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902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3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43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 ( )(分数:2.00)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3.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4.吃饭一文中,“人类所有的创

    2、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 ( )(分数:2.00)A.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B.头脑高于肠胃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都与肠胃(吃饭)紧密相关D.头脑与肠胃平等5.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主要表现了他性格上的 ( )(分数:2.00)A.穷途末路,尚不觉悟B.自矜武功,奋其私智C.英勇善战,无愧“霸王”之号D.多情多义,力不从心6.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 )(分数:2.00)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C.其莳若子,其置若弃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7.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总体上采用的

    3、表达方法是 ( )(分数:2.00)A.类比B.烘托C.象征D.反衬8.秋夜中,象征着遭受蹂躏却抱有希望的弱者,并寄予了作者深切同情的是 ( )(分数:2.00)A.夜的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9.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 )(分数:2.00)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10.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 ( )(分数:2.00)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11.我

    4、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12.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 ( )(分数:2.00)A.叙事诗B.爱情诗C.民歌D.格律诗13.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 ( )(分数:2.00)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14.下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 )(分数:2.00)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

    5、间波浪兼天涌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15.下列诗句,词句中“君”为作者自指的是 ( )(分数:2.00)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D.乃敢与君绝16.贺铸的鹧鸪天中,借象征抒情寓意的句子是 ( )(分数:2.00)A.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B.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D.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17.一句话中用“霹雳”来隐喻 ( )(分数:2.00)A.民众革命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18.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

    6、景是 ( )(分数:2.00)A.五四运动高潮时B.五四运动低潮时C.第一次大革命高潮时D.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时19.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B.情感炽热,深厚,虔诚C.语言朴实,不加雕琢D.结构匀称,节奏明快20.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 )(分数:2.00)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C.没落保守,孤傲执著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21.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 )(分数:2.00)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二、多选题(总题数

    7、: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分数:2.00)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24.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表现其母亲品德的有 ( )(分数:2.00)A.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B.入城,则缉鲈,灯火荧荧,每至夜分C.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

    8、有后言E.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25.散文纪念傅雷中,有关“怒”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第一“怒”在昆明,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B.第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C.第三“怒”是不堪凌辱,导致轻生D.第三“怒”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E.第四“怒”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26.饮酒(其五)所体现的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态有 ( )(分数:2.00)A.忘世:舍弃功名利禄B.忘我:陶醉于大自然C.采菊:追求高风亮节D.见南山:希冀长命百岁E.忘言:听凭直觉感悟27.关于宝黛吵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本文主要描写了热恋中少男少女普

    9、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B.本文的精到,在于提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C.本文反映出作者最善于心理描写,所以很少引入其他描写方式D.作者带着嬉笑怒骂的语气描写的本文E.本文点拨了一个道理就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29.邻国之民不 加 少(分数:2.00)_30.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 可以亡身(分数:2.00)_31.又常相间以 迭乘(分数:2.00)_32.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 疑众(分数:2.00)_33.外无待 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分数:2.00)_34.于是家人 延

    10、 画工画(分数:2.00)_35.追惟 一二,仿佛如昨(分数:2.00)_36.姊妹弟兄皆 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分数:2.00)_37.东方 千余骑(分数:2.00)_38.是处 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分数:2.00)_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40.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A最能体现这段文字

    11、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C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分数:2.00)_41.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A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B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C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42.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2、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大意。B这段文字使用了何种写作方法?C指出文中同时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数:2.00)_43.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井。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遥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

    13、春带雨。 A,这段写出了杨太真怎样的情感? B写出其中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 C“梨花一枝春带雨”喻指什么?(分数:2.00)_44.阅读哦,香雪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 A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B指出这里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的语句。 C文中哪两个地方运用了拟人手法?(分数:2.00)_全国自考

    14、(大学语文)-试卷 43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 ( )(分数:2.00)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解析: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采用了类比法阐明论点。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

