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卷 18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称 ( )(分数:2.00)A.文件B.文书C.公文D.文书档案3.“甲骨文书”最早出现于 ( )(分数:2.00)A.秦汉时期B.西周晚期C.商代后期D.魏晋时期4.公文法定的作者指的是 ( )(分数:2.00)A.原因B.目的C
2、.时间D.名义5.公文可以作为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因为具有 ( )(分数:2.00)A.凭据记载作用B.公务联系作用C.领导与指导作用D.行为规范作用6.下列不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 ( )(分数:2.00)A.命令B.请示C.决定D.批复7.由一人准备、选取材料并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 ( )(分数:2.00)A.报告B.总结C.指示D.简报8.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三种性质”的是 ( )(分数:2.00)A.邓小平B.江泽民C.毛泽东D.胡锦涛9.撰写公文时应当尽量使用 ( )(分数:2.00)A.铅笔B.毛笔和钢笔C.水彩笔D.圆珠笔10.“
3、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 ( )(分数:2.00)A.典论B.老子C.论语D.左传11.公文的第一要素是 ( )(分数:2.00)A.主题B.语言文字C.作者D.知识面1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文件纸型与格式的规定是在 ( )(分数:2.00)A.1940 年B.1949 年C.1950 年D.1958 年13.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与态度称 ( )(分数:2.00)A.论据B.论点C.论证D.议论14.告知性公文的语体风格是 ( )(分数:2.00)A.简明晓畅B.郑重严肃C.恳切明白D.平和委婉15.在拟写公文标题时,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情况多见于 ( )(分
4、数:2.00)A.转批类公文B.法规类公文C.公布性公文D.机关内部使用公文16.公文的成文时间在一般情况下以哪种时间为准 ( )(分数:2.00)A.领导人签发时间B.印发时间C.批准时间D.会议通过的时间17.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间构成 ( )(分数:2.00)A.不相隶属关系B.平行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业务指导关系18.市委行文给省委并报党中央属于哪种行文方式 ( )(分数:2.00)A.逐级上行文B.多级上行文C.分级上行文D.越级上行文19.为避免打乱正常的领导隶属关系和工作业务联系,党政机关要严格控制 ( )(分数:2.00)A.发文数量B.逐级行文C.发
5、文单位D.越级行文20.特殊情况下的越级对下行文,必须同时抄送 ( )(分数:2.00)A.直接的下级机关B.越过的上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上级业务部门21.一份公文的文种要与该份公文的相互呼应 ( )(分数:2.00)A.上级机关B.下级机关C.抄送机关D.主送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可以是 ( )(分数:2.00)A.同级政府B.政府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C.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
6、和军队机关D.政府部门与各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E.不同级别的政府24.根据制定、发布条例机关的不同,条例可分为 ( )(分数:2.00)A.党的中央机制制定的条例B.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C.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D.公司制定的条例E.领导制定的条例25.下列关于调查报告写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深入细致、客观公正的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B.围绕问题展示重要的、典型的材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C.调查报告中不能有作者的任何观点D.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公文式标题和新闻式标题两种形式E.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分题目、主体、结尾三部分26.下列不属于常见
7、的记录类文书的是 ( )(分数:2.00)A.社团活动记录B.旅游行程记录C.会议记录D.电话记录E.大事记27.归档文件的分类,可按哪些方法及步骤进行 ( )(分数:2.00)A.按年度分类B.按月份分类C.按保管期限分类D.按机构(问题)分类E.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三种分类方法的结合应用28.公文的催办有哪些形式 ( )(分数:2.00)A.人工催办B.口头催办C.电话催办D.领导催办E.书面催办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公文的制发,一般应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的程序。(分数:2.00)_30.主送机关的位置应在正文之上公文标题左下方,无论一行或多行,均靠左顶格
8、书写。(分数:2.00)_31.国务院关于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1983 年 2 月 12 日)属于知照型决定。(分数:2.00)_32.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批复的两个主要特点。(分数:2.00)_33.联单式登记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重复登记的某些项目,简化登记手续。(分数:2.00)_34.档案盒是归档文件的装具,其作用是存放和保护归档文件,具备档案保管单位的作用。(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5.简述公文标注主题词的步骤。(分数:2.00)_36.简述党的各级机关上下级之间相应的行文关系。(分数:2.00)_37.会议记录一般包括哪几
9、部分?(分数:2.00)_38.什么是实施细则。(分数:2.00)_39.简述联单式登记中四联单的作用。(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0.为什么说签发是公文形式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全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卷 18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
10、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称 ( )(分数:2.00)A.文件B.文书C.公文 D.文书档案解析:解析: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3.“甲骨文书”最早出现于 ( )(分数:2.00)A.秦汉时期B.西周晚期C.商代后期 D.魏晋时期解析:解析: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是书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即“甲骨卜辞”。4.公文法定的作者指的是 ( )(分数:2.00)A.原因B.目的C.时间D.名义 解析:解析:所谓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据
