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卷 17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不属于“logic”一词在英文中的用法的是 ( )(分数:2.00)A.关于推理的科学和方法B.有逻辑性,有条理性C.有必然性的D.有偶然性的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往”与“来”、“杨”与“雨”、“柳”与“雪”之间是 ( )(分数:2.00)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如果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 A、B 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 C 的外延,那么称 A、B 两概念之间有 ( )(分数:2.00
2、)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4.与 SAP 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分数:2.00)A.PASB.PESC.SIPD.SOP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 )(分数:2.00)A.p 真 q 真B.p 真 q 假C.p 假 q 真D.p 假 q 假6.两个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是 ( )(分数:2.00)A.对称且传递B.非对称且传递C.禁对称且传递D.对称且非传递7.有人说:“我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但是有一点保留。”此人的言论 ( )(分数:2.00)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8.“既然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
3、的,所以,怕批评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上述推理的结构类似的项是 ( )(分数:2.00)A.凡有人处必有路,因此凡无路处必无人B.所有概念都用语词表达,所以,所有用语词表达的都是概念C.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所以,所有宗派主义都不是马克思主义D.科学不是迷信,所以,迷信都是非科学的9.“pq,rs, (分数:2.00)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10.“因为 p 等值于 q 爿 k K q 等值于 r,所以 p 等值于 r。”这一推理式是 ( )(分数:2.00)A.对称关系推理B.禁对称关系推理C.传递关系推理D.禁
4、传递关系推理11.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依据的是 ( )(分数:2.00)A.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C.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D.联言推理的合成式12.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京华大学。”后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1)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京华大学 (2)儿子没努力,考上了京华大学 (3)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京华大学 (4)儿子努力了,考上了京华大学 使得父亲的话没有错的情况是 ( )(分数:2.00)A.仅(4)B.仅(3)(4)C.仅(2)(3)(4)D.仅(1)(
5、3)(4)13.为了增加收入,新桥机场决定调整计时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对每一个在此停靠的车辆,新标准规定:在第一个 4 小时或不到 4 小时期间收取 4 元,以后每小时收取 1 元;而旧标准为:在第一个 2 小时或不到2 小时期间收取 2 元,以后每小时收取 1 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上述调整有利于增加收入? ( )(分数:2.00)A.把车停在机场停车场作短途旅游的人较以前有很大的增加B.大多数车辆在机场的停靠时间不超过 2 小时C.机场停车场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年的收入却低于运营成本D.机场停车场经过扩充,容量较前大有增加14.如果甲乙两灯都亮,那么丙灯就一定亮;但是丙灯没有亮,由此
6、可见 ( )(分数:2.00)A.甲乙两灯都没有亮B.甲灯亮,但是乙灯没有亮C.乙灯亮,但是甲灯没有亮D.甲乙两灯至少有一个没有亮15.一个美国旅游者去希腊克里特岛观光,碰到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说:“别相信克里特人,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谎话。我最了解这一点,因为我是克里特人。”这个美国人对年轻人说:“我无法相信你的话,既然克里特人都不说真话,那么,凭什么让我相信你这个克里特人没说谎呢?”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评价美国人的反应? ( )(分数:2.00)A.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年轻人并无恶意,他仅仅想帮助陌生人B.这是自我相悖的,因为不相信年轻人的话正是由于相信他的话C.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陌生人特别
7、是一个年轻的陌生人的话完全不应该相信D.这过于谨慎了,因为年轻人既然敢于承认包括自己在内的克里特人都说谎,这说明他是真诚的二、双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欧拉图中不正确的有 ( ) (分数:2.00)A.B.C.D.E.17.有关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概括为“全国最高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限制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C.“长城”概括为“旅游胜地”D.“工人”限制为“石油工人”E.“工人”概括为“工人阶级”18.“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该判断可以表达为 ( )(分数:2.00)A.没有事物不是不包含矛盾B.