    15、,兵也”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答案为 D。3.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归纳法 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解析:解析:A 项在文中多数段落都用了,B 项只在文中第六段用到,C、D 项在极个别地方用到。答案为A。4.吃饭一文中,“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 ( )(分数:2.00)A.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 B.头脑高于肠胃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都与肠胃(吃饭)紧密相关D.头脑与肠胃平等解析:解析:这里要用哲学知识分析“头脑”与“肠胃”之间的

    16、关系,吃饭是物质需要,是第一需要,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头脑的活动属于精神活动,是第二需要,是在物质基础上的更高级的活动。反映这一哲学关系的是 A 项。答案为 A。5.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主要表现了他性格上的 ( )(分数:2.00)A.穷途末路,尚不觉悟 B.自矜武功,奋其私智C.英勇善战,无愧“霸王”之号D.多情多义,力不从心解析:解析: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艺术加工。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答案为 A。6.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 )(分数:2.00)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B.勿

    17、动勿虑,去不复顾C.其莳若子,其置若弃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文中指出:“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由此可以判断出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答案为 D。7.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总体上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分数:2.00)A.类比 B.烘托C.象征D.反衬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答案为A。8.秋夜中,象征着遭受蹂躏却抱有希望的弱者,并寄予了作者深切同情的是 ( )(分数:2.00)A.夜的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 D.小青虫解析:解析:A 项是黑暗现实的意象;B

    18、 项是坚韧战斗精神的意象;D 项是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作者所敬奠的对象。答案为 C。9.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 )(分数:2.00)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解析:解析: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散文抒写了巴金见到故居时的复杂心情和联翩思绪。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答案为 B。10.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 ( )(分数:2.00)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

    19、一个呵 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解析:解析:哭小弟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作者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但是,作者不止对“小弟”一个人惋惜,同时希望像小弟这样“迟开而早谢”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所改变。因此,本文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就是“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答案为 C。11.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解析:解析:史铁生通过三种方式来展现母爱的深挚。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二是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

    20、理描写。如: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惊恐”、“祈求”和不断地自我安慰;三是侧面烘托。答案为 C。12.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 ( )(分数:2.00)A.叙事诗B.爱情诗 C.民歌D.格律诗解析:解析:A 项是就诗体而言的,B 项是就内容而言的,C 项是就本源而言的,D 项在先秦时还没有出现。答案为 B。13.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 ( )(分数:2.00)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解析:解析:“盈盈”指走路时的体态、姿势。步,指行走。“公府步”即官步,由此可以判断出

    21、B 项属于正面描写。答案为 B。14.下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 )(分数:2.00)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解析:选项 D 中的“系”语义双关。就船而言,是系岸不发;就心而言,是牵系不忘。答案为 D。15.下列诗句,词句中“君”为作者自指的是 ( )(分数:2.00)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D.乃敢与君绝解析:解析:A 项出白短歌行,“君”指渴望得到的贤才;B 项出自虞美人,是作者自问自答。“君”字是自指;C 项出自摸鱼儿,“君”指你

    22、;D 项出自上邪,“君”指你。答案为 B。16.贺铸的鹧鸪天中,借象征抒情寓意的句子是 ( )(分数:2.00)A.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B.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D.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解析:解析:A 项借象征抒情,B 项借举止抒情,C 项借景物抒情,D 项借叙事抒情。答案为 A。17.一句话中用“霹雳”来隐喻 ( )(分数:2.00)A.民众革命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 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解析:解析:一句话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

    23、的惧怕和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答案为 B。18.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 )(分数:2.00)A.五四运动高潮时B.五四运动低潮时C.第一次大革命高潮时D.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时 解析:解析:雨巷最初发表于 1928 年 8 月,从时间上来看正值文化大革命失败的时候,当时身为共青团员的戴望舒未免也陷入了痛苦与彷徨之中。答案为 D。19.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B.情感炽热,深厚,虔诚C.语言朴实,不加雕琢D.结构匀称,节奏明快

    24、解析:解析:裴多菲的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爱情诗,本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答案为 A。20.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 )(分数:2.00)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C.没落保守,孤傲执著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解析:解析:沙子龙个性孤傲内向,武艺高强;孙老者个性豪爽固执,嗜艺如命;王三胜个性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答案为 A。21.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 )(分数:2.00)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 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解析:解析:麦琪的礼物写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

