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 9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指的是 ( )(分数:2.00)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2.狭义地讲,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 (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个体指数D.几何平均数3.某公司 2011 年 16 月月初员工人数(单位:人)分别为 200,240,220,200,260,210,则该公司2011 年上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为 ( )(分数:2.00)A.222B.200C.22
2、5D.2604.在标杆分析中,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标杆分析方式是 ( )(分数:2.00)A.竞争标杆分析B.内部标杆分析C.战略性标杆分析D.操作性标杆分析5.关于损益平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B.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方法C.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D.损益平衡分析客观、准确地考察了企业经营活动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6.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何意义?(分数:2.00)_7.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8.简述时间序列中长期趋势的数学模型的表达
3、式(分数:2.00)_三、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4.00)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 种糖果每箱获利润 40 元,B 种糖果每箱获利润 50 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袁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 (分数:4.00)(1).(1)试写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2)试写出该问题的目标函数(分数:2.00)_(2).(1)选用什么方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比较合适?(2)用选中的方法求最优方案(分数:2.00)_四、选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分数:2.00)_10.(1)试分析决策树与损益表法相比在解决问题时的优点(2
4、)边际分析决策较损益表法或决策树法有何优点?(分数:2.00)_11.(1)试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机会成本的含义(2)机会成本存在的前提是什么?(分数:2.00)_12.(1)决策和决策者的分类有哪些?(2)请解释决策风险的衡量方法的具体步骤(分数:2.00)_13.(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请解释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分数:2.00)_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 9 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指的是 ( )(分数:2.00)A.极差 B.平均差C.方差
5、D.标准差解析:解析:极差又称为全距,是指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用来表示变量的变动范围2.狭义地讲,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 (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 C.个体指数D.几何平均数解析:解析:从广义上讲,一切说明社会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3.某公司 2011 年 16 月月初员工人数(单位:人)分别为 200,240,220,200,260,210,则该公司2011 年上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为 ( )(分数:2.00)A.222B.
6、200C.225 D.260解析:解析:对于统计时点间隔不是以“天”为单位的时点序列,如“年”、“月”、“季度”等,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之一为:在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采用公式4.在标杆分析中,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标杆分析方式是 ( )(分数:2.00)A.竞争标杆分析B.内部标杆分析 C.战略性标杆分析D.操作性标杆分析解析:解析:内部标杆分析是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容易操作、最简单的标杆分析方式之一5.关于损益平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B.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方法C.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
7、一系列因素的影响D.损益平衡分析客观、准确地考察了企业经营活动 解析:解析: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缺少客观性、准确性。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6.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何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变量次数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峰尖程度进行测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的分布状况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所关心的变量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心的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的近似程度,为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奠定基础)解析:7.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
8、(正确答案:(1)集中性正态分布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该位置也是分布的中位数和众数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以 x= 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分布曲线由 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 和标准差 ,可记作 N(,)均数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 越小,曲线越陡峭; 越大,曲线越平缓 (5)u 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解析:8.简述时间序列中长期趋势的数学模型的表达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直线趋势模型: =a+bt;指数趋势
9、模型: =k+ab t ;逻辑曲线越势模型:=ab t ;二次曲线趋势模型: =a+bt+ct 2 ;修正指数曲线模型: =k+ab t ;逻辑曲线趋势模型: ;龚珀茨曲线模型: =kab t ;双指数曲线模型: )解析:三、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4.00)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 种糖果每箱获利润 40 元,B 种糖果每箱获利润 50 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袁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 (分数:4.00)(1).(1)试写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2)试写出该问题的目标函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设生产 A 种糖果 x 箱
10、,B 种糖果 y 箱,可获得利润 z 元,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 )解析:(2).(1)选用什么方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比较合适?(2)用选中的方法求最优方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适合使用图解法 (2)OA:y=0,AB:3x+y 一 900=0,BC:5x+4y 一 1 800=0,CD:x+2y 一 720=0,DO:x=0 由 z=40x+50y 得 y=一 ,它表示斜率为一 ,截距为 的平行直线系, 越大,z 越大,从而可知过 C 点时截距最大,z 取得最大值 解方程组 )解析:四、选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分数
11、:2.00)_解析:10.(1)试分析决策树与损益表法相比在解决问题时的优点(2)边际分析决策较损益表法或决策树法有何优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决策树与损益表相比,使得决策问题形象直观,思路清晰,但是决策树并不仅仅是决策分析的一种较形象简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例如有些问题的决策带有阶段性,选择某种行动方案会面临不同的客观状态,而在不同的状态下又要作下一步的行动决策,以至又有下一阶段的各种客观状态和决策等,这类问题也难以用损益表来进行分析,而用决策树来分析却很方便 (2)当客观环境只有离散的有限几个可能状态且行动空间也只有离散的
12、有限几个方案时,用损益表或决策树进行决策分析是十分方便的但是,如果客观环境的可能状态有多种,并且行动空间中可选择的行动方案也很多的话,则使用损益表或决策树表示就非常困难,而边际分析决策方法则可以避免这些困难,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解析:11.(1)试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机会成本的含义(2)机会成本存在的前提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机会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例如,某企业有一笔闲置资金,假如用来购买设备,当年预计可赚得100 000 元,如果存入银行,每年得到利息 80 000 元,企业管理者应该怎样决策
13、?这时 80 000 元即为购买设备的机会成本,而 100 000 元为所得利息的机会成本,很显然管理者应用这笔资金购买设备 (2)机会成本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种选择机会的存在为前提)解析:12.(1)决策和决策者的分类有哪些?(2)请解释决策风险的衡量方法的具体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以将决策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三种根据决策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可以将决策者分为风险偏好者、风险中性者、风险规避者 (2)决策风险的衡量方法就是以概率论原理为基础,针对那些有多种可能结果的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一般来讲,这种方法的步骤为: 确定决策方案的概率与概率分布 计算决策方案的期望值 计算决策方案的标准差 计算决策方案的标准差系数)解析:13.(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请解释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三部分:输入过程、服务机构、排队规则 (2)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 确定排队问题的各个变量,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已知的统计数据,运用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以确定相关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得到的概率分布,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特征 根据服务系统的运行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改进系统的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