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简答题)模拟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麦琪的礼物的精巧构思。(分数:2.00)_2.苦恼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分数:2.00)_3.金鲤鱼的百裥裙在叙述语言上的特点。(分数:2.00)_4.哦,香雪中香詈夜行荒山一节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数:2.00)_5.宝黛吵架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主要内容。(分数:2.00)_6.婴宁中对花的描写的作用。(分数:2.00)_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作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分数:2.00)_8.再别康桥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9.一句话中“一句
2、话”“火”“火山”、“霹雳”等的隐喻意义。(分数:2.00)_10.声声慢澶染愁情的手法。(分数:2.00)_11.八声甘州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分数:2.00)_12.早雁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3.长恨歌在叙事与抒情上的特色。(分数:2.00)_14.行路难其一)的抒情方法。(分数:2.00)_15.陌上桑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6.蒹葭的意境美。(分数:2.00)_17.都江堰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8.纪念傅雷的叙述顺序。(分数:2.00)_19.爱尔克的灯光的写作特色。(分数:2.00)_20.秋夜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分数:2.00)_21.先妣事略的
3、主要内容。(分数:2.00)_2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数:2.00)_23.垓下之围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5.吃饭的中心论点及作者的论证层次。(分数:2.00)_26.容忍与自由的说理风格。(分数:2.00)_27.五代伶官传序的说理特点。(分数:2.00)_28.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述结构。(分数:2.00)_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简答题)模拟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麦琪的礼物的精巧构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
4、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剪裁和故事结局的处理上。主人公德拉和杰姆各自牺牲自己的爱物以换钱购置对方的意中物,夫妻俩同样痴情,同样善良。但作者只详写了德拉卖发买表链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一虚一实、双线并行”。采用这种构思方式,避免了重复,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在作品末尾形成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解析:2.苦恼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说描述老马车夫姚纳刚死了儿子却无人肯倾听的内心辛酸与苦恼,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以小见大地揭示出 19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
5、私、冷漠。)解析:3.金鲤鱼的百裥裙在叙述语言上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说语言平实流畅,在不动声色中见出深味。)解析:4.哦,香雪中香詈夜行荒山一节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通过人物举止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和典型事物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解析:5.宝黛吵架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文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描述了恋爱中男女主人公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解析:6.婴宁中对花的描
6、写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者让争奇斗妍的百花始终陪衬在婴宁的周围极尽类比、象征之能事,更是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的有力烘托。花与笑的交相辉映,是这篇小说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解析: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作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作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在各节中与作为祖国的“你”对举,具有灵活的象征含义,然而又都与祖国密切相关,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主体。)解析:8.再别康桥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
7、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解析:9.一句话中“一句话”“火”“火山”、“霹雳”等的隐喻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来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咱们的中国”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解析:10.声声慢澶染愁情的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除开头十四个叠字和下片中的两个呼告句外,这首词主要通过五
8、个层次的残秋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首先是通过气候的反常多变,总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其次是借助“淡酒”和“晚风”来渲染愁情;再次是通过由南飞雁所引发的对故土家园和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接着又通过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最后则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导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解析:11.八声甘州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本词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而词中“登高临远”四字,则是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 (2)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
9、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开头以一“对”字领起,先总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写景中浸染了词人浓重的人生感叹。 (3)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临远思归之情。“不忍登高临远”数句,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想佳人”以下,转换角度,驰骋想象,“从对面写起”,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从而把游子漂泊、归乡不得的凄苦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悱恻动人。 (4)此词状物传情,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白描写语言,雅俗共赏。)解析:12.早雁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创作
10、于回纥进犯唐王朝北方边境之时,表达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切与同情。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以雁的四散比兴百姓的流离;颔联以失群孤雁飞过长安时的凄凉,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颈联用反问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反映敌人的猖狂、朝廷的无能;尾联的叮嘱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解析:13.长恨歌在叙事与抒情上的特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此诗叙事详略得当,情致缠绵细腻,章法上下贯通,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手法多样,如借比喻抒情、借举止抒情,融情入景、移情于景。)解析:14.行路难其一)的抒情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写情怀。三、四
11、句借典型行为举止抒情,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五、六句借象征抒情,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七、八句借典故抒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解析:15.陌上桑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是一首美女赞歌,它将“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风,也反映了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解析:16.蒹葭的意境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本诗意境朦胧、含蕴不尽;重章叠句形式使其有一唱三叹之美,且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12、。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称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从思想上说,指境界深远,意在言外,将具体事实虚化、意境扑朔迷离的朦胧美。)解析:17.都江堰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解析:18.纪念傅雷的叙述顺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以时间顺序进行记叙,叙后评议点
13、出对傅雷高尚品德的敬意,并希望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解析:19.爱尔克的灯光的写作特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章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解析:20.秋夜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者用冷隽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解析:21.先妣事略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文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解析:2
14、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章讲述了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并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二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三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于是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这则故事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和学习。)解析:23.垓下之围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
15、(正确答案:文章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解析:2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是一篇既严谨又通俗的说理文章。作者认为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而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并且认为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解析:25.吃饭的中心论点及作者的论证层次。(分数:
16、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吃饭的中心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提倡“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吃饭的论证层次:作者先是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接着,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同时,作者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颓倒”的社会现实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解析:26.容忍与自由的说理风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胡适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
17、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入浅出,明白清楚。他的文风“言之有物、明白清楚”,被誉为“大家风范”。)解析:27.五代伶官传序的说理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运用演绎法,比较法(类比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说理。 (2)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解析:28.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述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