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686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0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 )(分数:2.00)A.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B.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C.科学技术落后D.闭关锁国3.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发生在 ( )(分数:2.00)A.康熙、乾隆两朝B.乾隆王朝C.康熙、雍正、乾隆三朝D.康熙王朝4.1842年 8月,中英签订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2、是 ( )(分数:2.00)A.黄埔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南京条约5.1895年,中日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分数:2.00)A.天津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6.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2.00)A.辛丑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7.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 )(分数:2.00)A.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B.洋务企业中C.私人小作坊中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8.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分数:2.00)A.建立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B.建立圣库制度

    3、C.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D.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9.1851-1853年,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 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这是因为( )(分数:2.00)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C.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堪一击D.起义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拥护10.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是 ( )(分数:2.00)A.十款天条B.资政新篇C.原道觉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11.洋务运动时期,_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分数:2.00)A.奕?B.张之洞C.冯桂芬D.左宗棠12.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 (

    4、)(分数:2.00)A.李鸿章B.曾国藩C.奕?D.慈禧13.洋务派自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最开始着手的是 ( )(分数:2.00)A.近代军用工业B.近代民用企业C.创办新式学校D.建立新式海陆军14.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 ( )(分数:2.00)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鸦片战争时期1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 )(分数:2.00)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16.维新变法期间,以下属于梁启超著书的是 ( )(分数:2.00)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义D.进化与理论17.从 1898年

    5、6月 11日到 9月 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 ( )(分数:2.00)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维新变法D.戊戌政变18.20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是 ( )(分数:2.00)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19.1904年至 1905年,日、俄两国在中国进行战争的区域是 ( )(分数:2.00)A.华北B.西藏C.东北D.长江流域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分数:2.00)A.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B.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C.东京成立的中华革命党D.香港成立的兴中会21

    6、.1905年 8月 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同盟会机关报为民报C.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D.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2.1905年 11月,登载孙中山论述三民主义学说的报刊是 ( )(分数:2.00)A.苏报B.民报C.二十世纪之支那D.时务报23.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分数:2.00)A.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24.

    7、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 )(分数:2.00)A.皇族内阁解散B.清帝退位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武昌起义爆发25.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 )(分数:2.00)A.武昌起义B.保路运动C.中华民国成立D.黄花岗起义26.孙中山说,辛亥革命的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分数:2.00)A.没有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C.袁世凯兵力强大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革命力量的核心作用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28.

    8、近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哪些变化?(分数:2.00)_29.简述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分数:2.00)_30.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分数:2.00)_31.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分数:2.00)_32.简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34.试述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分数:2.00)_35.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36.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分数:2.0

    9、0)_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0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 )(分数:2.00)A.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C.科学技术落后D.闭关锁国解析:解析: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3.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发生在 ( )(分

    10、数:2.00)A.康熙、乾隆两朝B.乾隆王朝C.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D.康熙王朝解析:解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4.1842年 8月,中英签订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 )(分数:2.00)A.黄埔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南京条约 解析:解析: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5.1895年,中日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分数:2.00)A.天津条约B.马关条约 C

    11、.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解析:解析: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6.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2.00)A.辛丑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 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解析:解析:享有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重要内容。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都涉及领事裁判权,而五口通商章程是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7.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 )(分数:2.00)A.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 B.洋务企业中C.私人小作坊中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解析:解析:鸦

    12、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8.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分数:2.00)A.建立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B.建立圣库制度C.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D.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9.1851-1853年,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 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这是因为( )(分数:2.00)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 C.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堪一击D.起义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拥护解析:解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13、是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所到之处,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受到百姓的欢迎和拥护,取得伟大的胜利。10.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是 ( )(分数:2.00)A.十款天条B.资政新篇 C.原道觉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解析:太平天国后期,洪仁歼提出了资政新篇。11.洋务运动时期,_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分数:2.00)A.奕?B.张之洞C.冯桂芬 D.左宗棠解析:解析: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国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 ( )(分数:2.00)A.

    14、李鸿章B.曾国藩C.奕? D.慈禧解析:解析: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其中恭亲王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13.洋务派自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最开始着手的是 ( )(分数:2.00)A.近代军用工业 B.近代民用企业C.创办新式学校D.建立新式海陆军解析:解析:洋务派自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开始着手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14.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 ( )(分数:2.00)A.洋务运动

    15、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鸦片战争时期解析:解析:洋务派开办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1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 )(分数:2.00)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派遣 4批 120名幼童赴美学习,这是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的开始。16.维新变法期间,以下属于梁启超著书的是 ( )(分数:2.00)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义 D.进化与理论解析:解析:维新派通过著书立说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等著作;梁启

    16、超写了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17.从 1898年 6月 11日到 9月 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 ( )(分数:2.00)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C.维新变法D.戊戌政变解析:解析:1898 年 6月 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 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18.20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是 ( )(分数:2.00)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

    17、D.护法运动解析:解析:20 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1911 年的辛亥革命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19.1904年至 1905年,日、俄两国在中国进行战争的区域是 ( )(分数:2.00)A.华北B.西藏C.东北 D.长江流域解析:解析:1904 年至 1905年,日、俄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权益“转让”日本。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分数:2.00)A.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 B.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C.东京成立的中华革命党D.香港成立的兴中会解析:解

    18、析: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 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而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21.1905年 8月 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同盟会机关报为民报C.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D.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解析:解析: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22.1905年 11月,登载孙中山

    19、论述三民主义学说的报刊是 ( )(分数:2.00)A.苏报B.民报 C.二十世纪之支那D.时务报解析:解析:1905 年 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23.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分数:2.00)A.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解析:1905 年至 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展开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

    20、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24.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 )(分数:2.00)A.皇族内阁解散B.清帝退位 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武昌起义爆发解析:解析: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1912 年 2月 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因此,标志中国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清帝退位。25.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 )(分数:2.00)A.武昌起义 B.保路运动C.中华民国成立D.黄花岗起义解析:解析:1911 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26.孙中山说,辛亥革命的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

    21、同党人心之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分数:2.00)A.没有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C.袁世凯兵力强大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革命力量的核心作用 解析:解析:孙中山这句话的意思是同盟会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解析:28.近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哪些变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

    22、:(正确答案: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 (1)旧的封建地主阶级自身有了很大变化。出现官僚地主、军阀地主。一部分地主从乡村搬到城市,投资于新式工商业,成为资本家。 (2)农民阶级,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破产或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3)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资产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之下产生,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它是出现在外资、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的产业工人,是近代中国社

    23、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解析:29.简述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解析:30.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并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他们把改

    24、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解析:31.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

    25、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解析:32.简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960 年 1月至 1963年 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 20 世纪 50年代,中国积极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1971 年 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 20 世纪 70年代,新中国经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

    26、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同年 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1972 年出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 1965年的 49个增加到 1976年的 111个,仅 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国家就有 62个。)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解析:34.试述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党在中心城市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十分艰难,付出了重大牺牲却成效甚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开始了中

    27、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初步提出了相继占领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毛泽东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随着红军的壮大和发展,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评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

    28、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 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解析:35.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2004 年 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 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2006 年 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29、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

    30、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解析:36.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民族、民权、民生被称为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