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试卷 7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 )(分数:2.00)A.艺术B.美感C.审美状态D.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2.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 ( )(分数:2.00)A.审美意识B.美学思想C.美学学科D.美学原理3.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 )(分数:2.00)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伦理境界4.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 ( )(分数:2.00)A.人生境界B.实践C.生存实践D.
2、审美活动5.美感产生于 ( )(分数:2.00)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6.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 ( )(分数:2.00)A.有意味的形式B.劳动先于艺术C.自由游戏D.巫术礼仪活动7.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 ( )(分数:2.00)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B.顾及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C.是美的类型说D.是审美类型说8.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 ( )(分数:2.00)A.历史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9.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 ( )(分数:2.00)A.自
3、然形态B.社会形态C.艺术形态D.人生形态10.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著作是 ( )(分数:2.00)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谈美书简11.最早对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 )(分数:2.00)A.诗学B.理想国C.悲剧的诞生D.美学12.鲍姆嘉通的“美学”,意指 ( )(分数:2.00)A.感性学B.理性学C.艺术学D.美术学13.“回忆说”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中涉及审美的( )(分数:2.00)A.一般规律B.特殊现象C.不可知性D.虚幻性14.在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施莱尔马赫B.狄尔泰C.海德格
4、尔D.胡塞尔15.审美经验也可能产生功利的效果,从对象角度来看 ( )(分数:2.00)A.接受者有受教育的意愿B.对象是有形式的C.对象的形式是与内容结合的D.审美愉悦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快感16.“移情说”是谁提出来的? ( )(分数:2.00)A.康德B.叔本华C.里普斯D.柯林伍德17.在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中,_的作用是最关键的。 ( )(分数:2.00)A.审美想象B.审美理解C.审美感知D.审美情感18.符号说是从_对艺术下定义。 ( )(分数:2.00)A.艺术功能角度B.艺术起源角度C.艺术本质角度D.艺术形式角度19.符号说是由_提出的。 ( )(分数:2.00)A.克莱夫.贝尔
5、B.克罗齐C.柏格森D.苏珊.朗格20.下列艺术品中最能反映艺术品意境超验层的是 ( )(分数:2.00)A.陶瓷B.摄影C.中国书画D.雕塑21.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 )(分数:2.00)A.王昌龄B.王国维C.苏轼D.司空图22.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 )(分数:2.00)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3.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 ( )(分数:2.00)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
6、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24.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25.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 ( )(分数:2.00)A.抛弃B.凝固C.扬弃D.克服26.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分数:2.00)A.颂B.风C.雅D.诗27.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分数:2.00)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鲁迅28.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
7、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 ( )(分数:2.00)A.七艺B.六艺C.五经D.四书29.“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 ( )(分数:2.00)A.庄子B.苟子C.韩非D.老子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试卷 7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 )(分数:2.00)A.艺术B.美感C.审美状态D.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解析:2.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 ( )(分数:2.00)A.审美意识 B.美学思想C.美学学科D.美学原理解析:3.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
8、是 ( )(分数:2.00)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 D.伦理境界解析:4.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 ( )(分数:2.00)A.人生境界B.实践C.生存实践D.审美活动 解析:5.美感产生于 ( )(分数:2.00)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解析:6.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 ( )(分数:2.00)A.有意味的形式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D.巫术礼仪活动解析:7.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 ( )(分数:2.00)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
9、涵C.是美的类型说D.是审美类型说解析:8.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 ( )(分数:2.00)A.历史性B.贯通性C.兼容性 D.二重性解析:9.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 ( )(分数:2.00)A.自然形态B.社会形态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解析:10.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著作是 ( )(分数:2.00)A.判断力批判 B.美学C.论崇高D.谈美书简解析:11.最早对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 )(分数:2.00)A.诗学 B.理想国C.悲剧的诞生D.美学解析:12.鲍姆嘉通的“美学”,意指 ( )(分数:2.00)A.感
10、性学 B.理性学C.艺术学D.美术学解析:13.“回忆说”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中涉及审美的( )(分数:2.00)A.一般规律 B.特殊现象C.不可知性D.虚幻性解析:14.在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施莱尔马赫B.狄尔泰C.海德格尔 D.胡塞尔解析:15.审美经验也可能产生功利的效果,从对象角度来看 ( )(分数:2.00)A.接受者有受教育的意愿B.对象是有形式的C.对象的形式是与内容结合的 D.审美愉悦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快感解析:16.“移情说”是谁提出来的? ( )(分数:2.00)A.康德B.叔本华C.里普斯 D.柯林伍德解析:17.在审
11、美经验的评价阶段中,_的作用是最关键的。 ( )(分数:2.00)A.审美想象B.审美理解 C.审美感知D.审美情感解析:18.符号说是从_对艺术下定义。 ( )(分数:2.00)A.艺术功能角度B.艺术起源角度C.艺术本质角度 D.艺术形式角度解析:19.符号说是由_提出的。 ( )(分数:2.00)A.克莱夫.贝尔B.克罗齐C.柏格森D.苏珊.朗格 解析:20.下列艺术品中最能反映艺术品意境超验层的是 ( )(分数:2.00)A.陶瓷B.摄影C.中国书画 D.雕塑解析:21.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 )(分数:2.00)A.王昌龄B.王国维C.苏轼 D.司空图解
12、析:22.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 )(分数:2.00)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23.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 ( )(分数:2.00)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解析:24.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解析:25.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 ( )(分数:2.00)A.抛弃B.凝固C.扬弃D.克服 解析:26.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分数:2.00)A.颂 B.风C.雅D.诗解析:27.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分数:2.00)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 D.鲁迅解析:28.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 ( )(分数:2.00)A.七艺 B.六艺C.五经D.四书解析:29.“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 ( )(分数:2.00)A.庄子B.苟子C.韩非D.老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