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 】(分数:2.00)A.抗日战争期间B.解放战争期间C.抗美援朝期间D.鸦片战争期间2.以“病期琐事”为副题的散文是 【 】(分数:2.00)A.黄鹂B.我与地坛C.记波外翁D.拣麦穗3.游园惊梦中的故事发生在 【 】(分数:2.00)A.南京B.纽约C.上海D.台湾4.棋王中的王一生是 【 】(分数:2.00)A.捡烂纸的B.基层干部C.工厂经理D.下乡“知青”5.怀念萧珊中写到“文革”中周信芳的夫人经常被打手们打得遍体
2、鳞伤,这样写的目的是 【 】(分数:2.00)A.表达对周夫人的同情B.表达对造反派的痛恨C.烘托萧珊的性格D.反映“文革”的残忍6.长篇小说洗澡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宗璞B.琦君C.杨绛D.周涛7.借地方戏曲写出一方文化及人民生存状态的散文是 【 】(分数:2.00)A.髻B.秦腔C.茶花赋D.和尚之喻8.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五年后相逢的地点是 【 】(分数:2.00)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葬礼上9.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整体的诗歌是 【 】(分数:2.00)A.日记B.一个人老了C
3、.双桅船D.红玉米10.江伟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分数:2.00)A.少女小渔B.喜宴C.空的窗D.鞋11.以台湾人 Y先生的话作为副题的诗歌是 【 】(分数:2.00)A.麦地B.相信未来C.就是那一只蟋蟀D.望星空12.广陵散中的故事发生的时代是 【 】(分数:2.00)A.魏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朝末年13.下列属于孙犁创作的中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晚华集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14.将军族的主人公是 【 】(分数:2.00)A.一对大学生B.一对小人物C.一对下乡“知青”D.一对年轻军官15.“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
4、心里有点跳跳的。”此民歌出自 【 】(分数:2.00)A.受戒B.棋王C.记波外翁D.融入野地16.送一个人上路中,“我”的祖父曾经是一位 【 】(分数:2.00)A.饲养员B.富农C.生产队长D.知识分子17.小说集琴心和散文集烟愁的作者是 【 】(分数:2.00)A.白先勇B.陈映真C.琦君D.余光中18.妻妾成群的作者是 【 】(分数:2.00)A.苏童B.莫言C.汪曾祺D.巴金19.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回到自己的“偏见”作结的散文是 【 】(分数:2.00)A.学圃记闲B.哭小弟C.母亲的羽衣D.巩乃斯的马20.“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出自 【 】(分数:2.00)A.融入野地B
5、.父亲,树林和鸟C.一只特立独行的猪D.髻21.重读创作于 【 】(分数:2.00)A.“文革”期间B.抗战期间C.“文革”后D.“文革”前22.陈奂生上城中的县委书记是 【 】(分数:2.00)A.王清泉B.吴楚C.韩常新D.周润祥23.下列作品属于宗璞的短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红豆B.南渡记C.哭小弟D.西征记24.内容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的作品是 【 】(分数:2.00)A.送一个人上路B.拾婴记C.残月D.百合花25.致西绪福斯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分数:2.00)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C.后现代主义D.现代主义26.空的窗中,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找到的
6、差事是 【 】(分数:2.00)A.打扫卫生B.送信C.陪人聊天D.看门27.散文髻中梳横爱司髻发型的是 【 】(分数:2.00)A.“我”母亲B.“我”姨娘C.“我”D.刘嫂28.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是一篇 【 】(分数:2.00)A.悼念亡妻之作B.悼念好友之作C.悼念同学之作D.悼念长辈之作29.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作品是 【 】(分数:2.00)A.回答B.双桅船C.乡愁D.哎,大森林3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田汉的是 【 】(分数:2.00)A.获虎之夜B.回春之曲C.义勇军进行曲D.窦娥冤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作品中,属于悼亡性散文的有 【 】(分数:
7、2.00)A.一只特立独行的猪B.怀念萧珊C.记波外翁D.学圃记闲E.我与地坛32.下列对散文黄鹂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是孙犁写的散文B.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赞美C.表达了对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D.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理解E.表现了作者热爱宠物之情33.下列对散文秦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描写了秦腔专业艺术家的精湛演技与动人唱腔B.描述了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传统风俗C.表现了秦人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D.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统一E.熔历史、地理、民俗于一炉34.琦君的散文髻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包括 【 】(分数:
