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新生儿正常尿比重(相对密度)为 ( )(分数:2.00)A.10061008B.10101015C.10111025D.101210252.应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分为短、中、长程疗法,其中长程疗法的时间为多长 ( )(分数:2.00)A.3 个月B.6 个月C.9 个月D.12 个月3.发生于 3 岁以上年长儿的无热惊厥多见于 ( )(分数:2.00)A.手足搐搦症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癫痫D.颅内出血4.川崎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分数:
2、2.00)A.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稽留热或弛张热B.躯干部多形性荨麻疹C.体温下降时,指、趾端甲床与皮肤移行处出现膜状脱屑D.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散性发红而无溃疡及伪膜形成5.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分数:2.00)A.血行感染B.上行感染C.直接蔓延D.间接感染6.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 ( )(分数:2.00)A.肺炎球菌感染后B.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C.流感病毒感染后D.链球菌感染后7.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 ( )(分数:2.00)A.潘生丁B.阿司匹林C.丙种球蛋白D.地塞米松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期的早期表现是 ( )(分数:2.00)A.头大B.生理性黄疸延
3、长C.皮肤苍黄D.毛发稀少9.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的主要症状是 ( )(分数:2.00)A.弛张热B.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C.常侵犯单个或 4 个以内的关节D.强直性脊柱炎10.缺碘性疾病的辅助检查,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分数:2.00)A.血 T 3 、T 4 降低B.血清促甲状腺素降低C.尿碘降低D.X 线片示骨龄延迟11.麻疹患儿接受被动免疫后能维持 ( )(分数:2.00)A.2 周B.4 周C.6 周D.8 周12.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约半数以上患儿出现突发性腹痛B.腹痛以左上腹多见C.腹痛伴恶心、呕吐,呕血者少见D.易误诊为肠套
4、叠、肠梗阻13.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神经性”综合征的特点是 ( )(分数:2.00)A.身材正常B.性发育落后C.黏液水肿D.血清 T 4 降低14.治疗结核病首选和必选药是 ( )(分数:2.00)A.利福平B.异烟肼C.乙胺丁醇D.链霉素15.为 10 岁以上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应使胸骨下陷 ( )(分数:2.00)A.12cmB.23cmC.34cmD.45cm16.过敏性紫癜的首发症状多数是 ( )(分数:2.00)A.关节症状B.腹痛C.肾脏症状D.皮肤出现紫癜17.对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 ( )(分数:2.00)A.1 周B.2 周C.3 周D.4 周18.下
5、列关于预防水痘患儿的感染传播,方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B.托幼机构中已经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 3 周C.对接触水痘者 72h 内可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D.接触水痘后不可给予水痘减毒疫苗,以防加重病情19.脑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分数:2.00)A.休克B.呼吸骤停C.惊厥D.急性肾衰20.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极为重要的检查是 ( )(分数:2.00)A.结核菌素试验B.脑脊液检查C.X 线胸片D.头颅 CT21.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分数:2.00)A.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B.白细胞
6、可达 100010 6 L 以上C.糖含量增高D.蛋白质含量增高22.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瘀斑呈紫红色,高出于皮面,压之退色B.反复分批出现,新旧出血点并存C.下肢、臀部出血点最常见,呈对称分布D.少数紫癜融合成大片瘀斑,以致出血坏死23.下列不是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B.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压之有脓液流出C.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D.肿痛在 35d 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24.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分数:2.00)A.消化道传播B.虫媒传播C.飞
7、沫呼吸道传播D.血液传播25.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分数:2.00)A.10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C.劳拉西泮D.地西泮26.目前主张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未明确时,首选的抗生素是 ( )(分数:2.00)A.青霉素B.复方磺胺甲唑C.头孢噻肟D.氨苄西林2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见于 ( )(分数:2.00)A.23 岁小儿B.57 岁儿童C.68 岁儿童D.515 岁儿童28.关于水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B.仅由呼吸道传播C.病人为主要传染源D.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程 10 天左右29.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分数:2.0
8、0)A.嗜睡B.脑膜刺激征C.昏迷D.频繁惊厥30.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2.00)A.颅内感染B.惊厥C.脑疝D.坠积性肺炎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哮喘的基本特征是 1,哮喘的基本病变是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2.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原则是学龄前行 1 或切断缝扎导管,早产儿可试用 2 促使动脉导管关闭。(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3.各种细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归纳为感染、 1 及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4.原发型肺结核包括 1 与 2。(
