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21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分数:2.00)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3.自然经济是一种 ( )(分数:2.00)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4.以下可以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的是 ( )(分数:2.00)A.社会经济
2、制度B.经济体制C.资源配置方式D.生产关系5.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6.观念上的货币能够执行 ( )(分数:2.00)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B.商业票据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凭证C.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本票D.汇票需要债务人签字认可后才能生效,这种手续叫“承兑”8.关于资本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
3、本合并实现的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D.会受到资本积累的限制9.资本流通的媒介是 ( )(分数:2.00)A.货币B.市场C.价值D.商品10.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 ( )(分数:2.00)A.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B.工资的转移方式C.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D.工资的转化形式11.年剩余价值率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 ( )(分数:2.00)A.正向变动B.无关系C.反向变动D.不确定1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也相等D.剩余价值表现为全
4、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可变资本的产物13.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 )(分数:2.00)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C.生产阶段D.购买阶段1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分数:2.00)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15.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指的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 ( )(分数:2.00)A.高涨阶段B.复苏阶段C.萧条阶段D.危机阶段16.目前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是 ( )(分数:2.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5、D.第四产业17.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 ( )(分数:2.00)A.银行信贷B.国家预算C.价格体系D.劳务费用的支付18.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 )(分数:2.00)A.1947年 1月 1日B.1993年 1月 1日C.1995年 1月 1日D.2001年 1月 1日19.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记账法是 ( )(分数:2.00)A.单式记账法B.复式记账法C.单向记账法D.双向记账法20.素有“无烟工业”之称的是 ( )(分数:2.00)A.农业B.服务业C.第三产业D.国际旅游业21.“改革开放”于( )被写进了党章和国家宪法。(分数:2.00)A.1978年B.1979年C.198
6、4年D.1987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以下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的有 ( )(分数:2.00)A.马尔萨斯B.萨伊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E.西斯蒙第24.政治经济学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包括 ( )(分数:2.00)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法E.系统方法25.自然经济组织的形式包括 ( )(分数:2.00)A.原始村社B.奴隶主庄园C.封建主庄园D.生产者
7、家庭E.资本家农场2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 )条件决定。(分数:2.00)A.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27.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信贷可分为 ( )(分数:2.00)A.买方信贷B.卖方信贷C.生产信贷D.商业信贷E.公司信贷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分数:2.00)_29.简述市场规则的内容。(分数:2.00)_30.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分数:2.00)_31.简述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8、分数:2.00)_32.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请任选 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小题评分。(分数:2.00)_34.论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35.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数:2.00)_五、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着重点。(分数:2.00)_37.公债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分数:2.00)_38.资本国际化是资本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
9、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分数:2.00)_3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被认为是以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分数:2.00)_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21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分数:2.00)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 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解析:解
10、析:第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第二,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因此,物质资料生成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3.自然经济是一种 ( )(分数:2.00)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经济 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解析:解析:自然经济也称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4.以下可以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的是 ( )(分数:2.00)A.社会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C.资源配置方式D.生产关系解析:解析:社
11、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规定了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5.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价值D.价格解析:6.观念上的货币能够执行 ( )(分数:2.00)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解析: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B.商业票据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凭证C.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本票 D.汇票需要债务人签字
12、认可后才能生效,这种手续叫“承兑”解析:解析: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故 C项错误。8.关于资本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D.会受到资本积累的限制解析:9.资本流通的媒介是 ( )(分数:2.00)A.货币B.市场C.价值D.商品 解析:10.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 ( )(分数:2.00)A.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B.工资的转移方式C.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D.工资的转化形式解析: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1.年剩余
13、价值率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 ( )(分数:2.00)A.正向变动 B.无关系C.反向变动D.不确定解析:解析:由于加速资本周转会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加,所以年剩余价值率也必然相应提高。1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也相等D.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解析:13.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 )(分数:2.00)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C.生产阶段 D.购买阶段解析:1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