8、2.00)A.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B.对母亲的理解与同情C.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D.对人世爱憎贪痴之情的慨叹E.对父亲的不解与怨恨35.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分数:2.00)A.一只特立独行的猪B.黄金时代C.白银时代D.青铜时代E.沉默的大多数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简述麦地的主题意蕴。(分数:2.00)_37.简析诗歌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数:2.00)_38.简析诗歌有赠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分数:2.00)_39.简析智慧之歌在音韵和节奏方面的特点。(分数:2.00)_40.简析红玉米中,“红玉米”意象的内涵。(分数:2.00)_四、论
9、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1.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的形象。(分数:2.00)_五、阅读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2.阅读小说老人与扒手,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紧紧围绕小说的思想内蕴和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老人与扒手 黄白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日子里,这位兴致勃勃的老人挤上公共大巴。人太多,老人只好双手紧握靠车窗的扶手,胸脯下方是一位头扭向窗外的青年。大街上人流车流急速闪过,看得老人有点微晕。眼睛不由自主想闭上的瞬间,他看见一只怯生生的手从下面伸上来,笨拙但放肆地伸进了
10、老人的口袋。老人难以觉察地叹口气,不动声色地在那只手上轻轻一拍,然后若无其事地闭上眼。老人感到,身下的青年微微受惊的一震。然而两分钟后,那只手又无声无息地伸了过来。一个苦笑浮上老人的脸。他摇摇头,索性翻开口袋,掏出一本退休证在青年眼前晃晃,说:这袋里没钱,钱在右边口袋。青年不安地踊动了一下身子。老人则报之以几声宽容的咳嗽。几分钟后,老人感到右边口袋的异样。只是,那只不可思议的手落入老人掌心。老人低声说:你是第一次吧?真无路可走,非走这条路?青年躲避的脸一下红了,随即变得苍白吓人。回答老人的是一把硬硬的匕首,顶住了老人腹部。好吧,年轻人。老人百感交集地缓缓说道,看上去你不像干这种事的人呐,假若你
11、真以为干这事才有出息。那我老人痛苦地垂下微皱的眼睑,掏出个并不厚的信封轻轻扔到青年怀里。握匕首的手颤抖得更厉害了。但,渐渐的,一切恢复了平静。车厢里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切。车轮飞转,老人闭眼无语,一动也不动。青年闷着头,同样一动也不动。车停了,老人最后望了青年一眼,毫不犹豫地向车门挤去。在双脚落地的一瞬间,老人怔住了。手迅疾往口袋一摸,是个信封,再一摸,是件硬硬的长条东西公共大巴正鸣笛起步。老人抬头望去,玻璃窗上隐约有张被双手捂紧的脸 (选自小小说选刊小小说佳作鉴赏,稍有删节)(分数:2.00)_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
12、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 】(分数:2.00)A.抗日战争期间B.解放战争期间 C.抗美援朝期间D.鸦片战争期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百合花的概况。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前沿包扎所里。2.以“病期琐事”为副题的散文是 【 】(分数:2.00)A.黄鹂 B.我与地坛C.记波外翁D.拣麦穗解析:3.游园惊梦中的故事发生在 【 】(分数:2.00)A.南京B.纽约C.上海D.台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游园惊梦的概况。游园惊梦写的是 1949年从大陆搬离到台湾的国民党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际遇、心理反应及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4.棋王中的王一生是 【
13、】(分数:2.00)A.捡烂纸的B.基层干部C.工厂经理D.下乡“知青”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棋王中的人物。棋王写的是“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王一生是下乡知识青年,他的精神追求就是下棋。5.怀念萧珊中写到“文革”中周信芳的夫人经常被打手们打得遍体鳞伤,这样写的目的是 【 】(分数:2.00)A.表达对周夫人的同情B.表达对造反派的痛恨C.烘托萧珊的性格 D.反映“文革”的残忍解析:6.长篇小说洗澡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宗璞B.琦君C.杨绛 D.周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主要作品。杨绛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等。7.借地方戏曲写出一方文化及人民生存状态的散文
14、是 【 】(分数:2.00)A.髻B.秦腔 C.茶花赋D.和尚之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品概况。秦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生动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8.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五年后相逢的地点是 【 】(分数:2.00)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葬礼上 解析:9.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整体的诗歌是 【 】(分数:2.00)A.日记 B.一个人老了C.双桅船D.红玉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日记的概况。日记像
