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健康教育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医疗保障体系属于影响健康的 【 】(分数:2.00)A.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B.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卫生服务因素2.在门诊咨询服务中,咨询医生与求询者之间的相互信赖与理解的关系,属于传播条件中的 【 】(分数:2.00)A.共同经验域B.契约关系C.合作关系D.反馈3.制订符合国家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这体现了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 【 】(分数:2.00)A.目标原则B.整体性原则C.前瞻性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4.在健康教育项目中
2、,耗费时间最长、动用经费和人力最多的关键环节是 【 】(分数:2.00)A.设计B.实施C.评价D.总结5.评价干预活动覆盖率,是属于健康教育评价的 【 】(分数:2.00)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6.关于临终关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尽量为临终老人创造温馨的环境B.不回避临终老人有关死亡的话题C.让临终老人独处D.帮助临终老人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7.女性从生殖功能旺盛的状态向老年衰萎的过渡,称 【 】(分数:2.00)A.生理期B.月经期C.更年期D.老化期8.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分数:2.00)A.社区人群B.社区儿童C.社区残疾
3、人D.社区老年人9.在学校控烟健康教育中规定不允许教师吸烟,体现了学校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 】(分数:2.00)A.学校健康政策B.学校健康社会环境C.社区关系D.学校健康服务10.下列哪项属于学校健康促进的一级目标人群 【 】(分数:2.00)A.学校领导B.学生群体C.教职员工D.学生家长11.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首要步骤是 【 】(分数:2.00)A.评估教育需求B.作出教育诊断C.制订教育计划D.实施教育活动12.一位从事建材生产的工人,他最有可能受到的职业危害是 【 】(分数:2.00)A.化学中毒B.生物危害C.粉尘危害D.物理危害13.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 【 】(
4、分数:2.00)A.内蒙B.北京C.河北D.西藏14.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与趋势是 【 】(分数:2.00)A.主要在农村地区B.地域不断缩小C.女性感染比例下降D.传播途径单一化15.下列事件中属于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分数:2.00)A.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出现大量人员伤亡,扩散范围波及 2 个以上省份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疫情波及 2 个及以上市(地)C.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D.在一个县(区)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粉尘危害严重的行业有 【 】(分数:2.00)A.矿山采选B.隧道开凿C.
5、建材生产D.陶瓷制造E.机械铸造17.关于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迅速将患者搬离现场B.保持呼吸通畅C.尽快清除污染物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E.尽快送医院救治18.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等不良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慢性疾病有 【 】(分数:2.00)A.动脉粥样硬化B.肥胖C.直肠癌D.高血压E.糖尿病19.关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改变人群不良生活习惯B.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C.门诊为 50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D.积极治疗高血压E.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20.下列哪项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6、【 】(分数:2.00)A.与 HIV 感染者握手B.与 HIV 感染者共同进餐C.与 HIV 感染者拥抱D.使用 HIV 感染者的电话E.与 HIV 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21.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包括 【 】(分数:2.00)A.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B.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者C.长期服用皮质激素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人D.5 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E.胸部 X 线示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 【 】(分数:2.00)A.自然灾害B.事故灾害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E.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7、件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3.健康教育(分数:2.00)_24.危害健康行为(分数:2.00)_25.人生准备阶段(分数:2.00)_26.心理一社会能力(分数:2.00)_27.急性职业中毒(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原则。(分数:2.00)_29.简述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培训的内容。(分数:2.00)_30.简述健康教育项目活动质量监测的内容。(分数:2.00)_31.简述人生准备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措施。(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2.根据影响健康传
8、播效果的因素,试述对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分数:2.00)_33.试述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分数:2.00)_全国自考(健康教育学)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医疗保障体系属于影响健康的 【 】(分数:2.00)A.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B.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卫生服务因素 解析:2.在门诊咨询服务中,咨询医生与求询者之间的相互信赖与理解的关系,属于传播条件中的 【 】(分数:2.00)A.共同经验域B.契约关系 C.合作关系D.反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契约关系的含义。契约关系是指
9、在传播活动中传播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种默契关系,传播双方以此来约束各自的传播行为,在传播关系中契约关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传播中如果缺乏这种契约,就有可能会导致传而不通的局面。题干中咨询医生与求询者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契约关系的一种类型。3.制订符合国家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这体现了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 【 】(分数:2.00)A.目标原则B.整体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时,不仅需要考虑健康教育计划本身。还需要将计划置身于卫生保健的宏观
