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劳动法律责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1。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分数:2.00)填空项 1:_2.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 1 与 2;劳动争议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分数:2.00)填空项 1:_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 1、 2 和 3 的原则设立。劳动争
2、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分数:2.00)填空项 1:_4.仲裁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是 1 的前置。(分数:2.00)填空项 1:_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1 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分数:2.00)填空项 1:_6.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1 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2 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分数:2
3、.00)填空项 1:_7.裁决书应按 1 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应按 2 的意见作出裁决。(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8.劳动争议(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9.个别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种类。(分数:2.00)_10.劳动法律责任形式。(分数:2.00)_11.用人单位违反工资制度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12.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13.劳动者尚未解除劳动合同而建立双重劳动关系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分数:2.00
4、)_14.劳动行政部门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分数:2.00)_15.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16.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程序。(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7.社会保险机构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分数:2.00)_18.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分数:2.00)_19.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0.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劳动法律责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
5、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1。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违约金)解析:2.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 1 与 2;劳动争议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权利争议、利益争议)解析: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 1、 2 和 3 的原则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
6、划层层设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应实际需要)解析:4.仲裁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是 1 的前置。(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诉讼程序)解析: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1 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5)解析:6.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1 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
7、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2 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45、15)解析:7.裁决书应按 1 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应按 2 的意见作出裁决。(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多数仲裁员、首席仲裁员)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8.劳动争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解析:三、简
8、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9.个别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协商程序。 (2)调解程序。 (3)仲裁程序。 (4)诉讼程序。)解析:10.劳动法律责任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违反劳动法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承担的,向违法行为相对人以给付一定财产、作出一定行为等履行债务的方式恢复其特定权益的法律责任。表现为赔偿损失、经济补偿、补缴保险费、强制继续履行合同、停止侵权行为、提供安全卫生条件等多种形式。 (2)违反劳动法的行政责任是违法行为人依法应
9、当承担的,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3)违反劳动法的刑事责任,即犯罪主体依据刑法规定必须承受刑事处罚的一种法律责任。凡是违反劳动法的严重程度达到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行为,都必须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解析:11.用人单位违反工资制度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合同法第 85 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 50以上 1
10、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解析:12.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用工之日起 1 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劳动
11、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 47 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解析:13.劳动者尚未解除劳动合同而建立双重劳动关系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1)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20 条的规定执行。)解析:14.劳动行政部门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分数:2
1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解析:15.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人民法院。 (4)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解析:16.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劳动法第 84 条第 2 款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
13、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 55 条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我国劳动合同法第 56 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7.社会保险机构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
14、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
15、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4)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5)社会保险服务机构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对直接负
16、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解析:18.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 2001 年 3 月、2006 年 4 月、2010 年 9 月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目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案范围的劳动争议有: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4)国家机关、事业
17、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 (5)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6)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7)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8)企业自主改制引发的争议。 (9)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解析:19.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调解原则。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持下,依法劝说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主
18、协商,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消除争议的一种方法。调解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手段,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 (2)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所有活动和决定都要符合法律规定。这里的“法律”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从立法层次上包括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政策。 (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保证争议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得袒护任何一方。在劳动争议裁决过程中,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劳动争议进行公正、客观地裁决,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4)及时处理原则。
19、及时处理原则是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本着一个“快”字,最低限度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受理、审理和结案。 (5)三方原则。三方原则,是指各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原则,即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中,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处理劳动争议。)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0.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及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 82 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 1 个月的次日至满 1 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 82 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 1 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34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而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