15、一曲生命的挽歌,体现出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深沉探索,题为日记,却又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气韵连贯的整体。10.江伟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分数:2.00)A.少女小渔 B.喜宴C.空的窗D.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品中的人物。江伟是少女小渔中女主人公小渔的男朋友。11.以台湾人 Y先生的话作为副题的诗歌是 【 】(分数:2.00)A.麦地B.相信未来C.就是那一只蟋蟀 D.望星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就是那一只蟋蟀的概况。就是那一只蟋蟀以台湾诗人 Y先生的话作为副题,“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全诗以回应 Y先生的
16、视角,抒写了浓浓的思乡情。12.广陵散中的故事发生的时代是 【 】(分数:2.00)A.魏晋时期 B.唐代C.宋代D.元朝末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广陵散的概况。广陵散描写的是魏晋易代之际,嵇康和吕安在曹氏与司马氏两家的权势斗争中被残酷杀害的故事。13.下列属于孙犁创作的中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晚华集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 解析:14.将军族的主人公是 【 】(分数:2.00)A.一对大学生B.一对小人物 C.一对下乡“知青”D.一对年轻军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将军族的主要入物。将军族描写了台湾一对小人物“三角脸”“小瘦丫头儿”由隔阂到真诚相爱,因相爱而从容赴死的殉
17、情故事。15.“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此民歌出自 【 】(分数:2.00)A.受戒 B.棋王C.记波外翁D.融入野地解析:16.送一个人上路中,“我”的祖父曾经是一位 【 】(分数:2.00)A.饲养员B.富农C.生产队长 D.知识分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送一个人上路的主要人物。送一个人上路写的是曾做过生产队长的祖父为原先的饲养员、五保户韩老七送终的故事。17.小说集琴心和散文集烟愁的作者是 【 】(分数:2.00)A.白先勇B.陈映真C.琦君 D.余光中解析:18.妻妾成群的作者是 【 】(分数:2.00)A.苏童 B.莫言C.汪曾祺D.巴金解析:
18、19.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回到自己的“偏见”作结的散文是 【 】(分数:2.00)A.学圃记闲B.哭小弟C.母亲的羽衣D.巩乃斯的马 解析:20.“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出自 【 】(分数:2.00)A.融入野地B.父亲,树林和鸟 C.一只特立独行的猪D.髻解析:21.重读创作于 【 】(分数:2.00)A.“文革”期间 B.抗战期间C.“文革”后D.“文革”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重读圣经的概况。重读圣经写于 1970年,正值“文革”期间。22.陈奂生上城中的县委书记是 【 】(分数:2.00)A.王清泉B.吴楚 C.韩常新D.周润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ACD 三项是
19、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23.下列作品属于宗璞的短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红豆 B.南渡记C.哭小弟D.西征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宗璞的作品。BD 两项是宗璞的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四部曲中的两部,C 项是宗璞的散文。24.内容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的作品是 【 】(分数:2.00)A.送一个人上路B.拾婴记 C.残月D.百合花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拾婴记的叙事特征。拾婴记中,柳条筐里的女婴在不同人的手里不停地转换,最后却又回到了起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叙述圈,就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25.致西绪福斯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分数:2.00)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
20、C.后现代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致西绪福斯的表现手法。致西绪福斯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斯这一著名的古代西方神话。在重新叙述中,作者以道家的齐物论观念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26.空的窗中,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找到的差事是 【 】(分数:2.00)A.打扫卫生B.送信 C.陪人聊天D.看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空的窗的概况。空的窗中的老人失去老伴后,被孤独终老的气息笼罩着,后来在邮局找到了送信的差事,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渴望。27.散文髻中梳横爱司髻发型的是 【 】(分数:2.00)A.“我”母亲B.“我”姨娘 C.“我”D.刘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髻中
