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 19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就作家而言,秦代可以提及的只有 【 】(分数:2.00)A.韩非B.贾谊C.赵高D.李斯2.吕氏春秋是谁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 【 】(分数:2.00)A.李斯B.秦穆公C.吕不韦D.秦始皇3.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 【 】(分数:2.00)A.寓言故事B.鬼怪故事C.神话故事D.历史故事4.“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文心雕龙)这句话评价的是 【 】(分数:2.00)A.吕氏春秋B.谏逐客书C.秦
2、刻石文D.西汉大赋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 【 】(分数:2.00)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6.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 】(分数:2.00)A.抒情散文B.政论散文C.史论散文D.叙事散文7.下列属于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的是 【 】(分数:2.00)A.论积贮疏B.论贵粟疏C.陈政事疏D.盐铁论8.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的新特点是 【 】(分数:2.00)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9.下列哪位作家是春秋
3、公羊学派大师 【 】(分数:2.00)A.贾谊B.董仲舒C.刘向D.晁错10.杨恽报孙会宗书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 【 】(分数:2.00)A.对不平遭际的怨愤B.对田园生活的不满C.对重归仕途的企盼D.对为官生涯的留恋11.东汉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是 【 】(分数:2.00)A.前期疾虚妄、崇实诚,后期切中时弊、情感浓郁B.前期歌颂新朝、献计献策,后期崇尚实诚、通达深刻C.前期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后期远离现实而倡言避世D.前期指摘世风反政治腐败,后期建言献策以改革政治12.下列作品中,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的是 【 】(分数:2.00)A.陈时政疏B.天人三策C.报任安书D.抑谶重赏疏13.仲长
4、统昌言的文风特点是 【 】(分数:2.00)A.喻深以浅B.喻难以易C.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D.铺排而长于远譬14.使司马迁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的重大事件是 【 】(分数:2.00)A.李陵事件B.夺门之变C.党锢之祸D.乌台诗案15.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 【 】(分数:2.00)A.记述王侯各国状况B.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C.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D.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1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 】(分数:2.00)A.国别史B.断代史C.纪传体通史D.编年史17.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不同表现在 【 】(分数:2.00)A.前者全面记述吴、越两国历史,后者只写
5、越国的历史B.前者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者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C.前者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D.前者虚构了不少故事细节,后者则客观记述两国历史18.“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 】(分数:2.00)A.屈原离骚B.贾谊吊屈原赋C.司马相如子虚赋D.荀子赋篇19.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趋向是 【 】(分数:2.00)A.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B.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由骚体向赋体发展20.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 】(分数:
6、2.00)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D.吴客与楚太子21.下列属于司马相如的抒情述志赋的是 【 】(分数:2.00)A.长门赋B.子虚赋C.悲士不遇赋D.李夫人赋22.扬雄的甘泉赋从题材上看写的是 【 】(分数:2.00)A.山水B.祭祀C.田猎D.园林23.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 】(分数:2.00)A.北征赋B.述行赋C.遂初赋D.河东赋24.下列赋作属于班婕妤所作的是 【 】(分数:2.00)A.大人赋B.北征赋C.述行赋D.自悼赋25.冯衍叙写“时俗险厄”的悲愤及家门不幸的愁思,表达隐居高蹈的志愿的赋作是 【 】(分数:2.00)A.显志赋B.