9、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5.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的主要症状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疫苗_37.高危儿(分数:2.00)_38.新生儿窒息(分数:2.00)_39.支气管哮喘(分数:2.00)_40.风湿性疾病(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41.简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分数:2.00)_42.简述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分数:2.00)_43.简述光照疗法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数:2.00)_44.简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分数:2.00
10、)_45.简述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6.试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分数:2.00)_47.12 个月婴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35,腹部皮褶厚度 03cm,身高低于正常,消瘦明显,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要求:(1)写出该患儿最可能的医疗诊断。(2)写出主要护理措施。(分数:2.00)_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新生儿正常尿比重(相对密度)为 ( )(分数:2.00)A.10061008 B.10101015C
11、.10111025D.10121025解析:解析:正常婴儿尿液:尿色淡黄;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 多在 57 之间;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 10061008,1 岁后接近成人水平。2.应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分为短、中、长程疗法,其中长程疗法的时间为多长 ( )(分数:2.00)A.3 个月B.6 个月C.9 个月 D.12 个月解析:解析:总疗程 6 个月为中程疗法,9 个月为长程疗法。3.发生于 3 岁以上年长儿的无热惊厥多见于 ( )(分数:2.00)A.手足搐搦症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癫痫 D.颅内出血解析:解析:癫痫是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脑功能异常综合征,是小
12、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惊厥发作,其发作是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同步地异常放电引起的突发性、一过性脑功能障碍。4.川崎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分数:2.00)A.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稽留热或弛张热B.躯干部多形性荨麻疹C.体温下降时,指、趾端甲床与皮肤移行处出现膜状脱屑 D.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散性发红而无溃疡及伪膜形成解析:解析:手足症状为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在发热早期,手足硬性水肿,手掌和指趾末端可见红斑。随着体温下降,手足皮疹和硬肿也消退,在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呈膜样脱屑,重者指、趾甲也可脱落。5.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分数:2.00)A.血行感染B.上行感染 C
13、.直接蔓延D.间接感染解析:解析:感染途径有四种: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感染;直接蔓延。其中上行感染是最常见和主要的感染途径。6.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 ( )(分数:2.00)A.肺炎球菌感染后B.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C.流感病毒感染后D.链球菌感染后 解析:解析:本病主要为 A 组 B 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7.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 ( )(分数:2.00)A.潘生丁B.阿司匹林 C.丙种球蛋白D.地塞米松解析:解析:阿司匹林具有降温、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是治疗川崎病的首选。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期的早期表现是
14、 ( )(分数:2.00)A.头大B.生理性黄疸延长 C.皮肤苍黄D.毛发稀少解析: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儿身长和头围正常,前、后囟大、后囟未闭;胎便排出延迟;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患儿常处于睡眠状态,肌张力低,吮奶困难,呼口及慢,温度低,四肢冷等症状。9.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的主要症状是 ( )(分数:2.00)A.弛张热 B.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C.常侵犯单个或 4 个以内的关节D.强直性脊柱炎解析:解析:发热和皮疹是儿童风湿病全身型的主要特征。反复弛张高热,每日体温波动在 3640,热退时活动如常。伴一过性多形性淡红色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于高热时出现,热退后消失,不留痕迹。多数
15、患儿有一过性关节炎、关节痛,常在发热时加剧,热退后减轻或缓解,约 25患儿最终发展为慢性关节炎。淋巴结、肝、脾常有不同程度肿大,胸膜、心包和心肌可受累。10.缺碘性疾病的辅助检查,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分数:2.00)A.血 T 3 、T 4 降低B.血清促甲状腺素降低 C.尿碘降低D.X 线片示骨龄延迟解析:解析:血清 T 3 、T 4 、TSH 测定,如 T 4 下降,TSH 增高即可确诊,血清 T 3 浓度可降低或正常;手和腕部 X 线拍片可见骨龄延迟。11.麻疹患儿接受被动免疫后能维持 ( )(分数:2.00)A.2 周B.4 周C.6 周D.8 周 解析:解析:预防分主动免疫和被
16、动免疫,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 38 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12.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约半数以上患儿出现突发性腹痛B.腹痛以左上腹多见 C.腹痛伴恶心、呕吐,呕血者少见D.易误诊为肠套叠、肠梗阻解析:解析:表现为腹痛、多为较剧烈绞痛,发生在脐周或下腹部,同时可伴有呕吐、便血,呕血者少见。13.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神经性”综合征的特点是 ( )(分数:2.00)A.身材正常 B.性发育落后C.黏液水肿D.血清 T 4 降低解析:解析:本病以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和智力低下为特征,但身材正常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减低。14.治疗结核病
17、首选和必选药是 ( )(分数:2.00)A.利福平B.异烟肼 C.乙胺丁醇D.链霉素解析:解析:结核病的治疗首选的抑菌药物为异烟肼。15.为 10 岁以上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应使胸骨下陷 ( )(分数:2.00)A.12cmB.23cmC.34cm D.45cm解析:解析:进行心脏复苏时,将患儿平卧于硬板,抢救者以手掌根部压心前区胸骨处,另一只手压在该手背上,使胸骨下陷 34cm,频率 6080 次分。16.过敏性紫癜的首发症状多数是 ( )(分数:2.00)A.关节症状B.腹痛C.肾脏症状D.皮肤出现紫癜 解析:解析: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现,且常常是首发症状。17.对有流行性腮腺炎
