐”时说乐教的作用仍在于消融渣滓。答案为 C。19.“寓教于乐”反映出 【 】(分数:2.00)A.美育和智育的统一B.美育和德育的统一 C.美育和体育的统一D.智育和德育的统一解析:解析:“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
16、德教育统一的结果。答案为 B。20.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 【 】(分数:2.00)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解析: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两种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答案为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 【 】(分数:2.00)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
17、为目的 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 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解析:解析:A、B 两项是审美活动无功利的表现,C 项是审美活动最高功利的表现。22.审美形态主要有 【 】(分数:2.00)A.优美与崇高 B.宏大与渺小C.悲剧与喜剧 D.细腻与粗犷E.丑与荒诞 解析:23.在美学史上属于探讨悲剧的理论观点是 【 】(分数:2.00)A.净化论 B.悲剧冲突论 C.悲剧诞生论 D.罪孽说 E.焦虑说 解析:解析:“净化论”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理论,“悲剧冲突论”是黑格尔关于悲剧的理论,尼采则提出了“悲剧诞生论”,“罪孽说”和“焦虑说”均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的悲
18、剧理论。答案为ABCDE。24.“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主要缺陷包括 【 】(分数:2.00)A.脱离主体的现实情感 B.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析:解析:“有意味的形式说”与一切现实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了历史的发展,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签案为 ABCD。25.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象征型艺术 B.古典型艺术 C.古代艺术D.现代艺术E.浪漫型艺术 解析:解析:黑格尔以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为出发点,把艺术划
19、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答案为 ABE。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情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壮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惊异等。)解析:27.超验世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超验世界: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解析:28.符号说(分数:2.00)_正确答
20、案:(正确答案:符号说:由美国的苏珊.朗格提出,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解析:化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化育:主张美育对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地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精神生活。)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0.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
21、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2)从接受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解析:31.简述劳动说的意义及缺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普列汉诺夫,他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并且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相一致。劳动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决定性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不能切人
22、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也忽视了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所需要的一些中间环节。)解析:32.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成性。 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2)贯通性。 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3)兼容性。 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4)二重性。 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就结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剧大相异趣,但就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而言,则中西义有相通之处。)解析:33.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
23、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他认为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解析:34.简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 (1)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孔子把乐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通 过乐化达到天人和谐。 (2)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消融渣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
24、生。 (3)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 中国现代的美育思想: (1)蔡元培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 (3)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试论艺术接受的主体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是接受者调动主体性因素进行的意象创造。 (2)艺术接受
25、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即与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有关。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图式化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给接受主体的参与以自由。 (4)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都只提供较模糊、概括的总体框架,需要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解析:36.论述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与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艺术接受在本质上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因为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不过这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的。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符号对于意义的表
26、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来引导重建意象,所以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鉴赏的过程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所谓的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一个过程可以进一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观”指的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品”是在接受者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以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得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个转换,需要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心专一,静心体味,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十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形式符号被克服了,接受者在意象的世界中获得了主体意识的自由。但由于接受者的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所以各种形式的艺术鉴赏指导活动在现实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