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刑法(犯罪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犯罪_2.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数:2.00)_3.犯罪主观要件(分数:2.00)_4.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分数:2.00)_5.犯罪动机(分数:2.00)_6.紧急避险(分数:2.00)_7.故意犯罪形态(分数:2.00)_8.犯罪预备(分数:2.00)_9.集合犯(分数:2.00)_10.结合犯(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1.犯罪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12.犯罪的法定分类。(分数:2.00)_13.自然人犯罪主体的
2、条件。(分数:2.00)_14.一般正当防卫的条件。(分数:2.00)_15.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分数:2.00)_16.犯罪中止的情况。(分数:2.00)_17.主犯的种类。(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确定直接客体的基本方法。(分数:2.00)_19.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分数:2.00)_20.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分数:2.00)_21.共同犯罪的本质。(分数:2.00)_22.共同犯罪的形式。(分数:2.00)_23.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分数:2.00)_四、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24.刑法上的因果
3、关系具有 1、 2、 3、 4。(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5.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全国自考刑法(犯罪论)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犯罪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与应受谴责性的行为。)解析:2.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等四个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解析:3.犯罪主观要件(分数:2.00)_正确答
4、案:(正确答案: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解析:4.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解析:5.犯罪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解析:6.紧急避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解析:7.故意犯罪形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5、确答案: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解析:8.犯罪预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解析:9.集合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类的行为的犯罪,包括常习犯、职业犯与营业犯。)解析:10.结合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结合成为另一独立的新罪的情况。)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1.犯罪的基本
6、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司法机关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解析:12.犯罪的法定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国事犯罪,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普通犯罪,是指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以外的犯罪。 (2)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自然人犯罪,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的犯罪。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 (3)身份犯与非身份犯。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者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身份犯包括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
7、4)亲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是指法定的被害人控告才处理的犯罪。 (5)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基本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者减轻情节的犯罪。加重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加重情节与较重法定刑的犯罪。诚轻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减轻情节与较轻法定刑的犯罪。)解析:13.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刑事法定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辨认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也称刑事责任能力。 (3)特殊主体,是指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犯罪主体。)解析:1
8、4.一般正当防卫的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解析:15.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2)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 (3)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解析:16.犯罪中止的情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2)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解析:17.主犯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9、答案:(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2)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确定直接客体的基本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根据具体犯罪所属的类罪确定法益内容。明确了具体犯罪所属的类罪,便可以通过同类法益的内容,大体上明确分则具体条文所要保护的法益内容。当刑法规定某种犯罪是为了保护多种法益时,应当根据其所属类罪的同类法益内容,确定刑法条文的主要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对具体犯罪的法益内容的确定,不宜超出同类法益的范围。 (2)依据刑法对具体犯罪的规定确定
10、法益内容。要通过刑法条文对保护法益的明确规定,通过刑法条文规定的行为特征、结果特征、行为对象特征、犯罪所违反的法规内容、犯罪孳生之物、供犯罪行为使用之物的性质等确定法益内容。 在确定具体犯罪的法益时,还必须善于使用各种解释方法,认真分析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刑法的协调性。)解析:19.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为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行为对象。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1)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2)特定的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
11、成要件;而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3)行为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而犯罪客体在一切犯罪中都受到了侵害或者威胁。 (4)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行为对象相同并不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而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犯罪客体要件相同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解析:20.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被害人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 (3)承诺必须是被害人的真实意志。 (4)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 (5)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解析:21.共同犯罪的本
12、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完全犯罪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只能就完全相同的犯罪成立共同犯罪。该学说的主要缺陷表现在,扩大了共同犯罪的成立范围,还会导致刑罚与罪名分离。该学说现在基本上被淘汰。 (2)部分犯罪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虽然共同实施了不同的犯罪,但当这些不同的犯罪之间具有重合的性质时,则在重合的限度内成立共同犯罪。 (3)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了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不是共同实施特定的犯罪。)解析:22.共同犯罪的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
13、时,就是任意共同犯罪。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就是必要共同犯罪。 (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各共犯人已经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就实行犯罪进行了策划或商议的共同犯罪。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在刚着手实行或者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 (3)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简单其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行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各共犯人都是正犯,故在刑法理论上又叫共同正犯。复杂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存在实行、组织、教唆、帮助等分工的共同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之分
14、,他们的行为以及故意的具体内容均有差异。 (4)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是指没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二人即可构成、没有组织、没有首要分子、不存在众人可能随时参与状态的共同犯罪;二是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众人所实施的共同犯罪,即聚众共同犯罪。特殊共同犯罪是指集团犯罪,即三人以上有组织地实施的共同犯罪。)解析:23.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一个行为同时符合相异法律之间的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严格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论处。 (2)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依具体情况与法律规定,分别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解析:四、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2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 1、 2、 3、 4。(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客观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顺序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范围的特定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内容的特定性)解析:25.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准确定罪)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适当量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