7、二京赋C.述行赋D.刺世疾邪赋26.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 】(分数:2.00)A.归田赋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27.东汉文人五言诗咏史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应亨B.秦嘉C.张衡D.班固28.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分数:2.00)A.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B.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D.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29.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 】(分数:2.00)A.4类B.8类C.12类D.53类30.汉乐府民歌上邪中所列举的基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有 【 】(分数:2.00)A.4种B.5种C.6种D.7种
8、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有 【 】(分数:2.00)A.女娲造人B.女娲补天C.后羿射日D.鲧禹治水E.黄帝战蚩尤32.诗经在章法结构与语言方面的特点有 【 】(分数:2.00)A.采用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B.语言质朴畅达C.词汇非常匮乏D.语言谐趣幽默E.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33.下列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是 【 】(分数:2.00)A.尚书B.春秋C.左传D.国语E.战国策34.认定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的著名典籍有 【 】(分数:2.00)A.战国策B.汉书C.春秋左氏传D.史记E.春秋35.楚辞与赋的区别有 【 】(分数:2.0
9、0)A.楚辞依“兮”而咏,赋则很少虚字B.楚辞句式参差错落,赋则铺排谐偶C.楚辞句式长短不拘,赋则比较整齐D.楚辞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赋则以客观的咏物、铺排摹画为主E.楚辞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36.采诗说(分数:2.00)_37.左传(分数:2.00)_38.西洲曲(分数:2.00)_39.盛唐豪侠诗人(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0.简述楚辞与赋的区别。(分数:2.00)_41.简述扬雄赋作与以往赋作相比在艺术表现上出现的新变化。(分数:2.00)_42.简述元嘉诗歌在创作上出现的新特点。(
10、分数:2.00)_43.杜甫诗歌的集大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4.试述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数:2.00)_45.试述李商隐诗歌的词美特征。(分数:2.00)_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 19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就作家而言,秦代可以提及的只有 【 】(分数:2.00)A.韩非B.贾谊C.赵高D.李斯 解析:2.吕氏春秋是谁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 【 】(分数:2.00)A.李斯B.秦穆公C.吕不韦 D.秦始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吕氏春秋的相关知识
11、。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3.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 【 】(分数:2.00)A.寓言故事 B.鬼怪故事C.神话故事D.历史故事解析:4.“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文心雕龙)这句话评价的是 【 】(分数:2.00)A.吕氏春秋B.谏逐客书C.秦刻石文 D.西汉大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秦刻石文的相关知识。秦刻石文往往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或许是限于刻石体制,秦刻石文的文采显得不足。文心雕龙封禅评价它说:“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 【 】(分数:2
12、.00)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初期散文的丰要创作方向。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一方面,革除秦朝的严刑峻法、繁重赋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另一方面,取消言禁书禁,鼓励士人反思秦亡教训,为新朝的政权建设出谋划策。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或反思秦鉴,或针对现实问题而发,行文质实畅达。6.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 】(分数:2.00)A.抒情散文B.政论散文C.史论散文 D.叙事散文解析:7.下列属于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的是 【 】(分数:2.00)A.论积贮疏B.论贵粟疏
13、C.陈政事疏D.盐铁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的作者是贾谊,盐铁论的作者是桓宽。8.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的新特点是 【 】(分数:2.00)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的新特点。西汉中期提倡在政治运作中“以儒术缘饰吏事”,经学与政治联姻;到西汉后期,经学更成为言政论事的依据。政治、文化新的发展趋势,使这一时期的政论散文创
14、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了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的新特点。9.下列哪位作家是春秋公羊学派大师 【 】(分数:2.00)A.贾谊B.董仲舒 C.刘向D.晁错解析:10.杨恽报孙会宗书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 【 】(分数:2.00)A.对不平遭际的怨愤 B.对田园生活的不满C.对重归仕途的企盼D.对为官生涯的留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杨恽报孙会宗书的情感内涵。报孙会宗书是杨恽给友人的回信。杨恽因得罪太仆戴长乐而遭谗入狱,罢为庶人。其友人安定太守孙会宗来信相劝,杨恽遂复此信。信中杨恽对自己“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的遭际愤愤不平,婉转而深沉地表达了退隐的决心。文中以自然流丽的文笔摹画回归
15、田园的悠然自适,但其中深含苦中作乐的无奈和怨愤。11.东汉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是 【 】(分数:2.00)A.前期疾虚妄、崇实诚,后期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B.前期歌颂新朝、献计献策,后期崇尚实诚、通达深刻C.前期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后期远离现实而倡言避世D.前期指摘世风反政治腐败,后期建言献策以改革政治解析:12.下列作品中,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的是 【 】(分数:2.00)A.陈时政疏B.天人三策C.报任安书D.抑谶重赏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桓谭的抑谶重赏疏。桓谭的抑谶重赏疏表现了鲜明的反图谶迷信思想。这篇文章,行文朴实无华,不唯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也透露出文风趋向质实切直的消息。
16、13.仲长统昌言的文风特点是 【 】(分数:2.00)A.喻深以浅B.喻难以易C.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 D.铺排而长于远譬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仲长统的昌言。昌言的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但其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14.使司马迁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的重大事件是 【 】(分数:2.00)A.李陵事件 B.夺门之变C.党锢之祸D.乌台诗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李陵事件”对司马迁的影响。“李陵事件”中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遭腐刑。这个不幸遭遇,使他屈辱愤怨至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著书”的决心,同时也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