10、目标与背景下进行通盘考虑。本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就体现了整体性原则。4.在健康教育项目中,耗费时间最长、动用经费和人力最多的关键环节是 【 】(分数:2.00)A.设计B.实施 C.评价D.总结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是将科学的计划落实为具体操作的过程,是健康教育项目中耗费时间最长、动用经费和人力最多的环节,也是健康教育项目实现其目标的关键。5.评价干预活动覆盖率,是属于健康教育评价的 【 】(分数:2.00)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解析:解析:本题在 2009 年 4 月真题第一大题第 8 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
11、点是过程评价的指标。过程评价指标包括:项目活动执行率;干预活动覆盖率;干预活动暴露率;有效指数;目标人群满意度及活动费用使用率等。6.关于临终关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尽量为临终老人创造温馨的环境B.不回避临终老人有关死亡的话题C.让临终老人独处 D.帮助临终老人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解析:7.女性从生殖功能旺盛的状态向老年衰萎的过渡,称 【 】(分数:2.00)A.生理期B.月经期C.更年期 D.老化期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更年期的概念。更年期为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的状态向老年衰萎过渡的时期,可开始于 40 岁,历时 10 余年至 20 年。由于卵巢功能的衰
12、萎,对全身很多器官系统的影响,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导致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甚至会产生一些临床症状,引起更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生,因而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怀。8.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分数:2.00)A.社区人群 B.社区儿童C.社区残疾人D.社区老年人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区健康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B、C、D 项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9.在学校控烟健康教育中规定不允许教师吸烟,体现了学校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 】(分数:2.00)A.学校健康政策B
13、.学校健康社会环境 C.社区关系D.学校健康服务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内容。学校健康社会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健康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学校的人际环境、事物环境和物质环境。不允许教师吸烟就是希望通过教师的行为、态度给学生树立起榜样,促使学生自觉抵制吸烟。10.下列哪项属于学校健康促进的一级目标人群 【 】(分数:2.00)A.学校领导B.学生群体 C.教职员工D.学生家长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学校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学校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可以分为一级和几个次级。一级目标人群指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群体;次级目标人群指所有那
14、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群,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区组织领导。11.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首要步骤是 【 】(分数:2.00)A.评估教育需求 B.作出教育诊断C.制订教育计划D.实施教育活动解析:12.一位从事建材生产的工人,他最有可能受到的职业危害是 【 】(分数:2.00)A.化学中毒B.生物危害C.粉尘危害 D.物理危害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粉尘危害的行业。粉尘危害严重的行业有各种矿山采选、隧道开凿、建材生产、机械铸造、陶瓷制造等,这些行业的粉尘多为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无机粉尘,其危害明显。故选 C 项。13.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
15、【 】(分数:2.00)A.内蒙B.北京C.河北D.西藏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高血压的地区分布。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各地有明显差异,其规律是北高南低,且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前 5 位依次为西藏 1571%、北京 1494%、内蒙1388%、河北 1326%、天津 1237%。一般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14.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与趋势是 【 】(分数:2.00)A.主要在农村地区 B.地域不断缩小C.女性感染比例下降D.传播途径单一化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趋势。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趋势有:疫情地区差异
16、大,感染呈簇状分布,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地域不断扩大,由集中在贩毒通道和非法采供血活动所及的农村地区,通过众多的流动人口向广大城乡扩大;传播途径复杂化,仍以经静脉吸毒传播为主,但 3 种传播途径并存,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大;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疫情发展迅速,重病死亡高峰在即;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15.下列事件中属于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分数:2.00)A.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出现大量人员伤亡,扩散范围波及 2 个以上省份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疫情波及 2 个及以上市(地)C.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D.在一个县(区)范围内发现群
17、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粉尘危害严重的行业有 【 】(分数:2.00)A.矿山采选 B.隧道开凿 C.建材生产 D.陶瓷制造 E.机械铸造 解析:17.关于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迅速将患者搬离现场 B.保持呼吸通畅 C.尽快清除污染物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E.尽快送医院救治 解析:18.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等不良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慢性疾病有 【 】(分数:2.00)A.动脉粥样硬化 B.肥胖 C.直肠癌 D.高血压 E.糖尿病 解析:19.关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分数:2.00)A.改变人群不良生活习惯 B.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 C.门诊为 50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D.积极治疗高血压 E.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血压的三级预防。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中明确指出,卫生行政部要求门诊为 35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20.下列哪项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 】(分数:2.00)A.与 HIV 感染者握手 B.与 HIV 感染者共同进餐 C.与 HIV 感染者拥抱 D.使用 HIV 感染者的电话 E.与 HIV 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
