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刑法理论一般将刑法解释方法分为两大类,即【 】(分数:2.00)A.正式的刑法解释与非正式的刑法解释B.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C.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D.扩大解释与缩小解释2.下列选项中体现属人管辖原则的是【 】(分数:2.00)A.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B.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2、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3.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是【 】(分数:2.00)A.犯罪客体B.一般客体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4.下列属于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的是【 】(分数:2.00)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行为对象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
3、(分数:2.00)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共同犯罪形式的分类的是【 】(分数:2.00)A.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C.二人共同犯罪与多人共同犯罪D.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7.被判处管制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1 日,折抵刑期【 】(分数:2.00)A.1 日B.2 日C.3 日D.不折抵8.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是【 】(分数:2.00)A.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9.
4、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 】(分数:2.00)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 】(分数:2.00)A.适用最重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D.在法定最高刑之上再加重一定的刑罚11.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分数:2.00)A.追诉时效继续B.追诉时效延长C.追诉时效中止D.追诉时效中断1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分数:2.00)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
5、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所有人员D.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13.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应构成【 】(分数:2.00)A.信用卡诈骗罪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金融凭证诈骗罪D.诈骗罪14.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 】(分数:2.00)A.强迫他人提供服务B.强迫他人接受服务C.强迫他人购买商品D.强迫他人生产商品15.【 】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6、情节严重的行为。(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检举失实D.报复陷害罪16.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B.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C.侵犯了财产的所有权整体D.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中的“他人”,不包括单位1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判决、裁定”【 】(分数:2.00)A.只限于刑事判决、裁定B.不限于刑事判决、裁定C.只限于民事判决、裁定D.只限于行政判决、裁定18.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D.犯罪主观方面只能
7、是故意19.某国有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关的成员秘密将数额较大的公司的国有资产私分,对其行为应如何认定【 】(分数:2.00)A.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B.以贪污罪定罪处罚C.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并罚D.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从一重罪处罚2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不包括【 】(分数:2.00)A.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自由职业者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有【 】(分数:2.00)A.严厉程度不同B.适用对象不同C.适用根据不同D.适用机关不同
8、E.确立机关不同22.下列关于死刑适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死刑只能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C.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D.死刑均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E.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23.对下列哪些犯罪分子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E.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24.我国刑法根据对一人所犯数罪被判处的刑罚种类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并罚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分数:2.00)A.吸收原则B.并科原则C.先
9、减后并原则D.先并后减原则E.限制加重原则25.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假释【 】(分数:2.00)A.犯新罪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D.有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E.以上答案均正确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26.刑法的时间效力(分数:2.00)_27.犯罪故意(分数:2.00)_28.非刑罚处罚(分数:2.00)_29.交通肇事罪(分数:2.00)_四、判断题(总题数:4,分数:8.00)30.共同犯罪只能由共同作为形式构成。【 】(
10、分数:2.00)A.正确B.错误31.对于累犯以及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2.诈骗罪与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其主体、客体以及主观要件都相同,就是客观要件不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3.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4.简述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分数:2.00)_35.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分数:2.00)_36.简述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7.试述传授犯
11、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分数:2.00)_七、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张某于 2009 年偷渡到 A 国,一日,张某在携带凶器拦路抢劫时,发现一中年妇女,于是尾随其到偏僻之处,持刀威胁,将该妇女强奸。后案发,张莱被 A 国法院认定为强奸罪,判处 6 年有期徒刑。张某服刑期满后被遣送回国。问:(分数:4.00)(1).我国是否承认 A 国对张某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分数:2.00)_(2).对国外既决案件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25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刑法理
12、论一般将刑法解释方法分为两大类,即【 】(分数:2.00)A.正式的刑法解释与非正式的刑法解释B.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C.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D.扩大解释与缩小解释解析:解析:刑法理论一般将刑法解释方法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两大类。A 项属于刑法解释效力的分类,B 项属于正式解释的分类;D 项属于论理解释中的两种类型。2.下列选项中体现属人管辖原则的是【 】(分数:2.00)A.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B.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C.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解析:解析:A 项是关于属地管辖原则的刑法规定;B 项是关于保护管辖原则的刑法规定;C 项属于属人管辖原则的有关刑法规定;D 项属于普遍管辖原则的有关刑法规定。故应选 C 项。3.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是【 】(分数:2.00)A.犯罪客体B.一般
14、客体 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解析:解析: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三类。其中,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4.下列属于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的是【 】(分数:2.00)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行为对象解析: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分数:2.00)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24 条第 2 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共同犯罪形式的分类的是【 】(
15、分数:2.00)A.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C.二人共同犯罪与多人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解析:解析:共同犯罪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 (4)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7.被判处管制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1 日,折抵刑期【 】(分数:2.00)A.1 日B.2 日 C.3 日D.不折抵解析:8.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是【 】(分数:2.00)A.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B.刑法面前人人
16、平等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解析:9.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 】(分数:2.00)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68 条的规定,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 】(分数:2.00)A.适用最重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D.在法定最高刑之上再加重一定的刑罚解析:11.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
17、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分数:2.00)A.追诉时效继续B.追诉时效延长C.追诉时效中止D.追诉时效中断 解析:1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分数:2.00)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所有人员D.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解析:13.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应构成【 】(分数:2.00)A.信用卡诈骗罪 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金融凭证诈骗罪D.诈骗罪解析:
18、14.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 】(分数:2.00)A.强迫他人提供服务B.强迫他人接受服务C.强迫他人购买商品D.强迫他人生产商品 解析:解析:强迫交易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15.【 】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 B.诽谤罪C.检举失实D.报复陷害罪解析:16.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分数:2.00)A.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B.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C.侵犯了财产的所有权整体D.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中的“他人”,不包括单位解析:解析: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 3 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 3 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因此,本罪的主体是个人,而且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犯了单位资金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其中“他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等单位。1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判决、裁定”【 】(分数:2.00)A.只限于刑事判决、裁定B.不限于刑事判
20、决、裁定 C.只限于民事判决、裁定D.只限于行政判决、裁定解析:解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立法解释,“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包括刑事判决与裁定,也包括民事、经济、行政等方面的判决与裁定。18.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D.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解析:19.某国有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关的成员秘密将数额较大的公司的国有资产私分,对其行为
21、应如何认定【 】(分数:2.00)A.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B.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C.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并罚D.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从一重罪处罚解析:2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不包括【 】(分数:2.00)A.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自由职业者 解析:解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ABC 三项均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有【 】(分数:2.00)A.严厉程度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适用根据不同 D.适用机
22、关不同 E.确立机关不同 解析:22.下列关于死刑适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死刑只能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C.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 D.死刑均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E.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解析:23.对下列哪些犯罪分子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E.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解析:解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
23、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是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应选 ABC 项。24.我国刑法根据对一人所犯数罪被判处的刑罚种类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并罚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分数:2.00)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先减后并原则D.先并后减原则E.限制加重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是混合原则,即: (1)对于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 (2)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3)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即对判处附加刑的,采取附加刑与
24、主刑并科原则; (4)数罪中判处数个附加刑,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附加刑之间的并罚)。25.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假释【 】(分数:2.00)A.犯新罪 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 D.有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 E.以上答案均正确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26.刑法的时间效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刑法的时间效力:所解决的问题是刑法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具有适用效力,其内容包括生效时间
25、、失效时间、溯及力与限时法效力。)解析:27.犯罪故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解析:28.非刑罚处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刑罚处罚:是指对免除刑刑罚处罚的犯罪人,给予刑罚以外的实体上的处罚。)解析:29.交通肇事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解析:四、判断题(总题数:4,分数:8.00)30.共同犯罪只能由共同作为形式构成。【 】(分数:2.
26、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共同犯罪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共同作为;(2)共同不作为; (3)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31.对于累犯以及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81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32.诈骗罪与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其主体、客体以及主观要件都相同,就是客观要件不同。【 】(分数:2.00)A.正确 B.
27、错误解析:解析:诈骗罪与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即年满 16 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客体都是他人的公私财产所有权;主观要件都是故意,且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要件不同,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诈骗”;而盗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则为“盗窃”。33.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
28、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以及与上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一般公民。五、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4.简述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较为密切,行为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行为对象。但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2)特定的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而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3)行为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而犯罪客体在一切犯罪中都受到了
29、侵害或者威胁。 (4)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行为对象相同并不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而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犯罪客体要件相同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解析:35.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解析:36.简述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织织,犯罪集团具有以下特征: (1)人数较多。即三人以上,二人不足以成为集团。 (2)较为固定。表现为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固定或
30、者基本固定;集团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得比较紧密;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后,其组织形式往往继续存在。 (3)目的明确。犯罪集团的形成是为了反复多次实施一种或者数种犯罪行为。)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7.试述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侵犯的法益性质不同:前者侵犯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后者依所教唆的犯罪性质而定。 (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后者是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 (3)对象要求不同:前者对被传授的对象没有限定;后者一般要求教唆对象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 (4)故意内容不同:前者是对传授
31、犯罪方法具有故意;后者是对所教唆的犯罪具有故意。 (5)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的,即使被传授的人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二者也可能不成立共犯;如果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则二者成立共犯。 (6)定罪量刑的根据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而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罪名,没有独立的法定刑。)解析:七、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张某于 2009 年偷渡到 A 国,一日,张某在携带凶器拦路抢劫时,发现一中年妇女,于是尾随其到偏僻之处,持刀威胁,将该妇女强奸。后案发,张莱被 A 国法院认定为强奸罪,判处 6 年有期徒刑。张某服刑期满后被遣送回国。问:(分数:4.00)(1).我国是否承认 A 国对张某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消极承认 A 国对张某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解析:(2).对国外既决案件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案中,张某在国外犯了强奸罪,依照我国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虽然其行为经过外国审判,但依据刑法第 10 条之规定,依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因张某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依法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其处罚。)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