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卷 17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程序和环节,除了公文的拟制、管理以及整理归档以外,还有( )(分数:2.00)A.签收B.办理C.批办D.审定3.公文处理工作具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和_的特点 ( )(分数:2.00)A.规范性B.及时性C.典型性D.随意性4.国家教育部作为一些部属重点高校的上级领导机关,其办公厅有责任对所属高
2、等学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 ( )(分数:2.00)A.业务干预B.业务控制C.业务指导D.行政指导5.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中形式和 ( )(分数:2.00)A.分散形式B.网络形式C.整体形式D.分工形式6.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运转处理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叫做 ( )(分数:2.00)A.公文办理程序B.公文处理程序C.公文处理流程D.公文办理流程7.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 )(分数:2.00)A.拆封B.登记C.分发D.签收8.下列不属于内收发的收文登记项目的是 ( )(分数:2.00)A.收文顺序号B.来文字数C.收到日期D.来文机关9.解决文件数量少而应阅知的人员多这一
3、矛盾的较好方法是 ( )(分数:2.00)A.传阅B.分发C.审核D.复印10.下列关于公文催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紧急公文跟踪催办B.重要公文重点催办C.一般公文跟踪催办D.一般公文定期催办11.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称 ( )(分数:2.00)A.发文处理B.发文程序C.公文办理D.发文办理12.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 )(分数:2.00)A.拟稿B.组稿C.审核D.签发13.下列人员中有权对公文进行核发的是 ( )(分数:2.00)A.机关一般工作人员B.办公室普通职员C.办公室分管公文工作的负责人D.门卫14.下列关于公文用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4、分数:2.00)A.公文用印时,必须以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签发的公文原稿为依据,经核对无误后使得用印B.公文用印要端正、清晰,不得模糊歪斜C.公文用印要核实份数,超过份数的不能用印D.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的联合下发的公文,只需加盖级别较高的机关或部门的印章15.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时间是 ( )(分数:2.00)A.1998年B.2000年C.2003年D.2008年16.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文件,归档之后是 ( )(分数:2.00)A.档案B.公文C.文书D.材料17.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
5、档案工作暂行条例是在 ( )(分数:2.00)A.1950年B.1954年C.1958年D.1960年18.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是 ( )(分数:2.00)A.公关文件B.公文材料C.立档文件D.归档文件19.归档文件整理原则的基本点不包括 ( )(分数:2.00)A.遵循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B.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C.将文件组合在一起集中保存D.便于保管和利用20.归档文件整理的第一个步骤是 ( )(分数:2.00)A.装订B.分类C.排列D.编号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 )
6、(分数:2.00)A.1980年B.1983年C.1985年D.1989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按照公文的来源,可将一个机关的公文分为 ( )(分数:2.00)A.对外文件B.对内文件C.收来文件D.内部文件E.发出的文件24.在公文写作动笔之前,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公文的主题和发文的目的,通常包括 ( )(分数:2.00)A.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B.字数的控制C.根据公文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D.明确发文的具
7、体要求E.要明确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25.公文结构修改的目的在于 ( )(分数:2.00)A.使公文更加严谨B.使公文更加畅达C.使公文更加匀称和完整D.使语言更加鲜明E.使语言更加准确26.在下列文种的写作中,以说明为基础的主要有 ( )(分数:2.00)A.报告B.法律、法规文件C.请示D.通告、公告E.会议纪要27.以下公文格式要素中应标注在公文版记部分的是 ( )(分数:2.00)A.公文份数序号B.主送机关C.主题词D.抄送机关E.公文生效表示28.下行文包括哪些行文方式 ( )(分数:2.00)A.逐级下行文B.越级下行文C.多级下行文D.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下行文E.以上全包括
8、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报告、请示等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分数:2.00)_30.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的正文用 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1行。每行排 28个字。”(分数:2.00)_31.所有的通知都必须在正文之前左上角写受文机关。(分数:2.00)_32.简报类文书一般由报头、主体、报尾三个部分组成。(分数:2.00)_33.缮印公文时要对原稿的文字、标点、符号、文面格式等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当之处,负责缮印的人员要及时修改。(分数:2.00)_34.件号是反映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两种。(分