8、事物不都包含矛盾C.有些事物包含矛盾D.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E.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包含矛盾的19.既禁对称又传递的关系有 ( )(分数:2.00)A.概念间的同一关系B.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C.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D.概念间的交叉关系E.概念间的全异关系20.下列各式中,与 等值的有 ( ) (分数:2.00)A.B.C.D.E.21.直接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 ( )(分数:2.00)A.偷换概念B.自相矛盾C.两不可D.转移论题E.轻率概括22.以 PEM 为前提,增补哪两个选项之一为另一前提,必然推出 SOP 的结论? ( )(分数:2.00)A.SAMB.SEMC.SIMD.SOME
9、.23.一个有效三段论,如果其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必定 ( )(分数:2.00)A.都假B.不都假C.不都真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E.一真一假24.以“如果现在停电,工厂中的机器就停止运转”为前提,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现在没停电,所以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B.现在停电了,那么工厂中的机器已经停止了运转C.机器停止了运转,所以现在停电了D.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所以现在没停电E.现在没有停电,但机器却停止了运转25.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 )(分数:2.00)A.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B.化验比较
10、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D.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E.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推理的形式有效性是指对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 1,则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7.定义是由 1、 2 和 3 三部分构成的。(分数:2.00)填空项 1:_28.从关系判断的结构来看,它是由 1、 2 和 3 三部分构成的。(分数:2.00)填空项 1:_29.不相容选言判断在支判断 1 时,为假。(分数:2.00)填空项 1:_30.若
11、“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 1 律,则联言判断“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分数:2.00)填空项 1:_31.三段论第二格的中项是大前提的 1,是小前提的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2.选言推理就是 1 包含有选言判断的推理。(分数:2.00)填空项 1:_33.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类事物中 1 对象具有某属性,得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分数:2.00)填空项 1:_34.在应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 1 的错误。(分数:2.00)填空项 1:_35.论证是用若干 1 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分数:2.0
12、0)填空项 1:_四、图表题(总题数:2,分数:4.00)36.已知 A 真包含于 B,B 与 C 交叉,请用欧拉图表示 A、B、C 三概念间所可能有的各种外延关系。(分数:2.00)_37.试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 A、B 两个判断是否等值。 A:“要么小周当选为班长,要么小李当选为班长。” B:“小周当选为班长,而小李没有当选为班长。” (分数:2.00)_五、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38.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包括自用产品和用于交换的产品。(分数:2.00)_39.“优选法是有用的方法,优选法是数学方法,所以,凡数学方法都是有用的方法。” (1)写出上述推理的形式; (2)指出该推
13、理的格和式; (3)用逻辑规则检查它是否有效。(分数:2.00)_40.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 O 判断。试问它是第几格的三段论?请分别以 S、M、P 为小项、中项、大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分数:2.00)_41.种植马铃薯是选用大个的薯种好,还是选用小的好?有一个农业试验站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用 10 克、20 克、40 克、80 克、160 克重的马铃薯分别播在同一块地里,施同样的肥料。结果,10 克重的产量是245 克,20 克重的产量是 430 克,40 克重的产量是 565 克,80 克重的产量是 940 克,160 克重的产量竞达 1090 克。这说明选用大个的薯块作种,可以提
14、高产量。分析此例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分数:2.00)_42.一个民族谋求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信心,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只知匍匐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甘心接受人家的“同化”,这势必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将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哪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愿意丧失掉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呢?分析上例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分数:2.00)_六、证明题(总题数:1,分数:2.00)43.若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但在结论中不周延,试证明该二段沧的形式是第四格 AAI 式。(分
15、数:2.00)_七、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44.上海某宾馆来了 A、B、C 三位客人,现已知: 如果 A 和 B 都来自北京,那么 C 就来自昆明; 并非 C 来自杭州或昆明; 只有 B 来自北京,C 才不是来自杭州。 请问:A 是否来自北京?写出推导过程。 (设:A 表示“A 来自北京”,B 表示“B 来自北京”,C 1 表示“C 来自昆明”,C 2 表示“C 来自杭州”。)(分数:2.00)_45.A、B、C 三位同学一起做一道数学题,三人得出三种不同答案。现已知: 如果 A 的答案正确,则 B的答案不正确; B 和 C 中至少有一人答案正确; A 和 C 中至少有一人答案不
16、正确。 问:A 的答案是否正确?写出推导过程(设:A 表示“A 答案正确”, (分数:2.00)_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卷 17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不属于“logic”一词在英文中的用法的是 ( )(分数:2.00)A.关于推理的科学和方法B.有逻辑性,有条理性C.有必然性的D.有偶然性的 解析:解析:“logic”一词在英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关于推理的科学和方法,即逻辑学;(2)有逻辑性,有条件性;(3)有必然性的。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往”与“来”、“杨”与“