17、深刻。15.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 【 】(分数:2.00)A.记述王侯各国状况B.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C.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D.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史记各体例的内容。史记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表,依年月摘记大事;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1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 】(分数:2.00)A.国别史B.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D.编年史解析:17.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不同表现在 【 】(分数:2.00)A.前者全面记述吴、越两国历史
18、,后者只写越国的历史B.前者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者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C.前者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D.前者虚构了不少故事细节,后者则客观记述两国历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吴越春秋与越绝书都记载了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但它们除了记录基本史实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但吴越春秋集中记述昊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18.“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 】(分数:2.00)A.屈原离骚B.贾谊吊屈原赋C.司马相如子虚赋D.荀子赋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赋”的文体渊源。“赋”作为文体
19、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荀子赋篇咏物寓意,篇幅较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19.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趋向是 【 】(分数:2.00)A.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B.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由骚体向赋体发展 解析:20.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 】(分数:2.00)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D.吴客与楚太子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枚乘七发中的主、客。A 项是子虚赋中的主、客;B 项是两都赋中的主、客
20、;C 项是二京赋中的主、客。21.下列属于司马相如的抒情述志赋的是 【 】(分数:2.00)A.长门赋 B.子虚赋C.悲士不遇赋D.李夫人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司马相如的抒情述志赋。司马相如的抒情述志赋有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篇幅都很短小。其中长门赋写得最好,它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之事,抒发了司马相如自己的悲凉感受。22.扬雄的甘泉赋从题材上看写的是 【 】(分数:2.00)A.山水B.祭祀 C.田猎D.园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扬雄赋作的题材。扬雄的校猎赋、长杨赋继承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夸饰苑囿,模范山水,描绘宫殿,排比物产,烘染田猎;甘泉赋、河东赋写祭祀;蜀都赋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23.
21、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 】(分数:2.00)A.北征赋B.述行赋C.遂初赋 D.河东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刘歆的遂初赋。刘歆受到排挤被贬为五原太守,上任途中,“经历故晋之域,感今思古”,于是写了 遂初赋。整个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所遇、所感、所思,具有浓烈的情感和鲜明的自我色彩。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后来班彪、班昭、蔡邕等,都有此类作品。24.下列赋作属于班婕妤所作的是 【 】(分数:2.00)A.大人赋B.北征赋C.述行赋D.自悼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班婕妤的赋作。班婕妤的自悼赋抒写自己从入宫到被废黜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和感受,深刻而细腻,十分感人。大人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北征赋的作者
22、是班彪,述行赋的作者是蔡邕。25.冯衍叙写“时俗险厄”的悲愤及家门不幸的愁思,表达隐居高蹈的志愿的赋作是 【 】(分数:2.00)A.显志赋 B.二京赋C.述行赋D.刺世疾邪赋解析:26.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 】(分数:2.00)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归田赋。张衡的归田赋全篇只有 40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它反映了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27.东汉文人五言诗咏史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应亨B.秦嘉C.张衡D.班固 解析:28.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
23、首的是 【 】(分数:2.00)A.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B.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D.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古诗十几首中的名句。C 项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A 项出自李延年的李夫人歌,B、D 项出自汉乐府民歌悲歌。29.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 】(分数:2.00)A.4类B.8类C.12类 D.53类解析:30.汉乐府民歌上邪中所列举的基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有 【 】(分数:2.00)A.4种B.5种 C.6种D.7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汉乐府民歌上邪的内容。上邪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连用五种基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高
24、山化为平地、江水干枯、冬天打起响雷、夏天下雪、天和地合在一起)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定专一和生死不渝。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有 【 】(分数:2.00)A.女娲造人B.女娲补天 C.后羿射日 D.鲧禹治水 E.黄帝战蚩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上古神话的类型。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黄帝战蚩尤属于战争神话。32.诗经在章法结构与语言方面的特点有 【 】(分数:2.00)A.采用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 B.语言质朴畅达 C.词汇非常匮乏D.语言谐趣幽默E.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 解析:33.下列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是 【 】(分数:2.00