9、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5.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36.简述联合行文的注意事项。(分数:2.00)_37.简述公报和公告的区别。(分数:2.00)_38.草拟条例和规定要遵循哪些原则?(分数:2.00)_39.注办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0.论述会议纪要被列为公文文种的原因。(分数:2.00)_全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卷 17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10、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程序和环节,除了公文的拟制、管理以及整理归档以外,还有( )(分数:2.00)A.签收B.办理 C.批办D.审定解析:解析:在机关秘书部门的工作活动中,公文处理工作是一项最主要、最大量也是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它通过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以及整理归档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环节,构成机关信息运转与处理的科学流程。3.公文处理工作具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和_的特点 ( )(分数:2.00)A.规范性 B.及时性C.典型性D.随意性解析:解析:公文处理工作具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和规范性
11、的特点。4.国家教育部作为一些部属重点高校的上级领导机关,其办公厅有责任对所属高等学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 ( )(分数:2.00)A.业务干预B.业务控制C.业务指导 D.行政指导解析:解析:从上下级机关的关系来说,上级领导机关的办公厅(室)负有责任对其所属的机关、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比如:国家教育部作为一些部属重点高校的上级领导机关,其办公厅有责任对所属高等学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5.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中形式和 ( )(分数:2.00)A.分散形式B.网络形式C.整体形式D.分工形式 解析:解析:从建国以来的公文处理工作实践来看,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大体
12、上可分为集中形式和分工形式。6.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运转处理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叫做 ( )(分数:2.00)A.公文办理程序 B.公文处理程序C.公文处理流程D.公文办理流程解析:解析:公文办理程序就是指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运转处理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7.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 )(分数:2.00)A.拆封B.登记C.分发D.签收 解析:解析:签收是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8.下列不属于内收发的收文登记项目的是 ( )(分数:2.00)A.收文顺序号B.来文字数 C.收到日期D.来文机关解析:解析:内收发的收文登记主要项目应包括:收文顺序号、收到日期、来文机关、来文字号、标题或摘
13、要、密级、份数、承办单位、签收人、复文号、归入卷号、备注等。9.解决文件数量少而应阅知的人员多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是 ( )(分数:2.00)A.传阅 B.分发C.审核D.复印解析:解析:传阅是解决文件数量少而应阅知的人员多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也是一项使一份文件在短时间内满足各方面的阅读需要、充分发挥文件效用的工作,现已成为机关领导处理事务、互通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10.下列关于公文催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紧急公文跟踪催办B.重要公文重点催办C.一般公文跟踪催办 D.一般公文定期催办解析:解析:公文催办要求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防止积
14、压、延误。11.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称 ( )(分数:2.00)A.发文处理B.发文程序C.公文办理D.发文办理 解析:解析:发文办理,就是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本机关的文件从拟稿到印制发出的整个运行过程。12.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 )(分数:2.00)A.拟稿 B.组稿C.审核D.签发解析:解析:拟稿是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13.下列人员中有权对公文进行核发的是 ( )(分数:2.00)A.机关一般工作人员B.办公室普通职员C.办公室分管公文工作的负责人 D.门卫解析:解析:公文的核发应由办公室分管公文工作的负责人进
15、行。14.下列关于公文用印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公文用印时,必须以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签发的公文原稿为依据,经核对无误后使得用印B.公文用印要端正、清晰,不得模糊歪斜C.公文用印要核实份数,超过份数的不能用印D.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的联合下发的公文,只需加盖级别较高的机关或部门的印章 解析:解析:公文的用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公文用印时,必须以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签发的公文原稿为依据,经核对无误后使得用印;公文用印要端正、清晰,不得模糊歪斜;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的联合下发的公文,各机关部门都要加盖印章;公文用印一定要与制发公文的机关、部门或单位相一致;公文用印要核
16、实份数,超过份数的不能用印。15.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时间是 ( )(分数:2.00)A.1998年B.2000年 C.2003年D.2008年解析:解析:2000 年 12月 6日,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16.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文件,归档之后是 ( )(分数:2.00)A.档案 B.公文C.文书D.材料解析:解析:归档文件整理为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文件,归档以后是档案。17.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是在 ( )(分数:2.00)A.195
17、0年B.1954年 C.1958年D.1960年解析:解析:1954 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18.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是 ( )(分数:2.00)A.公关文件B.公文材料C.立档文件D.归档文件 解析:解析: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19.归档文件整理原则的基本点不包括 ( )(分数:2.00)A.遵循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B.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C.