17、雨”、“柳”与“雪”之间是 ( )(分数:2.00)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解析:解析:A、B 两个概念间可能存在以下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其中全异关系指 A、B 两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3.如果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 A、B 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 C 的外延,那么称 A、B 两概念之间有 ( )(分数:2.00)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 解析:解析:如果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 A、B 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 C 的外延,那么称 A、B 两个概念之间有矛盾关系。4.与 SAP 具有矛
18、盾关系的是 ( )(分数:2.00)A.PASB.PESC.SIPD.SOP 解析:解析:矛盾关系分别存在于 A 和 O,以及 E 和 I 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选项中只有 D 项含有 O。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 )(分数:2.00)A.p 真 q 真B.p 真 q 假C.p 假 q 真 D.p 假 q 假解析:解析:“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 p 假 q 真时,“pq”才假,其余情况下“pq”均为真。6.两个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是 ( )(分数:2.00)A.对称且传递B.非对称且传递C.禁对称且传递D.对称且非传递 解析:解析:如果
19、a 交叉 b,则 b 交叉 a,所以交叉关系是对称的;如果 a 交叉 b,b 交叉 c,则 a 不一定交叉 c,也不一定不交叉 c,所以交叉关系是非传递的。7.有人说:“我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但是有一点保留。”此人的言论 ( )(分数:2.00)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解析:解析:题干中“有一点保留”意思是不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与“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的基本逻辑要求。8.“既然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所以,怕批评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上述推理的结构类似的项是 ( )(分数:2.00)A.凡有人处必有路,因此凡无路处必无人
20、B.所有概念都用语词表达,所以,所有用语词表达的都是概念C.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所以,所有宗派主义都不是马克思主义D.科学不是迷信,所以,迷信都是非科学的解析:解析:题干中的推理运用了换质位法,其推理形式为 。选项 A 运用了换质位法,其推理形式为 选项 B 中前提为 SAP,结论为 PAS,是无效推理。选项 C 运用了换位法,其推理形式为 选项D 运用了换位质法,其推理形式为9.“pq,rs, (分数:2.00)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解析:解析: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特征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21、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其公式是:10.“因为 p 等值于 q 爿 k K q 等值于 r,所以 p 等值于 r。”这一推理式是 ( )(分数:2.00)A.对称关系推理B.禁对称关系推理C.传递关系推理 D.禁传递关系推理解析:解析:传递关系推理是依据关系的传递性而进行的推理。传递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为:aRb,bRc,所以,aRc。11.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依据的是 ( )(分数:2.00)A.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C.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D.联言
22、推理的合成式解析:解析:选言证法是通过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情况为假,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选言证法的思维过程大体是:(1)构成一个包括论题这一选言支在内的一个选言判断;(2)论证除论题这一选言支之外其他选言支均不成立;(3)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从而推出论题真。12.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京华大学。”后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1)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京华大学 (2)儿子没努力,考上了京华大学 (3)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京华大学 (4)儿子努力了,考上了京华大学 使得父亲的话没有错的情况是 ( )(分数:2.00)A.仅(4)B.仅(3)(4)C.仅(2)
23、(3)(4)D.仅(1)(3)(4) 解析:解析:题干中父亲的话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二,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情况(1)肯定前件不肯定后件,符合逻辑;情况(2)否定前件肯定后件,违背规则一,不合逻辑;情况(3)否定前件否定后件,符合逻辑;情况(4)肯定前件肯定后件,符合逻辑。13.为了增加收入,新桥机场决定调整计时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对每一个在此停靠的车辆,新标准规定:在第一个 4 小时或不到 4 小时期间收取 4 元,以后每小时收取 1 元;而旧标准为:在第一个 2 小时或不到2 小时期间收取
24、 2 元,以后每小时收取 1 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上述调整有利于增加收入? ( )(分数:2.00)A.把车停在机场停车场作短途旅游的人较以前有很大的增加B.大多数车辆在机场的停靠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C.机场停车场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年的收入却低于运营成本D.机场停车场经过扩充,容量较前大有增加解析:解析:论证就是用若干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本题以新规定有利于增加收入为论题,从选项 B 中得出只有以大多数车辆在机场的停靠都不超过两小时为论据的情况下,新规定才能有利于增加收入。14.如果甲乙两灯都亮,那么丙灯就一定亮;但是丙灯没有亮,由此可见 ( )(分数:
