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 16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分数:2.00)A.职工人数B.平均身高C.工资等级D.设备台数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是 ( )(分数:2.00)A.科学性原则B.联系性原则C.目的性原则D.量化性原则3.绝对数指标按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 )(分数:2.00)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4.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被
2、称为 ( )(分数:2.00)A.比值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弹性相对指标5.普查是指 ( )(分数:2.00)A.对总体的全部指标进行调查B.对总体的全部个体进行调查C.对总体单位的每个标志进行调查D.对总体中的绝大部分个体进行调查6.对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是 ( )(分数:2.00)A.样本工业企业B.样本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C.全国所有工业设备D.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7.保证所调查到的数据资料具有代表性和( ),是对统计资料调查的基本要求。(分数:2.00)A.客观性B.真实性C.可比性D.普遍性8.下列原则中,属于分类需要遵循的原则
3、的是 ( )(分数:2.00)A.可比性B.普遍性C.单一性D.互斥性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 )(分数:2.00)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D.无法判断10.组的次数(或频数)越少,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越 ( )(分数:2.00)A.陡峭B.平缓C.短小D.无法判断11.如果相互独立的重复试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则该试验的次数分布为( )(分数:2.00)A.两点分布B.超几何分布C.二项分布D.泊松分布12.次数分布表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包括 ( )(分数:2.00)A.各组变量值B.各组次数C.各组频率D.分组数13.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
4、变,若每组的次数均增加 5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分数:2.00)A.增加 50B.不变化C.减少 50D.无法判断14.一组变量值分别是:50、60、70、80、90、100,则其极差为 ( )(分数:2.00)A.10B.30C.50D.7015.已知某种商品在五个城市的价格(元)分别为 116、116、120、126、128,则价格中位数为 ( )(分数:2.00)A.116元B.120元C.126元D.128元二、B多项选择题,在列出的五个备选项(总题数:5,分数:10.00)16.抽样估计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 ( )(分数:2.00)A.不可以避免B.可以由改进调查方法消除C
5、.可以计算D.不能计算E.以上均不正确17.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判断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 ( )(分数:2.00)A.客观性B.无偏性C.一致性D.有效性E.优良性18.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y=一 200+10xB.y=80一 20xC.y=15+08xD.y=一 287xE.y=一 05+07z19.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分为 ( )(分数:2.00)A.相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中间数时间数列E.最大数时间数列20.确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时,常用的修匀方法有 ( )(分数:2.00)
6、A.移动平均法B.加权平均法C.趋势剔除法D.简单平均法E.时距扩大法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社会补助(分数:2.00)_22.相对数指标(分数:2.00)_23.统计指数(分数:2.00)_24.整齐可比性原则(分数:2.00)_25.折线图(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6.简述离散程度测度的意义。(分数:2.00)_27.简述简单平均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28.简述垫款的含义和种类。(分数:2.00)_五、B计算分析题共 4小题,第 335小(总题数:4,分数:8.00)29.假设报告年国民经济的有关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
7、值 85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 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07 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 05 亿元。 要求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国民总收入。 (3)国民净收入。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分数:2.00)_30.某商业银行 2014年年初的存款余额为 598亿元,贷款余额为 400亿元,年底的存款余额为 718亿元,贷款余额为 479亿元。试计算该商业银行 2014年的存款流量和贷款流量。(分数:2.00)_31.已知某商品市场三种商品 2014年比 2013年的价格变动率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分数:2.00)_32.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
8、和产值资料如下: (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简述政府职能的内容。(分数:2.00)_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 16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分数:2.00)A.职工人数B.平均身高 C.工资等级D.设备台数解析:解析:连续变量的取值在整数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人的身高、体重都为连续变量。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是 ( )(分数:2.00)A.科学性原则B.联系性原则C.目的性原则D.
9、量化性原则 解析:解析: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包括: (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联系性原则。3.绝对数指标按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 )(分数:2.00)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解析:解析:绝时数指标按其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被称为 ( )(分数:2.00)A.比值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 D.弹性相对指标解析:5.普查是指 ( )(分数:2.00)A.对总体的全部指标进行调查B.对总体的全部个体进行调查 C.对
10、总体单位的每个标志进行调查D.对总体中的绝大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解析:解析:普查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逐一进行现测取得总体全部个体的数据。6.对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是 ( )(分数:2.00)A.样本工业企业B.样本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C.全国所有工业设备D.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解析:解析: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进行调查的客观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本题的调查对象即样本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7.保证所调查到的数据资料具有代表性和( ),是对统计资料调查的基本要求。(分数:2.00)A.客观性B.真实性 C.可比性D.普遍性解析:8.下列原
11、则中,属于分类需要遵循的原则的是 ( )(分数:2.00)A.可比性B.普遍性C.单一性D.互斥性 解析:解析:任何分类都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互斥性,即所分各类不能交叉重叠,每个个体只能划归入一个类别之中。(2)完备性,即所分的类能够涵盖全部个体,总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有一个类可以归入,而且只能有一个类可归入,不能有遗漏。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 )(分数:2.00)A.成正比B.成反比 C.没有关系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数=全距组距,即组数越少,组距越大;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由此可以得出,组数的大小与组距的多少成反比。10.组的次数(
12、或频数)越少,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越 ( )(分数:2.00)A.陡峭B.平缓 C.短小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组的次数(或频数)较少,分布曲线显得平缓;组的次数(或频数)较密集,分布曲线显得较陡峭。11.如果相互独立的重复试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则该试验的次数分布为( )(分数:2.00)A.两点分布 B.超几何分布C.二项分布D.泊松分布解析:12.次数分布表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包括 ( )(分数:2.00)A.各组变量值B.各组次数C.各组频率D.分组数 解析:解析:各组变量值和各组次数或各组频率是次数分布表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13.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若每组的次
13、数均增加 5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分数:2.00)A.增加 50B.不变化 C.减少 50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若每组次数增加 50,则有:14.一组变量值分别是:50、60、70、80、90、100,则其极差为 ( )(分数:2.00)A.10B.30C.50 D.70解析:解析:极差也称全距,是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本题极差一 100一 50=50,因此选C。15.已知某种商品在五个城市的价格(元)分别为 116、116、120、126、128,则价格中位数为 ( )(分数:2.00)A.116元B.120元 C.126元D.128元解
14、析:二、B多项选择题,在列出的五个备选项(总题数:5,分数:10.00)16.抽样估计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 ( )(分数:2.00)A.不可以避免 B.可以由改进调查方法消除C.可以计算 D.不能计算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17.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判断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 ( )(分数:2.00)A.客观性B.无偏性 C.一致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解析:解析:判断抽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充分性和稳健性。18.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y=一 200+10xB.y=80一 20x C.y=15+08xD.y=
15、一 287x E.y=一 05+07z解析:解析:变量正相关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B、D 两项中,x 增加将使 y减小,是负相关关系所以不正确。19.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分为 ( )(分数:2.00)A.相对数时间数列 B.绝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中间数时间数列E.最大数时间数列解析:解析:时间数列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20.确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时,常用的修匀方法有 ( )(分数:2.00)A.移动平均法 B.加权平均法C.趋势剔除法D.简单平均法E.时距扩大法 解析:解析: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确定,主要是对
16、时间数列进行修匀,修匀的方法主要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等。选项 C、D 属于季节指数的计算方法。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社会补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补助:是指政府财政对伤残军人、军烈属、社会低保家庭等的抚恤、困难补助和生活救济等支出,以及企事业单位向因伤残、疾病等原因而生活困难职工提供的困难补助和救济金等。)解析:22.相对数指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相对数指标:是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相除而得出的比率,义称比率指标,它反映了研究对象内部各个部分之间或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数值表现形式有无名数和有名数两种。)解析
17、:23.统计指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统计指数:简称为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任意一种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相对比率的指标;而狭义的指数则仅指反映不同度量的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相对比率的指标。)解析:24.整齐可比性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整齐可比性原则:是指试验考察某个因素的各个水平或位级的效应时,其他因素应保持相同的水平,以便保证在该因素各个水平或位级的效应中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能有效地进行比较。)解析:25.折线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折线图:是指在直方图中将各直方条顶端中点用线
18、段连接起来,并在最低组之前和最高组之后各延长半个组距,将所连折线再连接到横轴上所形成的图形。)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6.简述离散程度测度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测定,可以反映各个变量值之间的差异大小,从而也就可以反映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代表性的高低。若变量的取值紧密地围绕着其分布中心而分布,则各个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小,分布中心指标与其所代表的各个变基值之间的差异也就小,分布中心指标的代表性就高;反之,各个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大,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的代表性也就低。(2)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测
19、定,可以大致反映变量次数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由于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曲线与代表变量的横轴之间所夹面积等于总频率或总概率即等于 1,所以若变量的取值差异很小,都紧密地围绕在分布中心两侧,则其分布密度曲线必然是又瘦又高的形状;反之,若变量的取值差异很大,分布很宽,则其分布密度曲线必然是有矮又胖。因此,描述变量取值离散程度的指标也可用来描述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解析:27.简述简单平均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简单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其缺点包括: (1)未能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 (2)季节指数的高低受各年数值大小的影响,数值大的年份,对季节指数影响大,数值小的年份,对季
20、节指数的影响小。)解析:28.简述垫款的含义和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垫款是指金融机构为客户承担第三方责任而垫付的资金。具体有如下四种: (1)承兑垫款。承兑垫款是指金融机构因承兑商业汇票承担责任为汇票付款人垫付的资金。 (2)担保垫款。担保垫款是指金融机构由于开办担保业务为借款人承担第三方责任而垫付的资金。 (3)信用证垫款。信用证垫款是指金融机构由于开出倍用证为借款人承担第三方责任而垫付的资金。 (4)其他垫款。其他垫款是指不包括在以上核算范围内的垫款。)解析:五、B计算分析题共 4小题,第 335小(总题数:4,分数:8.00)29.假设报告年国民经济的有关资料如
21、下:国内生产总值 85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 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07 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 05 亿元。 要求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国民总收入。 (3)国民净收入。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国内生产净值=85058=792(亿元) (2)国民总收入=850+07=8507(亿元) (3)国民净收入=850758=7927(亿元)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8507+05=8512(亿元) (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851258=7932(亿元)解析:30.某商业银行 2014年年初的存款余额为
22、 598亿元,贷款余额为 400亿元,年底的存款余额为 718亿元,贷款余额为 479亿元。试计算该商业银行 2014年的存款流量和贷款流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商业银行 2014年的存款流量=718598=120(亿元) (2)该商业银行 2014年的贷款流量=479400=79(亿元)解析:31.已知某商品市场三种商品 2014年比 2013年的价格变动率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销售额总指数 100 =8 9708 000100 =11213 p 1 q 1 一p 0 q 0 =8 9708 000=970(万元)
23、(2)价格总指数 =8 970(3 780105+3570 102+1 620108) =8 9708 600 =1043 p 1 q 1 一p 0 q 0 =8 9708 600=370(万元) (3)销售量总指数 )解析:32.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和产值资料如下: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简述政府职能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联合国统计处对政府职府职能包含: (1)一般公共服务。 (2)国防。 (3)公共秩序和安全。 (4)经济事务。 (5)环境保护。 (6)住房和社区设施。 (7)健康医疗。 (8)娱乐、文化和宗教。 (9)教育。 (10)社会保护。 政府的这些职能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安全和秩序等公共需要而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共享产品或称为公共产品;另一方面是政府为了社会公平和良好发展而对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