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53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理想是(分数:2.00)A.凭空产生的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3.“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这句话意在说明(分数:2.
2、00)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向导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D.理想信念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4.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分数:2.00)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劫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5.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分数:2.00)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6.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
3、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的(分数:2.00)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7.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的是(分数:2.00)A.民族虚无主义B.狭隘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与时俱进民族主义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的是(分数:2.00)A.直接决定人的职业生涯B.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C
4、.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9.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分数:2.00)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10.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这说明(分数:2.00)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B.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C.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1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B.社会主义道
5、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分数:2.00)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1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它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
6、4.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分数:2.00)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15.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社会公德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基础性B.全民性C.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16.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分数:2.00)A.稳定性B.专业性C.强制性D.统一性17.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
7、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分数:2.00)A.友情B.恋爱C.爱情D.婚姻1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19.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分数:2.00)A.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B.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C.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分数:2.00)A.结果B.假设C.处
8、理D.制裁21.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分数:2.00)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法2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这说明行政执行活动具有(分数:2.00)A.主动性B.单方面性C.广泛性D.特定性23.不属于国家监督的是(分数:2.00)A.司法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
9、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26.某县人民政府依法做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分数:2.00)A.非要式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28.简述学习“思想道德修
10、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分数:2.00)_29.简述道德的主要功能。(分数:2.00)_30.简述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分数:2.00)_31.简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分数:2.00)_32.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3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分数:2.00)_35.试述道德的本质。(分数:2.00)_3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分数:2.00)_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53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
11、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理想是(分数:2.00)A.凭空产生的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解析: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
12、源泉。”这句话意在说明(分数:2.00)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向导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理想信念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解析:4.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分数:2.00)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劫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解析:5.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分数:2.00)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
13、人意的地方解析:解析: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爱国主义所忠诚、热爱的祖国,是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6.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的(分数:2.00)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解析:7.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
14、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的是(分数:2.00)A.民族虚无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与时俱进民族主义解析:解析:民族虚无主义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这种观点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对外开放的初衷,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的是(分数:2.00)A.直接决定人的职业生涯 B.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解析:9.马克
15、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分数:2.00)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10.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这说明(分数:2.00)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B.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C.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
16、范围具有广泛性解析:解析: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道德规范比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其他意识形态变化速度更慢,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1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解析:解析: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也
17、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分数:2.00)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解析:1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它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解析:解析: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18、、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14.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分数:2.00)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解析:解析: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15.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
19、累。社会公德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基础性B.全民性C.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解析:16.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分数:2.00)A.稳定性B.专业性 C.强制性D.统一性解析:解析: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服务内容,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各种不同的职业要求。因而,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具体规定。即各自的职业规范,甚至各个工种、岗位的职业规范都不一样。所以,各种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17.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
20、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分数:2.00)A.友情B.恋爱C.爱情 D.婚姻解析:1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解析:解析: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19.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分数:2.00)A.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B.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C.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
21、统一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解析:解析:“四善于”是指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分数:2.00)A.结果 B.假设C.处理D.制裁解析:21.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分数:2.00)A.制定法 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法解析:解析:在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称法的效力渊源。制定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22、的主要渊源。2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这说明行政执行活动具有(分数:2.00)A.主动性B.单方面性 C.广泛性D.特定性解析:23.不属于国家监督的是(分数:2.00)A.司法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解析:解析: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督体系依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国家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分数:2.00)A.人民
23、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解析: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25.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 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24、解析:解析: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A 项说法错误。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B 项说法正确。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一般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C 项说法错误。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犯罪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等主观要素,其中,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D 项说法错误。26.某县人民政府依法做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分数:2.00)A.非要式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
25、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解析:解析: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具体事项或特定行政相对人采取的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解析:28.简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身体力行,切实践履。)解析:29.简述道德的主要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
26、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1)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2)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解析:30.简述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7、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解析:31.简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而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
28、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解析:32.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它主要有以下内容: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特定人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包括离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生活保障权,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2)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
29、公民依照宪法应当履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它主要有以下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解析:3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2)在经济令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出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可以享用资金、技术利用之
30、便利,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成长,但另一方面也必然增加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使自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中面临更大风险。为了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只有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又要降低风险,赢得主动,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根本科益。 (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中国的社会主
31、义现代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在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但是绝对不能搞“全盘西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解析:35.试述道德的本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畸,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1)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
32、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其特殊性表现为道德是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解析:3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3、。(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本质属性在于其阶级性,而根基则在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充分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遵循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我国,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既是工人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先进
34、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独特规律,强调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西方法律制度模式;三是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和他人的宝贵经验,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有效地保障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