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772       资源大小:6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不属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思想基础的是 ( )(分数:2.00)A.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B.保护法益的要求C.刑法本身和法治的要求D.保护弱者的要求2.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 )(分数:2.00)A.自然犯B.行政犯C.基本犯D.国事犯3.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 )(分数:2.00)A.犯罪概念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伺D.犯罪的客观要件4.胡某,27 岁,非常喜欢邻居家 4 岁的男孩小强。一日,胡某带小强到一座桥上玩,胡某提着小

    2、强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分数:2.00)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5.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没有犯罪行为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分数:2.00)A.故意犯罪B.实行犯罪C.犯罪既遂D.过失犯罪7.

    3、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 ( )(分数:2.00)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C.结果说D.犯意说8.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分数:2.00)A.牵连犯B.想象竞合犯C.继续犯D.连续犯9.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一人犯数罪被判处数个有期徒刑,若总和刑期不满 35 年,则决定对其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 )(分数:2.00)A.10 年B.15 年C.20 年D.25 年10.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判断标准是 ( )(分数:2.00)A.犯罪人的社会地位B.犯罪人的财产状况C.被害人的多D.犯罪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11.下列对行

    4、刑时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B.超过行刑时效,意味着在作出了罪刑宣告后也不能行使行刑权C.在行刑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执行刑罚D.超过了行刑时效期限,司法机关也可以执行刑罚12.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 (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13.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构成(分数:2.00)A.间谍罪B.投敌罪C.资敌罪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1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

    5、、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是 ( )(分数:2.00)A.依法被确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B.依法被指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C.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D.一般主体,但只限于自然人15.甲偷偷从香港地区向大陆运送枪支弹药,被发现后用枪打伤海防人员,到大陆某地后全部出售,获得暴利。甲触犯的罪名不包括 ( )(分数:2.00)A.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B.走私武器、弹药罪C.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D.妨害公务罪1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 ( )(分数:2.00)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C.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D.应以盗窃罪定

    6、罪处罚17.贾某强奸了同村女青年王某后,利用女方不敢声张的弱点,采用威胁方法继续纠缠王某,使其忍辱从奸,对贾某应当认定为 ( )(分数:2.00)A.强奸罪B.通奸行为C.侮辱罪D.性骚扰18.我国刑法规定的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 ( )(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B.一般主体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司法工作人员19.对于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 ( )(分数:2.00)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择一重罪处罚C.应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从重处罚D.应数罪并罚20.甲以窃取、刺探、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间

    7、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21.某酒店使用不洁的餐具,引起甲肝传播,该饭店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妨害传染病防治罪C.传播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22.张某出于对部队车辆驾驶人员李某的不满,用爆炸的方法将其驾驶的车辆炸毁,张某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破坏交通工具罪B.爆炸罪C.破坏武器装备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23.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员甲将储户存款 2 万元用于赌博。甲的行为 ( )(分数:2.00)A.构成赌博罪B.构成挪用资金罪C.构成挪用公

    8、款罪D.构成赌博罪和挪用公款罪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玩忽职守罪B.滥用职权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徇私枉法罪25.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犯罪主体均为 ( )(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分数:2.00)A.法律主义和禁止事后法B.禁止类推解释和禁止绝对不定刑C.明确性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

    9、为E.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27.我国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的要件包括 ( )(分数:2.00)A.犯罪故意B.犯罪思想C.犯罪目的D.犯罪动机E.犯罪过失28.下列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B.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法益C.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或同等法益D.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在法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E.紧急避险的基本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法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的或者同等的法

    10、益29.共同犯罪行为表现形式有 ( )(分数:2.00)A.共同作为B.共同不作为C.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相结合D.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E.过失行为与过失行为相结合30.罪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 )(分数:2.00)A.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基本罪状)B.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C.对具体罪状的社会危害的描述D.对不同刑罚适用人群的描述E.主要是对抢劫罪和强奸罪的描述31.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 )(分数:2.00)A.提供资金账户B.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C.通过转账协助资金转移D.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E.将赃物直接卖掉32.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

    11、有 ( )(分数:2.00)A.以断绝恋爱关系的方法逼迫女方发生性交行为的B.利用妇女熟睡与其性交的C.冒充妇女丈夫与其性交的D.利用职权乘人之危奸淫妇女的E.明知是幼女而与其性交的33.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的四种类型是 ( )(分数:2.00)A.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B.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C.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D.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国家安全任务E.在刑事诉讼中提供伪证34.贪污罪客观方面具有的特征有 ( )(分数:2.00)A.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B.必须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C.必须非法占有公共财物D.必须非法占有私有财物E.以上