21、的人物概况。髻中,“我”姨娘喜欢梳新式发型:横爱司髻、凤凰髻、同心髻等。28.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是一篇 【 】(分数:2.00)A.悼念亡妻之作 B.悼念好友之作C.悼念同学之作D.悼念长辈之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怀念萧珊的概况。怀念萧珊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主要记述了作者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29.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作品是 【 】(分数:2.00)A.回答 B.双桅船C.乡愁D.哎,大森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朦胧诗的概况。回答写于 1976年清明前后,后发表于朦胧诗主要阵地的民间油印刊物今天的第一期,它是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3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
22、田汉的是 【 】(分数:2.00)A.获虎之夜B.回春之曲C.义勇军进行曲D.窦娥冤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田汉的作品。D 项是关汉卿的戏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作品中,属于悼亡性散文的有 【 】(分数:2.00)A.一只特立独行的猪B.怀念萧珊 C.记波外翁 D.学圃记闲E.我与地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相关内容。B 项是作者怀念妻子、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C 项是悼念亡友之作。32.下列对散文黄鹂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是孙犁写的散文 B.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赞美 C.表达了对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D.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23、 E.表现了作者热爱宠物之情解析:33.下列对散文秦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描写了秦腔专业艺术家的精湛演技与动人唱腔B.描述了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传统风俗 C.表现了秦人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 D.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统一 E.熔历史、地理、民俗于一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秦腔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秦腔所描述的秦腔的演唱者是八百里秦川那些劳苦的农民,并非专业艺术家,A 项错误。34.琦君的散文髻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包括 【 】(分数:2.00)A.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 B.对母亲的理解与同情 C.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 D.对人世爱憎贪痴之情
24、的慨叹 E.对父亲的不解与怨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髻的思想感情。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内蕴: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对母亲固守传统的不满,对母亲因父亲纳妾而遭遇委屈的理解与同情;除此之外,还有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以及对父丧困境中母亲和姨娘患难相依的赞叹;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慨。35.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分数:2.00)A.一只特立独行的猪B.黄金时代 C.白银时代 D.青铜时代 E.沉默的大多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王小波的作品。A 项是王小波的散文,E 项是王小波的散文集。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简述麦地的主题意蕴。(分数:2.00)_正确答
25、案:(正确答案:麦地从“吃麦子长大的”人的感恩写起,但这感恩却是无言的,“一直没有声响”;然后写开阔的麦地,披月种麦的“父亲”;看麦时,“我”与家乡山川风云水乳交融;收麦时,“我”和仇人“握手言和”;准备吃饭时,大人孩子们的兴奋满足。麦浪是摆在田野上的“天堂的桌子”,暗含对粮食与劳作的感恩情怀,进一步表达了“我”内心那份激动与欢欣。诗歌对淳朴的自然、美好的家乡与意味着收获的劳作表达了深情的眷恋。后面几节诗展开了遥想式的抒写,粮食和劳动使人群由疏离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诗的题旨也由此获得提升。)解析:37.简析诗歌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的人共
26、七节。第一节总括两种人:一种虽生犹死,另一种虽死犹存。把自己要歌颂与鞭挞的两种人的本质摆在读者面前。第二节写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前者“骑在人民头上”,后者“给人民当牛马”。第三节和第四节写两种人的生活目的:前者自私自利,后者大公无私。第五、六、七节写人民群众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及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前者“人民把他摔垮”,后者“人民永远记住他”。全诗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后三节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四节诗形成对照。构思巧妙,意味隽永。)解析:38.简析诗歌有赠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赠写的是诗人重获自由、归家重逢时凄苦又甜蜜的复杂
