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414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30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自然资源的变革B.生产资料的变革C.劳动者的劳动变革D.生产工具的变革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是 ( )(分数:2.00)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科学发展D.理论创新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分数:2.00)A.社会分工

    2、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5.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分数:2.00)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测定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分数:2.00)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平均劳动时间C.社会个别劳动时间D.单个商品的具体劳动时间7.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急需的国库开支,指的是 ( )(分数:2.00)A.公债B.国债C.国库券D.国家信用8.社会再生产是 ( )(分数:2.00)A.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牛产的统一C.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

    3、涵扩大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冉生产和生产关系冉生产的统一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分数:2.00)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1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以下属于其基本前提条件的是 ( )(分数:2.00)A.I(cvm)cB.(cmmx)(vmx)C.I(cvm)I(vm)(vm)D.I(cvm)Icc11.平均利润率是指 ( )(分数:2.00)A.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B.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C.企业主收入的总和D.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1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分数:

    4、2.00)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B.购买时间与消费时间C.劳动时间与流通时间D.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1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分数:2.00)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生产价格围绕市场价格上下波动14.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 )(分数:2.00)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1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按劳分配主要是以( )为单位进行的。(分数:2.00)A.个

    5、人B.企业C.行业D.国家16.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是 ( )(分数:2.00)A.无限责任公司B.业主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合伙制企业1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即 ( )(分数:2.00)A.货币资本的价值B.社会总产值C.流通资本的价值D.商品资本的价值18.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分数:2.00)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保障和改善民生D.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9.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分数:2.00)A.再贷

    6、款利率B.存款准备金C.再贴现D.税收政策20.欧洲联盟自 1993年成立以来,先后共经历了( )扩大。(分数:2.00)A.3次B.4次C.5次D.6次21.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是 ( )(分数:2.00)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集体经济D.合营经济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包括 ( )(分数:2.00)A.价值和使用价值构成商品的二因素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价值和

    7、交换价值构成商品的二因素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本质24.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它的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D.它的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E.它的两种含义都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25.根据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发展目标等的不同,经济一体化分为 ( )(分数:2.00)A.自由贸易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同盟E.完全经济一体化26.社会主

    8、义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所运甩的经济手段包括 ( )(分数:2.00)A.价格B.税收C.汇率D.利率E.补贴27.中国技术输出的范围主要涉及 ( )(分数:2.00)A.电子B.化工C.冶金D.杂交水稻E.卫星发射服务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分数:2.00)_29.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分数:2.00)_30.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分数:2.00)_31.简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32.简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采取的形式

    9、。(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请任选 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小题评分。(分数:2.00)_3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分数:2.00)_35.试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分数:2.00)_五、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分数:2.00)_37.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灌溉工具的革新。(分数:2.00)_38.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分数:2.00)_39.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

    10、的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分数:2.00)_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30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自然资源的变革B.生产资料的变革C.劳动者的劳动变革D.生产工具的变革 解析:解析: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1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是 ( )(分数:2.00)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C.科学发展D.理论创新解析: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分数:2.00)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解析:5.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分数:2.00)A.减少 B.增加C.不变D.无法测定解析: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分数:2.00)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社会平均劳动时间C.社会个别劳动时间D.单个商品的具体劳动时间解析:7.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急需

    12、的国库开支,指的是 ( )(分数:2.00)A.公债B.国债C.国库券 D.国家信用解析:8.社会再生产是 ( )(分数:2.00)A.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牛产的统一C.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冉生产和生产关系冉生产的统一 解析:解析:社会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分数:2.00)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析:1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以下

    13、属于其基本前提条件的是 ( )(分数:2.00)A.I(cvm)cB.(cmmx)(vmx) C.I(cvm)I(vm)(vm)D.I(cvm)Icc解析:11.平均利润率是指 ( )(分数:2.00)A.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 B.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C.企业主收入的总和D.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解析:解析: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即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1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分数:2.00)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B.购买时间与消费时间C.劳动时间与流通时间D.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解析:解析: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

    14、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它可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它可分为购买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1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分数:2.00)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生产价格围绕市场价格上下波动解析:14.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 )(分数:2.00)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解析:1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5、按劳分配主要是以( )为单位进行的。(分数:2.00)A.个人B.企业 C.行业D.国家解析:16.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是 ( )(分数:2.00)A.无限责任公司B.业主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制企业解析:解析: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1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即 ( )(分数:2.00)A.货币资本的价值B.社会总产值 C.流通资本的价值D.商品资本的价值解

    16、析:18.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分数:2.00)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保障和改善民生 D.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析:19.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分数:2.00)A.再贷款利率B.存款准备金C.再贴现D.税收政策 解析:解析: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20.欧洲联盟自 1993年成立以来,先后共经历了( )扩大。(分数:2.00)A.3次B.4次C.5次D.6次 解析:解析:欧洲联盟是目前全球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自 1993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 6次扩大,现已有

    17、27个成员。21.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是 ( )(分数:2.00)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D.合营经济解析:解析: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中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因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包括 ( )(分数:2.00)A.价值和使用价值构成商品的二因素 B.价值

    18、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价值和交换价值构成商品的二因素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本质解析:24.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它的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 D.它的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 E.它的两种含义都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解析:解析:E 项表述错误。第一种含义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决定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25.根据经济一体化发展水

    19、平、发展目标等的不同,经济一体化分为 ( )(分数:2.00)A.自由贸易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E.完全经济一体化 解析:26.社会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所运甩的经济手段包括 ( )(分数:2.00)A.价格 B.税收 C.汇率 D.利率 E.补贴 解析:27.中国技术输出的范围主要涉及 ( )(分数:2.00)A.电子 B.化工 C.冶金 D.杂交水稻 E.卫星发射服务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

    20、(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科学技术越发展,并不断运用于生产过程,越能促进劳动成产率的提高。)解析:29.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 (1)两者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2)两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

    21、劳动力的资本。 (3)两者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揭示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解析:30.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 (3)危机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

    22、期性的经常现象。 (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解析:31.简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1)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 (2)资源禀赋的差异。 (3)分工水平的差异。 (4)区域经济结梅的差异。 (5)社会历史的差异。)解析:32.简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采取的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采取的形式有: (1)独立承包,即通过国际投标

    23、获得项目,负责提供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建设材料和人力。(2)承包一个项目中的一部分。 (3)同外国公司合作承包建设项目。 (14)只承包工程的劳务部分。)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请任选 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小题评分。(分数:2.00)_解析:3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占据主体地位,才能体现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我国多种

    24、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为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了平台,从而有利于国家运用经济、计划等各种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如果否定了公有制,生产资料就会重新成为人剥削人的手段,就会必然出现财富占有不公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将不复存在。)解析:35.试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有: 企业无力承担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 社会成员个人和家庭无力承担基本生

    25、活的保障。正是由于企业、个人和家庭无力承担基本保障的职能,而这又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因而,主要由社会来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多方面作用有: 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的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好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变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制度保证。)解析:五、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解析:37.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灌溉工具的革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金属工具的应用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解析:38.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解析:39.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纸币。)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