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995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3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6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理想是( )(分数:2.00)A.凭空产生的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2.“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这句话意在说明( )(分数:2.00)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向导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D.理想信念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3.

    2、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 )(分数:2.00)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劫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4.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 )(分数:2.00)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5.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

    3、传统中的( )(分数:2.00)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6.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的是( )(分数:2.00)A.民族虚无主义B.狭隘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与时俱进民族主义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的是( )(分数:2.00)A.直接决定人的职业生涯B.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4、 )(分数:2.00)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9.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这说明( )(分数:2.00)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B.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C.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10.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1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分数:2.00)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它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 )(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3.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

    6、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分数:2.00)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14.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社会公德的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基础性B.全民性C.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15.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 )(分数:2.00)A.稳定性B.专业性C.强制性D.统一性16.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

    7、)(分数:2.00)A.友情B.恋爱C.爱情D.婚姻1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18.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 )(分数:2.00)A.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B.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C.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 )(分数:2.00)A.结果B.假设C.处理D.制裁20.我国法的主

    8、要渊源是( )(分数:2.00)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法2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这说明行政执行活动具有( )(分数:2.00)A.主动性B.单方面性C.广泛性D.特定性22.不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分数:2.00)A.司法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 )(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4.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

    9、、犯罪客观方面翱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25.某县人民政府依法做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 )(分数:2.00)A.非要式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二、B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10、。(分数:2.00)_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分数:2.00)_28.简述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分数:2.00)_29.简述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分数:2.00)_30.怎样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分数:2.00)_三、B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试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32.试分析法律关系的构成。(分数:2.00)_33.试述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分数:2.00)_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6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

    11、题数:25,分数:50.00)1.理想是( )(分数:2.00)A.凭空产生的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这句话意在说明( )(分数:2.00)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向导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12、 D.理想信念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解析: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 )(分数:2.00)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劫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解析:4.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 )(分数:2.00)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爱国主义所

    13、忠诚、热爱的祖国,是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5.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的( )(分数:2.00)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解析:6.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的是( )(

    14、分数:2.00)A.民族虚无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与时俱进民族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民族虚无主义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这种观点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对外开放的初衰,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的是( )(分数:2.00)A.直接决定人的职业生涯 B.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解析: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

    15、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分数:2.00)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的起源。9.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这说明( )(分数:2.00)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B.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C.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10.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是( )(分数:2.00)A.社会主

    16、义道德建设要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1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分数:2.00)A.乐群贵和,强调

    17、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解析: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它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 )(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多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已。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

    18、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13.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分数:2.00)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14.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社会公德的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基础性B.全民性C.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解析:15.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

    19、,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 )(分数:2.00)A.稳定性B.专业性 C.强制性D.统一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职业道德的特点。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服务内容,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各种不同的职业要求。因而,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具体规定,即各自的职业规范,甚至各个工种,岗位的职业规范都不一样。所以,各种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16.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 )(分数

    20、:2.00)A.友情B.恋爱C.爱情 D.婚姻解析:1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解析:解析: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18.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 )(分数:2.00)A.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B.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C.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解析:解

    21、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善于”。“四善于”是指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帔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 )(分数:2.00)A.结果 B.假设C.处理D.制裁解析:20.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 )(分数:2.00)A.制定法 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在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称法的效力渊源。制

    22、定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渊源。2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这说明行政执行活动具有( )(分数:2.00)A.主动性B.单方面性 C.广泛性D.特定性解析:22.不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分数:2.00)A.司法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监督。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督体系依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国家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社

    23、会监督。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 )(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政体。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24.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翱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 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

    24、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A 项说法错误。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B 项说法正确。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一般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C 项说法错误。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犯罪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有的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等主观要素,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D项说法25.某县人民政府依法做

    25、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 )(分数:2.00)A.非要式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具体事项或特定行政相对人采取的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二、B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然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自觉把人

    26、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勇做 21 世纪中国的脊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需要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有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面对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挑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解析: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体包括: (1

    27、)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解析:28.简述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一个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就越少;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就越需更长时间和更多奋斗。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正由于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才更加漫长。 (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

    28、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的超越性决定了它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做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而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解析:29.简述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任何时代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都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

    29、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需要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析:30.怎样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和平年代,爱国行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体现在各种具体而细微的事情当中: (1)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2)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解析:三、B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试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业人员都

    30、要奉行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 (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尽力设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取得他们的

    31、信任和信赖。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解析:32.试分析法律关系的构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 (1)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中的主导性因素。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三类:自然人、组织、国家。其中,自然人是所有法律关系主体中最基本的主体,组织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关系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法律关系主体。成

    32、为法律关系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行为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2)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以下三种: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能够为法律关系主体所支配的客观实体。其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为法律所认可;为人们所支配和利用;能够为人们带来某种利益。法律意义上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智力成果是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随着经济社会

    33、发展和科技进步,风能、大气环境、地热资源以及有价值的情报和资讯也开始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3)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主体为了满足某种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法律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的要求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解析:33.试述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刑事立法与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都必须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要求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指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是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和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