11、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力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5.公文可以作为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因为具有 ( )(分数:2.00)A.凭据记载作用 B.公务联系作用C.领导与指导作用D.行为规范作用解析:解析: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公文在传达意图、联系公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凭据作用。6.下列不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 ( )(分数:2.00)A.命令B.请示 C.决定D.批复解析:解析:指挥性公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或群众发出的用以领导和指导工作的公文。它需要下级机关单位和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12、和贯彻执行,是下级单位决策和进行工作活动的依据。例如: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性通知等。7.由一人准备、选取材料并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 ( )(分数:2.00)A.报告B.总结C.指示D.简报 解析:解析:一些小型公文多采用一人准备、选取材料并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的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集中在一个人之手,可以全局在胸,思路开阔,一气呵成。8.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三种性质”的是 ( )(分数:2.00)A.邓小平B.江泽民C.毛泽东 D.胡锦涛解析:解析: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
13、、鲜明性、生动性。”9.撰写公文时应当尽量使用 ( )(分数:2.00)A.铅笔B.毛笔和钢笔 C.水彩笔D.圆珠笔解析:解析:撰写公文应当尽量使用毛笔和钢笔,不要使用铅笔和圆珠笔。10.“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 ( )(分数:2.00)A.典论 B.老子C.论语D.左传解析:解析:早在曹魏时期,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公文的质量的优劣提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11.公文的第一要素是 ( )(分数:2.00)A.主题B.语言文字 C.作者D.知识面解析:解析:公文写作人员应该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因为语言文字是公文的第一要素。12.中共中央办
14、公厅印发关于文件纸型与格式的规定是在 ( )(分数:2.00)A.1940 年B.1949 年C.1950 年 D.1958 年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办公厅于 1950 年 4 月印发了关于文件纸型与格式的规定。13.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与态度称 ( )(分数:2.00)A.论据B.论点 C.论证D.议论解析:解析:论点,又称论题或观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与态度。14.告知性公文的语体风格是 ( )(分数:2.00)A.简明晓畅 B.郑重严肃C.恳切明白D.平和委婉解析:解析:公文语言的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
15、,进一步促使受文对象产生与行文目的一致的心理效应。告知性公文应简明晓畅。15.在拟写公文标题时,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情况多见于 ( )(分数:2.00)A.转批类公文B.法规类公文C.公布性公文 D.机关内部使用公文解析:解析:公文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一般都要求写完全,但也有省略的情况,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这类情况多见于公布性公文。16.公文的成文时间在一般情况下以哪种时间为准 ( )(分数:2.00)A.领导人签发时间 B.印发时间C.批准时间D.会议通过的时间解析:解析:公文的成文时间,在一般情况下,以领导人签发时间为准。即机关领导人在定稿上的签发时间,或在“公文拟制单”上批示签
16、名的具体时间。17.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间构成 ( )(分数:2.00)A.不相隶属关系B.平行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业务指导关系解析:解析: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例如,党的系统:党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与所属的各地、市、州、区(县)党委。政府系统: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与所属的各市、州、区(县)人民政府。18.市委行文给省委并报党中央属于哪种行文方式 ( )(分数:2.00)A.逐级上行文B.多级上行文 C.分级上行文D
17、.越级上行文解析:解析:上行文有三种行文方式:逐级上行文,多级上行文和越级上行文。多级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属上级机关和更高级的上级领导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比如,市委行文给省委并报党中央。19.为避免打乱正常的领导隶属关系和工作业务联系,党政机关要严格控制 ( )(分数:2.00)A.发文数量B.逐级行文C.发文单位D.越级行文 解析: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党政机关要严格控制越级行文,除非确有特殊情况,一般以不越级为宜,以免打乱正常的领导隶属关系和工作业务联系。20.特殊情况下的越级对下行文,必须同时抄送 ( )(分数:2.00)A.直接的下级机关 B.越过的上级
18、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上级业务部门解析:解析: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向下行文,一般也要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而不应当越级。如果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确有必要越级对下行文时,必须同时抄送直接的下级机关或下级业务部门,这样,上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之间就可以及时沟通情况,以免造成工作上的脱节。21.一份公文的文种要与该份公文的相互呼应 ( )(分数:2.00)A.上级机关B.下级机关C.抄送机关D.主送机关 解析:解析:主送机关与公文文种要相互呼应。一份公文的文种要与该份公文的主送机关相互呼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19、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可以是 ( )(分数:2.00)A.同级政府 B.政府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 C.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 D.政府部门与各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E.不同级别的政府解析:解析:一般说来,同级机关、部门或单位可以联合行文。例如,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各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24.根据制定、发
