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45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在( )(分数:2.00)A.195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B.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C.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D.1956年中共八大2.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 )(分数:2.00)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推陈出新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大鸣大放3.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加强人
2、民民主专政,加强各民族的团结D.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4.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2.00)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重点发展重工业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D.健全党外民主法制5.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该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建设B.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6.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是( )(分数:2.00)A.高指标B.多、快、好、省C.浮夸风D.忽视客观规律7.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分数:2.00)A.高度集中制B.一大二公C.三级所有D.统分结合8.标
3、志着开始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会议( )(分数:2.00)A.中共八届六中全会B.第一次郑州会议C.第二次郑州会议D.武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9.对“七千人大会”的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提出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C.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D.为反右倾斗争中受批判的同志全部平反10.党和政府第一次向全国小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在( )(分数:2.00)A.中共八大上B.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C.七千人大会上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1.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分数:2.00)A.粉碎林
4、彪反革命集团B.天安门事件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挫败“四人帮”组阁阴谋1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大成就是( )(分数:2.00)A.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B.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C.核武器研究成功,奠定了我国核大国的国际地位D.外交工作最终打开新的局面,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得到改善13.1978年 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讲话是(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4.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5、)(分数:2.00)A.坚持共产党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5.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分数:2.00)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1982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结束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和恢复名誉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6.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分数:2.00)A.深圳、珠海、广州、厦门B.深圳、广州、厦门、汕头C.深圳、广州、福州、厦门D.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7.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分数:2.00)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作出和
6、实施B.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设定1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式制定于( )(分数:2.00)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9.从 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分数:2.00)A.提高企业竞争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实行公司制、股份制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20.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 )(分数:2.00)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B.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阐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7、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D.明确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21.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是在( )(分数:2.00)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4年22.十六大在党的理论建设方面突出的贡献是( )(分数:2.00)A.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B.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C.提出了科学发展观D.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3.全国范围内农业税的最终取消在( )(分数:2.00)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24.自 2002年到 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 )(分数:2.00)A.第一位B.第二
8、位C.第三位D.第四位25.中共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 )(分数:2.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B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百日维新”期间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7.简述保路运动。(分数:2.00)_28.简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中共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分数:2.00)_29.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分数:2.00)_30.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基本矛盾以及性质。(分数:2.00)_三、B论述题
9、(总题数:3,分数:6.00)31.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数:2.00)_32.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分数:2.00)_33.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分数:2.00)_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45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在( )(分数:2.00)A.195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 B.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C.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D.1956年中共八大解析:2.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 )(分数:2.0
10、0)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推陈出新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大鸣大放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论十大关系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了“双百”方针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在之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3.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各民族的团结D.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析:4.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2.00)A.集中
11、力量发展生产力 B.重点发展重工业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D.健全党外民主法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该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建设B.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知识。1957 年 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
12、主题。6.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是( )(分数:2.00)A.高指标B.多、快、好、省C.浮夸风D.忽视客观规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7.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分数:2.00)A.高度集中制B.一大二公 C.三级所有D.统分结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公社的特点。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8.标志着开始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会议( )(分数:
13、2.00)A.中共八届六中全会B.第一次郑州会议 C.第二次郑州会议D.武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解析:9.对“七千人大会”的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提出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C.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 D.为反右倾斗争中受批判的同志全部平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七千人大会”的相关知识。10.党和政府第一次向全国小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在( )(分数:2.00)A.中共八大上B.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C.七千人大会上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内容。
14、1964 年底到 1965年初,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1.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分数:2.00)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天安门事件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挫败“四人帮”组阁阴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1976 年 10月 6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
15、“文化大革命”。1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大成就是( )(分数:2.00)A.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B.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核武器研究成功,奠定了我国核大国的国际地位D.外交工作最终打开新的局面,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得到改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大成就。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大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13.1978年 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讲话是(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78 年 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14.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分数:2.00)A.坚持共产党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指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15.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
17、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分数:2.00)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1982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结束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和恢复名誉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解析:16.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分数:2.00)A.深圳、珠海、广州、厦门B.深圳、广州、厦门、汕头C.深圳、广州、福州、厦门D.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解析:解析:1980 年 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7.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分数:2.00)A.关于经济
18、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作出和实施 B.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设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的标志。1984 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1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式制定于( )(分数:2.00)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1987 年 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
19、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从 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分数:2.00)A.提高企业竞争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实行公司制、股份制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 1994年起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从 1994年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选择 2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试点。20.党的十五
20、大的主题是( )(分数:2.00)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 B.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阐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D.明确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五大的主题。1997 年 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回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1.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是在( )(分数:2.00)A.2000年B.2001年 C.2002年D.2004
21、年解析:22.十六大在党的理论建设方面突出的贡献是( )(分数:2.00)A.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B.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C.提出了科学发展观D.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六大的贡献。23.全国范围内农业税的最终取消在( )(分数:2.00)A.2004年B.2005年C.2006年 D.2007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最终取消农业税的时间。2006 年,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轻税费负担 1200多亿元。24.自 2002年到 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 )(分数:2.00)A.第一位B.
22、第二位 C.第三位D.第四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 2002年到 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情况。自 2002年到 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25.中共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 )(分数:2.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八大的历史贡献。2012 年 11月,中共十八大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B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
23、百日维新”期间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2)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4)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解析:27.简述保路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4、案:(1)1911 年 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2)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 (3)保路运动遭到清政府的镇压。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竞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解析:28.简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中共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第一次是 1927年 11月至 1928年 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
25、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第二次是 1930年 6月至 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 (3)第三次是 1931年 1月至 1935年 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革命道路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以及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解析:29.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
26、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2)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3)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的任务。 (4)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共产党必须对他们贯彻义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解析:30.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基本矛盾以及性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新民主主义经济存在着五种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
27、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处在深刻的变动之中,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解析:三、B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2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
29、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解析:32.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
30、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5)在 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解析:33.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
31、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健全的法制。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4)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