25、2.00)A.甲乙两灯都没有亮B.甲灯亮,但是乙灯没有亮C.乙灯亮,但是甲灯没有亮D.甲乙两灯至少有一个没有亮 解析:解析:题干中的推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即“甲乙两灯都亮,丙灯一定亮”。“丙灯没有亮”为否定后件式,结论应否定该推理的前件,即甲乙两灯至少有一个没有亮。15.一个美国旅游者去希腊克里特岛观光,碰到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说:“别相信克里特人,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谎话。我最了解这一点,因为我是克里特人。”这个美国人对年轻人说:“我无法相信你的话,既然克里特人都不说真话,那么,凭什么让我相信你这个克里特人没说谎呢?”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评价美国人的反应? ( )(分数:2.00)A.这是站不
26、住脚的,因为年轻人并无恶意,他仅仅想帮助陌生人B.这是自我相悖的,因为不相信年轻人的话正是由于相信他的话 C.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陌生人特别是一个年轻的陌生人的话完全不应该相信D.这过于谨慎了,因为年轻人既然敢于承认包括自己在内的克里特人都说谎,这说明他是真诚的解析:解析: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本题中美国旅游者正是根据年轻人的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结论而他得出结论正是由于相信了年轻人的话,与结论相悖。二、双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欧拉图中不正确的有 ( ) (分数:2.00)A. B.C. D.E
27、.解析:解析:“青年”和“干部”的关系是交叉关系,A 项错误;“青年”和“学生”交叉的部分和“青年学生”是全同关系,选项 C 错误。17.有关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概括为“全国最高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限制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C.“长城”概括为“旅游胜地” D.“工人”限制为“石油工人” E.“工人”概括为“工人阶级”解析:解析: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符合要求的只有 CD。18.“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该判
28、断可以表达为 ( )(分数:2.00)A.没有事物不是不包含矛盾B.事物不都包含矛盾C.有些事物包含矛盾D.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E.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包含矛盾的 解析:解析:“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运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可以表达为“一切事务都包含矛盾”或者根据双重否定为肯定表达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包含矛盾的”。19.既禁对称又传递的关系有 ( )(分数:2.00)A.概念间的同一关系B.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C.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D.概念间的交叉关系E.概念间的全异关系解析:解析:概念间的同一关系既属对称关系,又属传递关系;概念间的真包含和真包含于关系属于禁对称且传递的关系;概念间的交
29、叉关系和全异关系属于对称且非传递关系。20.下列各式中,与 等值的有 ( ) (分数:2.00)A. B.C. D.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真值表的判定,如下:21.直接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 ( )(分数:2.00)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C.两不可D.转移论题 E.轻率概括解析:解析: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22.以 PEM 为前提,增补哪两个选项之一为另一前提,必然推出 SOP 的结论? ( )(分数:2.00)A.SAM B.SEMC.SIM D.SOME.解析:解析
30、:由于结论是否定判断,一个前提是否定判断,根据三段论的规则“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可知另一个前提为肯定判断。23.一个有效三段论,如果其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必定 ( )(分数:2.00)A.都假B.不都假C.不都真 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E.一真一假解析:解析:一个三段论是由三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其中两个是前提,另一个是结论。只有其大小前提都正确,并且推理式也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若结论错误,三段论是有效的,那么至少有一个前提是错误的。24.以“如果现在停电,工厂中的机器就停止运转”为前提,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现在没停电,所以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B.现在停电
31、了,那么工厂中的机器已经停止了运转 C.机器停止了运转,所以现在停电了D.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所以现在没停电 E.现在没有停电,但机器却停止了运转解析:解析: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25.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 )(分数:2.00)A.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D.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 E.选择
32、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解析:解析:求异法,又称差异法,其内容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之中,如果其他情况均相同,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它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是存在的,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共变法的内容是: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与之相应变化的,那么,这个唯一变化着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所以若探求蛋黄的黄色与鸡饲料的因果关系,就需要采用选项 C、D 所述两种方法,对同一类鸡进行不同的饲养。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推理的形式有效性是指对
33、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 1,则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其前提是真的)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其结论一定也是真的)解析:27.定义是由 1、 2 和 3 三部分构成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解析:28.从关系判断的结构来看,它是由 1、 2 和 3 三部分构成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解析:29.不相容选言判断在支判断 1 时,为假。(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同真同假)解析:30.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