18、将文件组合在一起集中保存 D.便于保管和利用解析:解析:归档文件的整理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的不 同保存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20.归档文件整理的第一个步骤是 ( )(分数:2.00)A.装订 B.分类C.排列D.编号解析:解析:归档文件整理分为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六个步骤进行。装订是归档文件整理的第 一个步骤。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 )(分数:2.00)A.1980年B.1983年 C.1985年D.1989年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1983年 4月 28日印发的机关档案工
19、作条例第一条至第十三 条明确规定了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按照公文的来源,可将一个机关的公文分为 ( )(分数:2.00)A.对外文件 B.对内文件C.收来文件 D.内部文件 E.发出的文件解析:解析:按照公文的来源,可将一个机关的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和内部文件。24.在公文写作动笔之前,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公文的主题和发文的目的,通常包括 ( )(分数:2.00)A.公
20、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B.字数的控制C.根据公文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 D.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 E.要明确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 解析:解析: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机关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撰写的,公文的主旨体现了机关领导意图和发文目的,它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因此,在公文写作动笔之前,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公文的主题和发文的目的,通常包括: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根据公文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要明确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25.公文结构修改的目的在于 ( )(分数:2.00)A.使公文更加严谨 B.使公文更加畅达 C.使公文更加匀称和完整 D.使语言更加鲜明E.使语言更加准确解析
21、:解析:公文结构的修改,其目的在于使公文更加严谨、畅达、匀称和完整。26.在下列文种的写作中,以说明为基础的主要有 ( )(分数:2.00)A.报告B.法律、法规文件 C.请示D.通告、公告 E.会议纪要解析:解析:就具体文种而言,报告、请示、通报等侧重于叙述;法律、法规文件以及通告、公告等主要是说明。27.以下公文格式要素中应标注在公文版记部分的是 ( )(分数:2.00)A.公文份数序号B.主送机关C.主题词 D.抄送机关 E.公文生效表示解析:解析:公文的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28.下行文包括哪些行文方式 ( )(分数:2.00)A.逐级下行文 B.越级下
22、行文C.多级下行文 D.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下行文 E.以上全包括解析:解析:下行文可分为逐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和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下行文。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报告、请示等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报告、请示等公文属于报请性公文。)解析:30.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的正文用 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1行。每行排 28个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格式规定:“公文的正文用 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2行。每行排28个字。”)解析:31.所有的通知都必须在正文之前左上角写受文机关。(分
23、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通知一般在正文之前左上角写受文机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少数通报情况的通知,或受文面极广的通知,可以不写受文单位名称。)解析:32.简报类文书一般由报头、主体、报尾三个部分组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简报类文书一般由报头、主体、报尾三个部分组成。)解析:33.缮印公文时要对原稿的文字、标点、符号、文面格式等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当之处,负责缮印的人员要及时修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缮印公文要忠于原稿,不允许随意改动原稿的文字、标点、符号、文面格式以及调换层次、段落。如发现原稿有不当
24、之处,需经过秘书或办公部门同意才能更改,不允许自以为是,擅自改动。)解析:34.件号是反映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两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件号,即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它是反映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件号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两种。)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5.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文写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25、。 (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解析:36.简述联合行文的注意事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同级机关、部门或单位之间可以联合行文。 (2)联合行文的机关或部门必须是同级的,不同级别的机关或部门不能联合行文。 (3)几个平行机关或部门联合行文,应将相对应的各个机关都列为主送机关,以便于共同处理或贯彻执行。 (4)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且单位不宜过多。)解析:37.简述公报和公告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发布机关来说,党的领导机关多用公报,政府机关多用公告。从内容来说,宣布单独事件多用公告,发
26、布会议情况、谈判情况、统计情况等多用公报,如宣布尼克松即将访华用公告,而公布尼克松访华时中美谈判的结果则用公报。宣布要有关人员遵守的法定事项,用公告而不用公报。)解析:38.草拟条例和规定要遵循哪些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搞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符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解析:39.注办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阅毕的日期; (2)需要办
27、理复文的文件,办完后要注明“已复文”,并注上复文的日期和文号; (3)用口头或电话答复的要注明时间、地点、接谈或接话人、主要内容等,并由承办人签字; (4)不需复文的文件要注明“已办”、“已阅”、“已摘记”等字样。)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0.论述会议纪要被列为公文文种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把会议纪要列为公文文种,主要是因为会议是指导工作的常用形式,而会议不一定都有形成文字的决议或决定,用会议纪要的形式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可以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它比口头传达更具准确性。列为正式公文文种后,它的指导性更强,上下行文也更方便,不需要再用“通知”去批转或转发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