18、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 ( )(分数:2.00)A.1 周B.2 周C.3 周 D.4 周解析:解析: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集体机构的接触儿童应检疫 3 周。18.下列关于预防水痘患儿的感染传播,方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B.托幼机构中已经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 3 周C.对接触水痘者 72h 内可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D.接触水痘后不可给予水痘减毒疫苗,以防加重病情 解析:解析:水痘减毒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水痘,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应在 72h 内肌注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125625U
19、kg,防止患病或减轻病情。19.脑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分数:2.00)A.休克B.呼吸骤停C.惊厥 D.急性肾衰解析: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脑型,随病情进展很快进入昏迷、频繁或持续出现惊厥,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甚至呼吸停止。20.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极为重要的检查是 ( )(分数:2.00)A.结核菌素试验B.脑脊液检查 C.X 线胸片D.头颅 CT解析:解析:脑脊液静置 1224h 后有薄膜形成,涂片检查出抗酸杆菌可确定诊断。21.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分数:2.00)A.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B.白细胞可达 100010 6 L 以上
20、C.糖含量增高 D.蛋白质含量增高解析:解析: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时,压力升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明显增多达 100010 6 L 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22.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瘀斑呈紫红色,高出于皮面,压之退色 B.反复分批出现,新旧出血点并存C.下肢、臀部出血点最常见,呈对称分布D.少数紫癜融合成大片瘀斑,以致出血坏死解析:解析:过敏性紫癜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继而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加深呈紫红色,压之不褪色。23.下列不是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腮腺肿大
21、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B.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压之有脓液流出 C.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D.肿痛在 35d 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解析:解析:腮腺炎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按压无脓液。24.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分数:2.00)A.消化道传播B.虫媒传播C.飞沫呼吸道传播 D.血液传播解析:解析: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25.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分数:2.00)A.10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C.劳拉西泮 D.地西泮解析:解析: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劳拉西泮止惊。26.目前主张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未明
22、确时,首选的抗生素是 ( )(分数:2.00)A.青霉素B.复方磺胺甲唑C.头孢噻肟 D.氨苄西林解析:解析:在病原菌尚未明确前及早采用对常见致病菌敏感的、可通过血脑屏障、毒性较低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2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见于 ( )(分数:2.00)A.23 岁小儿 B.57 岁儿童C.68 岁儿童D.515 岁儿童解析: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 23 岁小儿和 912 岁的小儿,形成两个发病高峰。28.关于水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B.仅由呼吸道传播 C.病人为主要传染源D.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程
23、 10 天左右解析:解析:水痘主要由飞沫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29.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分数:2.00)A.嗜睡B.脑膜刺激征 C.昏迷D.频繁惊厥解析:解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分三期:早期(前驱期),中期(脑膜刺激期),晚期(昏迷期)。中期以脑膜刺激征最明显。30.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2.00)A.颅内感染B.惊厥C.脑疝 D.坠积性肺炎解析:解析:结核性脑膜炎晚期出现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死亡。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哮喘的基本特征是 1,哮喘的基本病变是 2。(分数:2.00
24、)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气道高反应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解析:32.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原则是学龄前行 1 或切断缝扎导管,早产儿可试用 2 促使动脉导管关闭。(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手术结扎)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吲哚美辛(消炎痛))解析:33.各种细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归纳为感染、 1 及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颅内压增高)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脑膜刺激征)解析:34.原发型肺结核包括 1 与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