20、布条例机关的不同,条例可分为 ( )(分数:2.00)A.党的中央机制制定的条例 B.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 C.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D.公司制定的条例E.领导制定的条例解析:解析:条例可分为三类:党的中央机制制定的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25.下列关于调查报告写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深入细致、客观公正的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B.围绕问题展示重要的、典型的材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C.调查报告中不能有作者的任何观点 D.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公文式标题和新闻式标题两种形式E.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分题目、主体、结尾三部分 解析:
21、解析:调查报告要求:深入细致、客观公正的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围绕问题展示重要的、典型的材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公文式标题和新闻式标题两种形式。26.下列不属于常见的记录类文书的是 ( )(分数:2.00)A.社团活动记录 B.旅游行程记录 C.会议记录D.电话记录E.大事记解析:解析:常见的记录类文书有会议记录、电话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27.归档文件的分类,可按哪些方法及步骤进行 ( )(分数:2.00)A.按年度分类 B.按月份分类C.按保管期限分类 D.按机构(问题)分类 E.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三种分类方法的结合应用 解析:解析:归档文件
22、的分类,可按以下的方法及步骤进行:按年度分类;按保管期限分类;按机构(问题)分类;几种分类方法的结合运用。28.公文的催办有哪些形式 ( )(分数:2.00)A.人工催办B.口头催办 C.电话催办 D.领导催办E.书面催办 解析:解析:催办工作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口头催办、电话催办和书面催办等形式。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公文的制发,一般应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的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公文的制发和办理都必须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如,公文的制发,一般应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的程序。)解析:30.主送机关的位置应在正文之
23、上公文标题左下方,无论一行或多行,均靠左顶格书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主送机关的位置应在正文之上公文标题左下方,无论一行或多行,均靠左顶格书写。)解析:31.国务院关于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1983 年 2 月 12 日)属于知照型决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国务院关于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1983 年 2 月 12 日)是表彰先进的,属于个案型决定。)解析:32.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批复的两个主要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批复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和指导性。)解析
24、:33.联单式登记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重复登记的某些项目,简化登记手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联单式登记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重复登记的某些项目,简化登记手续。)解析:34.档案盒是归档文件的装具,其作用是存放和保护归档文件,具备档案保管单位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档案盒是归档文件的装具,应采用无酸纸制作,其作用是存放和保护归档文件,它不具备档案保管单位的作用。)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5.简述公文标注主题词的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进行主题分析,即先从公文标题中确定主题,再从小标题或内容
25、中抽出公文标题中没有说明,却是公文重要内容的概念。其次是主题标识,在主题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主题词表将自然语言转化成规范语言。再次是主题词眷录,最后由公文的审核人把关审定。)解析:36.简述党的各级机关上下级之间相应的行文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党的上级组织领导下级组织,有对下行文的权利,同时又有解次下级组织提出的问题的义务;党的下级组织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同时又有取得上级组织支持和指导的权利;上下级党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在这方面具有对等的行文关系。)解析:37.会议记录一般包括哪几部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会议组织
26、情况;(2)会议的议题和议程;(3)会议的进程和内容;(4)必要的手续。)解析:38.什么是实施细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实施细则就是实施法律、法规的细小规则,它多半是主管部门针对实施法律、法规时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制定的规则。目的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解析:39.简述联单式登记中四联单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使用四联单比较完备,第一联粘附于文件之前,随文运转;第二联由收发留存,顺序装订,作为总收文簿;第三联由经办部门留存备查;第四联由文书部门用来分户催办,亦可作文件办毕后的分类检索工具。)解析:五、论述
27、题(总题数:1,分数:2.00)40.为什么说签发是公文形式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文的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公文的草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公文就可据以生效。公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机关领导在签发公文时,必须确认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公文才有权签发,不可越级签发公文。 (2)以机关内某个部门名义的发文,可由部门负责人签发。 (3)签发人在签发文件时,必须对文件的内容和文字作严格的审阅修改,对其所签发的公文内容和文字表述的正确性应负完全责任。 (4)文件经签发人审批同意发出时,签发人应在送签的发文稿纸的签发栏内明确写上“发”、“印发”、“急发”等字样,并签署全名,注明年月日,如尚需送机关主要领导人审阅的,要写明“请某某同志审阅后发”。 (5)几个机关或部门的联合发文,一般应由主办该公文的单位负责,送请有关联署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会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