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 】(分数:2.00)A.十一届二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四中全会D.十一届五中全会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分数:2.00)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3.党的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是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
2、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分数:2.00)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与时俱进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分数:2.00)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买办资产阶级6.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 】(分数:2.00)A.农民问题B.军队问题C.同盟军问题D.领导权问题7.1954 年 9 月,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分数:2.00)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3、D.全国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 】(分数:2.00)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和平赎买C.公私合营D.典型示范、国家帮助9.毛泽东认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的处理办法是 【 】(分数:2.00)A.专政B.民主C.斗争D.处罚1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 【 】(分数:2.00)A.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B.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C.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D.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11.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 】(分
4、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国际环境C.风俗习惯D.社会稳定12.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是 【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政治建设C.传统文化D.社会监督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分数:2.00)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共同富裕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 】(分数:2.00)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民族独立C.领土完整D.经济发展15.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早期,被邓小平认为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的是 【 】(分数:2.00)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边经济开放区
5、D.上海浦东新区1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分数:2.00)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一步到位C.全面开花D.自由发展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分数:2.00)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贡献分配C.按需分配D.按要素分配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 】(分数:2.00)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多党合作D.民主决策1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 【 】(分数:2.00)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C.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0.推进社会建
6、设的重点是 【 】(分数:2.00)A.推进公民道德建设B.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C.保障和改善民生D.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1.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把 【 】(分数:2.00)A.节约资源放在首位B.预防为主放在首位C.环境保护放在首位D.合理利用放在首位22.2005 年 3 月 14 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 】(分数:2.00)A.与台湾关系法B.共同防御条约C.反分裂国家法D.告台湾同胞书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分数:2.00)A.独立自主B.反对霸权主义C.反对强权政治D.国家主权平等24.我国应恪守的外交政策宗旨是 【 】(分数:2.00)A.反对霸权
7、主义和强权政治B.反对和平演变C.反对恐怖主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由 【 】(分数:2.00)A.党的路线决定的B.党的纲领决定的C.党的性质决定的D.党的思想决定的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分数:2.00)_28.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观点。(分数:2.00)_2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数:2.00)_30.简述当今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变化。(分数:2.00)_3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分数
8、:2.00)_32.简述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的相互关系。(分数:2.00)_三、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分数:2.00)_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 2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
9、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 】(分数:2.00)A.十一届二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D.十一届五中全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分数:2.00)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
10、.新民主主义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3.党的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是 【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分数:2.00
11、)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与时俱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分数:2.00)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买办资产阶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剥削压迫的主要对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
12、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因此,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6.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 】(分数:2.00)A.农民问题B.军队问题C.同盟军问题D.领导权问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的联合战线,必然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集中表现在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上。因为哪个阶级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就决定了革命走哪条路,从而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因此,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7.1954 年 9 月,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3、法的会议是 【 】(分数:2.00)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D.全国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 】(分数:2.00)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和平赎买C.公私合营D.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根据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党和政府对手工
14、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引导手工业从生产资料私有制走向社会主义合作化、集体化道路。9.毛泽东认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的处理办法是 【 】(分数:2.00)A.专政B.民主 C.斗争D.处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1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 【 】(分数:2.00)A.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B.正确处
15、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C.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D.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强调要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要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农业国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11.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国际环境C.风俗习惯D.社会稳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12.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是 【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 B.政治建设C.传统文化D.社会监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证。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分数:2.00)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共同富裕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
17、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 】(分数:2.00)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民族独立C.领土完整D.经济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5.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早期,被邓小平认为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的是 【 】(分数:2.00)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边经济开放区D.上海浦东新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特区。邓小平曾指出
18、:“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故本题选 A。1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分数:2.00)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一步到位C.全面开花D.自由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外开放。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分数:2.00)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贡献分配C.按需分配D.按要素分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19、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 】(分数:2.00)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D.民主决策解析:1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 【 】(分数:2.00)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C.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0.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分数:2.00)
20、A.推进公民道德建设B.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C.保障和改善民生 D.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把 【 】(分数:2.00)A.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B.预防为主放在首位C.环境保护放在首位D.合理利用放在首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
21、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22.2005 年 3 月 14 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 】(分数:2.00)A.与台湾关系法B.共同防御条约C.反分裂国家法 D.告台湾同胞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分裂国家法。2005 年 3 月 14 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它充分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分数:2.00)A.独立自主B.反对霸权主义C.反对强权政治D.国家主权平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
22、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24.我国应恪守的外交政策宗旨是 【 】(分数:2.00)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反对和平演变C.反对恐怖主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应恪守的外交政策宗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2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由 【 】(分数:2.00)A.党的路线决定的B.党的纲领决定的C.党的性质
23、决定的 D.党的思想决定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追求特殊利益。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
24、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
25、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解析: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
26、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解析:28.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 年不行,需要 100 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
27、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解析:2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信的阶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解析:30.简述当今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变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的对外开放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外开放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
28、深刻复杂的变化。 从国际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四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内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一同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国也存在着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被削弱,新优势尚未建立,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解析:31.
2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
30、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解析:32.简述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的相互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然,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
31、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的。)解析:三、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他们和农民都是工人阶级的基本依靠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革命的力量之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