19、径包括: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 HIV 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 不会通过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21.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包括 【 】(分数:2.00)A.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 B.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者C.长期服用皮质激素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人 D.5 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 E.胸部 X 线示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结核病药
20、物预防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那些已经感染结核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具体的对象是:与家庭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的儿童;X 线胸部拍片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5 岁以下儿童或青春期少年,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出现强阳性反应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并有高度发病可能的人,如长期服用皮质激素、长期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糖尿病病人,矽肺病人等。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 【 】(分数:2.00)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根据
21、2006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 类。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3.健康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解析:24.危害健康行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危害健康行为: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解析:25.人生准备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生准备
22、阶段:是指从胎儿出生到 18 岁,这期间将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和青年时期。)解析:26.心理一社会能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理一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积极行为的能力。)解析:27.急性职业中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急性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短期内或一次接触大量毒物时引起的中毒。)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目标原则。 (
23、2)整体性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弹性原则。 (5)实事求是原则。 (6)参与性原则。)解析:29.简述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培训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项目背景与目标。 (2)专业知识与技能。 (3)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解析:30.简述健康教育项目活动质量监测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进度监测:主要关注项目活动进度是否与项目计划一致,是否在特定的时期完成了特定的工作或活动。 (2)内容监测:内容监测关注的是项目活动内容是否属于项目计划,有无额外添加的活动或更改的活动,添加或更改的理由是什么。 (3)数量与范
24、围监测:工作、活动数量与范围是项目工作质量监测的重点内容,也是项目工作质量的基础。 (4)费用监测:项目经费是经过了严格预算和审核的,每一项工作或活动都有其特定的预算,只有每一项活动严格执行预算,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经费得到合理使用,既杜绝浪费,又能确保活动质量。 (5)目标人群监测:随时了解目标人群参与项目的情况、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及建议,目标人群认知、行为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项目活动做出更加符合目标人群需要的调整,有益于项目的成功和扩大影响。)解析:31.简述人生准备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实际出发,确定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25、(2)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选择健康教育内容。 (3)遵从可操作性原则,选择多种健康教育形式。 (4)协调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环境有利因素。)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2.根据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试述对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追踪了解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避免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群众。 (2)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责任对下级机构和基层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对传播材料制作进行质量控制,要把材料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列入工作评价指标中。 (3)要有精品意识,注意评估和更新
26、传播材料。制作和使用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符合当地群众需要的新传播材料,停止发放观念陈旧、不符合群众需要的旧材料。)解析:33.试述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潜伏期长: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采取干预措施,阻断其对健康的危害。 (2)特异性差:与致病行为模式的特异性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 (3)协同作用强: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4)变异性大: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5)广泛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具有这样或那样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为数较多,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广泛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