    12、说法均正确35.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分数:2.00)A.行为对象不同B.行为性质不同C.行为结果不同D.行为方式不同E.行为主体不同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述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的概念及其效力问题。(分数:2.00)_37.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分数:2.00)_38.刑罚的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39.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0.试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实现。(分数:2.00)_41.论述罪名的分类。(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

    13、)42.2005 年 4 月 21 日下午,李某接受宁波市某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水电安装分公司委派,在宁波市海曙区竺某家改装家用电线。在开凿室内穿线墙洞时,发现墙内有用塑料布包着的 3 根金条(计 9162 克,价值人民币 1010946 元),顿生占有歹念,即乘主人不备之机将 3 根金条藏匿于一楼公用过道墙内杂物堆里。当主人向其说明墙内有黄金藏着时,李某矢口否认。次日中午,被告人李某将金条秘密转移到自己家中。下午,在公安机关传讯时作了坦白,并将 3 根金条交还给失主。 问:对李某可否适用缓刑?(分数:2.00)_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2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4、、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不属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思想基础的是 ( )(分数:2.00)A.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B.保护法益的要求C.刑法本身和法治的要求D.保护弱者的要求 解析:解析: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思想基础包括:(1)是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2)是保护法益的要求;(3)是刑法本身的要求 i(4)是法治的基本要求。2.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 )(分数:2.00)A.自然犯 B.行政犯C.基本犯D.国事犯解析:解析:由于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不断变化,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分具有相对性。3.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 )(分数:2.00)A.犯罪概念B

    15、.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伺D.犯罪的客观要件解析:解析: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4.胡某,27 岁,非常喜欢邻居家 4 岁的男孩小强。一日,胡某带小强到一座桥上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分数:2.00)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解析:解析:胡某对发生小强坠河溺水的结果是有预见的,但自信自己能够避免此结果的发生,继续实施行为,以免发

    16、生溺水死亡的结果,这种心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5.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2.00)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没有犯罪行为解析:解析:甲尚未实行杀人的行为,未能实行是由于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只处在预备阶段,是犯罪预备。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分数:2.00)A.故意犯罪 B.实行犯罪C.犯罪既遂D.过失犯罪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25 条第 1 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7.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 ( )(分数:2.00)

    17、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 C.结果说D.犯意说解析:解析: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通常采取犯罪构成说,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行为数次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的也是数罪。8.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分数:2.00)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C.继续犯D.连续犯解析:解析:题目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的牵连,是犯罪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只按一罪处罚。9.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一人犯数罪被判处数个有期徒刑,若总和刑期不满 35 年,则决定对其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 )(分数

    18、:2.00)A.10 年B.15 年C.20 年 D.25 年解析:解析: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6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 20 年。10.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判断标准是 ( )(分数:2.00)A.犯罪人的社会地位B.犯罪人的财产状况C.被害人的多D.犯罪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 解析:解析:所称“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范围内较大影响等情形。11.下列对行刑时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B.

    19、超过行刑时效,意味着在作出了罪刑宣告后也不能行使行刑权C.在行刑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执行刑罚D.超过了行刑时效期限,司法机关也可以执行刑罚 解析:解析: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执行刑罚;超过了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执行刑罚。因此,超过行刑时效,意味着在作出了罪刑宣告后也不能行使行刑权。12.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 (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空白罪状的概念。空白罪状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但指明了必须参照

    20、的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空白罪状的法条也称为空白刑法或白地刑法。13.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构成(分数:2.00)A.间谍罪B.投敌罪C.资敌罪 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解析:解析:资敌罪,是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此题考查资敌罪的概念,为刑法的直接规定,应有所了解。1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是 ( )(分数:2.00)A.依法被确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B.依法被指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C.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D.一般主体,但只限于自然人解析:解析:非法制造、

    21、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其主体既可以是一般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15.甲偷偷从香港地区向大陆运送枪支弹药,被发现后用枪打伤海防人员,到大陆某地后全部出售,获得暴利。甲触犯的罪名不包括 ( )(分数:2.00)A.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 B.走私武器、弹药罪C.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D.妨害公务罪解析:解析:走私武器、弹药的行为,可能同时触犯非法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由于刑法将走私行为作了特别规定,所以,凡是符合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构成要件的,不再认定为非法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但是,行为人走私武器、弹药进境后,又非法出售的,应另成

    22、立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根据刑法第 157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以暴力、胁迫方法抗拒缉私的,应认定为走私武器、弹药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1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 ( )(分数:2.00)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C.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D.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196 条第 3 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第 264 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数额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认定)。17.贾某强奸了同村女青年王某后,利用女方不敢声张的弱点,采用威胁方法继续纠缠王某,使其忍辱从奸,对贾某应当认定