27、情感,展示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追寻光明而来的沙漠旅人,却“眯着眼”,因为“我”“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诗没有详细地叙述曾经的种种苦难,但连续两个“不能习惯”的短语却道出了一切。于是,两人双手相握共约携手以行的“神圣的时刻”,已不仅仅是一般恋人的定情,而是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有赠歌吟的正是灾难岁月中的人间至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见证。)解析:39.简析智慧之歌在音韵和节奏方面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智慧之歌诗行整齐,每节 4行,节内诗行押韵,节与节之间转韵,且由
28、较为阴沉的韵转为响亮的韵;诗的节奏由舒徐转而激切,由和缓而亢奋,由内敛而奔泻,卒章如响鼓重锤,如同受难者的呼号,试图激起读者的思想回音,使人一起去思考,去探寻。)解析:40.简析红玉米中,“红玉米”意象的内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红玉米”是本诗点题的关键词,是高度浓缩的意象,它凝结了家园、传统、历史、文化等复杂的心绪。诗人被放逐后的北方生活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妻柒,是想象中的历史情致;悬挂在“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现代人的精神象征。诗人情感的表述全部浓缩在“红玉米”的意象上,它既是诗人精神创伤
29、的象征,也成为历史、当下和未来的象征。)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1.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的形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作品中,林震是与刘世吾、韩常新等官僚主义者相对立的人物,他代表着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充满了革命理想,朝气蓬勃,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这是年轻人性格中最宝贵的因素,也是改变常规的新鲜力量。但是林震不是天生的英雄,也不是成熟的革命者,他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也有过彷徨和痛苦,他因支持麻袋厂工人对官僚主义者王清泉的斗争,受到了党小组的“严厉的批评”。韩常新批评他的行为是“无组织无纪律”
30、,刘世吾指责他企图“充当个娜斯嘉式的英雄”,是一种“虚妄”。这个意外的打击,在他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难道自己真的错了?真的是莽撞和幼稚,再加上几分年轻人的廉价的勇气?”他百思不得其解。渐渐地,他懂得了事情的复杂性,感到按娜斯嘉的方式生活“真难”。这比较真实地表达了年轻人在走上社会工作实践之初经常会遭遇到的处境,激励年轻人必须在实践中克服种种软弱和动摇,坚定地信仰真理和追求理想,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道路。)解析:五、阅读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2.阅读小说老人与扒手,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紧紧围绕小说的思想内蕴和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
31、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老人与扒手 黄白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日子里,这位兴致勃勃的老人挤上公共大巴。人太多,老人只好双手紧握靠车窗的扶手,胸脯下方是一位头扭向窗外的青年。大街上人流车流急速闪过,看得老人有点微晕。眼睛不由自主想闭上的瞬间,他看见一只怯生生的手从下面伸上来,笨拙但放肆地伸进了老人的口袋。老人难以觉察地叹口气,不动声色地在那只手上轻轻一拍,然后若无其事地闭上眼。老人感到,身下的青年微微受惊的一震。然而两分钟后,那只手又无声无息地伸了过来。一个苦笑浮上老人的脸。他摇摇头,索性翻开口袋,掏出一本退休证在青年眼前晃晃,说:这袋里没钱,钱在右边口袋。青年不
32、安地踊动了一下身子。老人则报之以几声宽容的咳嗽。几分钟后,老人感到右边口袋的异样。只是,那只不可思议的手落入老人掌心。老人低声说:你是第一次吧?真无路可走,非走这条路?青年躲避的脸一下红了,随即变得苍白吓人。回答老人的是一把硬硬的匕首,顶住了老人腹部。好吧,年轻人。老人百感交集地缓缓说道,看上去你不像干这种事的人呐,假若你真以为干这事才有出息。那我老人痛苦地垂下微皱的眼睑,掏出个并不厚的信封轻轻扔到青年怀里。握匕首的手颤抖得更厉害了。但,渐渐的,一切恢复了平静。车厢里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切。车轮飞转,老人闭眼无语,一动也不动。青年闷着头,同样一动也不动。车停了,老人最后望了青年一眼,毫不犹豫地向车
33、门挤去。在双脚落地的一瞬间,老人怔住了。手迅疾往口袋一摸,是个信封,再一摸,是件硬硬的长条东西公共大巴正鸣笛起步。老人抬头望去,玻璃窗上隐约有张被双手捂紧的脸 (选自小小说选刊小小说佳作鉴赏,稍有删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老人与扒手描写了老人与第一次做扒手的青年的同车而行以及几次交锋,老人的慈爱、宽容化解了青年心中的邪恶念头,并使其放弃扒窃行为改邪归正,从而彰显了爱心的力量,歌颂了老人宽广的胸襟和动人的精神魅力。小说艺术方面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合理的叙事节奏。对两个人物在公交大巴上几次较量的描写构成一个叙事进程,结尾却出现逆转。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作品给人灵魂带来的震撼超过任何说教! 其次,小说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老人轻轻拍青年的手、掏出退休证、将信封扔到青年怀中等细节,写出了老人的修养与宽厚。青年人“微微受惊的一震”,“不安地踊动了一下身子”和“握匕首的手颤抖得更厉害”等细节,则将青年人的心理活动凸显了出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