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教育学自考题-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我国,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 )A工业 B农业C工矿企业 D商业(分数:1.00)A.B.C.D.2.关于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单一手段B干预工作场所-辛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C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和环境D其本质是行为的矫正(分数:1.00)A.B.C.D.3.根据 WHO 估计,目前世界就业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 )A30% B40%C50% D60%(分数:1.00)A.B.C.D.4.下列哪项不属于实施工作场所健康教育
2、应遵循的原则( )A参与 B预防C责任 D目的(分数:1.00)A.B.C.D.5.19591991 年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包括( )A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 B60 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C轻度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明显 D牧业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分数:1.00)A.B.C.D.6.1991 年全国性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民族是( )A哈尼族 B蒙古族C黎族 D朝鲜族(分数:1.00)A.B.C.D.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人群( )A健康人群 B卫生工作人员C重点人群 D高危人群(分数:1.00)A.B.C.D.8.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
3、疗法不包括( )A高脂饮食 B合理膳食C戒烟限酒 D适量运动(分数:1.00)A.B.C.D.9.发现世界上第 1 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 )A1981 年 B1983 年C1986 年 D1990 年(分数:1.00)A.B.C.D.10.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滋病危害的严重性( )A人群普遍易感染 B潜伏期短C无法彻底治愈 D资源消耗大(分数:1.00)A.B.C.D.11.人体体液中 HIV 含量最高的是( )A乳汁 B唾液C血液和精液 D眼泪(分数:1.00)A.B.C.D.12.结核病短程化学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有( )A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青霉素及乙胺丁醇B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4、红霉素及乙胺丁醇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及乙胺丁醇D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氯霉素及乙胺丁醇(分数:1.00)A.B.C.D.13.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毒的危害( )A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B扰乱了社会治安C滥用者易感染 HIV D孕妇滥用对胎儿无害(分数:1.00)A.B.C.D.1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控烟策略的目标人群( )A青少年 B老年人C被动吸烟者 D吸烟者(分数:1.00)A.B.C.D.15.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 10 人以上属于( )A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分数:1.00)A.B.
5、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粉尘危害严重的行业有( )(分数:2.00)A.矿山采选B.隧道开凿C.建材生产D.陶瓷制造E.机械铸造17.关于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迅速将患者搬离现场B.保持呼吸通畅C.尽快清除污染物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E.尽快送医院救治18.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等不良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慢性疾病有( )(分数:2.00)A.动脉粥样硬化B.肥胖C.直肠癌D.高血压E.糖尿病19.关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改变人群不良生活习惯B.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C
6、.门诊为 50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D.积极治疗高血压E.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20.下列哪项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分数:2.00)A.与 HIV 感染者握手B.与 HIV 感染者共同进餐C.与 HIV 感染者拥抱D.使用 HIV 感染者的电话E.与 HIV 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21.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包括( )(分数:2.00)A.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B.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者C.长期服用皮质激素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人D.5 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E.胸部 X 线示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 )(分数:2.00)A.自然灾害B.事故灾害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E.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3.工作场所健康教育(分数:3.00)_24.VCT(分数:3.00)_25.结核病(分数:3.00)_26.成瘾行为(分数:3.00)_2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28.简述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数:6.00)_29.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分数:6.00)_30.简述艾滋病在全球流行的 5 大趋势。(分数:6.00)_31.简述“
8、易成瘾者”具有的人格特征。(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2.00)32.试述艾滋病健康促进的实施原则。(分数:16.00)_33.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分数:16.00)_健康教育学自考题-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我国,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 )A工业 B农业C工矿企业 D商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场所的含义。要点透析 工作场所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地方。在我国,广义的工作场所按行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
9、医疗卫生、国防科研等;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职业人群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的地方,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2.关于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单一手段B干预工作场所-辛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C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和环境D其本质是行为的矫正(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要点透析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工作场所中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增进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
10、进职工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行为和环境的双重矫正。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本质才是行为矫正。3.根据 WHO 估计,目前世界就业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 )A30% B40%C50% D60%(分数:1.00)A.B.C. D.解析:4.下列哪项不属于实施工作场所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A参与 B预防C责任 D目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原则。要点透析 实施工作场所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参与、预防、公平获取、责任、合作。5.19591991 年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包括( )A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
11、村 B60 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C轻度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明显 D牧业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分数:1.00)A.B.C.D. 解析:6.1991 年全国性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民族是( )A哈尼族 B蒙古族C黎族 D朝鲜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点透析 1991 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民族有:朝鲜族 22.95%、藏族 21.04%、蒙古族 20.22%。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人群( )A健康人群 B卫生工作人员C重点人群 D高危人群(分数:
12、1.00)A.B. C.D.解析:8.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疗法不包括( )A高脂饮食 B合理膳食C戒烟限酒 D适量运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疗法。要点透析 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疗法包括:合理膳食、限盐少油、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9.发现世界上第 1 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 )A1981 年 B1983 年C1986 年 D1990 年(分数:1.00)A. B.C.D.解析:10.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滋病危害的严重性( )A人群普遍易感染 B潜伏期短C无法彻底治愈 D资源消耗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
13、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艾滋病的危害。要点透析 艾滋病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它存在普遍易感性且潜伏期长,从感染到发病短者约 6 个月,长者可达 10 年甚至更长。到目前为止,艾滋病无法治愈而又主要发病于青壮年,故对国家的危害也是毁灭性的。11.人体体液中 HIV 含量最高的是( )A乳汁 B唾液C血液和精液 D眼泪(分数:1.00)A.B.C. D.解析:12.结核病短程化学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有( )A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青霉素及乙胺丁醇B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红霉素及乙胺丁醇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及乙胺丁醇D异烟肼、利福平、吡嗪