    25、故事,采用一明写,一暗示,“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构思方式,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在作品末尾形成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答案为 C。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分数:2.00)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解析:解析:本

    26、题考查的是对比法的应用。考生需要结合课文加以掌握。答案为 BC。24.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表现其母亲品德的有 ( )(分数:2.00)A.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B.入城,则缉鲈,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C.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E.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解析:解析:归有光拾取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如文中:“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等。答案为 BCD。25.散文纪念傅雷中,有关“怒”

    27、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第一“怒”在昆明,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B.第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 C.第三“怒”是不堪凌辱,导致轻生 D.第三“怒”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 E.第四“怒”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解析:解析:施蛰存回忆与傅雷的交往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次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但傅雷直率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写这两次傅雷之“怒”,都是为第三次“怒”作铺垫。在文革中间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最后一怒”导致轻生,却

    28、是傅雷刚直性格臻于极致的表现。答案为 ABCD。26.饮酒(其五)所体现的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态有 ( )(分数:2.00)A.忘世:舍弃功名利禄 B.忘我:陶醉于大自然 C.采菊:追求高风亮节D.见南山:希冀长命百岁E.忘言:听凭直觉感悟 解析:解析:饮酒(其五)以“心远”为纲领,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末二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答案为ABE。27.关于宝黛吵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本文主要描写了热恋

    29、中少男少女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 B.本文的精到,在于提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 C.本文反映出作者最善于心理描写,所以很少引入其他描写方式D.作者带着嬉笑怒骂的语气描写的本文E.本文点拨了一个道理就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解析:解析:宝黛吵架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展现了热恋中少男少女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选项 A 正确。小说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选项 B 正确。红楼梦通常是以行为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极少运用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手法写人。宝黛吵架是一处例外,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

    30、,选项 C 错误。贾母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以及义章结尾“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是作者所要点拨的道理。选项 E 正确。答案为 ABE。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解析:29.邻国之民不 加 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加:更。)解析:30.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 可以亡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解析:31.又常相间以 迭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迭乘:交替地呈现。)解析:32.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 疑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疑众:蛊惑民

    31、众。)解析:33.外无待 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外无待:城外没有一点救援可以期待。)解析:34.于是家人 延 画工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延:请。)解析:35.追惟 一二,仿佛如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追惟:追思。)解析:36.姊妹弟兄皆 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列土:裂土受封。)解析:37.东方 千余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千余骑:指众多骑马的随从。这里是夸张地说丈夫随从之盛,以示官位之高。)解析:38.是处 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分数:2.00)_正确

    32、答案:(正确答案:是处:到处。)解析: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解析:40.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A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C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观点的两句话是:“忧劳可

    33、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据是:理论论据和历史事实论据。 C作者用演绎论证法证明中心论点。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句作为大前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是结论,中间省略了小前提,即第二段的事例。然后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大前提,以“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句为小前提,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结论,即后唐庄宗是因骄傲、逸豫、宠幸伶人而亡国的道理。)解析:41.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

    34、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A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B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C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 B借宗族关系保护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C语言描写、行为描写。)解析:42.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

    35、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大意。B这段文字使用了何种写作方法?C指出文中同时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写江流景色;议论对自然力的驯服。 B对比写景,生发议论。 C“挟着寒风,吐着白沫,”,比拟与对偶。)解析:43.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井。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遥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

    36、枝春带雨。 A,这段写出了杨太真怎样的情感? B写出其中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 C“梨花一枝春带雨”喻指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震惊、激动、惶惑、悲楚、委屈。 B“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 C杨太真泪流满面的形象。)解析:44.阅读哦,香雪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 A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B指出这里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的语句。 C文中哪两个地方运用了拟人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香雪登上火车用鸡蛋换铅笔盒,刚上车,火车就开动了。 B“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 C“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列车已经缓慢地向台儿沟告别了。”)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