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28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分数:2.00)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842年,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 (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林则徐在 1839年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地理大全
2、,编成了 ( )(分数:2.00)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时局图5.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 )(分数:2.00)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D.大泽乡起义6.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是以解决_问题为中心。( )(分数:2.00)A.政治B.军事C.土地D.经济7.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向皇帝上书,史称 ( )(分数:2.00)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维新变法D.戊戌政变8.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为了 ( )(分数:2.00)A.新政B.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C.延续清朝反动统治D.抵抗外国侵略9.
3、同盟会成立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首要任务是 ( )(分数:2.00)A.上书清政府,实行改良主张B.与改良派进行论战C.抵御外国列强D.开展武装起义10.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 )(分数:2.00)A.封建地主阶级利益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民族资产阶级利益D.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11.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分数:2.00)A.朝花夕拾B.药C.狂人日记D.阿 Q正传1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分数:2.00)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辛亥革命的失败13.中
4、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 )(分数:2.00)A.长辛店工人俱乐部B.武汉工会C.长沙工会D.上海机器工会14.毛泽东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 ( )(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5.1931年 1月至 1935年 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分数:2.00)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右倾保守主义D.右倾投降主义16.1936年 10月,胜利结束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于 ( )(分数:2.00)A.陕北吴起镇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
5、堡地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17.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 )(分数:2.00)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皇姑屯事变18.抗战初期,造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2.00)A.片面的抗战路线B.战略战术的失误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D.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19.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其实质是 ( )(分数:2.00)A.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B.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C.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统一战线D.壮大统一战线阵营20.1945年 10月 10日,国共双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签署了 ( )
6、(分数:2.00)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1.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分数:2.00)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五四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22.1949年 4月 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发布的是 ( )(分数:2.00)A.向全国进军的命令B.将革命进行到底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论人民民主专政23.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7、法D.中国土地改革法24.“一五”计划发展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农业建设B.商业建设C.重工业建设D.轻工业建设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2.00)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D.独立自主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28.简述三
8、民主义的历史意义。(分数:2.00)_29.简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分数:2.00)_30.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31.简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数:2.00)_32.简述中共十七大的大会主题。(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34.自 15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述中国是如何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数:2.00)_35.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分
9、数:2.00)_36.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分数:2.00)_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28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分数:2.00)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解析:以 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3.1842年,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 ( )(分数:2.00)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解析:1842 年 8月,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口为通商口岸。4.林则徐在 1839年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地理大全,编成了 ( )(分数:2.00)A.海国图志B.四洲志 C.天演论D.时局图解析: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 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1843 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5.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11、( )(分数:2.00)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 D.大泽乡起义解析:解析: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前后坚持了 14年之久,势力先后扩展到 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6.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是以解决_问题为中心。( )(分数:2.00)A.政治B.军事C.土地 D.经济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7.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向皇帝上书,史称 ( )(
12、分数:2.00)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 C.维新变法D.戊戌政变解析:解析: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 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8.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为了 ( )(分数:2.00)A.新政B.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C.延续清朝反动统治 D.抵抗外国侵略解析:解析:迫于内外压力,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朝政府,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9.同盟会成立以后,资
13、产阶级革命派的首要任务是 ( )(分数:2.00)A.上书清政府,实行改良主张B.与改良派进行论战C.抵御外国列强D.开展武装起义 解析:解析: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10.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 )(分数:2.00)A.封建地主阶级利益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C.民族资产阶级利益D.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解析:解析: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11.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分数:2.0
14、0)A.朝花夕拾B.药C.狂人日记 D.阿 Q正传解析:解析:1918 年 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后的阿Q正传等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分数:2.00)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辛亥革命的失败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于 1919年1月 18日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
15、到国内,立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1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 )(分数:2.00)A.长辛店工人俱乐部B.武汉工会C.长沙工会D.上海机器工会 解析:解析:1920 年 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出版机器工人。14.毛泽东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 ( )(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解析:解析:1930 年 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
16、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5.1931年 1月至 1935年 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分数:2.00)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 C.右倾保守主义D.右倾投降主义解析:解析: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其中 1931年 1月至 1935年 1月是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6.1936年 10月,胜利结束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于 ( )(分数:
17、2.00)A.陕北吴起镇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解析:解析:1936 年 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17.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 )(分数:2.00)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皇姑屯事变解析:解析: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驻地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8.抗战初期,造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2.00)A.片面的抗战路线 B.战
18、略战术的失误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D.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解析:解析: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溃败与国民政府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有直接关系。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19.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其实质是 ( )(分数:2.00)A.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B.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C.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统一战线D.壮大统一战线阵营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目的是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
19、战线,保持并发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其实质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20.1945年 10月 10日,国共双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签署了 ( )(分数:2.00)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解析:解析:1945 年 8月 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 月 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1.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分数:2.00)A.井冈
20、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析:解析:1946 年 5月 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2.1949年 4月 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发布的是 ( )(分数:2.00)A.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B.将革命进行到底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解析:1949 年 4月 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分数:2.00)A.中华人
21、民共和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改革法解析:解析:1950 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24.“一五”计划发展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农业建设B.商业建设C.重工业建设 D.轻工业建设解析:解析: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22、大会的召开解析:解析: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2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2.00)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D.独立自主解析:解析:毛泽东先后在 4月 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 5月 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系统阐述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
23、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_解析:28.简述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905 年 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29.简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4、案:1936 年蒋介石虽然调整了内外政策,但是对日本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还没有根本性改变。12 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解析:30.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
25、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 年底到 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 年 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解析:31.简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2)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
26、到长足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解析:32.简述中共十七大的大会主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07 年 10月 15日至 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论述题。(分数:2.00)_解析:34.自 15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
27、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述中国是如何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外国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等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使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了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2)政治控制: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
28、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由此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35.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9、(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
30、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解析:36.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前打破了一般中国人的观念:天朝上国。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