    23、为 ( )(分数:2.00)A.强奸罪 B.通奸行为C.侮辱罪D.性骚扰解析:解析:贾某违背妇女意志,使用胁迫手段,强行与王某多次发生性交的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强奸罪。18.我国刑法规定的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 ( )(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B.一般主体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司法工作人员解析:解析:报复陷害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9.对于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 ( )(分数:2.00)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择一重罪处罚

    24、C.应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从重处罚D.应数罪并罚解析:解析: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令犯罪的,依照刑法第 124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广播电视没施、公川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20.甲以窃取、刺探、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解析:解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表观为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甲的行为符合陔犯罪构成要件,以该罪定罪。21.某酒店使用不洁

    25、的餐具,引起甲肝传播,该饭店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C.传播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解析:解析:某酒店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肝传播的行为符合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以该罪定罪。22.张某出于对部队车辆驾驶人员李某的不满,用爆炸的方法将其驾驶的车辆炸毁,张某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破坏交通工具罪B.爆炸罪C.破坏武器装备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解析:解析:张某明知是炸毁部队车辆而故意炸毁的行为符合破坏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23.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员甲将储户存款 2 万元用于赌博。甲的行为 (

    26、 )(分数:2.00)A.构成赌博罪B.构成挪用资金罪C.构成挪用公款罪 D.构成赌博罪和挪用公款罪解析:解析:q|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应以该罪定罪。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徇私枉法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玩忽职守罪的概念,与滥用职权罪比较记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玩忽职守罪。25.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

    27、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犯罪主体均为 ( )(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解析:解析: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是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主体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分数:2.00)A.法律主义和禁止事后法 B.禁止类推解释和禁止绝对不定刑 C.明确性

    28、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E.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解析:解析:罪邢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2)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3)禁止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5)明确性;(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27.我国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的要件包括 ( )(分数:2.00)A.犯罪故意 B.犯罪思想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 E.犯罪过失 解析:解析: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是行为人受刑法的谴责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心

    29、理态度的基本内容是故意与过失(合称为罪过),此外还有犯罪目的与动机。28.下列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 B.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法益C.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或同等法益 D.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在法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 E.紧急避险的基本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法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的或者同等的法益 解析:解析:紧急避险要求所造成的损害不超过所避免的损害,其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或者同

    30、等法益,而不能认为是保护法益。29.共同犯罪行为表现形式有 ( )(分数:2.00)A.共同作为 B.共同不作为 C.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相结合D.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 E.过失行为与过失行为相结合解析:解析:c、E 选项的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以及两个过失行为之间没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联络,不是共同犯罪。故意犯罪包括作为形式和不作为形式,A、B、D 选项都足正确的。30.罪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 )(分数:2.00)A.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基本罪状) B.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 C.对具体罪状的社会危害的描述D.对不同刑罚适用人群的描述E.主要是对抢劫罪和强奸罪的描述解析:解析:罪状

    31、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基本罪状),另一类是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加重、减轻罪状)。31.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 )(分数:2.00)A.提供资金账户 B.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 C.通过转账协助资金转移 D.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 E.将赃物直接卖掉解析:解析:洗钱罪的行为方式有:(1)提供资金账户;(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5)其他方法。32.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有 ( )(分数:2.00)A.以断绝恋爱关系的方法逼迫女方发生性

    32、交行为的B.利用妇女熟睡与其性交的 C.冒充妇女丈夫与其性交的 D.利用职权乘人之危奸淫妇女的E.明知是幼女而与其性交的 解析:解析:(1)行为人必须采取某种足以使妇女不能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手段,这便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这些手段是强奸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其他手段有:用酒灌醉或者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妇女;利用妇女熟睡之机进行强奸:冒充妇女的丈夫或情夫进行强奸;利用妇女患重病之机进行强奸等。(2)符合下列特征的,属于奸淫幼女:客观上表现为与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发生性交的行为。主体是已满 14 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只要行为人认识到女方一定或者可能是幼女,

    33、或者不管女方是否幼女,而决意实施奸淫行为,被奸淫的女方又确实是幼女的,就构成奸淫幼女的犯罪。33.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的四种类型是 ( )(分数:2.00)A.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B.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C.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D.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国家安全任务 E.在刑事诉讼中提供伪证解析:解析: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有四种类型,包括以暴力、胁迫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和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选项 E 的行为方式可以构成伪证罪。34.贪污罪客观方面具有