25、案:正确答案:原发综合征)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解析:35.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的主要症状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注意力缺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活动过度)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疫苗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制成,包括灭活疫苗(如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与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解析:37.高危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危儿:指出生后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情况而需要严密观察的新生儿。)
26、解析:38.新生儿窒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而发生胎儿呼吸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所致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现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解析:39.支气管哮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解析:40.风湿性疾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主要累及不同脏器的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故又称为结缔组织疾病。)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41.简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分数
27、: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感染。(2)电解质紊乱。(3)血栓形成。(4)肾上腺危象。)解析:42.简述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症状轻重差异很大,Rh 血型不合者表现重,ABO 血型不合者一般较轻。严重者在出生时就有重度贫血、全身水肿及心力衰竭,甚至为死胎。轻者不易觉察。 (1)黄疸:常于生后 24h 内或48h 内出现并迅速加重。黄疸出现愈早,进展越快则病情越重。 (2)贫血:轻者不易出现,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 (3)肝脾肿大:大量溶血时髓外造血活跃,肝脾代偿性增大。 (4)神经系统症状:黄疸严重的患儿,可发展成核黄疸。)解析:43.简
28、述光照疗法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患儿接受光照疗法时,应按蓝光护理常规,特别注意: (1)尽量暴露患儿皮肤:除患儿眼部和会阴部外,应尽可能多地暴露患儿皮肤,以达到最佳效果。 (2)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进入蓝光治疗前,应用蓝光专用眼罩和尿布遮挡患儿双眼和会阴部,防止受到伤害。多给患儿喂水,必要时输液。 (3)体温监测:常规 6h 测量体温一次,如体温高于 37,应 1h 监测一次。 (4)观察有无光照反应:包括皮疹、呕吐、腹泻等。患儿烦躁时,注意有无皮肤损伤,如足跟部。 (5)观察皮肤颜色: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的变化。 (6)警惕核黄疸的早期症
29、状: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吮力差等。)解析:44.简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日光照射不足:内源性维生素 D 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若小儿缺少户外活动,在室内活动时又不开窗(一般玻璃可挡住紫外线),皮肤接触日光中的紫外线较少,易患佝偻病。城市高层建筑多,紫外线易被阻挡,空气尘埃污染重,烟雾等可吸收紫外线。加上小儿户外活动少,紫外线明显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 D 生成不足。 (2)维生素 D 摄入不足:母乳中钙、磷的比例较合适(2:1)。牛奶虽钙、磷含量高,但比例不合适,不利于钙、磷吸收,故人工喂养者较母乳喂养婴儿
30、更易发生佝偻病。纯母乳喂养儿若户外活动少或未及时添加鱼肝油,也易患佝偻病。 (3)围生期维生素 D 不足。 (4)生长速度快:婴儿骨骼生长迅速,维生素 D 和钙、磷需要量大,佝偻病发病率高。对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多,若维生素 D 供给不足,极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速度较快,也易发生佝偻病。 (5)疾病影响或药物作用:胃肠道慢性疾病均影响维生素 D 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肾严重损害可导致维生素 D 羟化障碍,影响 1,25-(OH) 2 D 3 的合成;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导致佝楼病。)解析:45.简述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为:扪到颈、肱
31、、股动脉跳动,测得血压8kPa(60mmHg);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瞳孔收缩为组织灌流量和氧供给量足够的最早指征;口唇、甲床颜色转红。)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6.试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特殊面容和体态:头大,颈短,皮肤干燥、苍黄,毛发稀少、无光泽,面部黏液水肿,眼睑浮肿,眼距宽,眼裂小,鼻梁宽平,唇厚舌大,常常伸出口外,腹部膨隆,常有脐疝。 (2)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躯干长而四肢短,上部量下部量15。囟门关闭迟,出牙迟。 (3)生理功能低下:精神、食欲差,不善活动,安静少哭,对周围事物反应少
32、,嗜睡,食欲不振,低体温,怕冷,脉搏及呼吸均缓慢,心音低钝,肌张力低,肠蠕动慢,腹胀,便秘,第二性征出现晚等。 (4)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迟缓,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智力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经反射迟钝;运动发育障碍。)解析:47.12 个月婴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35,腹部皮褶厚度 03cm,身高低于正常,消瘦明显,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要求:(1)写出该患儿最可能的医疗诊断。(2)写出主要护理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营养不良度(或中度)。 (2)主要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调整饮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南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每口记录进食情况,定期测体重、身高及皮下脂肪厚度。 促进消化、改善代谢功能。 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促进生长发育。 向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