14、酰胺、氯霉素及乙胺丁醇(分数:1.00)A.B.C. D.解析:13.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毒的危害( )A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B扰乱了社会治安C滥用者易感染 HIV D孕妇滥用对胎儿无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吸毒的危害。要点透析 孕妇吸毒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易患多种传染病,甚至艾滋病。孕妇滥用药物,可导致胎儿药物依赖,出生后常出现新生儿药物戒断综合征。1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控烟策略的目标人群( )A青少年 B老年人C被动吸烟者 D吸烟者(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控烟策略的
15、目标人群。要点透析 当前中国控烟策略的目标人群主要是 3 类人群,即青少年、被动吸烟者(尤其是妇女儿童)和吸烟者。针对这 3 类不同的目标人群,又可以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重点干预措施。15.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 10 人以上属于( )A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点透析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事件在较大范围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规定的特大突发事件标准的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 10 人以上就
16、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粉尘危害严重的行业有( )(分数:2.00)A.矿山采选 B.隧道开凿 C.建材生产 D.陶瓷制造 E.机械铸造 解析:17.关于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迅速将患者搬离现场 B.保持呼吸通畅 C.尽快清除污染物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E.尽快送医院救治 解析:18.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等不良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慢性疾病有( )(分数:2.00)A.动脉粥样硬化 B.肥胖 C.直肠癌 D.高血压 E.糖尿病 解析:19.关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分数:2.00)A.改变人群不良生活习惯 B.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 C.门诊为 50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D.积极治疗高血压 E.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血压的三级预防。要点透析 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中明确指出,卫生行政部要求门诊为 35 岁以上所有初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20.下列哪项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分数:2.00)A.与 HIV 感染者握手 B.与 HIV 感染者共同进餐 C.与 HIV 感染者拥抱 D.使用 HIV 感染者的电话 E.与 HIV 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要点透析
18、 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包括: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 HIV 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 不会通过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21.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包括( )(分数:2.00)A.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 B.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者C.长期服用皮质激素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人 D.5 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 E.胸部 X 线示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结核病药物预防的
19、目标人群。要点透析 结核病药物预防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那些已经感染结核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具体的对象是:与家庭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的儿童;X 线胸部拍片有活动性病灶,而既往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5 岁以下儿童或青春期少年,结核茵素皮肤试验出现强阳性反应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并有高度发病可能的人,如长期服用皮质激素、长期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糖尿病病人,矽肺病人等。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 )(分数:2.00)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
20、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要点透析 根据 2006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4 类。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3.工作场所健康教育(分数:3.00)_正确答案:(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行为矫正。)解析:24.VCT(分数:3.00)_正确答案:(即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是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对 HIV 检测与否做出明智的选择的过程。)解析:25.结核病(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
21、消耗性的传染病,结核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结核菌的毒力、数量以及人体的防御反射和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解析:26.成瘾行为(分数:3.00)_正确答案:(亦称药物依赖行为或药物滥用行为,系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解析:2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突发事件在较大范围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规定的特大突发事件标准的事件。)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28.简述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1)是提高职业人群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2)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
22、平的重要措施。)解析:29.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关键。(2)健康教育和社区健康促进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与方法。(3)健康教育亦是高血压的一种综合治疗手段。)解析:30.简述艾滋病在全球流行的 5 大趋势。(分数:6.00)_正确答案:(1)病情上升的总体趋势未减,21 世纪亚洲将成为感染率最高的地区。(2)工业化国家 HIV 感染率趋于稳定,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从感染到发病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短于发达国家。(3)传播方式依然是多途径并存,但经性传播正逐渐成为
23、主要传播方式。(4)妇女 HIV 感染率有增高趋势。(5)年轻病人激增。)解析:31.简述“易成瘾者”具有的人格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面对同样的致瘾原,并非所有人都会成瘾,有一部分人被认为“易成瘾者”。作为导致成瘾行为的内因,他们具有以下人格特征:(1)从众心理,凡事无主见,行为随大流,对不良事物缺乏批判性。(2)性格内向,有内心矛盾冲突时,既不与人交流,也没有积极的解脱方式。(3)意志薄弱,对诱惑缺乏抵抗力。(4)争胜好强,易激惹。易在别人挑唆、激将下接受致瘾原。)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2.00)32.试述艾滋病健康促进的实施原则。(分数:16.00)_正确答
24、案:(1)加强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与协调。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艾滋病防治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应把艾滋病控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促进各部门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和实施有效策略,保证经费投入,协调各部门职能。(2)完善艾滋病控制的法律、法规、政策。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法律、法规、政策具有突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法律、法规政策具有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而且具有调整、指引和数育等作用。(3)加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广度和深度。艾滋病至今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也无有效疫苗预防。针对与艾滋病有关的社
25、会行为因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手段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措施。(4)制定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规划。无论是社区还是工作单位,在执行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都必须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人群、工作内容、规划目标、评价指标以及协作单位,将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科学管理体系,并使其可持续发展。(5)广泛地开展 HIV/AIDS 的监测。HIV/AIDS 的监测包括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目前,我国现有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 247 个,省级监测哨点 400 个,基本覆盖了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娟、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孕产妇、男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解析:33.试述突发公共卫
26、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分数:16.00)_正确答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尤其是通过非典防控的实践总结,其应对策略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有关方面必须迅速及时地上报有关行政领导单位,争取尽快组织好、协调好有关方面的力量,启动预案,落实应急措施。(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制定一系列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职能,改革和完善卫生监督及执法体系,从法律上保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控制。(3)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救治队伍。应急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原则和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思路而制定的。从中央到省、市、局部地区,相关行业单位都要制定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预案和应急机制,还要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的卫生应急队伍,完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紧急社会动员。制定核心信息。选择适宜的传播方式。培训。心理干预。)解析: