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是 ( )(分数:2.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分数:2.00)A.某单位与一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加工承揽关系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D.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3.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学基础理论部分中的核心内容B.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法化C.劳动法律
2、关系可以发生在劳动服务主体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D.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对用人单位的限制4.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 ( )(分数:2.00)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B.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发生了变化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和客体都发生了变化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内容或者客体至少有一项发生了变化5.下列关于就业促进权利义务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促进就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是就业促进的最主要义务主体B.用人单位不是促进就业的义务主体C.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可以是义务劳动者D.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在促进就业方面无任何义务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形式的表
3、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B.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C.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D.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7.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标准应如何执行 ( )(分数:2.00)A.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执行B.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 80执行C.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
4、同工同酬D.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单位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标准执行8.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 )(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4 年9.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具体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 ( )(分数:2.00)A.7 日内B.10 日内C.15 日内D.30 日内10.下列关于我国工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工会是群众组织B.工会都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C.工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D.维护职工合法权
5、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11.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限制成年男工工时的法律是 ( )(分数:2.00)A.英国B.法国C.瑞士D.新西兰1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但能够安排补休的,支付的工资标准为 ( )(分数:2.00)A.不低于工资的 150B.不低于工资的 200C.不低于工资的 300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3.计时工资不包括 ( )(分数:2.00)A.年薪B.月工资制C.日工资制D.小时工资制14.国家立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核算和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是 ( )(分数:2.00)A.工资基准B.基本工资C.最低工资D.最低档工资15.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
6、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 ( )(分数:2.00)A.60B.70C.80D.9016.工资集体协议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经过多长时问后,协议双方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资集体协议审查意见书,视为已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集体协议即行生效 ( )(分数:2.00)A.5 日B.7 日C.15 日D.20 日17.下列关于未成年劳动过程中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B.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须向所在地的县
7、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C.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D.未成年工体检和登记,由国家统一办理和承担费用18.职员(干部)的一般退休年龄是 ( )(分数:2.00)A.男年满 65 周岁,女年满 60 周岁B.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C.男年满 55 周岁,女年满 50 周岁D.男年满 50 周岁,女年满 45 周岁19.下列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与其他组织、个人行使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之间的区别的是( )(分数:2.00)A.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不同B.职权范围不同C.形式不同D.法律效力不同20.下列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中适用调解的表述,错误的是 ( )(
8、分数:2.00)A.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B.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C.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D.调解原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的有 ( )(分数:2.00)A.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原则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C.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和公平保护原则D.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E.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原则22.下列关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
9、,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C.劳动者劳动权秘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不受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异的限制D.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E.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还可以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如兼职23.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维护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的特殊保护群体包括 ( )(分数:2.00)A.妇女B.少数民族劳动者C.残疾人D.传染病病原携带着E.进城就业的
10、农村劳动者24.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分数:2.00)A.在试用期内的B.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C.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E.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2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有 ( )(分数:2.00)A.期限不满 3 个月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E.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26.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标准工作时问可以分为 ( )(分数
11、:2.00)A.缩短工作时间B.延长工作时间C.不定时工作时间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E.计件工作时间27.下列人员中,可以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的有 ( )(分数:2.00)A.高级管理人员B.外勤人员C.推销人员D.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E.运输行业中须连续作业的职工28.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允许用人单位减发劳动者工资 ( )(分数:2.00)A.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B.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C.用人单位依法制定但未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D.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E.因
12、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29.下列事项属于我国劳动法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有 ( )(分数:2.00)A.对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作业B.对怀孕 7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夜班劳动C.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 90 天的产假D.哺乳期女职工不得被安排加班加点E.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30.下列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 ( )(分数:2.00)A.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争议B.追索经济补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24 个月金额的争议C.追索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24 个月金额
13、的争议D.追索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争议E.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31.劳动安全卫生(分数:2.00)_32.劳动安全基准制度(分数:2.00)_33.社会保险(分数:2.00)_34.生育保险(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5.简述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分数:2.00)_36.简述劳动法律责任的要素。(分数:2.00)_37.简述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8.试述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分数:
14、2.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9.2009 年 3 月,施某与甲公司订立经营用房装修协议,约定由施某负贡组织人员施工,装修费用 50 万元。装修过程中除装修材料外的所有费用一律由施某自付,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均由施某自行承担,甲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订立协议后,施某即组织人员施工。4 月 1 日,陈某在接受施某指派从事高处作业时摔伤,造成 8 级伤残,发生各项损失 65 万元。陈某欲维护自己权益,咨询相关律师。 问: (1)陈某索赔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2)施某与甲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什么? (3)陈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需申请劳动仲裁?为什
15、么?(分数:2.00)_40.苏某为某自行车厂职工,2009 年 12 月 5 日因与班长陈某发生争执,装病在家休息至 2011 年 3 月 9 日。在此期间,自行车厂先后三次书面通知其上班,否则除名,但无结果,自行车厂递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苏某不服,于同年 4 月 9 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会于 5 月 20 日作出维护自行车厂决定的裁决并送达苏某。苏某对该裁决不服,于 6 月 20 日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 (1)自行车广是否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2)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苏某的起诉?(分数:2.00)_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 22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
16、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是 ( )(分数:2.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解析: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分数:2.00)A.某单位与一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加工承揽关系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D.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解析:解析: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加工承揽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故不选。C、D 项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但不是劳动关系,故也不选。3.下列关于劳
17、动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学基础理论部分中的核心内容 B.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法化C.劳动法律关系可以发生在劳动服务主体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D.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对用人单位的限制解析:解析:B 项错误,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中的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化,而不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法化。C 项错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即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故 D 项错误。4.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 ( )(分数:2.00)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B.劳动
18、法律关系内容发生了变化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和客体都发生了变化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内容或者客体至少有一项发生了变化解析: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未变,而仅仅是原来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变更。5.下列关于就业促进权利义务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促进就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是就业促进的最主要义务主体 B.用人单位不是促进就业的义务主体C.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可以是义务劳动者D.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在促进就业方面无任何义务解析:解析:就业促进的义务主体包括政府、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社会团体等。其中,政府是就业
19、促进的最主要义务主体,就业促进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在就业问题上也有义务和责任。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B.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C.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D.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也可采用书面形式。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应当订立 2 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此,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故应选 C 项。7
20、.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标准应如何执行 ( )(分数:2.00)A.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执行B.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 80执行C.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D.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单位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标准执行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11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1、,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8.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 )(分数:2.00)A.1 年B.2 年 C.3 年D.4 年解析:9.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具体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 ( )(分数:2.00)A.7 日内B.10 日内C.15 日内 D.30 日内解析:10.下列关于我国工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工会是群众组织B.工会都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C.工会的组
22、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D.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解析:解析:ACD 三项所述均符合法律规定。工会大都具有法人资格,故 B 项错误。11.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限制成年男工工时的法律是 ( )(分数:2.00)A.英国B.法国C.瑞士 D.新西兰解析:1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但能够安排补休的,支付的工资标准为 ( )(分数:2.00)A.不低于工资的 150B.不低于工资的 200C.不低于工资的 300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法第 44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
23、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00的工资报酬。13.计时工资不包括 ( )(分数:2.00)A.年薪 B.月工资制C.日工资制D.小时工资制解析:14.国家立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核算和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是 ( )(分数:2.00)A.工资基准 B.基本工资C.最低工资D.最低档工资解析:解析:工资基准是指国家立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核算和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
24、约定的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相对固定的工资单位。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故应选 A 项。15.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 ( )(分数:2.00)A.60B.70C.80 D.90解析:解析: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25、的 80。故应选 C 项。16.工资集体协议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经过多长时问后,协议双方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资集体协议审查意见书,视为已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集体协议即行生效 ( )(分数:2.00)A.5 日B.7 日C.15 日 D.20 日解析:17.下列关于未成年劳动过程中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B.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C.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D.未成年工体检和登记,由国家统一办理和承担费用 解析:解析:根据有关规定,未成年
26、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未成年工体检和登记,由用人单位统一办理和承担费用。ABC 项均符合法律规定。D 项表述错误。18.职员(干部)的一般退休年龄是 ( )(分数:2.00)A.男年满 65 周岁,女年满 60 周岁B.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 C.男年满 55 周岁,女年满 50 周岁D.男年满 50 周岁,女年满 45 周岁解析:19.下列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与其他组织、个人行使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之间的区别的是( )(分数:2.00)A.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不同B.职权范围不同C.形式不同 D.法律效力不同解析:解析:劳动保障监察与其他组织、个人
27、行使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之间的区别表现为:(1)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不同;(2)职权范围不同;(3)法律效力不同。故应选 C 项。20.下列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中适用调解的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B.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C.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D.调解原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解析:解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 42 条的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原则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属于劳动法基
28、本原则内容的有 ( )(分数:2.00)A.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原则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C.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和公平保护原则 D.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E.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原则 解析:解析: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2)贯彻按劳分配原则;(3)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4)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故应选 BCDE 项。22.下列关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
29、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 C.劳动者劳动权秘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不受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异的限制D.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 E.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还可以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如兼职解析:解析:根据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
30、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异的限制;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故应选 ABD 项。23.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维护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的特殊保护群体包括 ( )(分数:2.00)A.妇女 B.少数民族劳动者 C.残疾人 D.传染病病原携带着 E.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 解析:24.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分数:2.00)A.在试用期内的B.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 C.
3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E.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37 条、第 38 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 26 条第 1 款规定的情形致使
32、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簿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接触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故应选 BCDE 项。2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有 ( )(分数:2.00)A.期限不满 3 个月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E.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解析:26.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标准工作时问可以分为 ( )(分数:2.0
33、0)A.缩短工作时间 B.延长工作时间 C.不定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E.计件工作时间 解析:27.下列人员中,可以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的有 ( )(分数:2.00)A.高级管理人员 B.外勤人员 C.推销人员 D.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 E.运输行业中须连续作业的职工解析:解析:根据目前的规定,不定时工作时间的适用对象主要有:(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2)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3)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
34、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E 项应适用综合计算工作时间。28.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允许用人单位减发劳动者工资 ( )(分数:2.00)A.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 B.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C.用人单位依法制定但未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D.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E.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 解析:解析: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允许用人单位减发劳动者工资:(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
35、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故应选 ABE 项。29.下列事项属于我国劳动法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有 ( )(分数:2.00)A.对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B.对怀孕 7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夜班劳动 C.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 90 天的产假 D.哺乳期女职工不得被安排加班加点 E.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解析:30.下列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
36、 ( )(分数:2.00)A.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争议 B.追索经济补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24 个月金额的争议C.追索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24 个月金额的争议D.追索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争议 E.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解析: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 47 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
37、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故应选 ADE 项。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31.劳动安全卫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我国过去称为“劳动保护”,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解析:32.劳动安全基准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安全基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建立的基准制度。)解析:33.社会保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施
38、的,对遭遇年老、疾病、失业、生育、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等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解析:34.生育保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怀孕、分娩而暂时中断劳动时,获得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5.简述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通过劳动监督,保证劳动关系良性运转,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1)劳动保障监察是加强和完善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劳动保障监察是贯彻执行劳动法的有力保证。
39、 (3)劳动保障监察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析:36.简述劳动法律责任的要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法律责任的要素主要包括: (1)法律责任主体是违反劳动法的单位和个人。 (2)法律责任根据是法律责任主体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具体行为。 (3)法律责任的性质具有法律价值的否定性和事实内容的不利性。 (4)法律责任形式表现为法律责任综合性特征,即综合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既能体现法律责任承担的相对性,又能使各种法律责任形式有机统一。)解析:37.简述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争议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40、 (1)合法原则。 (2)公正原则。 (3)及时处理原则。 (4)调解原则。 (5)三方原则。)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8.试述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都要遵循平等协商、意思表示一致、内容合法等基本原则,具有合同的一般属性;并且,它们都是以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均受劳动法的调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另一方是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而劳动合同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所约定的是涉及所有劳动者的
41、一般劳动条件、集体协商的程序等;而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 (3)目的不同。签订集体合同的直接目的在于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力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劳动合同签订的直接目的在于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4)形式不同。集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可以例外。 (5)适用范围不同。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而劳动合同只对用人单位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具有约束力。 (6)效力层次不同。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一般高于劳动
42、合同的法律效力。 (7)争议类型及处理方式不同。集体合同争议包括因签订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而发生的争议两种。对于因签订而发生的争议,处理方式有协商和协调处理两种;对于因履行而发生的争议,处理方式有协商、仲裁和诉讼 3 种。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4 种。)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9.2009 年 3 月,施某与甲公司订立经营用房装修协议,约定由施某负贡组织人员施工,装修费用 50 万元。装修过程中除装修材料外的所有费用一律由施某自付,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均由施某自行承担,甲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订立协议后,施某即组织人员施工。4 月 1
43、 日,陈某在接受施某指派从事高处作业时摔伤,造成 8 级伤残,发生各项损失 65 万元。陈某欲维护自己权益,咨询相关律师。 问: (1)陈某索赔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2)施某与甲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什么? (3)陈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需申请劳动仲裁?为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陈某应以施某为被告,因为陈某与施某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2)旌某与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因为施某的劳动过程不受甲公司管理。 (3)不需要仲裁,因为陈某与各方均无劳动关系,陈某的损害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解析:40.苏某为某自行车厂职工,2009 年 12 月 5 日因与班长陈某发生争执,装病在家休息至 2011 年 3 月 9 日。在此期间,自行车厂先后三次书面通知其上班,否则除名,但无结果,自行车厂递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苏某不服,于同年 4 月 9 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会于 5 月 20 日作出维护自行车厂决定的裁决并送达苏某。苏某对该裁决不服,于 6 月 20 日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 (1)自行车广是否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2)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苏某的起诉?(分数:2.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