14、关系是 ( )(分数:2.00)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解析:解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但并不是引起生产集中的唯一因素。15.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指的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 ( )(分数:2.00)A.高涨阶段B.复苏阶段C.萧条阶段D.危机阶段 解析:16.目前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是 ( )(分数:2.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解析:解析:第二产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
15、经济的主导产业。17.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 ( )(分数:2.00)A.银行信贷B.国家预算 C.价格体系D.劳务费用的支付解析:18.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 )(分数:2.00)A.1947年 1月 1日B.1993年 1月 1日C.1995年 1月 1日 D.2001年 1月 1日解析: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于 1995年 1月 1日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开始正式运作。19.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记账法是 ( )(分数:2.00)A.单式记账法B.复式记账法 C.单向记账法D.双向记账法解析: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所有资金流入列为贷方科目,所有资金流出列入借方科目。20.素有
16、“无烟工业”之称的是 ( )(分数:2.00)A.农业B.服务业C.第三产业D.国际旅游业 解析:解析:国际旅游业是一种服务贸易,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特点,素有“无烟工业”之称。21.“改革开放”于( )被写进了党章和国家宪法。(分数:2.00)A.1978年B.1979年C.1984年D.1987年 解析:解析:1987 年十三大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时,把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写进了党章和国家宪法。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17、、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以下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的有 ( )(分数:2.00)A.马尔萨斯 B.萨伊 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E.西斯蒙第解析:解析:C、D、E 项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24.政治经济学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包括 ( )(分数:2.00)A.唯物辩证法 B.科学抽象法 C.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D.归纳和演绎法 E.系统方法 解析:解析:政治经济学研究经常采用的归纳和演绎法、中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等,与唯物辩证法及其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一起构成了政治经济学完整的方法论体系。25
18、.自然经济组织的形式包括 ( )(分数:2.00)A.原始村社 B.奴隶主庄园 C.封建主庄园 D.生产者家庭 E.资本家农场解析:解析:自然经济组织具体表现为原始村社、奴隶主庄园、封建主庄园和生产者家庭等形式。2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 )条件决定。(分数:2.00)A.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解析:27.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信贷可分为 ( )(分数:2.00)A.买方信贷 B.卖方信贷 C.生产信贷D.商业信贷E.公司信贷解析:解析: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两类:一
19、是买方信贷,即由银行对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即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解析:29.简述市场规则的
20、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市场规则是指以法律、法规、契约、公约等形式确定下来的各市场主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市场规则可以分为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等几个方面。 (1)市场进出规则,即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2)市场竞争规则,即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3)市场交易规则,即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解析:30.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切实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实现,必须把握五个基本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
21、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解析:31.简述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要做到两者兼顾。 (2)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要和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
22、的实物比例相适应,避免结构上出现过大的缺口。 (3)正确安排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 (4)在一定时期,确定一个合理的积累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总体上应该逐步提高消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解析:32.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 (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原则。 (3)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 (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请任选 2
2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小题评分。(分数:2.00)_解析:34.论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商业信用只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的信用关系,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单个职能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的限制。单个职能资本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因而每次信用在数量上不可能很大,在时间上也不可能太长。 (2)商业信用的规模还要受到资本周转快慢的限制。如果资本周转速度快,回流顺畅,商业信用的规模就会扩大;否则,商业信用的规模就会缩小。 (3)商业信用的范围还要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由于商品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各种商品因其使用价值不同,有一定
24、的流转方向,因此,必须与商品使用价值的流转方向一致。)解析:35.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 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 跨国公司以转移价格进行内部交易,会使本国产业利益外流。 (2)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 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 不平等的国际贸易格局,使发展中国家的财富长期向发达国家转移。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
25、、开放,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入,进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和威胁。 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十分巨大。 (4)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 经济全球化加大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使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加。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一国经济可能出现空心化现象。 (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使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使国际经济领域的风险越来
26、越大,这些从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利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解析:五、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着重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解析:37.公债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解析:38.资本国际化是资本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资本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解析:3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被认为是以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