34、员”为假,根据 1 律,则联言判断“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排中)解析:31.三段论第二格的中项是大前提的 1,是小前提的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谓项)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谓项)解析:32.选言推理就是 1 包含有选言判断的推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前提或结论)解析:33.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类事物中 1 对象具有某属性,得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部分)解析:34.在应用类比
35、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 1 的错误。(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机械类比)解析:35.论证是用若干 1 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已知为真的)解析:四、图表题(总题数:2,分数:4.00)36.已知 A 真包含于 B,B 与 C 交叉,请用欧拉图表示 A、B、C 三概念间所可能有的各种外延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解析:37.试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 A、B 两个判断是否等值。 A:“要么小周当选为班长,要么小李当选为班长。” B:“小周当选为班长,而小李没有当选为班长。” (
36、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 真值表验证如下: )解析:五、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38.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包括自用产品和用于交换的产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2)该划分不正确,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解析:39.“优选法是有用的方法,优选法是数学方法,所以,凡数学方法都是有用的方法。” (1)写出上述推理的形式; (2)指出该推理的格和式; (3)用逻辑规则检查它是否有效。(分数
37、: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题中所给三段论的形式为: )解析:40.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 O 判断。试问它是第几格的三段论?请分别以 S、M、P 为小项、中项、大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前提是 O 判断,根据“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和“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规则,结论也必为 O 判断。根据“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和“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大前提必定是 A 判断。因此这个三段论式是 AOO 式。由于结论是 O判断,大项 P 在结论中周延,根据“结论中周延的项也必须周延”的规则,大前提的 A 判
38、断必定是 PAM;由于小前提是 O 判断,而大前提是 PAM,根据“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小前提的 O 判断必定是SOM。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该三段论是第二格,其逻辑形式为 )解析:41.种植马铃薯是选用大个的薯种好,还是选用小的好?有一个农业试验站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用 10 克、20 克、40 克、80 克、160 克重的马铃薯分别播在同一块地里,施同样的肥料。结果,10 克重的产量是245 克,20 克重的产量是 430 克,40 克重的产量是 565 克,80 克重的产量是 940 克,160 克重的产量竞达 1090 克。这说明选用大个的薯块作种,可以提高产量。分析此例运用了
39、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题中所给例了运用了共变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马铃薯种越大产量越高,可见,选用大个薯种,可提高产量。 共变法公式: )解析:42.一个民族谋求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信心,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只知匍匐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甘心接受人家的“同化”,这势必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将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哪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愿意丧失掉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呢?分析上例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40、案:论题:一个民族谋求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信心。 论据:这一段话中除论题以外的话。 论证方式:演绎论证(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论证方法:间接论证中的反证法。)解析:六、证明题(总题数:1,分数:2.00)43.若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但在结论中不周延,试证明该二段沧的形式是第四格 AAI 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项在结论中不周延,大项是结论中的谓项,所以结论必为肯定判断。根据三段论规则,结论为肯定判断,那么两前提必为肯定判断。 大前提为肯定判断,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大前提必为 PAM。 中项 M 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在小前提中必周延,小前提
41、也为肯定判断,小前提为 MAS。 小项S 在小前提中不周延,结论必特称,为 SIP。所以,此三段论为三段论第四格 AAI 式。)解析:七、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44.上海某宾馆来了 A、B、C 三位客人,现已知: 如果 A 和 B 都来自北京,那么 C 就来自昆明; 并非 C 来自杭州或昆明; 只有 B 来自北京,C 才不是来自杭州。 请问:A 是否来自北京?写出推导过程。 (设:A 表示“A 来自北京”,B 表示“B 来自北京”,C 1 表示“C 来自昆明”,C 2 表示“C 来自杭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将已知条件用符号表示如下: )解析:45.A、B、C 三位同学一起做一道数学题,三人得出三种不同答案。现已知: 如果 A 的答案正确,则 B的答案不正确; B 和 C 中至少有一人答案正确; A 和 C 中至少有一人答案不正确。 问:A 的答案是否正确?写出推导过程(设:A 表示“A 答案正确”,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