    34、的特征有 ( )(分数:2.00)A.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B.必须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C.必须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D.必须非法占有私有财物E.以上说法均正确解析: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必须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3)必须非法占有公共财物。35.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分数:2.00)A.行为对象不同 B.行为性质不同 C.行为结果不同 D.行为方式不同 E.行为主体不同

    35、 解析:解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行为对象、行为主体、行为方式、行为性质、行为结果等方面存在重要区别。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述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的概念及其效力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与效力的刑法,刑法典便是普通刑法。特别刑法是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或特别事项(犯罪)的刑法。一般来说,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属于特别刑法。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仅适用于中国的特别地,也可谓中国的特别刑法。当某种行为同时符合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的规定时,应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仅适用特别刑法;如果

    36、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两个同等效力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则应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仅适用新的特别刑法;如果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两个效力不同的特别刑法,则应适用效力更高的特别刑法。)解析:37.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 (2)单位犯罪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并且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犯罪;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等)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

    37、 (3)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谋取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任何犯罪,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也不是单位犯罪。 (4)单位犯罪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但这不是绝对的。)解析:38.刑罚的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刑罚的本质属性,即使犯罪人承受一定的剥夺性痛苦,是刑罚的惩罚性质。 (2)在我国,刑罚是掌握在国家手中,用于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民法益的工具。 (3)刑罚的法定性,刑罚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刑罚还只能由国家的审判机关,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管辖权限和诉讼程序适用。 (4)刑罚的目的性,即预防犯罪。)解析:39.简

    38、述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0.试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实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定化,并不等同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现实化。要展现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39、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刑法理论工作者与司法工作人员付出巨大努力。只有在解释与适用刑法的过程中,时时把握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事事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罪刑法定原则。 (2)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树立法治观念。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是法治建设的时代性进步;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是实现人民意志,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刑法规范首先是为了限制司法权力,在打击犯罪时,着眼点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而不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 (3)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解释刑法。立法解释对于弥补刑事立法的不足具有一定意义,但立法解释不等于立法,所以,立法解

    40、释也不得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不得侵害人民的预测可能性。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在现阶段对保证正确适用刑法起着一定作用。但是,司法解释只能就法律在具体适用中的问题进行解释,不能超越其权限进行解释,更不能以司法解释代替刑事立法;无论以何种方法解释刑法,都必须符合刑法自身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学理解释,对刑事司法事实上起着重大指导作用,敝学理解释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在可能得出多种解释结论时,一定要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选择正确解释。 (4)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正确定罪量刑。对于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刑法为准绳,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并选

    41、择合理的法律后果。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以任何方式定罪量刑,既不能适用类推方法定罪量刑,也不能为了定罪量刑,而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认定为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解析:41.论述罪名的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按照不问标准,可以对罪名进行不同分类。 (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类罪名是某一类犯罪的总名称。在我国刑法中,类罪名是以犯罪的同类客体(或同类法益)为标准进行概括的,共有十个类罪名。具体罪名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名称。 (2)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概括罪名。单一罪名,足指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单一,只能反映一个犯罪行为,不能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选择罪

    42、名,是指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也可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概括罪名是指其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但只能概括使用,不能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概括罪名是介于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之问的一种罪名。从罪名本身没有选择余地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单一罪名的特点;但从其包含了多种行为,只实施其中之一就构成犯罪而言,它具有选择罪名的特点。)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2.2005 年 4 月 21 日下午,李某接受宁波市某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水电安装分公司委派,在宁波市海曙区竺某家改装家用电线。在开凿室内穿线墙洞时,发现墙内有用塑料布

    43、包着的 3 根金条(计 9162 克,价值人民币 1010946 元),顿生占有歹念,即乘主人不备之机将 3 根金条藏匿于一楼公用过道墙内杂物堆里。当主人向其说明墙内有黄金藏着时,李某矢口否认。次日中午,被告人李某将金条秘密转移到自己家中。下午,在公安机关传讯时作了坦白,并将 3 根金条交还给失主。 问:对李某可否适用缓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这是因为: (1)李某符合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因为李某应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以下。 (2)李某符合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即李某适用缓刑后不会再危害社会。从犯罪情节上看,李某犯罪情节轻微,虽属故意犯罪,但属于机会犯,犯罪原因更多由社会自然因素所致,所以主观恶性小;李某犯罪后能彻底退还赃物,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小。从悔罪表现看,案发后,李某认罪态度好,彻底退还赃物,且李某平时表现一贯较好。综上,李某人身危险性小,适用缓刑是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李某不符合缓刑适用的限制条件,即李某不构成累犯。)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