25、)A.尚书 B.春秋C.左传D.国语 E.战国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以记言为丰的先泰历史散文。尚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分国记事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春秋、左传都以记事为主。战国策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34.认定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的著名典籍有 【 】(分数:2.00)A.战国策B.汉书 C.春秋左氏传D.史记 E.春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左传的相关知识。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汉书艺文志都说是左丘明汉书还说左丘明是鲁国的太史,但都语焉不详,疑点很多,后世颇有争议。35.楚辞与赋的区别有 【 】(分数:2.00)A.楚辞依“兮”而咏,赋
26、则很少虚字 B.楚辞句式参差错落,赋则铺排谐偶 C.楚辞句式长短不拘,赋则比较整齐 D.楚辞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赋则以客观的咏物、铺排摹画为主 E.楚辞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36.采诗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采诗说:是关于诗经结集方式的一种说法,最 早由汉代学者提出。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我国上古有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采诗官到民间采诗,将之献于朝廷以使国君了解民情。如汉书?食货志中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采诗说是否确切,颇有争论。)解析:3
27、7.左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作者可能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所记史实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它系统而具体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解析:38.西洲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此诗 160字,是南朝民歌中篇幅最长的。此诗写一女子
28、怀人,情思缠绵,写景秀丽,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连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并通过换韵造成回环婉转的效果。)解析:39.盛唐豪侠诗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盛唐豪侠诗人:是盛唐时期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较热衷于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动辄以公侯卿相自许,非常自信和自负,颇有横绝一世、骏发踔厉的狂傲气概。尽管他们入仕后的境遇与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反差甚大,颇多失意之感,但仍不失雄杰之气。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和清刚劲健之美。代表诗人有王翰、王昌龄、崔颢、李欣、祖咏等。)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0.简述楚辞与赋的区别
29、。(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楚辞和赋不仅体式不同,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1)从体式上说,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赋则很少虚字,句式铺排谐偶,比较整齐。 (2)从性质上说楚辞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以客观的咏物、铺排摹画为主,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解析:41.简述扬雄赋作与以往赋作相比在艺术表现上出现的新变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校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 (2)“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他往往有意曲解帝王的行为,或者把帝王描摹成他理想的
30、模样,以此来婉转地表达他的思想。)解析:42.简述元嘉诗歌在创作上出现的新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嘉诗歌在创作上出现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水题材大量进人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山水作为玄思载体的倾向,把山水作为审美的对象,非常写实地模山范水,正式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最突出的代表。 (2)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3)出现了对不同创造个性的追求,以“元嘉三大家”为例,谢灵运追求的是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的是典丽华赡之美,鲍照则追求一种热烈明畅的浓艳之美。 (4)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不但有
31、各种体式的诗体创作,如乐府、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而且注意对仗,出现大量对句甚至全诗皆对的情况。)解析:43.杜甫诗歌的集大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诗的集大成体现在三个方面: (1)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杜甫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作品各自的特色,兼取众人之长。 (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杜甫擅长各种诗歌体裁,并能推陈出新。 (3)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4.试述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嵇康的诗歌在正始诗坛虽不如阮籍,但也是一人之下众人之
32、上,自有特点。这表现在: (1)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嵇康把庄子游道的方式,改造成了一种充满闲适生活情趣的人间化的世界,从而使庄子纯哲理的人生境界变成了具体的真实的人生,以其真实可感、如诗如画正式进入了文学领域。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嵇康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 (2)嵇康的部分诗歌巾还有一种峻切之语。他在一部分诗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如“耻佞直言,与祸相逢,变故万端,俾吉作凶”,指斥世俗浇薄,正直招祸。这种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有很激切的批判力量。 (3)嵇康还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诗经的古朴写实之风,在嵇康诗中不见了,而出之为清远
33、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 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解析:45.试述李商隐诗歌的词美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商隐的诗歌具有要眇唯美的词美特征,其诗的词化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朦胧唯美等。这样便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1)李商隐天赋极高,又敏感多情。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作巾所流露的又多为要眇蕴藉之情。李商隐一生坎坷,对事物的矛盾复杂性有充分的感受,结合他的体验和认识,常常把典事发演化成与原故事相悖的势态,由正到反,正反
34、对照,把人思想活动的角度和空间大大扩展了。如嫦娥虽咏嫦娥之事,却一反企求长生不老的传统写法,极写她成仙之后“高处小胜寒”的凄冷情境,可以视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心灵独白。 (2)除营造意境的幽美外,李商隐还运川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致力于对唯美的追求。如端居诗中选取的暮秋特有的两种景物“青苔”与“红树”,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它们的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暗淡模糊。除了“青苔”与 “红树”外,“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巾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